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家演义
繁体版

第十四回 乐池赴秦再为相 乐爽脩鱼始成名

    上文说到乐池辞去相位,刚开始还觉轻松,不久又有失落之感,特别当他眼看中山国国政衰退,国力衰弱,有心进言,中山王厝也不能听得进去。于是,就有了游历别国的念想。

    此时几个诸侯国唯齐秦最强,游历东齐,齐与中山较近,身为中山人,在齐干政,会出现吴起效齐之故,于是,远游西秦。

    乐池来至秦国,拜见前相国陈亹(men),由老相国引见秦王赢驷(史称秦惠文王),正是商鞅变法之后期。秦王见到乐池,很是高兴,他对乐池在中山国修长城,征鬼方,战中人等等之事,敬佩有加,眼下秦相张仪刚刚相魏,秦国正缺少一位干政之人。于是,秦王召集文武,在咸阳搭建高台,选吉日,拜乐池为秦相。

    乐池初进秦国,即为国相,身担要职,倍感责任重大,又从中山调来自己的同族,乐劼(jie)、乐爽来秦,协助相国事务。毕竟秦国事务与中山国不同,秦乃泱泱泱大国,在诸侯国中都要显头露脸才行。乐池还要到处走走,了解秦国民风民情,以利在干政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秦王嬴驷,史称秦惠文王,有记为秦惠文君的,嬴驷秦孝公之子,孝公离世继位是为惠文君,此时魏、韩先后称王,嬴驷继位十四年之际,称王,年号改为更始元年,乐池在秦惠文王六年来秦为相。张仪乃鬼谷子之弟子,为相之时善于玩术,多行诡诈之事,蚕食邻国,诸侯国都不满秦国之所为,以致齐、赵、魏、燕、韩,还有胡人共同讨伐秦国。

    秦王召集文武商议对策,丞相乐池上奏:“启禀君王,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臣不才,愿带兵击退群寇。

    秦王大悦:“乐爱卿才能世人皆知,当下敌寇人多势众,气势如虹,乐爱卿需有百倍之勇力奋力击之方可取胜。“乐池说:“臣谨记君王教诲。“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军队里的级别分有十八个,根据军人立功大小分等级,这一下打破了贵贱的藩篱,提供了上升通道。还根据兵卒割下敌人耳朵的数量来判定立功之大小,军人中庶长是一个级别,有一个叫疾的人是个庶长,人们就管他叫庶长疾。此人原是西方番人,原名叫图桑-那吉布,身高九尺,一头卷发,两道扫帚眉,眼睛不大,圆圆的眼珠,二目如电,有人说这是鹰眼,鼻子高高的,尖尖的,还带钩,有人说这是鹞鼻,大嘴,薄嘴唇,一脸虬髯,胯下一匹黑马,此马从头至尾身长一丈挂零,一摸手高,马蹄碗像小盆,长长的鬃毛,跟前一过都有些瘆人。图桑-那吉布以贩马为生,这马就是贩马时留下的,有名叫黑炭火龙驹。他由于来往与番秦之间,懂一些别国语言。只因同伙之间分账不均,一时气愤,连杀五人,逃至秦国。入秦之后在贵族府宅作舍人,之后加入秦军,还骑自己的马,来到战场,如鱼得水,屡立战功,升为庶长,改名庶长疾,此次应战,丞相乐池命庶长疾为先锋,还特意定制了一根一百斤的浑铁大棍,有了这件兵器,还有他的黑炭火龙驹,真好似如虎添翼,把个庶长疾美的,跪在乐丞相面前说:“臣庶长疾拜受丞相之命,虽万死不辞。“

    乐池调二十五万大军进军平阳(现在河北省临漳县西部),命先锋庶长疾率军十万大军攻平阳,命乐爽乐劼率兵五万屯于平阳至野玉(河南省浚(xun)县)之间,以阻止野玉来援之敌。

    再说平阳有赵将公子渴,胡人将军恩古-呼鲁嘟镇守,他们见秦军到来,二人率一万兵卒出战,那恩古-呼鲁嘟也是一员猛将,胯下枣红马,手中一条八十斤重大铁矛,驰骋沙埸,勇冠三军。两阵对圆,恩古-呼嘟鲁催马挺予来至阵前高声叫道:“我一恩一古一呼鲁一嘟,哪一个一不一想一活一了,过一来!“庶长疾是番人,但在秦已久,又是行商出身,语言好于恩古-呼鲁嘟,催马提大棍驰于阵前,用大棍一指:“恩古-呼鲁嘟,你好逛妄,逛妄是要有本事的,不然,就要负出代价。“话刚说完,恩古-呼鲁嘟的矛就到了眼前,庶长疾用大棍奋力挑开,一个会合,二马错镫,各自调转马头,庶长疾举大棍泰山压顶砸向恩古-呼鲁嘟,可是恩古-呼鲁嘟的矛头又晃到了庶长疾的胸前,“好家伙拼命了,“庶长疾心想,“我砸死了他,他也扎向了我,这不行,我身为二十多万人的先锋,与你拼命不合算。“

