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飘泊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 回家

    天气一天一天地变暖了,这个学期也临近结束了。相处了近一年的两个班级就要毕业了。虽然才短短一年的时间,但由于彼此交往接触比较密切,这些学生要离开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总觉得不舒服。特别是几个关系不错的女学生。

    大部分学生在这里上学两年还是蛮有收获的。他们不但混到了文凭,而且还抱得了美人归。

    一天,一个叫贾西的学生,也是和张栋相处很好的晋阳老乡,找到他祱:“张老师,求你件事,想请你帮个忙,但又不好意思开口,不知道怎么开口。”

    “我能帮你什么忙?我是要钱没钱的人,只要不是钱的事都可以。”张栋笑着说。

    “是这样的,这不,我们过几天就要毕业走了,我看上了别的班的一个女生,也相处了好长时间了,想和她确定关系,就是开不了口。”

    “那就没办法了,我连恋爱都没谈过,更不会当红娘。”

    “不是这样子的,我不是让你给我做媒人的,怎么样说呢?我就直说了,我是想让你帮我写封情书。“

    “没搞错吧?我还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哪里懂得写什么情书?”

    “张老师,我就求求你了,我自己的文笔差,我知道你的文笔可以,你就像写一篇文章那祥的帮我写一封嘛,对你来说又不算什么难。求求你了,老师,我明天过来拿啊。”

    张栋的鼻子都要气歪了。自己还没有女朋友,更没写过情书。自己连女朋友都找不到,还要帮别人写情书,这不是在挖苦自己吗?怎么什么倒霉的事都会落到自己头上?

    怎么写了?琢磨了好久也写不出来,张栋一晚上是写了撕掉,再写了再撕掉,总是不得要令。

    算了,他干脆躺在床不写了,睡觉。但是又睡不着,总是想着那件事。

    想着,想着,突然来了灵感。〈红楼梦〉里,贾宝玉第一次在贾府见到林黛玉的那种激情的场景和那种曾似相识的喜悦和欢心表情,恋爱应该就是这种感觉。

    张栋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飞手疾书,一气呵成。一封漂漂洒洒的情书跃然纸上。

    第二天上午,贾西高兴兴地拿着情书走了。几天后,他兴致勃勃地跑来对张栋说,他成功了,而且他们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自己连个女朋友都没有,还得帮别人写情书,这不是欺负人吗?这是什么世道。

    有几个相处不错的女生还真让张栋伤感好久。

    其中一个叫赵桃的女生是张栋和甘林还曾经陪着她看过电影,还请她一起到饭店吃过饭。

    吃完饭后,甘林就说:“张栋老师,这样吧,今天饭钱由咱们俩个人各自出一半。”这事全是由甘林在主导,甘林怎么说,张栋就怎么做。

    这件事让张栋郁闷了好长时间。看电影时,甘林和赵桃先坐下,张栋随后就坐在赵桃的旁边。

    赵桃突然起身说,她最不喜欢坐在两个男人的中间,立刻起身坐在甘林的另一边。

    张栋很尴尬,他此时才感觉到那个赵桃真真喜欢的是甘林,他只不过是个陪衬。

    后来还有别的学生在公园里看到过甘林和赵桃在那里约会。

    甘林这人真是太老奸巨滑了。自己谈情约友,舍不得花钱,还要带着一个傻瓜又帮他付钱,又当电灯泡。张栋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傻子。

    过了几天一个叫王玉凤的女生,也是张栋的老乡,把带张栋去她们家玩,要给张栋介绍她妹妹。

    张栋见到她妹妹后没有那种吸引他的感觉,而且她妹妹只是个高中生,没有文凭,张栋就婉言拒绝了。张栋反到是对王玉风本人有好感,可惜她已经有男朋友了,而且是个军人。

    其实,张栋最最想的就是能在假期带一个女朋友回老家去,省的家里的人不停的催。可惜一个称心的也找不到,说明自己的缘份不到吧!

    月底去看了伯伯伯母,他们说这几天要去湖南看他们的女儿,有可能还会回趟晋阳老家看看,老家也没什么亲人了,只有个姐姐了。

    伯伯伯母还有个女儿,张栋这时才知道的。他们俩不生育最先是抱养了一个女儿,害怕别人说三道四,女儿也不愿呆在这里让人说她不是亲生的,所以他们就把女儿调回了伯母的老家工作。

