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飘泊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一封来信勾起往日的郁闷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今年就这样朦朦胧胧的要结束了。

    新的一年就要快到了,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都吵着闹着要在班级里举办迎新春庆元旦的联欢晩会。

    张栋也很积极,他为此还专门召集了班会成员开会,给他们布置分配了任务。让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各负责完成自己的任务。

    教室的布置、布局和装饰由哪个小组完成,节目的内容编制选定及节目奖品的评定和分配再由哪个小组负责,瓜子、花生、糖、水果、奖品及其物品的采购又由哪个小组负责,联欢会总的设定,联络、组织、协调及邀请参加的校领导、各任课老师及友好班级代表的名单及邀请函的送发最后由哪个小组负责。必须责任到人,不能有疏忽。联欢会最后一个节目是舞会。

    所有这些全都由班委会自己制定,自己编排分配,做到自己管理自己的独立性。

    为了把这次活动搞得很丰富,有气氛、有特色。给大家一个难忘的夜晚。

    张栋主动联系了87成人班的班主任,希望两个班共同举办一次联欢会,提前编排演练,同时也增加一下两班之间的友情。

    87成人班的班主任姓甘,叫甘林。是刚从燕京财经学院毕业的,胖胖的,戴个眼镜,说话柔和面带笑容。在八十年代初,胖显得是一种宝贵和富有的象征。

    甘林以前曾当过兵,转业后在学校当食堂管理员,后参加成人考试,被定点录取到燕京财院上学两年,今年刚毕业。

    甘林很赞同张栋的提议,只是说了些自己的忧虑:“据我所知,我们学校以前还没搞过这样的活动,尤其是在联欢会最后还有舞会,学校领导会不会同意,过后他们会不会高兴啊。”

    “只要你同意共同举办就可以,我们就是要冲击一下学校这种沉闷的气氛,一个中专学校应该是很话跃,更应该有蓬勃的气势,年青人就应该有年青人那种充满青春的爆发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张栋接着说,“你看学校现在,教职工每天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将打扑克,还有别的娱乐吗?你还好有家在这里,我们这些家不在这里的人,晚上连个电视也看不到,都快呆傻了。“

    “关键是害怕校长,他是个高位截肢的,现在又是一条腿,你要是在那里蹦蹦跳跳的,他肯定会不高兴的“,甘林说。

    张栋说:“管他呢,我们就先这样决定了,咱们都各自给班里安排一下,到时把校领导全请去,看他们有什么话说?这也担心那也怕,那干脆什么都不要做了。

    你们班是成人班,大部分人年龄大些,有的都工作了好多年了,这方面应该有经验,在这方面就多担待些。”

    甘林说:“那没问题。”

    于是他们加紧安排了此事。

    最终的结果是两个班在综合大教室提前联合举办了迎新春联欢会,然后元旦前后两各自再在自己的教室举办自己的班级联欢会,届时把校领导和任课老师都请到。

    这时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说家里比较困难,让张栋每个月给妹妹寄点生活费。

    张栋有两个妹妹。他还曾有过把小妹妹带到西域安排工作的想法,但不现实,没有办成,当时的政策是只有配偶才能安排。

    现在大妹妹在家乡地区上师范学校,每个月需要生活费。

    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一个兄长对妹妹的爱护和责任。张栋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妹妹每个月20块钱的生活费。有时也会给她寄30块钱。

    那个时候张栋每个月的工资已涨到70多块了。

    他好羡慕啊!校长的工资180块钱,黄医生是老革命,工资更高每月200多块钱。

    虽说工资涨到70多块钱了,但总觉得不够用,刚到一个新地方什么都得从零开始,衣服是大事,由于天气逐渐变冷,总是要不断地加衣服。每个月在食堂吃饭就要花掉差不多30块左右,食堂生活不好,但伙食费挺高的。

    单身宿舍每个月还要交几块钱的电费,校长要求老师晚上给学生批改作业、备课,但电费还得老师自己掏腰包。真窝火。

    张栋每月还订有报刋杂志等,再加上每月的日常用品等等。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生活过的一直很拮据,从来没有宽裕过。

    张栋家里还有两个兄弟。大哥已娶妻生子了,弟弟当兵转业回去一直没有工作,懒,也不干一点正事,父母就就忙着给他举办婚礼之事,结果是结婚之后没工作,没钱,就又开始闹离婚。离婚之后也不找点事做,整天无所事事的靠父母养着。

    大哥是个很自私的人,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从不关心。也曾当过兵,退伍后直接顶替了父亲的工作。因为他是长子,在家乡人们的观念是特看重长子的,所以家里只要有什么资源首先考虑和享有的肯定是长子。

    大哥心眼小,总是害怕父母对弟弟妹妹好,结婚以后就一直闹着要分家。

    张栋在晋城上学的几年,这个被父母看重的长子,张栋的亲大哥从来没有很大方的拿出5块钱资助过他,总之,在晋城上学,大哥没给过张栋一分钱。对此,张栋心里一直很有怨气的。

    张栋的好多同学都上过学,同学们的大哥是经常资助他们。有个同学他父母亲早世,是他的大哥一直供他上学的,想想别人的大哥是那么的好,再想想自己的大哥怎么会这样的无情无意呢?

