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飘泊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到家

    第二天早晨,张栋和伯伯一人家坐上了去古楼的车。

    吕石到古楼要比晋阳到古楼的路程近,中午客车就到了古楼县了。

    伯伯他们不去县城,他们是提前下的车,他要去看他的姐姐,他姐姐是住在县城附近的一个村里,也就是刚下车的那个村。

    张栋和他们道了别,并和他们约定过几天来县到他家里来。

    还有半小时就进入县城了。眼前的幕幕景物历历在目,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突然感到那么的激动人心。

    张栋由于心情激动,马上就要见到亲人了,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车终于到站了,张栋没有看到有人在车站接他,又没什么通讯工具联系家人。

    张栋拖着行李出了车站就步行往家里走。

    走不多一会儿,就看到父亲骑着自行车往车站赶。

    张栋立即招手喊:“爸,爸,我在这里。”

    父亲回过头来才发现了路边的张栋。

    “这几天是天天打听从晋阳来的班车,来了车站好几次都没接到你。“父亲高兴地说。

    父亲托着张栋往他单位走。张栋觉得不对,是不是走错了。

    “爸,你这是要到那里去?“

    “我们暂时住在单位里的宿舍区,你外婆早就来了咱们家了,和你妈在家等你了,你坐好了。“

    父亲单位的宿舍区住好几户人家,张栋回来后,整个院子的人都出来看这家失踪了一年多的儿子。

    母亲和外婆早已是眼泪连连地哭着站在门口等着。

    张栋的出现母亲和外婆抱着张栋就痛哭起来了,在场的人也都跟着在抹着眼泪,现场哭成了一片。

    哭了老半天,母亲才想起了给张栋搞饭吃。

    院子里的人这时也都围来过来,问这问那的。

    张栋实在困得支撑不住了,在路上整整走了一个多星期。

    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进去,腿也肿得老粗,头晕目眩,感觉好像还在火车上,耳朵里还在响着火车咔咔咔的声音,总觉得整个房子都在转。可能是还在晕车。

    张栋吃完饭后,倒头就睡,这一睡就是一天多。

    张栋是外婆从小带大的,他在外婆家一直过了12个年才回到父母身边。

    所以,他和外婆的感情最深,外婆也最疼他。

    张栋睡觉时,外婆一直守在他的床边。

    张栋刚回来的几天哪里也没有去,在家休息。他的头还晕,脚和腿还肿,行动起来很不方便。

    这几天晋阳的赵军带着女朋友回老家,顺便来看了张栋,南汾的栗峰也来看了他。

    栗峰的全家原来都住在古楼县的,后来他父母调回老家南汾,全家就搬走了。

    古楼县的高考分数线比南汾的低,他来是为他弟弟的高考之事来古楼的。

    张栋家有两部住宅,一部是老宅,大哥住着。老宅是两孔砖接口的土窑洞,院子很大,还有一个两套间的平房。

    另一部是新宅,在距老宅以东2公里之处,是3孔砖窑洞,院子也很大。

    新宅区居住的人少,母亲是经常一个人呆在家里,孤独寂寞多病,所以就临时住在父亲单位的宿舍里。

    宿舍区住的人多,母亲住在这里后,身体好多了。经常还边做饭边和邻居聊电视里的剧情。

    张栋回来后,觉得住这里极不方便,那么多人就一间房。他要求搬回自己家住。

    一周后,伯伯他们一家来到张栋家,就住在了大哥院子里的那套平房里,一日三餐就和大哥一起吃。

    过了几天,伯伯的大儿子也带着媳妇旅游结婚也从西域赶来。他大儿子也是顺便来看看他的亲妈,也就是伯伯的弟媳。这段时间大哥院子热闹多了,经常还会有伯伯的亲戚来看他们。

    张栋经过一周的休息后,精神状态好多了,脚和腿也消肿了。

    他开始拜访他的同学、朋友和老师了。

    县城里的同学太多了,张栋就挑选最要好的拜访。他的同学几乎都遍及了县城的各个单位。

    张栋每天吃了饭没事什么事,整天就穿梭于他们之间。

    他感到非常快乐,也非常喜悦。

    张栋还得每天去看伯伯他们,担心他们住在自己家受冷落。

    一天伯母把张栋叫到旁边说,“你让给你大哥讲一下,炒菜时能不能多放点油,油少了不香。”

