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帝
繁体版

第053章 退与否

    很快,韦孝宽领着跟在他身边的儿子和女儿进来叩谢高殷。

    高殷早就想好了对韦孝宽的任命:“韦公能够以天下为重,朕心甚慰!朕这里再重申一遍,绝对不会让爱卿与周国为敌。

    朕就封爱卿为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平阳郡公、肆州刺史,赐绢帛五百。”

    这些待遇和他从前在周国一模一样,从一品(九命),肆州位于并州以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该州经常要面对突厥的骚扰,斛律金就曾经长期担任此职,这也算是对他的重用。

    韦孝宽叩首谢过了高殷。

    接着,高殷一看韦津已经十八九岁,应该可以做官了。

    于是他问了韦津的履历,知道他目前还在国子学读书,想了想就说道:

    “让四郎担任正七品的员外散骑常侍,暂时留在朕身边办事!”

    韦津一听,很有些意外,赶紧谢过了高殷。

    按照规矩,一品官之子,虽然可以授予七品官职,不过那必须是长子一个人才行,其他人大多要通过考试,而且品级要降好几等。

    皇帝也算是对他们家的厚待了。

    ……

    下午,高殷又召集众人开了一次会议。

    最后决定,兵贵神速,暂时任命薛孤延担任晋、勋二州刺史,增留两千人驻守玉璧。

    高殷亲自统领大军南下龙门,攻击杨忠与达奚武主力,逼迫其决战,或是将其赶出河东。

    还有,立即让韦孝宽书写一封招降信,送给斛律光,瓦解隘口戍守军的意志,尽快让进入河东腹地,想办法接应斛律金。

    另外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俘虏如何安置?毕竟俘虏的人有八千余。

    想来想去有三条路:继续让他们从军、全部遣散回原籍、选地方安置。

    这些人大部分的原籍在关中,继续让他们从军也存在问题,因为没有家,何来的战斗意志与奋斗目标?

    遣散回原籍也不行,这会让他们将来再次成为周国的士兵,增加周国的战斗力。

    想来想去只有选地方安置了。安置地方的选择也是个大问题,去两淮地区没有必要,一是水土不服,二是这些人肯定不愿意,只有安置在北方最为妥当。

    最后高殷决定,将他们全部安置在河内,同时想办法让他们婚配。

    这时候由于年年打仗,寡妇很多,齐国男女比例基本上接近一比一点七,在战国时代这个比例更高,有些国家能够达到一比二点五。

    安置在河内有一个好处: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好,非常适合农业耕种,丝毫不逊于关中,甚至还要好一些。

    另外有一点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些人想逃回关中也非常困难。

    具体的处置措施是:先让一支小型军队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相当于屯田,然后陆续选择附近的寡居女子进行婚配,组建家庭。

    这种措施要是放在后世非常不好操作,因为农民可能都是散居在各地,不过在隋唐以前的北方地区,操作起来异常简单。

    因为在隋唐以前,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农民,其实都居住在“城中”,这种‘城邑’分为很多种:

    可以是京城、州城、郡城、县城,甚至可以是乡城、里城。北方单纯住在城外的人并不多,那是村人、野人,甚至是更远的“鄙人”。

    ……

    华州,宇文护府,傍晚。

    “什么?玉璧城陷落?”宇文护手中的茶汤杯惊得掉在地上,浓浓的药茶汤味顿时弥漫了整个房间。

    “会不会是误传?”宇文护问贺兰祥。

    “太师,千真万确,杨忠的斥候与附近的县令送来的急牒几乎同时到达,如何可能有误?

    太师,当务之急是制定下一步的对策,因为杨将军和达奚将军还扼守龙门,不过显而易见是守不住的!

    还有闻喜的尉迟将军的三万人,应该火速让其退回关中,如果太迟恐怕就回不来,损失就太大了!”贺兰祥回答道。

    他刚听到消息时也这般惊讶,不过现在已经平静下来。

    宇文护一听,心情终于平静了一些,心想,单纯的撤退也不是办法,那样河东肯定不保。

    要不要打一仗呢?

    比如说先让杨忠、达奚武退到浦津,与尉迟迥部汇合,自己再带领几万人增援?

    他把自己的这个意见对贺兰祥、尉迟纲二人讲了。

    二人都摇摇头表示了坚决反对,尉迟纲说道:“太师,蒲津地势平坦,敌军又处于绝对优势,我军又是背水列阵,几乎毫无胜算!

    再说,从龙门到浦津,还有好二百里。二位将军在移动过程当中,也很容易遭到敌人的追击。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听说齐军一支数千人的骑兵已经南下浦津,因此此计划极难实现!”

    啊?宇文护一听敌人的骑兵已经朝浦津方向运动,大惊道:

    “那好,速命尉迟迥撤退,我亲带三万人过浦津接应,防止浦津北被敌人占领。

    再让杨忠、达奚武退回河西驻守,同时带走一切船只,防止敌人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