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道外
繁体版

第35章 缘聚城

    商阙是被刺眼的阳光熏醒的,她身上盖着一件宽大的白袍,那是云降的外衣,四处张望,云降正背对着她坐在远处研究一张兽皮,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她感到一阵心安。

    “醒了就赶紧把衣服还给我。”云降依旧在看手中的兽皮。

    商阙站了起来,把衣服扔在他脑袋上,“哼,给你!”

    云降好像背后涨了眼睛一样,回首接住衣服,随意披在身上,辨识了一下方向,示意商阙跟上自己。

    “昨天晚上是怎么过去的?”商阙记得昨晚情况危急,那时只以为自己死定了,好像做了些让人脸红心跳的事情,但早上醒来的情形却和她自己记忆中的不一样,所以她有些不确定。

    “昨晚的事情你都记不得吗?”云降从衣领处挑出一根长发,漫不经心的反问。

    商阙看见他的动作,连续眨巴了几下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完了,那些事情都是真的,我该怎么办,羞死人了!

    “我是问你我们是怎么脱险的!”

    “靠这个”。云降扬了扬手中的兽皮。

    商阙抢过兽皮,细细查看,但看不出什么端倪,只得作罢,她拉住云降,问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万一其他人已经出去了,那咱们在这待着不是浪费时间吗?”

    “你是觉得这种考核的形式有漏洞?”

    “难道不是吗?我们根本无法判断是否还有其他人还在坚持,难不成每次的学员都是抱成一团吗?而且,如果为了赢在这里待上一年半载,那也得不偿失吧?”

    “至少有一点,呆的时间越久,越能证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另外,不会有人能在这待一年的”云降看着天边,如是说到。

    “先前那个大祭祀让我们一月后再去找他,我以为是考验我们的实力,现在看来不是,而是在他的认知里,外来者无法在这里坚持超过一月。有很大的可能,如果我们没有在这里常驻的能力,对这里的人而言便是过客,没有结交的价值。”

    商阙看见他又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心中不服,蹙眉问道:“仅仅凭这个还不能说明外来者就无法在这里久居,这里是危险重重,但如果来者是元神高手呢?难道也无法超过一个月吗?”

    云降低头默然,商阙以为他是被自己说住了,心中得意正要追击,不料云降此时开口:“排斥性,这才第二天,我就已经感觉到一股难以言喻的烦躁,就好像是鱼离开了水难以呼吸,在这里待的越久,这种感觉便越强烈!”

    “没有啊,我就没这种感觉,我反倒觉得这里灵气充沛,令人心旷神怡!”

    “你没有这种感觉?”云降盯着商阙的眼睛,那是一汪清澈的泉眼,汨汨流出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清凉纯净,他坚信对方说的一定是真话。他内视自身,真气中不知何时夹杂着一些灰蒙蒙的雾气一般的东西,但总让他觉得不安。

    为何她会没有感觉?云降压下心中的疑惑,暂时不去想这个问题,对商阙道:“可能是我有些敏感了,走吧。”

    “去哪?”

    云降把手中兽皮摊开,将魂力输入其中,有金光浮现,在空中凝结成字,聚字成篇,在最尾端却是三字“向东行”,就像一幅书法作品,通篇大气磅礴,狂风疾草一气呵成,料想作者定是豪放不羁的洒脱人物,落款处却是一行规规矩矩的清秀小楷,显得格格不入。

    “向东行?”通篇经文所写何意商阙无法理解,只这三字颇为清晰,一看便知。

    “且走着看吧,这兽皮所写文章可以驱邪除祟,对魂力修炼也大有裨益,可以说是无价之宝,那人抛出此物来,总不会是坑我们的。”

    距离鞅朝全国大比,已经过去了六个时辰,在刚开始的两个时辰,陆续有人退出,两个时辰后,逐渐没有了动静,有人怀疑,没有退出的人已经死在了失落世界中。

    商阳站在光门前,值班的侍卫已经换了三班,他却是一直都守在这里。

    听到后边有脚步声传来,商阳没有回头,平静问了一句:“都处理好了吗?”

    “退出的二十七人,坚持了两个时辰的共有四人,齐桓府蒋小白、秦穆府赢荏浩、法城陈人立,平安城杨丹心,除了杨丹外,其余之人都已经达到骨武境,其余之人也有所提升,只是……”

    “只是什么?”商阳微微皱起眉头。

    “这些人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物残留,未来很可能止步灵武。几位大师已经在想办法祛除,但收效甚微。”

    商阳听完此话,面无表情的说道:“那四人授为子爵,即刻生效,至于四人府邸落于何处,交由太子安排;其余之人享初级贵族待遇,就……算了,列入护国卫队吧!”

    “是”侍卫退下,一声无奈的叹息响起。

    另一边,云降和商阙横跨数十万里,最终停留在一座巨大的城池前,城门前往来进出者皆气息不弱,显然是有修为傍身。城门外摆放着一张桌子,一个年轻人坐在躺椅上,两腿放在桌上,慵懒的看着进出的人群,凡是进城者都要经过他。

    “走吧,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云降带着商阙就要进城,不出意外的被拦了下来。

    “新来的?来个人办理业务。”那年轻人依旧是躺着,睁眼瞧了两人一眼,在商阙身上扫了眼,然后移开视线示意手下过来干活。

    “每次进城收费十万中品灵石,直接给还是用东西抵押?”一个身穿黑色盔甲的武者上来询问两人。

    两人都是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昂贵的收费,十万中品灵石几乎是一位宗师的全部身家,在这里居然只是门票费。

