昕有凌惜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 踏上归途

    果不其然,在韦府,私会了韦奶奶,严韦早早的便去了他的公司,韦婆婆看着澜姓男子的头颅,眼中情愫难掩,随即便不再多想,眼神变回空洞,一挥手,一道紫气打出,灰飞烟灭

    韦婆婆神色好了不少,应该是原尸死后,尸气蔓延得到了控制,但依旧散不去,解不开。床底下是成堆成堆的糯米,早已漆黑如渊,要不是修道之人眼神都不错,还真不一定能看得到

    凌风拉着张昕悦准备回妙灵观,韦婆婆丈夫的事和身份凌风不打算说出来,很多事情不是坦白最好,装作不知道反而才是最好的选择。路上,他把猜到的想到的都告诉了张昕悦

    澜宗清,严韦的生父,湖北荆州人。后来江西定居;韦昭仪,严韦的生母,山东烟台人。1968年澜宗清认识了未经世事的韦昭仪,那时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封建迷信被驱除的大差不差,从神秘世家出来历练的韦昭仪在江西一代生存成了主要难题。澜宗清却混的是风生水起,二人偶然在一次处理事务中相识,三观一致,一见钟情。韦昭仪主动追求,二人便定下婚约,澜宗清比韦昭仪大三岁,家族背景也远远不及韦昭仪。韦昭仪身边有其家族安排的探子,事情传回,韦昭仪上面的家族极力反对,而查到澜宗清的身份后,又默许了下来。

    正所谓“刀者,道也”在先秦时期,鬼谷子一脉出了一个奇门弟子,在告别鬼谷子下山历练后,创建了一大神秘而又鬼决的门派,门派为何名至今鲜少有人知道,只知道门内弟子都自称自己为“卜卖人”他们以算命,卜卦等方式为民预言,让很多人避免了许多大灾大难。但也有很多人不相信,不去按照卜卖人说的准备,而后悔终生,甚至一命呜呼。卜卖人一脉便想到一个法子,送一件家具,不收分文,若预言成真,再来收取费用。这样,收家具的人心中纵使不信,也会因为送物之恩多多少少进行改变和听取意见。从而避免了灾祸,久而久之,卜卖人的名号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成了很多人心中守护神。慢慢的,因为职业特性和行事风格,卜卖人被慢慢传成了赊刀人。行过之处留下一把刀具,免除大灾大难。

    而澜宗清,凌风推测正是一位赊刀人。赊刀人有一门只存于传说中的道法,名为无量飞升。此法与那些大能者飞升不同。赊刀人会通过做好事攒功德,在一定数值之后,用道法将自己三魂分离,七魄斩半,把所有恶念恶意恶事恶因果统统抛于脑后。分出至善之半魂归天际。在另一个世界重聚,而恶的一半便会留于人间,以恶棍之态度过余生,直到病死或老死或被人打死。但有一禁忌。便是不能被认识的人杀死,只能被分身前不相识之人扼杀。这也是韦昭仪为什么不亲自动手的原因。而澜宗清应该是在澜韦严出生不久后便选择魂归上届。所以严韦对这个父亲的印象才会那么差,其实那时的澜宗清早就不算个人了,而是留于人间的恶念。

    妙灵观内,张婧芳听了韦婆婆尸化的事情,好似早有预料。她将一本小册子递给张昕悦,语重心长的拍了拍她的头说着“昕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剩下的就交给我吧,你该跟着你凌风哥哥回渝中了,你父亲联系我了,说他那边已经处理好,你也快开学了。师傅想留你,但留不得,如果之后假期,有闲工夫,来妙灵观看看,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等有机会,带你回昆仑神霄总殿。”说着她整了整张昕悦的衣物,有捋了捋她的秀发“昕儿啊,这册子里是师傅平日交过的一些老友的联系方式,师傅没什么能送给你的,又担心你遇到危险我赶不过去,你如果遇到紧急的事,便可以在册子中寻找离你们较近的人,报我的名讳,他们都会帮你

    张昕悦眼含热泪,不舍的拽了拽张婧芳的道袍。师傅对她好,是因为她是张氏直系血脉,可她知道,这不足以让一位老人为她尽心尽责,她想到张婧芳在龙虎山门前救下凌风哥哥,为她出头的一幕。想起平日里教她武功,不厌其烦的演示着一招一式的一幕。想起在黑生肖追杀凌风哥哥时。张婧芳从天而降,挡在他们身前的一幕。想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吃着她做的美食,一边夸赞着她手艺超绝的一幕。她们相处的时间不多,也就短短半百之日。可感情绝不是日月时间可以衡量的。她也不想那么快就离开这个一直关心照顾她的长辈。但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张昕悦只好擦干泪水,提上行李,踏上来时的路

    来之前她是一个向往龙虎山的普通人,归去时,已经成为一个可以独自处理阴事与龙虎山结下仇怨的女道士。她变了很多,但也什么都没变,她依旧是那个我见犹怜的小公主,也依旧有凌风哥哥伴其左右。她有了很多的师兄师姐,有了真心相待的师傅,有了正一神霄的传承。此次江西之旅有不少遗憾,但也是圆满结束。回去的路上心情格外开朗,正如那天边升起的骄阳,明朗的阳光撒进飞机的玻璃窗,寓意着新生,寓意着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