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月色
繁体版

第十九章 亲自教你

    “哈哈哈哈,过瘾,真是过瘾!”

    其实相对于武艺来说,李世民最为出色出彩的,其实是他的箭术,尉迟敬德曾说:“秦王持弓,我执矛,而天下莫能当。”

    当然了,他的刀枪拳脚功夫肯定是不错的,毕竟当初他率领的玄甲军,可是精锐中的精锐,他还有每每冲锋在前,但是如果单论兵器拳脚的话,跟这些顶级武将比起来,可能还是差了一些。

    三人足足过了上百招,高侃突然露出了一个破绽,引得李世民抢攻过来,然而却在攻击的时侯反手握住铁棒末端猛地一推,将李世民手中的陌刀震落,巨大的力道甚至还使李世民后退了好几步,这才站稳了身子。

    “臣万死,陛下恕罪。”

    薛仁贵和高侃赶紧单膝跪地,向李世民请罪。

    “何妨?何妨!快快起来,快快起来!”李世民甩了甩自己有些发红的手心,快步走上前去,将两人搀扶起来,感慨的说道,“大唐有你二人,乃大唐之幸也。”

    “陛下如此盛赞,臣惶恐不敢言。”薛仁贵和高侃继续答道。

    “好,好。”李世民沉吟了一番,开口道,“你们二人,可愿为朕的翊麾校尉与宣节校尉?”

    “……”

    面对大唐皇帝抛出的橄榄枝,薛仁贵和高侃顿时有些蒙圈,本来还想要问问太子殿下这是怎么回事,可奈何陛下就在面前,连问都不好问。

    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个现在都是太子府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而翊麾校尉与宣节校尉一个从七品下,一个正八品上……

    气氛一时间很尴尬。

    “咳咳。”

    虽然看老头子出窘很有意思,但李承乾也不敢太过分,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开口道,“父皇,仁贵和高侃对儿臣最近正在替儿臣训练士卒,怕是一时间脱不开身,所以还是算了吧。”

    得,又没了两个,李世民先是瞪了一眼满脸无辜的李承乾,然后这才回头温和的说道,“既然如此,你们二人便好生为太子效力,将来封侯拜将,不成问题。”

    “是,陛下。”

    事已至此,李世民也算是看出来了,这几个人不知道被太子灌了什么迷魂汤,恐怕是都要不来了,不过这也是好事,至少证明太子没看错人。

    李世民来到王玄策的面前,开口问道,“帝王创业与守成,孰难?”

    王玄策则答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陛下,守成难也。”

    轮到刘仁轨的时侯,同样是策论,刘仁轨也回答的非常出彩,让李世民不住的点头,甚至里面有许多都是他以往没有想过的。

    这次李世民没有再询问愿不愿意了,将五个人重新召在一起,好生勉励了几句之后,才让他们离开。

    “这次,是朕输了。”李世民叹了口气,“以后朕不打他们的主意便是。”

    “二哥,这些人本就是高明于贫贱之中发掘出来的,对于高明忠心耿耿才是最正常的,若是他们真的接受了你给的官职,恐怕你还要看不上他们呢。”长孙皇后笑着替自己的儿子解了个围。

    “嗯,也是,太子也算是有识人之明,此事甚好,”李世民点点头,“正好,此时也差不多到了该回宫的时间了,否则魏征那个老家伙又得在朕耳边唠叨。”

    李承乾自然是想赶紧离开的,聚仙楼里面的秘密不少,虽然都不是什么大秘密,但要是让老李发现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回去的时侯,已经是夜晚。

    因为自己老爹老娘老舅都在的缘故,所以李承乾不能再去跟着手下厮混,再加上他们刚才已经意识到了皇帝在这里,所以不去打招呼也无所谓,他们几个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夜晚的长安城很沉默。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长孙无忌因为饱受信任,所以和他们乘坐的同一辆马车,路过长孙府的时侯才告辞一声,从马车上下来,回到府中。

    装饰华丽的马车继续行驶,经过门禁,回到宫中,最开始的飘雪已然停止,李世民抓起马车中的铜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温酒。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将一身的寒意驱散。

    示意长孙皇后先离开,李世民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陪朕下来走走。”

    李承乾挠了挠头,不明白老头子这又是搞那样,但也不好反对,只能点点头,嗯了一声。

    雪下的不大,但也在地上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色白霜,李承乾双手拢袖,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一路来到了显德殿。

