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天下无魔
繁体版

灵根孕育石仙出,暗流涌动谁做棋?

    话说东胜神州,有一国,名傲来。此国临近大海,海边有一仙山,名唤花果山,端的是奇峻!

    此山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丹崖怪石,彩凤双鸣,削壁奇峰,麒麟独卧。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山是好山,水是好水。凤鸣龙吟,鹤飞鹿驻。每日间,只见白雾缭绕,隐约可见山顶有一仙石,金光环绕。

    人皆以为奇,当为仙人之所,不时有傲来国人,遥海而拜,祭祀不绝。

    不知几百年,久而久之。傲来国海边便有了一仙庙,庙门有一对联,如此说道:势镇傲来名花果,威宁海外拜石仙。

    说来倒也奇怪,此庙却无泥胎塑像,也无三清道,更佛菩萨。只有一画中石悬挂中堂。相传百多年前,傲来国一渔民出海捕鱼,因大风船翻,后久不归家,家人皆以为死。忽一日,众人遥见渔民撑船而归,忙问其故。

    原来当日因风急浪猛,渔船倾翻,渔夫仗着多年海边生活练就的一身功夫,拼命挣扎,也不辫方位终于游至一山。然而当时已然精疲力尽,全拼一股意志撑着。

    眼看到了岸边,终于支撑不住,昏厥过去。过了许久,悠悠醒转,沐浴在一股温暖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息,浑身金光照耀。心有所动,抬头看去,只见山顶有一乏着金光的仙石,恍如神圣。

    渔夫遂大拜在地:“傲来小国渔人阿水叩拜石仙救命之恩,小人因海风误闯仙山,诚惶诚恐!”说罢,磕头如捣蒜。

    一阵仙风吹过,阿水不由自主起身,只见岸边有一石碑,上书:花果山三个大字。旁边有两行小字:十州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碑上仙气流转,颇为神异!

    阿水忍不住好奇想要进山去,忽而有一阵大风来,激起一片大浪。浪头打下,阿水早已瘫倒在地。只见自己出海的渔船此刻竟出现在眼前。

    不敢再做叨扰,阿水起身再拜三拜,坐上自己的小船,辩明方位,向家而去。

    众人听罢,大感神奇,都为阿水庆幸不已。又有汉子们调笑道:“你要再不回来,阿水嫂可就跟了我了。”阿水嫂没好气的一边轰开这些个汉子,海边人淳朴都是一起长大的,说话全然不顾礼数。

    阿水嫂男人失而复得,此刻也开心不已,面目很是严肃的对阿水道:“你这粗汉,此番能够回来,也都是石仙仁慈,我愿意每日朝拜以谢石仙。”

    阿水叹了口气道:“如今的世道,多少族人出海,每每遇到妖魔,无不是成了妖魔口粮,我阿水这是积了多少德才能活着回来啊。”说完不由的泪流满面。

    阿水的父亲叔伯,十年前出海捕鱼,被海里的妖怪连人带船一口吞了。这些年海边的渔民也是不敢再出远海了。

    阿水也是看婆娘刚刚怀上孩子,想着多打点鱼,好多卖点钱补贴家用。谁想这一次出海要不是偶遇石仙搭救,也回不来了。

    听闻阿水此言,众人也不再玩闹,他们渔民靠海吃海。可是这些年深海妖魔作祟,近海又没有太多的东西,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可是离开大海又没有别的生计。

    这百多人的村子,一会儿便都聚在了海边,男女老少纷纷跪地,遥海而拜,向那海中仙山跪叩!

    而自此以后,当地渔民出海捕鱼,凡遇危难,皆大呼石仙,每每便逢凶化吉。众人感念石仙,于是立庙拜之!

    这一拜,便是百多年。

    “族长!族长!!!快,快点出来看啊!!”

    石家祠堂内,一中年汉子正在给祖宗上香。只见那牌位最上头赫然写着:傲来国花果山石仙大人之位!下头又有一牌位:傲来国石氏先祖石水之位!