    “噹一“的一声,大棍斜刺里劈了下来,把铁矛打出老远,差点出手,

    两个回合,恩古-呼鲁嘟的虎口已震裂了,就想离阵逃脱,可庶长疾大棍紧逼难以脱身,庶长疾大棍横扫,恩古-呼鲁嘟竖铁矛来挡大棍,哪知庶长疾的大棍太重了,总有千斤之力,将恩古-呼鲁嘟连矛带人从马上打了下来,摔在地上,当场毙命。公子渴见状,即刻命人放箭抢人,八匹马同时奔向庶长疾,庶长疾大棍一举,十万虎狼之兵如潮水般涌来,刚开始公子渴还命令放箭射敌,一看秦军蜂涌而至,也不顾一切仓皇撤退,公子渴大败,庶长疾占领平阳。

    再说野玉守将是韩太子姬奂,闻听平阳危急,率兵来救,半路上被乐劼、乐爽拦住撕杀,这两员小将年轻力盛,都是马上将军,两杆大戟舞动开来,恰似金龙搅尾,又如怪蟒翻身,韩太子奂怎能敌得过这二位小爷。被挡了回去,又被追杀,损失残重,退回城中不敢出战,乐劼、乐爽将野玉围了个水泄不通。

    再说庶长疾攻下平阳后大军向野玉进发,与乐劼、乐爽会师野玉,十五万大军屯兵野玉城外。正所为兵过一千,刀枪一片,兵过一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彻地铺天。站在野玉城头往外看,十五万秦兵,不打仗,就是吓也能吓出个好歹来。韩军又知道秦军的残忍,就是不杀,割耳朵的罪也是够受的。

    韩太子奂恐惧至极,趁黑夜,四门大开,强行突围,子奂只带部分贴身亲随突围回韩国去了。庶长疾进兵野玉,乐劼、乐爽屯兵城外,元帅乐池率兵会师野玉,大军少作休整,准备攻击脩鱼(河南省新乡市原武县)。

    魏将申差率军五万,燕将子之率军五万同守脩鱼,城外两个大营与城中互为犄角,乐池得知此事,命乐劼、乐爽各带兵三万分别攻打两个大营,并指示看住,不主动攻营,出营就打。庶长疾带大军攻脩鱼,自己带军作接应。

    庶长疾城外列阵,城门开处,出来一支军队,列开阵式,中间并排两辆战车,一辆是魏将申差,一辆是燕将子之。这子之身高九尺挂零,膀大腰圆,体形魁梧,大脑袋,圆脸庞,浓眉大眼,虎头鼻子,高鼻梁,大嘴差,长胡须,身手敏捷,出手拿抓着飞禽,奔跑可赛骏马,金盔金甲,手中一杆金戟,重八十斤,此次带兵心有谋划,要在诸侯国面前显能,以求篡位。子之让申差退后,自己先打头阵,这子之确实也够勇敢的,凭手中金戟,催车近前大喝:“秦将听了,我乃燕将子之是也,你是什么人,通名受死。“庶长疾骑马提大棍说道:“燕将听了,我乃统兵大元帅乐池将军麾下先锋庶长疾是也,在本人棍下死的将军有百员之多,鼠辈不计其数,燕将无需猖狂,今天谁作鬼还不一定呢。“说完催马向前,喊一声:“燕将看棍!“大棍挂着风声,搂头砸向子之,子之双手举戟,只听“噹一一!“一声,还真把大棍挡住了,庶长疾暗暗佩服燕将子之力量之大,因子之还从未遇到过接大棍的人。子之也感到大棍力量之重,因他觉得两臂发麻。子之是一个从不把人放眼里的人,庶长疾是第一个被子之看重的人。两个人一个马上,一个车中,你来我往战有五十多合不分胜负,突然,“咔嚓“一声,大棍从子之大戟上滑落砸在战车上,把车架砸塌。庶长疾拨马跳出圈外大声说:“燕国将军听了,你的才能我已知晓,本将军敬你是条汉子,眼下天色已晚,你的战车已损,暂且歇息,明日换车再战。“庶长疾从野玉到脩鱼长途跋涉又战到现在,也是劳累,再战下去天色又晚,所以趁砸坏车架之机暂且休息。子之也感觉累得够呛,车也坏了,也只好收军回城。

