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天下无魔
繁体版

水帘洞众猴拜王,出函谷老君化佛

    领头的一猴头少年带着众小猴头,在花果山涧嬉戏。饿了便寻些仙果充饥,渴觅些甘露,日子也好生快活。

    这日,众猴头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众小猴头好奇的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猴头少年呼喊一声,于是乎。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各个争先,真是群野猴啊,谁还能看出这原来都是石家村的小孩。

    直至源流之处,原来是一股瀑布飞泉。

    众猴头欢呼雀跃:“真个是好水啊。”

    又有猴头提议道:“谁若有本事,能进的飞瀑且能全身而出,我们就拜他为大王。”

    众猴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心想要试试。但是瀑布如此急湍,虽说他们在花果山这仙灵之所,体质大为改变,不同凡人。但是毕竟还是小孩,生性胆小。

    忽见丛中跳出一名猴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原来正是那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头少年,也是他害得众孩子都成了跟他一样的猴头。幸好众孩子都是小孩心性玩心大于爱美之心,否则早都揍他了。

    今日也该是他要成功。有道是: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王遣入仙宫。

    只见他眼睛一闭,身子微微下顿,深吸了一口气,呼喝一声。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中。这猴头抖了抖头上的水,睁开眼仔细打量周围。

    原来这瀑布之后并没有一丝水波,这瀑布就如同门帘一般悬挂在洞口。此时正站在这瀑布后的一座石板桥上,他定了定神,仔细再看:

    洞内锅灶石凳,碗盆一应俱全,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看了多时,纵身跳过桥,来到洞内。正中有一石碑,只见上面有一行正楷。写着几行字,然而这天生的猴头少年也不识得字。摇了摇头,心想一会儿还是问问众小猴头吧。

    想到此处,猴头少年不再耽搁,眼睛一闭,身子一蹲,纵身一跳出得水来。

    众小猴头围上前来:“怎么样,里面是何模样啊?”

    猴头少年打了个哈哈,道:“里面是座石板桥,桥对面有个天然石洞。里头石锅石碗,石床石凳一应俱全。真是好个人家啊,还有个石碑,写着些歪歪扭扭的字,可惜我不认得。”

    众小猴头,听完个个欢喜,此地虽吃喝玩乐十分快活,但是平日里最是害怕天阴下雨。若有此等洞府,也不受老天爷的气。

    于是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

    猴头少年也不多话,再次眼一闭,身子一蹲,呼喝一声,径先跳入瀑布。有那胆大的也都学着样子纵身一跳,进入瀑布,那些个胆小的你推我我推你,急得抓耳捞腮,闹了一阵后也都纵身跳入瀑布。

    跳过石板桥,果然看见好大一个洞府: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

    正中果有一石碑,石家村的孩子大些的也有十一二岁,也识得几个大字。只见上面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众猴头一会儿抢盆一会儿夺碗,闹腾了一阵,安静下来。

    猴头少年端坐起来,颇为严肃的道:“众位兄弟姐妹们,刚刚有言在先,谁要进来还能全身而退,就拜谁为大王。我不光进来出去,还为大家寻到这么个好去处,还不来拜我吗?”

    众石家村猴头互相看了看,有稍大些的道:“人无信不立,今日就拜你为大王。”

    于是一个个皆上前贺拜“大王”。又有石家村的猴头道:“既然我们拜了大王,又有了许多家当,以后生活该有个章程礼法。我等都有名姓,只是大王无名无姓,该如何称呼啊。”

    猴头少年连忙请教,毕竟他无父无母天生地养,自出生就和这帮孩子一起玩耍,也没人给他起个名。

    石家村的猴头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不过他们虽说识得几个大字,但也只是瞎胡闹,取不得什么好名。

    后来想着他们本来是个凡人,因为这猴头少年才变得现在个个都成了猴头。众人不知美丑,就相当然的觉得既然猴头少年是第一个猴头,那肯定是他最美俊美,不如称他为“美猴王”。于是乎就这么定了下来。

    正是: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称王称圣任纵横。

    自此,美猴王领着一众石家村的猴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洞天福地之中独自为王好不快活。

    “报!一虾兵匆匆走入龙宫!”

