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终
繁体版

第七五章 记忆序三

    第二日,中护军周大人初入乔公府的消息便传到了有心人耳中。

    孙策正与众将士商讨攻破寻阳之计,可一来今日中护军周瑜不在,二来皖城方破杂事颇多,便早早结束,可这刚一结束,帐中有一人报入:“恭义校尉求见。”

    孙策抬头一望:“仲异来了!坐。”

    这仲异便是孙策的堂弟孙瑜,因为敬佩周瑜在其手下做了校尉,因为都是一家人便少了很多规矩,只见孙瑜偷偷附耳过来小声嘀咕了几句,颇为兴奋。

    孙策听完猛一拍案桌,以他的力气险些将案桌拍断,大喊:“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好!提美酒黄金珠宝随我来!”孙策大手一挥。

    孙瑜不解:“堂兄何为啊?”之所以这么问因为就算周瑜与孙策亲如兄弟,这提亲之事也不是他能够逾越的,至少家书一封告之堂上,更不用说这孙策带着他去,算个什么事啊。

    “来,边走边说。”孙策与孙瑜很快上马:“仲异有所不知,那乔公有两女,虽是天人之姿,公瑾尚未娶妻,入不了他周家做了正妻,如今我若自去纳了长女乔莹,那就由不得公瑾了不娶那次女乔霜了,况且昨日城破那乔公也早有此意,乔公二女嫁我与公瑾,亦足为欢。”

    孙瑜自是懂得其中人情世故,也是笑容满面:“善!大善大善!”

    ……

    光影缓缓破碎。

    孙二只是觉得又暖有痛:“没了?”

    柳乔道:“没了,时过千年,能保存的都是它该存在的。”

    “那个姑娘……是小乔?”

    柳乔点头:“乔霜精于刺绣,善帮周瑜绣些内饰,非要跟着公瑾去了赤壁。”

    “随夫出征?”孙二忽然想到一封信,之前唐柳约念给他听过,可说来也神奇,就那一次,如今忽然想起,孙二竟发现全都记得:

    风雨习习,思道远兮,忧心疚苦,妾从不允。昔为闺中笄,今为杨柳依。……书至妾至,夫归妾归,直劝勿用,再劝宁死!

    不过是否如此,完全不能确定,看起来小乔很爱周瑜的意思,从刚刚的画面来看不至于啊,这还不寻死寻活的。

    于是孙二脑抽发问:“为什么小乔跟着,不怕危险吗?她很爱周瑜吗?”

    柳乔想看傻子一样看着孙二:“谁知道呢,不过二乔也是真性情人,伯符死后乔莹月余疾终,公瑾死后乔霜守墓十数年而终。”

    孙二正感叹柳乔却又想到一件趣事便道:“说起来,这还得归功于你。”

    “干我什么事?”

    “小子你有所不知啊,九月初九日是双阳之日,也便是如今的重阳节,你那唐柳约娃娃开门的不是时候,葛玄的阵法也着实神奇,将你们带到曾经一段时间,虽然你们没有记忆,却总有些影响的。就像我刚刚说的,你们五人因为门开带了不少东西离开,只有你不是,把我留在了这里,却带走了一些小家伙。”

    “怯愿?”

    “是叫这个名没错。郑潜一身正气倒是合了君子水门,取了数万将士的结草,黄门后人取了戒指,子明转世取了护心镜,葛玄传人取了这一门阵法……”

    孙二想起还有一件物品于是问道:“那……那个什么子敬之服呢?”

    “哦,鲁子敬,就是鲁肃,说起字来你倒不认识了,衣服烂了啊,都千年了。”柳乔解释道。

    “额……那说不定就是六人了?”

    “的确如此。”

    “那你为什么说我带走了一些小家伙,却没有带走你,我若真是周瑜转……难以启齿。”

    柳乔微笑:“不必如此,这是事实,却无意义,你看你们都是布衣之命,今生就算是如此了。至于你说为什么带走小家伙,这就得问你自己了。”

    柳乔招来一片光亮砸在孙二的脑门上。

    ……

    建安十三年,秋风肃然,杀意烹天。

    院中两人一曲《桃遇》奏罢,乔霜搂了过来,此曲由周郎于建安六年所作,赠与夫人乔霜,每每将回与夫人合奏。

    “相公盖世无双怎也知晓回家?”小乔放下琴来递出几页精心裁好的熟纸。

    公瑾随手拿来轻巧便叠出一只鸟儿来。

    小乔十分喜爱:“夫君怎会这般小技?”

    “我也不知,自从见到那纸后忽然便会了。”周瑜缕过一抹青丝将美人红颊露出,轻声道:“也就上次未与夫人同去,怎知道夫人会记仇。”

    乔霜故嗔道:“如此劳累,殊不知江东早已被有心人说你文武双绝,万人之英,顾其气量恐必不久为人臣。”

    公瑾长叹一声将乔霜搂的紧:“偌大江东唯公瑾一人行君臣之礼,偌大江东唯公瑾一人受此争议。夫人可是觉荒唐?”

    乔霜见周瑜任然在笑眼泪不打一处来:“公瑾盖世无双,小乔觉得不荒唐!谁敢说荒唐我不撕烂他的嘴!”

    “泼妇。”公瑾给小乔抹去眼泪,望着院中绿植发呆:“江东可以死周公瑾,却不能无孙仲谋,伯符不负我,我不负吴孙。”

    小乔伸手欲打,忽然丫鬟匆忙步入递上拜帖:“大人,来人说送拜帖之人很快就来。”

    周瑜接了过来给正要撇过头去小乔一冷哼一声:“相公不现在看?人一会就来了。”

    执拗不过,周瑜只好打开:“哟!子敬要来!”

    “公瑾!我到了!”府外一声炸雷。

    周瑜忙小跑出去,小乔也谋算好躲到中堂帘后。

    周瑜一边张望一边把鲁肃引到中堂问道:“子敬哪里来?”

    鲁肃面色沉重伸出三指:“荆州、夏口、当阳。”

    周瑜忙摆开地图细细品来:“这夏口、当阳……”随即又将手指挪到鄂县顿时了然,周瑜对鲁肃那《榻上策》可是倒背如流,鲁肃早就关注过刘备,这几处想来是刘备的落脚点,而刘备既然不在荆州与刘表二子共谋,想来这荆州已多半被曹操掠去。

    “子敬,如何?如今刘玄德成了落水狗,你这榻上策又当如何?荆楚之地又何取之?”显然周瑜也有些恼怒,一旦荆州被曹操占去,江东岌岌。

    鲁肃只是苦笑,《榻上策》之初他便与周瑜说过,除了联刘,公瑾皆是赞不绝口。

    周瑜又问:“你去见了刘备?”

    “见了,刘备新得一年轻俊彦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诸葛孔明,水镜先生?”周瑜琢磨。

    鲁肃解释道:“正是水镜先生之徒,子瑜之弟,黄承彦的女婿。”

    周瑜点头:“子敬,今日前来可不只是来说这些的吧。”

    鲁肃这才摸了摸额头:“曹操……已下讨逆战书,号称,号称统领水军八十余万!”

    周瑜猛然起身:“绝!无!可能!”

    “刘综降了。”

    “子敬,你还真沉得住气。来人!备马!叫上庞功曹与我同回柴桑。”周瑜要去着甲,忽然想到什么又对奴仆说道:“还有,守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