    她可能还不知道老家的粮油都是粮店限量的,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

    伯伯他们在这里住了一个月之后又去他姐姐村里住了。

    不需要经常来陪伯伯了,自由多了,张栋更是每天早出晚归的。

    家乡的同学、朋友、老师都很想打听张栋在西域的事情。

    张栋给他们说,西域的生活条件的确比家乡好的多,每顿吃的都是大米白面,没有粗粮,不像家乡现在还是每天吃玉米面窝头和高梁饭。

    有些老师被张栋感染了,动心地说他们也想跟张栋去西域。张栋也知道他们在说笑话的。

    张栋走到哪里都是座上宾,更令人夸张的是,有次一个叫许志的朋友找到他说:“张栋有没有时间?到我办公室去坐坐。有个人想见见你。”

    张栋就跟他去了他办公室,到了后才知道是县政府政研室办公室。

    许志介绍说,“这是闫良成,也是晋阳大学毕业的,学中文的。现在是政研室副主任“

    闫良成很有才学,比张栋有才多了。他感到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很委屈,有怀才不遇的感觉。

    他说话滔滔不绝,什么事都说的有理有据的。他说他也不想呆在这个地方,想出去闯闯。

    他让张栋给他介绍一下外面的情况。

    张栋就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在西域的经历,又特吹在外面的机遇与发展。

    外边是如何如何的重视人才,外边的发展机遇是如何如何的好。人就应该冲破传统守旧的牢笼,走出自己的人生。

    张栋的经历和鼓动人心的话对他触动很大。

    过几天张栋又去许志那里,许志说:“你小子真够能忽悠人的,闫良成被你忽悠跑了,不知道去哪里了,没有音住,说不定也是去了大西北了。”

    张栋在家乡成名人了,本来原来是件不光彩的事,最先是当坏事传的,都在说谁谁家的儿子跑掉了,失踪了。坏事传干里,几乎连农村里都知道,因为农村也有学校,教育界是遍及大部分农村的。总之,是说什么的都有,本来就是一个七八万人口的小县城。

    现在这小子还没死,竟然还能活着回来,这不一下就传言变成了传奇。

    这个假期还有好多不认识的人也来找张栋。

    有天张栋回家发现院子里有四五个年青人,他不认识,他还以为是找家里其他人的。

    没想到这几个人向他靠过来打招呼,“张栋,你回来了。“他们笑呵呵地说。

    “你们是……?”张栋很疑惑地问。

    “我们是今年刚毕业的。”他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有什么事吗?”张栋很纳闷地问。

    “是这样的,我们几个都是今年刚大学毕业的,被分配到了乡下,我们都不想去。“其中一个说,“我们找你,是想问问你西域那个地方还要不要人,你能不能帮我们联系一下。”

    张栋笑呵呵地说:“不知道要不要,也不好联系,我在那里也是人生地不熟的,不认识人。”

    “你们可以去西藏呀,听说那个地方需要大量的人才。你们可以抓紧联系一下那个地方。”

    几个人走了。张栋在想:“还大学毕业呢,连一点礼貌都没有,素不相识,给你们联系个鬼啊。

    我最讨厌别人踩着自己的脚印走,当初是自己一个人冒着风险去的,我去西域,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去西藏?为什么要跟着我走?这些人莫名其妙的。”

    家乡的这些人最势利,有了什么好事就往你身边凑,你要是帮了他,他如果不顺心,或你是有个什么的小事,他能把你的祖宗八代搬出来骂,而且还会满县城的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