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飘泊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二章开始定位

    不入门不知道其中的奇妙,只有进去亲身感受体会之后才能知道食品的天地是很大的。

    琼州经历了几个阶段,倒卖批文、炒地皮、炒房产等,人们对自己每天生活用的食品却没有引起极大的重视。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经济虽然不景气了,但人们的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很多,食品的健康和保健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张栋以前没有从事过食品这个行业,他为了能尽快熟悉这个行业,他克服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困难开始了自己业务之路。

    琼州的天气气温很高,每天的气温大约都是在350-380之间,有时还达到400以上的高温。

    张栋基本上每天骑着单车跑100多公里要在整个椰城市内联系业务。

    他骑单车从国贸出发到秀英区,再从秀英到金盘,然后又从金盘到农垦,再从农垦到府城,又从府城到海甸岛,最后回到国贸。

    连续几个月都是这样,他做的工作很细微。

    他把每个区、每条街都做了编号。把每条街的超市、小商店、小区的小商店和酒店和宾馆也做了详细的记录。

    就连博爱路和新华路那些琼州本地人住的很窄小的小巷子,张栋也没放过,这些地方连一些本地人都很少去的。

    每天在这样的在高温下跑销售,是非常辛苦的,张栋的身上经常长满了痱子,他的整个胸部和整个后背都长满了一片一片的痱子。

    张栋整个人都是前胸后背火辣辣的,又痛又痒搞得他连晚上睡觉都不好受,整天是疼痛难忍,连续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有天晚上,他实在痛痒难忍,他就试着用两面针牙膏涂抹在他的身上。

    两面针牙膏涂抹上后,皮肤被蛰得通火红,也很辣痛,张栋咬着牙坚持着,就这样慢慢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奇迹出现了。前胸后背的痱子被牙膏全部杀死了,原来红红的痱子现在给痂变黑了。

    从那以后,只要长痱子,张栋就涂抹牙膏,两面针牙膏成了他治疗痱子的特效药品,比痱子粉还管用多了。

    有天早晨八点多,张栋骑车去海甸岛送货,当他刚过人民桥之后,突然感到头晕脑胀眼黑,单车摔倒,人也晕倒在路边,眼前一片漆黑,头上和全身直冒虚汗。

    浑身一点力量也没有,他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身上的衣服全被虚汉浸透了,张栋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此时的他是那么渴望有一个朋友能帮他买瓶水都是一种奢望。

    就这样张栋在地上躺了足足有40多分钟,他感到稍微轻松了一点,他扶起单车走到一个小商店前买了一瓶水和两个面包。

    他强行吃了两个面包,喝了那瓶水,又出了一身汗,感觉好多了,他又休息了20分钟左右,就开始继续去送货。

    他和别人约好了要早上把货送到客户手里,不管是什么原因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让别说自己是说话不算数的人,人就应该言而有信。

    谢俊志现在眼着余得有混得很好,天天开着负责接待客人,开始买房了,他和余得有两个人是整本整本的买假发票报销,谢俊志半年多功夫已经好几十万了,有钱了,一般用不着了就很少和张栋联系了。

    突然一天来找张栋,让张栋把他老婆安排在张栋公司做饭。张栋因难时,没工作时躲得远远的,从没有一句关心的话,当初在酒店时给他们家的人安排七八人个人,余得有这个公司起步时,他天天给老板开车,都没有向他推荐过,就害怕张栋进去顶了他们的业务。

    张栋最近联系到一个人,这个人想要已经在西浦注册好的公司,张栋就想把以前在西浦和吴炳生一起注册的公司转让给他。

    张栋和他谈好转让费后就跑去李老师家找瞿姐要取回寄存在他家的公司证照。

    瞿姐马上就拉着脸毫不客气地说:“这个公司的证照不能给你,我也是这个公司的股东,如果你以后经营亏损了,我也要承担责任,我肯定不愿意,如果你以后经营好了,赚钱了,你会给我钱吗?”

    张栋蒙了:“当初注册公司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提出来?注册这个公司前后费用花了近10000块钱左右,你出过一分钱吗?那个时候酒店还有希望时,你是每天笑眯眯地不出钱不出力地等着收钱。

    现在我人倒霉了,你就什么嘴脸都露出来了。”

    忍耐是一种艺术,贫穷落魄的忍耐更是一种勇气和一种定力。

    张栋接着问:“那瞿姐,前年我离开时,曾给过你一张西浦物业公司2000块钱的收条,当时想让你帮我催要一下,不知道你要到了没有?”

    瞿姐立即说:“你什么时候给过我一张收据了?我又什么时候答应过你这事?”

    绝情、无情交织在一起,人在走背的时候,怎么什么翻脸不认的事都会有。

    没办法,很无奈,张栋只好把自己单独注册的公司证照拿走了。

    经过一年的努力,张栋把椰城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路边的小店和市内的各大超市的这些市场信息、销售情况及经理负责人的联络信息基本全都掌握。

    椰城市内的各批发点及一些厂家和经销商的信息情况也已掌握。

    张栋通过近一年的业务,他深深地了解到,食品是最适合他未来发展的。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吃、穿、住、行,吃首先摆在第一位。人不管在什么困难时期,他可以不买别的任何东西,但不可以不吃。

    经常会有别的业务员对张栋说:“张大哥,给老板打工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那么拚命。”

    张栋笑了笑说:“虽然是在给老板打工,但也锻炼了自己,成长了自己。”

    张栋经常把自己销售的一些品牌茶和一些保健品带给李老师品偿。例如:高乐高、阿华田、车仔茶等等一些名牌食品。

    瞿姐这时的态度又变好了,她就在她朋友当中说:“看人家张栋今年一个人刚来时,口袋里才三四百块钱,一开始没工作,现在人家跑销售每个月的收入还不低。”

    李老师社科院的朋友张兴平的小舅子杨杰就主动来找张栋了。

    杨杰说:“听瞿姐说你现在业务做得还错,就过来看看你。”

    从那时起杨杰就经常来找张栋玩。

    张栋给杨杰讲他要自己办公司做食品销售,他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张栋对符天明很有深情,他几乎每天都要和符天明联系,说服他不要再开出租车了,一起办公司搞食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