    东海龙宫内,敖广正陪着一众龙子龙女投壶取乐。听到虾兵来报,有些索然无趣走回龙座,喝问道:

    “何事来报!”

    龙威压下,虾兵颤颤巍巍的道:“秉龙王,我等尊龙王令暗中观察花果山,不敢有丝毫怠慢。这几日他们果然寻到了水帘洞,而且称孤道寡,天产灵猴做了个美猴王。”

    “因此特来禀告龙王。”

    听到事关花果山,敖广也认真起来,又问道:“水帘洞中布置可有遗漏。”

    “各种生活之物,一应俱全,并无半点遗漏,只是…”虾兵看了看龙王,面色有些古怪,语气犹豫。

    “啪!”

    敖广拍了一下龙座,吓得虾兵一个激灵,怒道:“只是什么?说!”

    “额…只是,只是那美猴王并不识字,而且也没有兴趣好好看那水帘洞石碑,因此并没有发现我们事先藏好的功法。所以现在也只是终日游玩,没有丝毫修行之意啊。”

    敖广叹了口气,拍了拍脑门,大意了啊。有时候多精妙的计划都容易毁在细节上啊,果然细节决定成败,自己怎么就忘了他一天生地养的灵物怎么会识字,又怎么会去研究那石碑呢。

    略一思索,有了注意。招手将虾兵唤到近前道:“你领几个虾兵蟹将,只需…如此这般…即可!”

    虾兵一听敖广的注意,有些苦涩的点点头,领着他这苦差事躬身退下。

    自老子函谷关传道之后,一路向西,于秦地略微暂停。适时正是秦献公在位,闻听圣人自东方而来,慌率众迎老子入了咸阳城。

    老子于是在秦地传道,秦法严苛而少教化,是以老子才特出函谷关而来秦地。月余,传道结束,老子欲骑青牛继续向西,往西域而行。

    献公以财帛不能动其心,临行之际只好以天下大势请教老子,老子道:“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献公不解其意,低头沉思,刚抬头准备询问。只见青牛蹄下生云,一牛三人已经化为一道白雾消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青牛背上,一童子思索片刻,问道:“老爷为教化而来,为什么每次又不与人说明白呢?”

    “呵呵!”

    老君摸摸童子的头:“你们随我一路向西,也得传我道,应知何为无为而治。天下大势自有缘法,老道只能教化,不能过度插手。”

    男童所有所思,女童撇了撇嘴,鼓着腮帮子道:“老爷说话就是爱打机锋!不爽快!”

    “哈哈哈哈!”

    听女童如此说,老君丝毫没有生气,到他这个境界,已经生不起气了。只是女童的话让他听着颇为亲切。很多年了,他听到的都是言不由衷的奉承。什么是道,知道不知道。知与不知都是道,本就不须隐藏自己的想法。

    这对童子,正是石家村的小金小银,因为颇有慧根,因此一直被老君带在身边。而其石家村其他的小孩儿都让他一袖子送到花果山,不过即使是老君也想不到,那些孩子竟然都变成了小猴头。

    三人坐在青牛背上在云气中向西正行间,老君忽然转头冲小金小银呵呵一笑道:“看来我们的西行教化要功德圆满了。”

    童子不解其意,疑惑的伸长脖子向下看去,只见云雾茫茫,啥也看不着。

    老君轻哼一声,顿时云雾退散。只见云雾下方山峦之上有两人正在斗法中。

    “接引师伯,何必赶尽杀绝,你我同出西方教,一脉相承,今日果真容不下我吗?”开口之人袒露肚皮,赤着一双脚,身体富态。看他顶着个光头,却穿着流云仙袍。说他是道非是道,说他是佛亦非佛。

    而他的对手正是西天雷音寺的释迦牟尼佛,此时坐在金色的莲台之上,只看他浑身金光闪闪,跟袒胸胖子相比自有一种威仪相,何也?丈六金身高坐莲台。脑后佛光熠熠,双手掐着拈花指决,宝相庄严。

    “弥勒,世上已无接引道人,而今贫僧乃是释迦摩尼佛,称贫僧如来也可!”