    父母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他们的长子就在身边,为什么不找大哥帮忙,而要找我这个远在天边的人呢?

    父母给出的理由是大哥不好说话,张栋比较好说话。这不是好不好说话的问题,而是一个就具有的善良和责任,是一个人的品德的问题。

    张栋不是不愿意帮自己的亲妹妹,而是很生气,生气父母为什么做事这么不公平。为什么自己在晋城上学那么困难,尤其是快要毕业的那半年,家里没给寄过一分钱,他全是找同学借的。那时有的同学已毕业在晋城工作了。

    张栋想不通的是那个时候,为什么父母不找大哥让帮帮他呢?就因为是他不太好说话吗?张栋总觉得父母做事不公平,太偏心了。简单地用一句好说话与不好说话来搪塞。在张栋的心里早已就没有了那种兄弟情了,对大哥他心里很淡,从没感到有那种血浓于水的感觉和情谊。

    张栋在晋城上学时,还曾经把节省下来的钱给他儿子还买过小礼物,到了西域也给他儿子买过礼物寄回去。这些弟弟妹妹从来都没和他计较过,反而是他不管什么事都很计较,而且是一分一厘的计较。

    一个人太好说话了还真是他的弱点,是致命的弱点。因为他的善良,总是被别这样无情地消耗。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注定他要操劳一辈子的。

    由于没有什么朋友,张栋就经常和食堂的班长在一起玩。他叫陈大贵,单身也没结婚。

    他是个孤儿,从小是在社会福利院长大的,30岁左右。虽然年龄是30来岁,但长得老相,看起来有40多岁的样子。脸黑,脸上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像得过水豆留下的痕迹。

    汉族食堂的管理员胡车是他老乡,对他非常关心。

    元旦前陈大贵带张栋去胡车家玩,没想到是胡车是给他介绍个女朋友见面。

    女孩看上去很小,长的很秀气,披着长肩发皮肤白皙穿着时尚,看上去很娴静,青春活力,第一应印象非常好,张栋看了也很喜欢。

    女孩高中毕业,在一家水泥厂上班。曾写过一篇新闻稿在西域日报上发表了,她以此为荣,也以此为耀,讲话很自信。

    张栋的第一感觉,就觉得两人极不相配,放在一起真有点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味道,他们俩绝对不可能成,相差太大了。张栋觉得如果和自己在一起到是很般配的

    每个男人都想找个漂亮的老婆,但还是要有点自知之明的。介绍人也应该是要看人下料的,什么人想配,那是有定律的,不可乱搭配的。乱点鸳鸯谱是不可能成的。

    几天后,陈大贵把女朋友带到学校来玩,晚上做了一桌菜叫来几个人相陪,张栋也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是看教学大楼的一个女孩。

    酒桌上陈大贵的女朋友反到是格外地关照张栋,张栋喝酒不行,喝几杯后头晕,她就把张栋扶到床上去休息,把被子给他盖好,还拿热毛巾给张栋擦脸,总之对张栋是非常的关心。

    她的这些举动令陈大贵一脸的不高兴,也很郁闷,也很焦灼。

    第二天,陈大贵的女朋友带着看大楼的女孩来找张栋,还要张栋陪她去别人家看电视。

    张栋的心跳得很厉害,从来没有过这样强烈的感觉,心里也点起了一团圣火,这个女孩太漂亮了,他也喜欢这个姑娘。但又不敢,这是别人的女朋友,自己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张栋为此也很郁闷,这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捉弄人呢?

    在学校的这几天,陈大贵的女朋友每天都来找张栋玩,有这么漂亮的女孩陪着,他心里肯定是非常高兴的,心情也特别舒畅,感觉她青春活泼靓丽,心里总是觉得痒痒的美滋滋的。不留神还真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朋友了。

    可现在是别人的女朋友却又这般的喜欢自己,真见鬼了,命运真的是很捉弄人的。

    这个女孩每天和张栋在一起玩,实在令陈大贵脑袋都大了。他就让看楼的那个女孩转告张栋,不让张栋和他女朋友一起玩。哎,别人的女朋友,没办法,自己又刚来,警告过后张栋也就再不敢和那个女孩有过来往。事实证明最后的结果是陈大贵和他女朋友也告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