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白起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权力更迭

    甘泉宫。

    宣太后的寝宫简直是门庭若市,老将甘茂第一个拜见,单独与宣太后芈月会谈了整整一个白天,谁都不知谈了些什么,大概也就是一些家族利益罢了。

    然后是魏冉,仗着和宣太后颇为亲疏,又与宣太后整整说了一个通宵,没得休憩片刻,芈戎、嬴显又相继前来密谈,直到暮色降临,夜来正要歇息,又是白头的秦国元老们三三两两地前来拜谒,一则探望这位多年不见的昔日王妃今日太后,二则便是漫无边际的絮叨。

    偏是宣太后丝毫不见疲态,来一拨应酬一拨,笑脸春风竟是人人满意。如此三五日一过,便是昔日的老宫女老内侍们见缝插针络绎来见,人人都要说一番思念之情,都请求再回到太后身边。

    宣太后好耐心,对这些下人倒是分外在心,一一接见抚慰,多少都要赏赐一些物事,能留则留,不能留便安插到宫中作坊做个小头目,竟是皆大欢喜。

    与此同时,元老大臣们的妻妾也一茬一茬地来了。

    这些妻妾们却是不谈国事,带着各色珍贵礼物,带着年少的儿子女儿,有亲情的叙亲情,无亲情的便诉说仰慕之心,熙熙攘攘絮絮叨叨,宣太后照样一团和气,人人皆大欢喜。

    嬴稷自然是天天要来拜望母亲,可每次来都逢母亲与人说话,不是密谈,便是宾客满堂,白日如此,夜晚如此。

    旬日之间,嬴稷竟是没有和母亲坐下来说一句话。好容易插得一个空儿,母亲却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刚刚看得嬴稷一眼,便伏在座案上睡了过去。

    嬴稷大是生气,下令楚姑守在寝宫门口,不许任何人晋见太后。说也奇怪,楚姑提着吴钩往宫门一站,三日之中竟无一人求见,与前些日的热闹相比,直是门可罗雀。宣太后也是不可思议,三日大睡,竟是不吃不喝,直到第四日方才醒来。

    “母亲如此拘泥于俗礼酬酢,委实令人不解。”嬴稷实在忍不住,第一次对母亲生了气。

    “你何时能解,也就成人了。”宣太后却没有生气,反而微笑地看着儿子,径自梳拢着长长的黑发:“还有几个人没有来过,得我去看望他们了。”

    “还有人没来过?”嬴稷不禁惊讶了:“人流如梭,门庭若市,还有谁没来?”

    “老丞相樗里疾、咸阳令还是黑冰台统领的白山、左庶长的白起。晓得了?”宣太后掰着手指头说道

    嬴稷笑道:“樗里疾年老有疾不便出门,白山是不想凑热闹,白起回咸阳了么?此时应在三川吧,来不来有甚要紧了?母亲倒是计较。”

    芈月看了儿子一眼:“你懂个什么劲,你平日里不管不顾的,我不去谁去,这三个人才是柱石,一个是元老魁首,两个是大军司命,若是白起生变,就你手里那块破兵符,当个什么用!”

    嬴稷却是不以为然:“白山忠于嬴氏,白起是我一手提拔而起,不可能,不可能。”

    “稷儿啊,不能勘透人事者,何以为君?”宣太后叹息了一声:“你舅公魏冉才具宏阔,但秉性刚烈,霸气太过,可靖难平乱,可治国理民,却不可长期秉政。甘茂者,志大才疏,机变有余而心胸狭隘,分明无兵家之才却领受上将军要职,看似权兼将相,实则一权难行。否则,他何以要将这场功劳拱手送于你舅公?这便是他的虚荣处,既无根基,又无大才,却总想在权衡折冲间建功立业。此等人物可维持朝局,不可开拓大功。嬴荡以甘茂为柱石,下场如何?你又视甘茂为柱石,想重蹈覆辙么?想落万世骂名么?”

    嬴稷惊讶了。在他的心目中,母亲从来只是个智慧贤良心志坚韧的女人而已,为了儿子的安危,母亲可以惊人的耐心在燕国周旋。

    但是,那是母亲的护犊之情,嬴稷从来没有将这些作为往才能方面去想,甚至本能地觉得,一个好母亲便该当如此。

    母亲极少谈论国事,更没有过条分缕明地臧否过人物朝政,反而是对嬴稷在艰难的人质日子里经常冒出来的雄心与见解,一概地大加褒奖。

    于是,嬴稷更加认为母亲只是一个慈爱贤良的母亲而已,从未想到过她能在国事上有过人见解,等候她回来,原本也只是指望她稳住那些白发元老而已。

    正因为如此,嬴稷对母亲回到咸阳后的多方应酬才生了气——见见老人消消郁闷便行了,如此来者不拒,真是妇人之仁!这种生气埋怨在燕国也是常有,尤其是在乐毅来访之后,嬴稷几乎每次都要生一阵气。然则,母亲对他的埋怨生气似乎从来不放在心上,总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便轻轻荡开,却依旧我行我素,从来不多说。

    今日母亲却破例了,一席话竟使嬴稷深为震撼。对舅公、对甘茂,母亲的评点简直便是入木三分,自己内心隐隐约约的念头,竟是让母亲三言两语点个通透。

    嬴稷天赋极高,本来就是罕见的少年早成,如何掂不来其中分量?想想自己的柱石之说,不禁大是惭愧,对着母亲便是深深一躬:“母亲刨析的如此通透,稷儿哪有不听之礼,稷定然像父王那般沉得住气。”

    但嬴稷内心对于芈月,是越多了一份忌惮,母亲如此爱权,寡人又当如何!

    各处兵报不断传来,传到甘茂耳中最惊讶的事情便是,他被罢黜上将军头衔的传闻,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甘茂却是愤懑之极,自己总算也是楚人,宣太后如此做法未免太过无情,当初假如不是自己稳住秦国局面,而是与嬴壮同谋,岂有宣太后母子今日?

    然则,这便是权力官场,讲究的只是实力与利害,自己又能如何?

    多年来,自己一心只在宫廷经营,既没有朝臣人望与庶民根基,又没有军中实力,虽说是权兼将相,可从来都没有统摄过国政一日,一朝被半罢黜半冷落,竟是没有一个实力人物为自己说话。

    如此秦国,难道还要耗在这里么?郁闷在心,甘茂交了政务便称病在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