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帝
繁体版

第002章 平叛

    高殷随后亲自磨墨,接着写了一道手谕,盖印之后拿给刘桃枝,并嘱咐道:

    “平叛以后,爱卿就是首功,一定会封爵加官,位列三公!”

    刘桃枝叩首谢过,然后立即趋步出门。

    高殷随后又让一名亲信宦官张勇去发动内宫司农寺的男仆,然后打开武库将他们武装起来,等会儿赶到云龙门帮忙。

    安排完抓捕二王与控制太皇太后两件事情,突然想起,此事必须取得太后的支持,否则不可能成功。

    于是,他随后在娥永乐的护卫下,来东阁含光殿告知母亲二王谋反一事。

    谁知刚走到一半,突然猛然间一惊:不好,万一刘桃枝软禁太皇太后搞不定,自己的计划就会功亏一篑。

    因为,太皇太后很有可能派人从其他的宫门出去通知二位皇叔,让他们带领城外大军进宫“清君侧”,如此一来,自己就输定了。

    于是他赶紧对娥永乐说道:“走,先去西堂,帮助刘桃枝将军把太皇太后的卫士换掉!”

    娥永乐一听此话,也猛然间醒悟:“陛下之言甚是有理,走!”

    随后二人带着一千五百甲士,极速赶往西堂。

    抵达西堂时,天色已蒙蒙亮,远远看见几百人剑拔弩张,似乎在争论着什么。

    高殷大惊,心想,幸亏自己来得早!

    于是他急速奔到西堂跟前,却看见刘桃枝所带领的卫士与西堂卫士形成了对峙局面,明显对方并不愿意被替换。

    刘桃枝见到高殷到来,赶紧说道:“陛下,此贼不愿意离开,臣正准备下令将其斩杀!”

    高殷点点头,他随后一看,对方也有三百余人,同样也是精锐,万一打斗起来之后,人家趁乱派人跑出去通风报信是完全可能的,毕竟太皇太后的懿旨威力非同小可。

    随后他对那领头的罗将军说道:“罗将军,你难道想要抗旨不成?”

    “这……臣不敢!”罗将军赶紧叩首行礼。

    “既然如此,就请速速撤离!放心,也就是城外有几个贼人闹事,有人说此处的护卫中也有奸细,因此要认真盘查,别无他意。

    如果你要抗旨,朕就会认为你就是反贼一党,马上会将你斩杀,并且还会诛五族!”高殷说完,拔除了剑。

    罗将军一听,犹豫了一下,然后又看了看周围的两千余名精锐护卫,知道实力太过于悬殊,于是说道:“臣遵旨!”

    说完,他一挥手,那些护卫终于放下了武器。

    高殷随后转头对刘桃枝说道:“刘将军,先将他们缴械,然后让他们全部到华林园休息,此处由你接管。”

    说完,高殷带人转身离去,赶往东堂太后李祖娥的宫殿。

    ……

    刚进得殿,就看见母亲李祖娥与李昌仪在聊天。

    这李昌仪经历较复杂,先嫁他人,接着先后服侍过高澄、高洋兄弟,如今是个普通女官。

    她也是赵郡李氏族人,辈分上是太后李祖娥的姑姑,当然隔了好几房,并非亲姑。

    “儿参见母亲!”高殷叩首行礼。

    李祖娥看见高殷与几名将军身披铁甲走了进来,非常惊讶,知道肯定出了事:

    “道人,你为何这样打扮?难道出了什么变故?”

    道人是高殷的小名。

    “母亲,是有人想要造反,儿今日要亲自领兵平叛!”高殷脸色很黑。

    “哦?谁要反叛?”李祖娥更加惊讶。

    “母亲,据儿所知,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已受他人蛊惑,准备与六叔、九叔一道废掉儿这个皇帝,让六叔为帝呢!”

    高殷说完,冷眼望了望旁边的李昌仪。

    啊?李太后一听,大惊失色!

    “道人,此事可当真?”她问道。

    “千真万确!事件的起因,源于上次儿准备将二位皇叔外放刺史。

    此事,儿曾经秘密给母亲写信禀告过,谁知不小心走漏了消息!”

    高殷说完,他又瞟了一眼李昌仪,见她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哦?那……那该怎么办?尚书令杨公呢?”李太后异常慌张。

    在她眼中,太皇太后是万不敢得罪的,二位小叔子也不是好惹的人物。

    高殷一看母亲的态度,心想,怪不得自己那个世界的高殷与李太后结局都非常悲惨,这都是由于二人不懂得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母亲放心,儿已经安排好一切,谋反之人,当然要被诛五族!至于杨公,现在肯定已被他们抓住,不过儿一定会救他出来!”

    高殷刚说完,只见李昌仪立即站起来,有些紧张地说道:“陛下与太后谈论机密之事,奴婢岂敢在坐?奴婢告辞!”

    说完,她转身就要离开,不过,一旁的娥永乐却伸手拦住了她:“请留步,无陛下旨意,任何人不得离开!”

    李昌仪一听,身子有些发抖,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李太后有些惊讶地说道:“道人,姑姑之言甚是有理,你为何不让她离开?”

    高殷心想,自己这个母亲真是一点心机都没有,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母亲,儿得到机密线报,就是这位祖姑母,为了获取荣华富贵出卖了姑姑,才有今日之危机,其罪当诛!”高殷淡淡说道。

    他熟知这一段历史,知道李太后把那封密信给李昌仪看过,这个李昌仪见高殷等人可能斗不过太皇太后,于是向太皇太后泄露了机密。

    啊?李太后一听,转头惊愕地望着李昌仪,有些不敢相信此事。

    正在此时,只见李昌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道:“陛下饶命,太后饶命,奴婢知错!”

    “知错?”高殷一看李昌仪的态度,又轻蔑地说道:“看来你也是软骨头一个,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留你不得!”

    说完,只见高殷腾地一下站起来,然后快速拔剑,一剑刺中李昌仪咽喉。

    顷刻间鲜血喷涌,李昌仪瞪大了眼睛惊恐的看着高殷,随后慢慢倒地,口鼻流血。

    李太后与娥永乐一看高殷拔剑杀人,满脸惊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在他们眼中,高殷连鸡都不敢杀,更别提杀人了。

    高殷随后拔剑拭血,骂道:“像这等叛逆,我恨不得多杀几人!”

    说完,他插剑入鞘,然后对惊愕中的娥永乐说道:“娥将军,你等把这贼人抬出去,再把此处擦拭一下,稍后赶往云龙门!”

    “遵旨!”娥永乐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招呼身旁的几个军将抬人与打扫。

    高殷之所以会亲自动手杀李昌仪,主要是做给李太后与娥永乐等军将们看,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和父亲高洋一样杀伐果断之人。

    唯有如此,才能增加他们必胜的信心,避免临阵退缩。

    这时,李太后也回过神来,摇摇头道:

    “想不到她居然出卖本宫,可恨!道人,你有几分把握控制局面?”

    “只要母亲支持,就有九分,否则,胜败还未可知!”

    “好,道人,娘一定支持你!”一听此话,李太后坚定了信心。

    “母亲,有文将军在此殿保护,无论发生何事,请母亲不要出殿,更不要相信太皇太后之言,如此可保安全无忧!”

    “娘知道了!”李祖娥点点头。

    “儿告辞!”高殷叩首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