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到达美洲

    “大哥,外面都在闹翻天了,你还在这里作画?”

    “你看这四根分枝象征着什么?”

    朱瞻基这段时间抽空就在画一副梅,这是一张特制的绢,长六尺,宽五尺。

    “士、农、工、商?”

    “是官、民、商和工,军和农代表着根基,你看京城里满大街的不就是这四种人么?”

    “皇上,吕震死了你是请内阁来处理,马骐也是交由都察院,现在外面工匠闹得纷纷扰扰也不用去处理吗?”

    “不就是不满意搬迁吗,多大点事。”

    “任谁在城里住的好好地,也不愿意搬到偏远地方啊!”

    “既然你都知道城里好,那更要搬呐!城里的地多贵呀?

    不仅仅是内城,知道吗,外城也要规划,不能随便乱插乱建。

    这里京师,首善之地,寸土寸金,你这作坊到处乱建像什么话嘛!”

    “那要是别人不搬呢?”

    “到时候我来处理,真是不可理喻。

    以后内城建筑也只能租不能卖懂了吗?”

    “只租不卖?”

    “今后京城将是最为繁华的地方,样样都好,处处领先,要不然拍卖牌照会这么贵呢?”

    从云南、贵州、施州、哈密进献的美女终于都聚齐了,不过这一路行来实在是艰难,朱瞻基就没有去急着收取,先修养一阵子。

    山寿带着宫廷的酿酒师傅前往贵州种植高粱和酿酒,陈恰被任命为文教部尚书一职。

    洪保带着舰队到达天津之前,朱瞻埈已经率领一卫人马及各色工匠等,前往虾夷岛。

    现在往东洋方向的探险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就等皇帝的一声令下了。

    这次杨荣和洪保一起观看世界地图,探讨航线。

    “我们知道从大明到佛郎机很远,在古里胡椒是一斤只要一厘,到了大明却要卖到一两以上,而到了米昔儿帝国甚至更远的地方,就跟黄金一个价,就是一斤胡椒能卖一斤黄金。

    我们大明的丝绸是什么价格呢?是香料的两倍以上!

    他们这些国家非常想要得到香料,却被陆路和海路阻隔,到不来,所以他们就另辟蹊径,往西走,于是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这里,他们以为这里就是产生香料的地方。

    他们那里早就有一种说法,说地球是圆的,本来是往东走的,结果他们要往西,就是要证明这一点。”

    “那他们哪里到达这里要多长时间呢?”

    “大概是四十天左右。”

    “就是所他们还不能乘船到达米昔儿帝国?”

    “是的,主要是不能抵抗风浪和疾病,再一个他们可没有大明这么富有,只能制造出少量的四百料海船。”

    “确实如此,这里风浪特别大,非常凶险,我们的船只也是不敢靠岸的。”

    洪保也有些疑惑,有点怀疑这张地图的准确性,估计也是大略的形状吧,他心里想到。

    “这些国家虽然小,可是军队很强大,已经有了火枪大炮,他们可不像我们大明这么仁慈。”

    其实这么都是朱瞻基编出来的,要不然怎么可以画出世界地图呢?真真假假,以打消对未知的顾虑。

    “那从天津到这里又要花多长时间?”

    “顺风顺水的话也很快,大概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那也比从南洋走快多了,那么这么大一块地真的要封给汉王吗?”

    “一个汉王哪里够啊,我们大明在那里的力量越大,就越不能让佛郎机诸国得逞。

    再说汉王到了那边也离不开我们的支持,要人没有人,要武器没有武器,怎么跟人家打仗嘛?”

    洪保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但是皇帝已经下命令了,那也只能遵从。船队分两批出发,带上轻快的窄船和中等船只作先锋探路。

    “皇上,既然海路和陆路都不通,你是怎么得知这些消息的?”等洪保离开之后,杨荣问道。

    “还不是和郑三保一起,从获得的细小的信息推断出来的。”

    “这有点不可靠,不可信。万一是假的信息呢?”

    “所以我们要去探索嘛,以后大明的老百姓要是没有地种了,可去的地方可就多了。”

    “万一要是汉王有个三长两短,可就不要办了。”

    “放心好了,这么大船还能出什么事啊,他们都是老手了,除非是病死了。”

    “那就好,每年赐给宗室的俸禄也是很多,如果真的有那么好的地方确实也不错。”

    “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即使这一次不行,还要下一次,绝不能让那些蛮夷打到我们这边,那不是跟前朝时候一个样了吗,你说是不是?”

    “这个不太可能吧?”

    “犯犯于未然总是好的。”

    五月份船队开始出发,人手不是很多,汉王的人也带了五百人。

    一开始到了朝鲜、倭国的时候,汉王还是很兴奋的,这里的海盗还是很多的,但是没有海盗敢自讨麻烦,还可以看到成群的鲸鱼。

    船队在虾夷岛补充了一些淡水之后,继续航行,这个时候汉王和他的人都受不了了,晕船晕的厉害,好在准备充分,大家在喝了陈皮水之后有所好转。

    一开始大家是限量供应淡水的,不久之后,下了大暴雨,大家可以接水洗澡,痛快地喝一次茶水。

    朱瞻基为汉王准备的苹果很快就被他干完了,他又开始后悔了,像是整个世界抛弃了他一样,无穷无尽的海洋,有时候连一条小鱼也钓不到,海里居然没有鱼!

    船队继续航行,海水的温度越来越低,经常一个不小心,就被淋个透心凉,好在是夏天,晒一晒就没事。

    船队已经航行了三十五天了,还没有前面船队的信息,海里的鱼开始多了起来,各种各样的鱼,黑色的鱼、褐色的鱼、鲨鱼、海豚,大家开始享受海鱼大餐。

    慢慢地这些鱼又远离他们而去,好像迷失了方向,大家终于得到了一个经验:越到海洋深处越没有鱼类活动的迹象。

    航向也开始不稳定,搞得大家患得患失。

    “还有多长时间能靠岸,老洪?”朱高煦问道。

    “依我的猜测的话,应该快了。”

    “快了是多久,一个月?”

    “差不多。”

    “真是憋屈死了,啊,啊,啊!”

    “汉王稍安勿躁,这些都不算什么的,以前比更凶险百倍的情况,我们都遇到过的。”

    “本王听说你们在西洋都能赚到大钱?”

    “我们每到一个国家,国王都将金银财宝像不要钱一样送给我们,你问问他们,哪一没有赚到大钱?”

    “是怎么赚到的?”

    “几两银子就能换到红珊瑚、猫晴石、大把的珍珠,你说赚钱不?”

    “哇嗷嗷,还有这样的好事,难怪那小子要下西洋。”

    接着风浪越来越大,风向也飘忽不定,正在大家紧张之际,有个人看到了一条黑线。

    “到岸了吗?”

    接着陆地越来越清晰起来,他们看到了高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冷了。

    “好冷啊!”

    “我们往南航行!”洪保当机立断。

    只花了六十三天,他们就顺利地到达了岸边,但是太冷,虽然带了衣服,但是上岸可能不适应,会生病,所以继续向南。

    又航行了五天,他们越过了两座大海岛,与前面船队留下的一条船只会和了。

    继续航行,遇到了一个入海口,汉王实在是不想再往前走了,大家都在这里登录,修整一番。

    整个五千人马,占了岸边一大片,由于临近旁晚,立即行动起来,分工明确,大家都吃到了螃蟹、大虾、海螺等等,总算是睡了一个晚上安稳的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