    云降按住商阙的肩膀,阻止她说话,拿出一个储物袋子递了过去,拉着商阙往里走。

    “注意一下这一男一女,他们很有可能是某个超级门派的弟子!”那年轻人看着两人背影,淡淡吩咐了身边手下一句。

    但从外面,已经可以看出这座城池的广阔,可当云降进来后,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里的规模。

    这里的街道都有十来丈宽,入眼处除了人还有一些妖兽,大多都是被人收为坐骑,还有一些被当成劳动力用来拉车卸货。

    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大多数都是为武者服务,最常见的便是各种灵丹、上了年份的药材、珍贵的武技、品阶不同的法器等都有售卖。这些门面中除了商人,还有一些教派的驻点,云降定眼瞧过去,那些看门之人修为个个都是深不可测,据他估计,至少也是穆审言那个级数的高手。

    除此之外,云降还感觉到这里灵气的浓郁远超城外,在这里修炼比用灵石还管用,难怪收费如此之贵。两人沿着街道转悠,很多新奇的玩意都是第一次见,连云降都看花了眼,商阙更是掩饰不住的欣喜,睁大眼睛东瞧西看,好奇的像个小孩子。

    两人从进城就被人盯上了,他们的行为早就被人尽收眼底。一个小姑娘从人群中走出,“哥哥姐姐好,我叫彤彤,是这里的本地居民,我可以给你们做向导,只要十块下品灵石!”小姑娘眼神明亮,短发凌乱刚刚遮住耳朵,瘦小的身子上套着老旧但干净的布衣,轻轻扯了扯云降的衣角,递上两朵小红花。

    云降愕然接过,分了一朵给商阙,看了看这小姑娘来时的方向,几个小孩子失望的瞧着这边,显然是在懊悔让人抢先了生意。

    “这么小的孩子就出来赚钱了吗?”云降问了一句,这些孩子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的样子。

    “小孩子也是要吃饭的呀!”彤彤红着脸低下头,她脚上的鞋子已经有些破烂。

    商阙问道:“你的爸爸妈妈呢?”

    “我没见过爸爸,爷爷说爸爸不是这里的人,后来妈妈也走了,爷爷说她是去找爸爸了,我只有一个爷爷了。”她的语气非常平静,仿佛在叙述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云降想起自己的身世,心中叹了口气,拿出一块灵石在她眼前晃了晃,温和笑道:“算你运气好,我只有中品灵石,喏,归你了。”

    小姑娘扑棱着大眼睛中闪过震惊,一块中品灵石可以换一千块下品灵石了,足够她好几年的开支了,她盯着灵石吞了吞口水,又摇了摇头,开口道:“行有行规,我不能拿这么多的。”

    两人看着她纠结的模样,都是忍俊不禁,云降半蹲着摸了摸她的头,认真说道:“彤彤说的对,但大哥哥那边也有规矩,给小孩子的东西是不能收回的。你说咱俩应该听谁的呢?”他的声音温润,态度谦和,话语中带着商量的语气。

    彤彤想了下,客人更重要,说道:“那就按你们那边的规矩办吧!”

    云降看了商阙一眼,后者说道:“先带我们找个客栈落脚,再好好的吃一顿,然后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咱们都去看看,先这样吧。”

    彤彤问道:“你们是第一次来缘聚城吧?”

    “缘聚城,我的确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吗?”

    “来缘聚城的人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去庙里‘散缘’,不然在这里待不了几天的?”

    “散缘是什么意思,缘聚缘散?是这里的风俗吗?”

    “我也不清楚,我们本地人没事,但是外人来这里如果不散缘的话会生病,如果不尽早离开很可能会死的。”

    云降心中一动,他身体中的灰色物质莫非就是所谓的‘缘’,他睁大眼睛,露出疑惑的模样:“不会吧,这散缘在哪里做啊?”

    “缘空城里可以散缘的地方有很多,但只有小乘禅宗是不收钱的,只不过那里只帮有缘人散缘。”

    商阙疑惑道:“我都被你搞糊涂了,这个缘到底是什么意思?若是无缘又何须散缘,若是有缘那就一定是有缘人,那小乘禅宗岂不是一定要做义务劳动了吗?”

    彤彤胀红了脸,摆手道:“不是的,不是的,有时候那些师傅们是不帮别人散缘的,他们只帮有缘人散缘,不是有缘人即便有缘,他们也不会帮你散的。”

    云降道:“有缘人的缘和散缘的缘是两种东西,对吧?”

    “对的,对的,大哥哥说的对!”

    “那麻烦彤彤带我们去看看这个小乘禅宗了,如果能省一笔钱那最好了。”

    彤彤领着两人穿过热闹的市井,走进了一个小巷子,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外支开的竹窗,饭菜的香味,住户的低语,这里俨然成了一处清幽小筑。

    小巷的尽头是一个小门,彤彤推开门,本该连接着街道的门后另有洞天。这里更像是田园乡村,林荫小路上有人挑粪浇菜;杂草堆上有孩子嬉戏打闹;稻田里有汉子撸起袖子挥洒汗水;小河中一群野鸭子肆无忌惮的游过……还有许多灰袍僧人也在劳动着。一座爬满青苔,身上长树的巨大石佛坐落在远处,大佛右手掐指,左手托着一座宝刹,门匾上几个庄严的大字“小乘禅宗”,上联“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下联: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

    那宝刹立与佛手上,离地有百丈高,那数千阶梯上让阻挡了香火的鼎盛,没几个人,倒是落叶堆积了不少,一富态老僧正在那清扫,整座寺庙显得苍老而肃穆。

    三人走到阶梯前,那老僧正走来相迎“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