    张栋给他们讲,他可能要在下月10号左右就回家去。

    快要回家了,晋阳行政学院的同学来信说,一定要给他带个哈蜜瓜回去。

    还有老家那么多的同学都企盼着出使西域一年多的使者张栋的面孔。

    走的前几天,校长叮嘱他要路上注意安全,回家后如有什么事可给他来信,同时问他的毕业证是否交给了办公室保管。其实他就是害怕张栋回去后再也不来了。

    张陶明暑假不回去了,这几日他是天天来陪着张栋。

    好几个女学生还给他买了些路上吃的蛋糕之类的东西。

    一个女学生还让她运输公司当调度的老么帮张栋搞了一张内部职工免费的长途客车票。

    张栋也非常感激地和他们一一道别了。

    在车站,张栋意外地遇到刚刚毕业的一个女学生蔡萍和她的一个姐妹,俩人是要去北京旅游。刚好和张栋同一辆客车,真庆幸路上有个伴了。

    从白水城到乌市要走两天半,途中还要住两个晚上。

    夏天在沙漠地区坐车是很辛苦的,白天气温特别高,干燥烦闷,肺部和鼻腔都要快干裂了。

    地面的温度很高,车窗只要一打开,外边的高温迅速往车里涌。钻进来的热浪都让人感到烫脸,所以,一路上车窗都不敢打开,一直关闭着。

    第一天还可坚持,第二天就觉得到特别累,腰酸背痛的快要难受死了。

    终于到了一处旅店可以休息了,旅店的房费是多人房为二三块钱一晚一个床位,好一点的带电风扇的双人间为6块钱一晚。

    张栋探亲的差旅费是可以报销的,他就登记了个高档一点的带电风扇的6块钱一晚的房间。

    可能是白天坐车太累了,也有可能是房间高档太舒服了,张栋晚上睡得很沉,睡得很死以至于睡过了头。

    睡梦中突然听到嘭嘭嘭很大的敲门声,边喊:“张老师,快点,车要走了。”

    张栋闻声立刻起床就往外冲,上车后发现整车的人早已在那里等他一个人,要不蔡萍说她还有个老师没上车,司机就早已开车走了。

    好险啊!万幸有这么个熟人。

    到了乌市他们一起买了火车票,座位号也是联在一起的,这样更可以互相照应了。

    假期的出行的人特别多,非常庆幸买到了座位号,如果再晚几天都放假了,要买到座位那可就难了。

    车厢里很拥挤,张栋他们刚找到座号坐下,就上来一对夫妻带着个五六岁的小孩。

    那男的操一口北京口音,恶狠狠地对着张栋吼;“你坐在我的座位干什么?为什么要坐我的座位上?”

    “谁坐你的位置了?”张栋说。

    “你现在坐的不是我的位置吗,我的座位是靠窗的。”那人怒叫着。

    张栋拿出车票对他说“这是你的座位吗?睁开你的眼好看看,是你的吗?你把你的车票拿出来。”

    那人拿出车票一看,他自己傻眼了。

    张栋说“你不是说是你的座位吗?怎么不叫了?以后对别人说话客气点,你想让你小孩靠窗坐方便些,可以好好说,别人会理解的,或许也可以照顾一下,但说话要和气,不可以凶巴巴的。”

    那人很不意思。张栋看到他们还带着个小孩就主动和他们调换了个座位。

    中国这个文明古国,除了我们国人自我炫耀的“四大发明”之外,在我们这些普通民众中感觉不到任何文明的行为迹象。看到的基本是粗陋、低谷、高嗓门等没有礼貌的行为举止。这些国民的整体素养提高真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是一个行为漫长的教育过程。

    火车随着一声气笛,开始慢慢滑动了。张栋的心情显得异常激动,他的心早已飞回去了。

    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同学的叮嘱,让他带几个哈密瓜回去。

    西域哈密瓜最好的是善鄯和哈密这两个地方的。他选择了到哈密后再买。

    火车到了哈密站后,张栋就急匆匆地下车到站台去买瓜。

    这个季节站台上有好多卖哈密瓜的,张栋挑了两个长相好看的哈密瓜,高高兴兴地上了车。

    学生蔡萍说,哈密瓜好看的不一定好吃,挑瓜要选那种纹路粗糙的才好吃。

    什么都是学问,又长知识了,可惜火车已启动,想换也来不及了。

    唉!这算就是千里送鹅毛的一点心意了,瓜不重要,重要的是释放了千里带回去的那种浓浓的情意。

    坐长途火车是很累,也很无聊,张栋和蔡萍她们白天基本上是打牌度过。

    到了兰州站,张栋又买了两个白兰瓜。白兰瓜是兰州的特产。

    兰州过去之后,路两边的风景也好看了很多,人的心情也变得特别好,火车似乎比以前跑得快了好多。没怎么感觉火车就进入了长安火车站。

    张栋要在长安站下车后再转车到晋阳。张栋和蔡萍她们道别后就下车了。

    这时正值暑假高峰期,长安站的人特别多,签证窗口的人挤得满满的,等挤到窗口,签到的票却是无座号票,张栋也就多问了几句话,窗口的那个女很不耐烦,态度也是特别差,对着张栋大发雷霆。不知道是人多的缘故,还是她绝经更年期到的缘故,就多问几句话能发这么大的火,真见鬼了。

    长安上车后,车厢里挤得满满的,张栋拖着个行李箱,还拎着4个瓜,走起来特别困难,就这样在车厢过道上一路站到了晋阳,两条腿都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