    显德殿,其实才是真正的东宫,只不过老老李也就是李渊虽然已经成了太上皇,但却始终不愿意搬出太极宫,这才让李世民一直蜗居在此,甚至平时的政务也多在此处理。

    显德殿有些旧了。

    李世民在显德殿前停下,转身,看着来世路上一大一小的两串脚印,感慨了一声,将周围的侍卫全部驱散,在显德殿前的台阶坐了下来。

    李承乾左右看了看,最后在显得殿内拖出来了两个锦塌,一个放在自己这边,另外一个想要让老李垫一垫,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老李扭头看向李承乾,明白了他的意思,本来想要摆摆手拒绝,但话到嘴边又变成了太子你有心了。

    “长大了。”李世民又感慨一句,“时间好像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快,朕小的时侯总是恨不得快些成熟起来,可一旦成熟起来,又会怀念以前的时光。”

    李承乾双手拢袖,不知道该接什么。

    幸好,李世民已经继续开口说道,“你之前说的很好,但有些太偏激了,不过不要紧,你将来会懂的。”

    “是,儿臣知道。”

    “你今天出去是去杀人了么?为什么,你一直一来都表现得很仁慈的。”

    李承乾望着闪烁着星辰的夜空,怔了怔神,片刻后,坚定的说道,“因为仁慈是留给自己人的,不是留给敌人的……这是儿臣欠他们的。”

    老李望着自己儿子倔强的眼神,忽然又想起来自己当初决定举兵反隋的那一刻,也是像这样的倔强,也是像这样差不多的年龄,犹如下山的猛虎,宛若出云的苍龙。

    确实,太子和自己很像。

    “在你刚出生的时侯,朕一直南征北战,无暇管你,等到后来战乱平歇了,朕又忙着跟你大伯斗来斗去,好不容易斗赢了,又被政事缠身,和你说话的机会不多,说起来,你不会怨朕吧。”

    “会,”李承乾平静说道,“但儿臣不介意。”

    李世民微微一愣,继而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笑道,“很坦诚,这很好。”

    “其实没有什么好介意的,儿臣已经很知足了,虽然您没有多少时间陪我,但却从来没有亏待过我,两年前的时侯有一次儿臣得病,醒来之后看到的第一眼就是您,那时其实儿臣就知道,您是在乎儿臣的,只是不善于表达。”

    空中突然又飘来了雪花。

    李世民将自己身上遮风的外套解下,又给李承乾披上。

    李承乾望着面前空旷的白玉石阶,突然想起了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

    被自己父母遗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很多人不懂,他也不懂,可偏偏,他宁愿自己被遗弃。

    在那个日落的下午。

    他放学了。

    金灿灿的夕阳携带着一种诱人的温暖,如同海水一般翻涌在钢铁丛林的城市中,空气中好似有水泡在上浮。

    过早懂事的他如同往常一般走入楼梯,一边看墙壁上贴着的小广告一边朝着楼上走去,却在距离自家楼层还有两层的时侯停了下来。

    有翻箱倒柜的声音从楼上传来,打骂声,尖叫声,女人的哭声,男人的怒骂声。

    年幼的他放下书包,躲在楼梯间的角落里。

    其实对他伤害最大的还不是这个,而是下班后邻居上下楼看他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臭虫,一个垃圾,一个惹人嫌的野狗。

    楼上的争吵声渐渐停止,紧接着是摔门的声音,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从楼上快步走下来,路过他的时侯,他喊人,但女子却连看都没看他一眼,扬长而去。

    不知所措的他想要追上去,但女子走的很快,他追不上。

    电瓶车在马路上逐渐消失了踪影,他回到家,家门紧闭。

    望着来来往往欢声笑语的车水马龙,那一刻,他真的产生了去死的念头。

    可他不敢。

    一只温暖的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李承乾扭过头来,老李正一脸担心的看着他。

    “父皇,儿臣只是有些发呆而已。”李承乾双手环保着自己的膝盖,开口说道。

    他的记忆是很好的,但还没有超出常态,过目不忘太夸张了,但有些人,有些事,总是能在他的脑海里来回滚动,仿佛一个生锈的钝刀。

    但现在,还是有人爱他的。

    是的,有人。

    而且有很多人。

    正是经历过如同长夜般的痛苦,才能格外珍惜这种感情的来之不易。

    “你今天杀了那么多人,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善后?”李世民忽然开口问道。

    “为什么要善后?”李承乾平静的说道,“儿臣做的很干净,就算他们报官,他们难道就真的敢跟刺杀太子扯上关系么?那可是涉及谋反的大罪,不过是一些家族中不入流的东西而已,死就死了,再说,为什么不可能是那幕后之人杀人灭口呢?”

    李世民点点头,“很好。”

    掸了掸飘落在李承乾肩膀的雪花,李世民站起身来,继续道,“下雪了,今年冬季的长安难民就交给你了,不用担心,若有不懂的……朕,”

    李世民顿了一下,继续道,

    “朕亲自教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