    第二天一早,双方又列开阵式,庶长疾点名要子之出战。魏将申差催车来至阵前,高声叫道:“燕将子之乃是君子贵人,不会轻易出战。“庶长疾最不爱听就是这样的话,因他是底层人升起来的,庶长疾怒吼:“呀呀呸!不管什么人,在本将军面前都是死人,子之不来捡着了,你是什么君子,报名受死。“申差说:“本将军魏国申差来陪秦人走几圈。“庶长疾又说:“算你识相,不过你这闻所闻的无名之辈,打死你污了本将军的大棍,今天要活捉于你。“说完催马向前要抓申差,申差好歹也是一员战将,挺手中金戈扎了过来,庶长疾单手挥棍拨开金戈又来抓申差,申差在车中躲过,顺势一个翻身金戈连砍带钩又过来了,两人一个车中一个马上,一个要命,一个要活捉,来来往往十几个回合,申差也不主动进攻,你不抓我就远处绕圈,你来抓我就用金戈乱扎乱砍钩挂削得啥算啥,耗有一个时辰,庶长疾大怒,双手举棍,先打飞申差手中金戈,又举棍砸毁战车,伸手薅住申差掼在地上,呼啦上来几辆战车将申差绑了,丢于车中。庶长疾刚要举大棍命大军冲杀进城,恰在此时,子之率军冲了过来,庶长疾催马上前拦截撕杀,子之无心恋战,匆忙进城,申差所率将士看见,不顾一切地往城里涌进。庶长疾被这突然的变故一时间不知所措,致使大半兵卒随子之退入城中,庶长疾率军将敌军拦腰截断,堵在城外,无论魏军还是燕军,全部歼灭,燕魏兵卒伤亡残重。

    再说子之,夜间带三千人偷偷出城,去接应城外大营之兵,子之先扑左营,困左营的是乐劼,他见敌军到来,带兵撕杀,营中见状向外突围,里外夹击,乐劼被困中间。探马报知乐爽,乐爽撤围来救乐劼,这正是子之的计谋。

    子之也真是个将才,白天作战时没有看到两个大营的兵过来,如果是两个大营被打掉,怎会没有任何信息,看来定是遇着高人了,大营被控制了,于是,黑夜偷出城去解救两个大营的兵卒。子之出城时告诉申差:“交战时尽量拖延时间,等我带兵回来时前后夹击,秦军必败。子之的算计是很巧妙,可他的对手是乐池。

    话说乐池率军严阵以待,正在此时,一探马来报:“报元帅,燕将出脩鱼城与城外两大营之敌里应外合夹击乐劼与乐爽,情况危急。“乐池听完,即与参军樗里疾商议让其带军攻敌右营,自已率军攻敌左营。

    单说樗(chu楚,椿树之意)里疾,秦王嬴驷异母之弟也,又称樗里子名疾,樗里疾滑稽多智,秦人又称他为“智囊“。乐池初入秦,就担如此重任,故请樗里疾为参军,原本是监军之意,眼下军情紧急,只得请参军出场了。

    且说乐劼大战子之,几十个会合不分胜负,子之没成想乐劼如此英勇。两人交战正酣,营内燕军杀出,冲乱乐劼阵营,乐劼阵上万箭齐发,仍挡不住燕军的冲击,正在危急时刻,乐爽率军赶来,阻住燕军,乐爽一条大戟舞动开来,敌军挨着伤,碰着亡,尽管如此,还是杀不退敌军,因他已被包围在核心,本想前去接应乐劼,可就是杀不到跟前。子之心中大悦,心想自己计谋正在实现,两股秦军马上就要被击溃,然后三股力量合兵一处,一齐扑向城外正在征战的秦军,秦军必然土崩瓦解,子之越想越得意,挥舞大一戟,对秦军乱砍乱杀,战车过处死尸一片。乐爽见状,将大戟挂在马身上,抽出长剑乱砍乱刺,恰在此时,一名燕军将士被乐劼刺死,顺手抽出燕将身上长剑,双手双剑舞了起来,左右之敌挥剑砍杀,正前之敌连扎带刺,身后几千士卒边走边放箭,硬是杀开一条血路。先前是敌军前来围堵拼杀,现在好了,敌军躲着跑。再看乐爽,已杀红了眼,早已血灌瞳仁,像疯了一样,总算杀到了乐劼跟前,收起长剑,摘下大戟,与乐劼双战子之,乐劼见乐爽杀了过来,信心倍增。