    “呸!接引,你好不要脸,窃取我西方教教义,蒙蔽教众。若非我师父准提闭关归隐,岂能容你胡作非为。”弥勒义愤填膺,恨恨的道。

    “阿弥陀佛,弥勒施主,准提师弟早知佛门大势不可阻挡,退出西方教,自称菩提老祖。弥勒施主还是随我回灵山,将来成佛作祖尚有一席之地。”

    弥勒呵呵冷笑,祭起金钵,就要拼命,如来眼见劝说不成,又见弥勒祭出金钵,也是不敢怠慢,正欲出手!

    忽然一头青牛出现在山峦中间,正好隔开他俩人,牛背上老头笑呵呵的道:“道友何必大动干戈,这大好的山脉,要是毁了岂不可惜啊!”

    如来和弥勒看到是老君降临,纷纷施礼道:“圣人降临,不曾远迎,罪过。”

    老君坐在青牛背上,不紧不慢的说道:“远迎倒是不必,今日来此,也不过是因缘际会罢了。”

    如来道:“贫僧虽敬重三清,但是今日之事乃是我门中事务,道兄莫非也要插手?”

    老君看都不看如来,倒是转过身来看着自家的童子,一副无所谓的道:“佛门不过小门罢了,老道还提不起兴趣。只是这西方教与老道还颇有渊源,封神一战,西方教可谓获利最大啊。”

    老君依然没有看如来,反而是看向弥勒道:“准提道友自甘隐退,不问世事。西方教这最后一脉传承,却也是不能断绝。”

    听老君此言,如来自知事已不可成,但还是忍不住道:“道兄未免管得太宽,就不怕引起佛道相争吗?”

    “哈哈哈~”

    老君大笑一声:“释迦牟尼,贫道称你为佛你方是佛,不过看在你是接引道友转世身的份上,佛门倒也还不入老道眼里。”

    “封神之战后,想必你对老道的手段也忘却了吧,老道倒是可以为你回忆下。”

    “混沌从来不计年,鸿蒙剖处我居先;叁同天地玄黄理,任你傍门望眼穿”

    天地道音响起,如来猛然感觉天地大道一滞,丈六金身急剧缩小,眨眼间与常人无异,佛光也暗淡不少。

    遂拱手而拜道:“道兄何必如此,今日之事但凭吩咐便是。”

    老君这才看向如来,不见半点面色波动的道:“封神之战接引准提也自有一番因缘,佛门东出三清圣人不加阻拦,只是佛门必须是天道之下的佛门,而不是你一人之佛门。”

    如来脸色有些难看:“道兄请说!”

    老君满意的点点头,指着弥勒道:“佛门既然东出,想来道友也是鞭长莫及,无暇他顾,西方教与佛门同根同源。不如今日便让老道度弥勒为佛,做个东来佛祖如何?”

    如来与弥勒心头大惊,久久不能平静,如来自是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弥勒确实太过激动,西方教覆灭是大势所趋,没想到老君几句话竟然让他做了东来佛祖。

    如来叹了口气道:“谨遵圣人教诲,只是佛门传经之事还请三清行个方便!”

    老君并未言语,而是对弥勒说道:“我观此地灵气充足,道友不如以此地为道场,建立根据可好。”

    弥勒顿首而拜道:“谢圣人赐地,只是……”他并未说下去,此地虽说灵气十足,但是比如来的灵山还是相差甚远,即是做了东来佛祖,怎能差灵山一头。

    “哈哈哈~”

    “道友且看!”

    老君轻笑之间,随意祭起一金刚圈,只见那金刚圈迎风而涨,不一时竟然引动天地灵气争相汇聚,西牛贺州名山大川齐齐朝此地而来。

    接着老君收回金刚圈,只见下方:

    巧峰排列,怪石参差。仙猿摘果入桃林,白鹤牺松立枝头。鸟啼丹树内,鹤饮石泉旁。真是好个人间仙境!

    弥勒大喜,此地的确已不输灵山矣,想那如来立道场于灵山传颂佛法。今日自己也可做个小西天弄个小雷音寺成佛作祖,岂不痛快!遂拜谢老君。

    如来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看老君使出金刚圈,乾坤挪移,此等法宝,此等法力也不敢多说。随即拱手一礼径回西天。

    老君呵呵一笑,此间事了,笑把青牛牵,唤上童子,也径回三十三重天斗牛宫而去。

    而大佬之间的博弈也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