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卿不渝
繁体版

重阳畅谈

    两人至山顶上,席地对坐,沈姝遥看,四周缥缈,飞英如霞,寒山半苍翠,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颇有些孤清,不由生出了几分思乡之情。

    情不自禁吟道:“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子都愣了一下,颇有些不解,问:“淑女在说什么?”

    沈姝回过神来,方才悔恨失言,忙搪塞道:“没什么。”

    子都却笑道:“刚刚我可听清了,‘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好句啊!虽不曾听闻过,意境却是极美的,淑女好才华。”

    沈姝见搪塞不过了,便据实答道:“我哪有这才华?这是一个亡国之君些的。”

    子都闻言愣了一会,摇了摇头,道:“若是亡国之君写的,兆头倒不好了,未免太悲了些。你与我讲讲这国君的事,能写出这样句子的人,必然是感情极为细腻的。”

    沈姝笑着点头道:“话说写这词的是南唐李煜所作。”

    子都笑道:“未曾听闻过有南唐这个国家。”

    沈姝笑着胡诹道:“上古八百诸侯,公子怎么就知道没有呢?也许是公子孤陋寡闻也不一定。”

    子都笑着点头道:“淑女说的是,是子都孤陋寡闻了,那就劳烦淑女为子都讲讲吧。”

    沈姝不想自己胡诹的,子都竟然相信了,不由的觉得子都有几分可爱,于是一本正经的将南唐国主李煜的身平事迹讲与子都。

    子都听闻后,连声叹道:“可惜!可惜!这样一位精才艳艳的才子竟托生于帝王家,实在是不幸。”

    沈姝闻言笑道:“公子也是托生于帝王家,难道就不曾想过若是出生平常人家,会是怎样的景象?”

    子都沉默了,静静地思考了许久,后摇头道:“这可是难了,我可是从未想过了,这突然的倒真不知该怎么说。”

    沈姝摇头晃脑的装模作样道:“依姝看公子要是托生于平常人家,也一定是伯夷叔齐一般的人物。”

    子都笑着追问:“这话怎说?”

    沈姝一本正经的道:“公子学的是儒家的君子之道,儒雅端方,这样高雅的人物若不出身富贵,在这乱世只能隐居避世方能保存自己。”

    子都不赞同的摇头道:“子都虽无大志,却也想为这乱世做些什么,避世虽能保全自己,于天下却无益处,这样的事子都是不会做的。”

    沈姝笑道:“这么说公子是要入世呢?”

    子都笑着接话道:“本在红尘中,何谈出入世。”

    沈姝稍愣了一会,方才明白了子都的意思,指着公子哈哈大笑起来。

    子都又道:“淑女见识广博,博览群书,可有兴趣和子都切磋一下诗书?”

    沈姝笑着摆手道:“罢!罢!我是不敢的,姝读书只求个不求甚解,粗通大意罢了,公子找我切磋诗书,可算是找错人了。”

    子都见沈姝笑得开朗,心情也格外明亮,又寻了平都城内发生的几件趣事将于沈姝,沈姝听后越发开怀,笑不能自抑。

    沈姝道:“子都公子可知有首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子都摇了摇头,笑道:“这次又是谁的?倒是应景”

    沈姝笑着答道:“这次是个叫王维的诗人,诗中我最有感触的便是这一句‘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子都不解的问:“为何?”

    沈姝笑道:“这离别之情,古今皆同,也最易引起人的同感,每每想去这句诗,就会想起故乡旧人,心中便有一种深深的无奈感触。”

    子都闻言,心中一颤,他竟忘了沈姝原不是平都人,她是燕人,她的故乡自然是燕地颍都了,她是被迫来平都的,无论在平都她生活的有多好,于她终不过是客居他乡。想来刚刚那句诗是引起她的思乡情了。

    忙笑着岔开话题,让沈姝不再沉浸在伤心事中。

    沈姝原本还好,只是念起这句诗时不经意的便想起了前世了,不知异世的父母亲人可还安康?他们是否还在为她的突然离世而忧伤,想着不由的心中悲苦,涌出了一种世事无常之感。

    突然被子都岔开话题,心中也颇有些感激,知道子都也是不想让自己沉浸在悲伤情绪中,也便遂了子都的意,顺着他的话接下去。

    转眼他们便已在山顶坐了一个多时辰,两人见时辰不早了,也便起身整理整理衣袍一起下山去。

    沿路上见树林阴翳,群鸟归巢,两人也不着急,一路赏着美景,慢悠悠的朝山下走着。

    山下的萧桓眼见着日薄西山,两人却还未下山,不由的着急起来,后悔自己刚刚该和他们一同上山去的,便先遣仆役将姑娘送回家,他一个人带着剑往山上寻他二人去。

    岂料进入山林不久,便耳闻一阵嬉笑声,循声而去,见沈姝正手中拿着根茅草,随意的耍着,身旁的子都正满脸笑意的看着沈姝,就算只能模糊看清两人都身影,萧桓都能想到此刻子都公子的眼神该是多么缠绵,不由的打了个冷战。

    难怪两人这时候才下山来!

    萧桓待两人走近,猛地从树后面蹿了出来,吓了两人一跳,萧桓哈哈大笑道:“你们两人可舍得下来了,可让我好担心!”

    沈姝闻言不由的俏脸一红,别过头去不惹萧桓,子都却拍着萧桓的肩膀说:“好兄弟,难为你了!我们走吧。”

    萧桓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只怕这会城门都关了,这可如何是好?”

    子都笑道:“这有何难?好歹我这个公子还是有些作用的。走吧!”

    三人出了林子,骑上马,一起向平都城飞奔而去,到城墙下,三人面面相觑,果然城门已关。

    萧桓看着子都,挑了挑眉,因为是在黑暗中,幸而有月,虽看不太清却也能看的个模糊。

    子都在城门下喊道:“开门!”

    城墙上探出了一个头,瞬间举起了数个火把,朝他们问道:“城下何人?”

    萧桓大声回道:“长公子子都!”

    “为何此时方归!”城墙上又是一问。

    “外出游玩,忘了时间,还烦请将军通融一下!”子都答道。

    接着城墙上一片静默,许久,方又有声音问道:“除了子都公子,还有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