    子之哈哈大笑:“不杀此子,为等汝也,二竖子,死期至矣。“乐爽初生牛犊不怕虎,挥舞大戟,招招只奔子之要害。子之也拿出看家本事,舞动大戟挂动风声呼呼作响。

    突然,燕魏右大营燃起大火,几乎同时左大营也燃起大火,分别从两个大营冲出两支生力军,这两股军队见人就杀,逢人便砍,还有弓箭.四下乱射,所到之处燕魏兵卒纷纷逃窜。子之见左右大营丢失,心中慌乱,虚晃几下催车逃离,众军卒随之败退,乐爽、乐劼奋力追杀。乐池元帅与樗里疾参军也先后追杀过来,与二位少将军合兵一处追杀子之,致使子之计谋失败,尽管如此,子之带军闯进庶长疾大阵,一阵乱杀也给庶长疾的兵卒带来不小的伤害。

    再说乐池得知子之用申差缠住庶长疾,自己率军暗出城与城外大营联合夹击乐劼与乐爽之军,之后合击庶长疾不失为一种巧妙的破敌之术。乐池与樗里疾商议,敌大营兵已出击,营内必空,你我分别带兵绕营后放火烧之,再冲出追杀,敌军必乱。樗里疾大为赞成。

    再说子之见计谋落空,情知大势已去率军退回,大军冲乱庶长疾阵角,假如申差不被俘,还真有内外夹击之险,其实庶长疾一时间也没醒过来,不然不会放过子之。

    子之率军进入城里,两营之众申差之军也都有随之入城的。

    子之心里清楚,秦军力量过于强大,为防秦军突进,子之竟下令关城门,大量燕魏兵卒被关之城外被秦军殊杀。

    秦军很快聚于脩鱼城下,乐元帅下令,庶长疾攻南门,乐劼攻西门,元帅与参军一起攻东门,乐爽北门外埋伏,多备弓箭,布置完毕。东、西、南三面攻城,子之在城头亲自指挥,但见秦军斗志旺盛,回想赵将公子渴韩将太子奂均已溃败,胡将恩古-呼鲁嘟阵亡,魏将申差被俘生死不知,联合攻秦大势已去,眼下只有北门没有秦军,子之心里有了计划。

    黑夜,子之偷开北门,出门后率兵向西潜逃,子之也真是个将才,眼见东西南三门攻打,北门外定有埋伏,所以子之冲在最前,身先士卒,如遇埋伏亲自撕杀,子之正好绕过埋伏。在乐爽得知子之逃出,迅速率兵奋力疾追,燕军只顾逃命,没有任何抵抗之力,子之情知后有追兵掩杀,也不回头应战,迅疾逃回燕国去了。

    乐爽沿途追杀,斩获敌军近万人。名震一时。

    多国联合攻秦失败,秦军大胜,共斩首八万二千,庶长疾英名载于史册,乐池命庶长疾守脩鱼,乐劼守野玉,乐爽守平阳。乐池与樗里疾率军回咸阳。

    秦王闻知乐池得胜归来,在朝中摆下盛大筵宴,在宴席之上,对着众文武,赏乐池黄金五百斤,乐池谢过回府。

    众文武私下纷纷议论,“乐池初到秦国,就任相位,今又赏赐如此厚重,那乐池只会奉承君王,对臣僚傲慢少语,乐池在,哪有我等天日。“乐池在多次的上朝议事中,也深感众大臣的嫉妒。

    再说这次多国攻秦之战,魏损失残重,张仪相魏劝魏哀王:“主公在上,此次合纵攻秦损失最重者,魏也,弟兄之间为利尚且争斗残杀,何况国与国乎。以臣看来,攻秦不如和秦,缓和不如先和,如有它国先和秦攻魏,魏祸不远矣。“魏王说:“寡人有意结秦,不知秦可纳否。“张仪说:“主公勿忧,臣请为大王至秦谢罪,以结盟好。“魏王备厚礼,以张仪出使西秦以结盟好。

    张仪来至咸阳,参见秦王,众臣等见了张仪归来,很快联合一起孤立排挤乐池,乐池见状,即辞去秦相之位,不久,又回中山去了。

    秦王复用张仪为相。

    要知后事,请着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