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英雄传
繁体版

028 觉悟

    “不错,”卢象升点点头,“这几乎是一切民乱的根源,在座学子日后为官做宰,要记得把民生放在首位,这样匪乱自平,即使有流贼自外攻来,百姓们也能齐心协力。

    统兵时,最重要的问题也是粮食,有句话叫‘当兵吃粮,吃粮当兵’,这句话很混账,但确实很真实,谁不是九个月生下来的,若连饭都吃不饱,谁肯替你拼命呢?”

    卢象升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此时可不比现在,网络有海量的视频,和网民百家争鸣的争论。

    丹宁书院的学生们已是知天下事,但依然他们全部的经验都来自书里,他们只知道项羽不得民心所以败了,只知道流寇是残暴的所以要剿灭,他们以为道义决定一切。

    他们以为统兵便是,慷慨陈词一番报国的道理,然后小兵们便大吼着冲上去送死;却完全不知道,大部分的情况是,将领喊一声“冲啊”,却没有一个人响应,回头一看,都呼呼隆隆地向后逃了,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然而你却不能怪他们,因为让你送死,你乐意吗?

    “军队上下一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魏世奇说,“但卢督师做到了。”

    “怎么说?”常禾青问。

    潘奉君说:“卢督师在湖广剿贼之时,有一次,军队绝了三天粮,卢督师也就陪着他的士兵们,一口水也不喝。朝廷这么多将领,所有人都拿出了捐躯报国的架势,但或许能最终做到的只有寥寥,卢督师便是一个。”

    潘奉君是看《唐太宗本纪》都要冷笑几声的人,连他在说到卢象升的时候,都是一种肃然起敬的语气。

    而卢象升确实做到了。

    常禾青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才十二岁,他只是在看短视频的时候偶尔关注过明朝,明朝的历史人物里,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于谦和卢象升,他知道卢象升最后在抵抗清军的时候,战死巨鹿。

    一个人,不仅有夺目的才能,还有高洁的品德,德才兼备,除此之外,还图什么呢?他已经暗淡了无数庸碌的帝王将相,成为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星星了。

    常禾青是为了生计日日发愁,但愁绪浇不灭他的少年热血,他不愿读书,不愿种田,他喜欢弓马,那么除了做武将外,他还能做什么呢?

    常禾青做了决定。

    外面敲梆子响,午饭时间到了,卢象升也适时结束了上午的讲座。

    学生们不急着吃饭,追着卢象升问东问西,卢象升一一解答,过了半刻钟,陶朗儒温和地示意众人,卢象升实在疲惫了,学生们才依依不舍地向卢象升行礼告退。

    学生们走后,常禾青走到卢象升桌旁,手里提着一个几层的饭盒,那是陆禺送来的。常禾青把饭盒放在案上,然后拉开饭盒的板子,把里面的菜肴一一拿出来,摆好。

    卢象升坐在椅子里,面色有些苍白,他看着站旁边的常禾青,跟他点点头道谢,然后请他坐下。

    常禾青便坐在侧首,卢象升拿起筷子了,他也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有心事?”卢象升问,“我记得刚认识你的时候,你吃饭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虽是这样说,常禾青其实不声不响地已经吃了两碗饭了,只是这次他在想事情,不像以前那样满身满脸都散发着对食物赞叹的光。

    常禾青说:“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和你一起打仗。”

    常禾青记得,卢象升是崇祯十一年死的,他想跟着他,用自己微薄的历史知识,使他不死。

    卢象升一笑,仿佛全身的疲惫都像退潮一样走了,他一拍常禾青的肩膀:“好!你做我的家丁!”

    说完,卢象升就像是得了什么喜事似的,胃口都变好了,低头大口大口地吃着饭。

    家丁?常禾青微微皱眉,极品家丁?

    “我不想做家丁。”

    卢象升瞬间明白了常禾青需要解释,他说:“家丁就是我的亲兵,是军队里最精锐的部分,如今带兵都是这样办。不过我的部队里,论武艺虽然有所差别,论精神,都是好男儿。”

    常禾青点点头:“那好。”

    卢象升果然是很明白事的,常禾青都没问他也说:“做家丁领朝廷和主将的双份饷银,一月共计二两,有所斩获,还另外赏赐;家丁都配有最好的战马兵器,一个人的装备,差不多是额兵的十倍。”

    常禾青惊得忘了嚼嘴里的饭。

    ……二两?!

    足足过了两年贫农生活的常禾青太知道二两是什么概念了,大概相当于后世三万……月薪三万!这在后世都是高薪,更何况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吃不饱饭的时候!

    十五岁解决就业问题,跟着野战军司令员混,月薪三万。

    穿越真好,我爱穿越!

    常禾青第一次在穿越后由衷地笑出来,他的笑就像夜空中的月牙和繁星。

    “卢督师,您什么时候回营啊。”

    “月底便回,”卢象升说,“现在高迎祥、李自成正在蛰伏,我只有这几日的休养时间,初七我要去凤阳和诸将开会,二十九日,你便与我同去武昌(今湖北武汉)。”

    “这么紧张?”

    常禾青一面兴奋,一面有些不舍,他在江宁县待了不久,却也认识了不少人,魏世奇、潘奉君、陶朗儒、李芳草还有阿林,离开以后,是不是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卢象升一瞧,就知道常禾青在想什么,他叹了口气,心想这其实还是个孩子啊,他说:“你真的想好了吗?刀枪无眼,打仗是要送命的,在丹宁书院,读书考科举,也是多少少年人都梦寐以求的机会了。”

    常禾青不听“科举”便罢,一听就脑仁生疼,他坚决地摇摇头:“不,我想好了,刀枪无眼不假,但也不见得从军的人都死了。科举还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不出功名的大部分读书人,还不就是孔乙己。”

    “孔乙己是谁?”

    “哈哈,您连孔乙己都不知道?被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的落后知识分子啊,鲁迅写的《彷徨》里有。”

    “‘彷徨’?‘鲁迅’?”

    卢象升满脸疑惑,常禾青赶紧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一时装成古代人并不难,难的是日日时时刻刻装作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人总有松懈的时候,尤其是刚吃饱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