    听到祠堂外的喊声,这中年汉子不悦的皱了皱眉头,并未出声,反而更加肃穆的焚香跪拜。

    “哎呀!族长,你怎么还在这儿拜呢,快走,快点跟我来啊!”声音的主人气喘吁吁的跑进祠堂。

    中年汉子怒道:“敬海,你也是一族的长老,怎么如此不分轻重,祠堂重地,石仙在上,岂能失了礼数。”

    那叫敬海的眉目间与这中年汉子也有几分相像,闻言扑通一声跪拜在地,连拜了三拜。

    中年汉子脸色这才好转,问道:“到底什么事儿这么慌张?”

    敬海起身像汉子一拱手,神色间依然掩盖不住那激动的神色:“大哥,咱海边仙山花果山上那仙石,今天早上突然大放金光,石仙庙也有金光闪闪。”

    “什,,,什么?”

    中年汉子顿时浑身都开始了颤抖!

    “真的,大哥,是真的,我刚刚……额…!”

    敬海还待继续说下去,只见中年汉子三步并作两步早已出了祠堂。

    却说当此时,远在傲来国之外的西牛贺州。有一山,你看它: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白鹤栖松立枝头。彩凤双双,青鸾对对。

    你道是何仙尊在此,正是西方圣地,灵山我佛处。

    再往前,只见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真是好一坐恢宏雄伟的雷音寺啊。

    “咚~”

    灵鹫山上钟声响,百万菩萨朝圣来。

    灵鹫山上,佛光大放,有一丈六金身佛正在讲演佛法。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讲到秒处,众佛菩萨皆脑后佛光大放,瑞气弥漫。

    讲法完毕,众皆施礼欲散。

    佛祖道:“还请观音尊者暂驻莲台!”

    观音菩萨持玉净瓶侍立一旁,微微欠身道:“我佛有何法旨示下?”

    佛祖道:“适才我心有所动,慧眼遥观,见那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仙石有所动,欲请尊者出手。”

    玉净瓶中杨柳微动,菩萨微微一笑道:“敢劳佛祖下问,弟子已有所布置,我佛门当大兴矣。”

    佛祖闻言,思索片刻方才道:“敢念尊者大法力我应当放心,只是恐道门横加阻拦,坏我教东出之事。”

    观音,佛祖都沉默下来,忽而佛祖看向对方,微微一笑道:“我那师弟”!

    “善哉!果然好个灵感观音,只是早些年师弟对我多有怨怼,欲请我师弟出手,此事还在菩萨啊!”

    “佛祖放心!”

    三十三重天上,金阙玉宫凌霄宝殿内,丝竹悠悠!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

    又有嫦娥仙子翩翩起舞,众仙真侍立两旁。

    “报陛下!傲来国花果山仙石这几日金光耀耀,似有灵物现世。”

    千里眼顺风耳出班启奏。

    “朕已知晓,退下!”玉皇太天尊玄穹高上帝面目无喜无悲,亿万年来皆如此,三界六道罕有能让他特别在意之事。

    斗牛宫内,道声不绝,引得天地大道微微相和。九耀星官,二十八星宿静坐蒲团,在此开悟!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有仙人葛翁道:“吾等当传道经于世,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甚善,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众人看去,乃是左玄真人。

    又有正一真人张天师,右手掐诀,不知念诵什么,突然出声道:“道祖,仙石有异动,佛门早有布局,不知我道门该如何自处,还请道祖示下。”

    老君道袍微微皱起,伸手不急不缓的浮动道袍,笑道:“上善若水。”

    众天师皆有所悟,道祖境界之高非我等所想,夫唯不争,故无尤。

    只是西方佛门来势汹汹,我道门难道真的放任其不管吗?

    众仙虽心里如此想,却并没有开口询问。

    老君起身,有一青牛适时出现,老君倚坐牛背。

    众仙尚未回神,也不见青牛如何动作,老君连带着青牛早已不见。远远的道音传来,又似在耳边,道音靡靡,可见老君修为之高已是众人望尘不及也。

    “我今骑青牛欲往西去,出函谷而教万民,你等须好好修持,常守清净,天道运行自有一番因果!”

    “谨遵道祖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