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帝
繁体版

第010章 一举两得

    “赵公考虑的颇为深远,朕心中也甚为忧虑。如今战争频繁,很多官吏贪腐成性,农民流离失据,户口隐瞒严重,国家财政十分困难。

    朕意,必须在此次叛乱平定之后,进行大改制。改制之目的,就是要增加兵员、税收。

    这几个月朕有一个大致思路,首先在邻、里、党三长制方面要进行改革,争取百户免税人控制在15个以下……”

    啊?高殷一说完,赵彦深与郑子默二人均大吃一惊,特别是赵彦深,惊得有些合不拢嘴!

    他没有料到,这个年少的皇帝高殷,居然说到自己心里面去了,自己原本也有这样一个改革的思路。

    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他已经从心中认定,眼前的这个少皇帝过去隐藏痕迹,必然是为了想要给予有严重威胁的二王致命一击。

    而且他居然成功了,了不起!

    “陛下远见卓识,臣等佩服之至,臣等接下来就制定详细的方略,待方案成熟之后,再与百官商议,报请陛下批准执行!”赵彦深非常兴奋的说道。

    郑子默也说道:“陛下之策乃是治国之良策,臣以为完全可行。只是制定政策已经十分不易,然而要完全执行则更艰难。

    比如,推行新的三长制,臣以为很容易办到,毕竟这是明面上的,无人敢反对,也无人敢推诿。

    然要改革以前的均田、租庸调制度,这必然涉及到千万大户的利益,要执行起来就困难了,必须要指派一名能吏专门负责督导才行。”

    高殷点点头:“朕意也是如此!此事交由赵公总负责,朕再任命一名助手,此人名叫颜之推,南人,颇有才华。

    朕意,就让其担任户曹郎中,协助赵公制定具体方案,将来就由他负责督导执行!”

    颜之推此人,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不过要是说到《颜氏家训》,知道的人或许多一些,这部书就是他写的。

    此人原是南梁人,由于侯景之乱被北周掳走,再后来逃出北周进入北齐,并想回南方,但是梁国已被陈国取而代之,他回不去了。

    高殷心想,现在这个颜之推带着一家人贫居邺城,那个什么颜氏家训可能还未来得及写呢!

    就凭他写的那一本书,自己也要照顾他一下,何况,他的确是很有才华之人。

    赵彦深点点头:“微臣也曾听说过此人,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接着,赵彦深又针对以前被裁冗员重新安置,提出了每个衙门、州、郡需增加的人数员额,实际上全部都是编制以外的。

    高殷心想,这可是一件大事,上次杨愔贸然裁减官吏,得罪了不少人,与这次政变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员外官虽然也是个不错的思路,不过似乎解决不了根本,最好是根据需要合理增加一些位置,这才是长久之计。

    突然他脑子蹦出一个计划:干脆,趁这次机会对政府机构来个大改制,实现尚书六部管理!

    “二位爱卿,单纯增加员外官解决不了根本,朕意,对尚书省进行改制,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正三品,各曹司全部归入这六部。

    各部再设一侍郎为副,正四品上或下,吏部侍郎稍高一阶;各曹郎中由现在之正六品上,提升为从五品下阶,事务繁忙之司,可以增设一名员外郎协助处理事务,从六品……”

    高殷把隋代的六部提了出来,这种制度影响十分深远,不但影响了华夏一千多年,就是西方国家的各个部,也来源于此。

    六部?二人一听,有些纳闷!

    现在尚书省也有几个正三品大曹,不过却只有吏部、祠部两个“部”,其余尚书没有归为具体的“部”,只是称为“某某尚书”分管某事务而已,如五兵尚书(兵)、度支尚书(户)、都官尚书(刑)等等。

    因此整个结构与高殷所讲的六部,差距颇大,当然,下面的各曹司基本上是齐全的。

    高殷又进行了补充:“尚书各部主管政令、督查,各寺、监等司主管执行,二者并不冲突。如今冗员安置,现在朕就多设几个位置。

    如此一来,想必那些满腹牢骚之人总不会再说什么了。另,六部及各司,还是要多用一些读书人为好。

    当然,如确有才能出众者,也不受此限制,即便小吏出身者,也可任郎中、员外郎!

    其余部门也进行整合,增加一名副职。州郡一级暂时不动,否则影响太大,将来时机成熟,再考虑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