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卿不渝
繁体版

遭遇刺杀

    沈姝随着兄长一同往郊外的淄烨宫去,平都郊外淄烨宫,这原是靖国王氏的别宫,数十年前,当今靖王继位,繁忙国事,淄烨宫渐渐的也就废弃了。

    后来燕国被灭后,燕国的那些大小官员悉数被虏到了平都,靖王便下令将这些昔日的燕国贵族囚禁于此。

    转眼秋去春来,燕国国灭已经两年多了,淄烨宫内整日歌舞升平,这位曾经雄心壮志的燕王已经醉心于靡靡之音中了。

    沈姝实在是不想踏入这个地方,她瞧不起那个亡国之后还整日享乐的燕王,身为一国之君,国破家亡后还能这样乐不思蜀的,实在是让人高看不起来。

    沈姝钦佩的是像她父亲,像相国那样敢于以身殉国的英雄豪杰,忠贞义士。可偏偏她的兄长还敬着这些曾经尸位素餐的贵族,让她很是无语。

    沈姝一路晃晃悠悠的到了宫门前,许是靖王见燕王也是太过窝囊了,只派了少数年老的精兵驻守。

    沈姝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了宫中,这两年来她虽兄长来过几次,故而也颇为熟悉了。

    沈姝一入内宫,便闻到一股脂粉味,不由皱了皱眉头,却还是耐着性子跟着兄长朝宫内走去。

    一路上仆役不少,行宫内的宫人与昔日的燕国王宫自然不能想必,不过作为亡国之君,这样的待遇,足以见得当今靖王绝非是一位暴君。

    见到燕王的时候,沈商还是对着这位亡国之君三叩九拜,极尽恭敬,沈姝在沈商跪下时,拉了他一把,不过没拉住。

    虽说人各有志,可为这样一个无能昏庸的君主坚持忠义,当真值得吗?

    看完坐在主位上的燕王,还一脸趾高气扬的模样,沈姝便气不打一处来,他还以为自己是燕国的国君呢?

    见自己兄长如此不争气的模样,沈姝气的将头扭到了一旁,不忍再看。

    燕王对于沈姝的无礼很不满意,却也无法,只是冷哼一声道:“寡人还以为你已经忘了你的君父呢了!”

    沈商惶恐道:“臣不敢,我沈家永远都是燕臣,臣……”

    沈姝一听很不乐意,又有些惶恐,这行宫中到处都是靖国的眼线,若是兄长这话传出去了,那结果不堪设想,更担心兄长说出更过分的话。

    忙打断沈商的话,道:“兄长,你我如今身在靖国,自然就是靖国的百姓,况燕国已亡,兄长怎能是燕国的臣子呢?”

    沈商很不满意沈姝打断他的话,对于沈姝的话更不同意,抬头偷瞄了上面的燕王和王后两人,两人都脸都很黑,正要喝断沈姝。

    沈姝低声一笑,继续道:“姝知道兄长担心旧主,是位忠义之人,我沈家历来忠义,所以才会这般口不择言,可是兄长不要忘了母亲当年的话。

    忠义是好事,可愚忠就不好了,沈家已不是昔日的沈家了。兄长,我看燕王和王后在这里生活的挺不错的,有吃有喝的,又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还妄想复国吗?

    我想应该不会才是,我记得以前燕王还是燕王时,可是最不爱处理政事,最喜的便是贪图享乐了。如今好不容易不需要案牍劳形了,哪里还愿意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王上呢?”

    沈姝的一席话说得燕王旭和王后青一阵白一阵,奈何有气也不好发作。沈商却有些不解,只是觉得沈姝的话大有深意,只是碍于燕王和王后在场,不好细问。

    便祥做冷脸喝道:“这里岂是你说话的地方!出去!”

    沈姝知道兄长并没有生气,却还是有些无奈,道:“出去就出去!”

    沈姝出去后,无聊地在行宫中四处乱逛,欣赏行宫中的景色,大约一个时辰后,沈商才从行宫中出来。

    一出行宫,在回家的途中,沈商一直在找个机会详细地问问沈姝,沈姝一直避而不答。

    直到回到家中,两人关闭家门,遣退了侍候的仆人,沈姝方才将楚都有燕国旧人送信给她,邀她一见,似乎有什么阴谋,又将老师僚子获得消息的事一一告诉。

    沈商听闻后,也觉得此事非小,却还是不解的问:“为何单单送信给你?”

    沈姝笑道:“哪里是给我送信?那信是送给你的,只是当日送到府上时,兄长不在,便到了我手上。”

    沈商忙道:“既如此,你就将信给我吧。”

    沈姝笑道:“哪里还敢留到现在?早烧了。”

    沈商的脸色一变,沈姝便知道了沈商心中的想法,道:“兄长就打消了那个念头吧,这些人早就被老师给盯上了,你现在去,完全是引火烧身,自找麻烦。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是安分一会吧。”

    沈商转念一想,知道沈姝说得不错,于是点头笑道:“既然如此,这些日子我便好好陪陪你。”

    沈姝点了点头,道:“这才是正理,兄长若是实在放心不想,到时候我视情况而定。”

    “好!”沈商答应道。

    两人又絮絮叨叨说了些亲近话,方才散了。

    过了些日子,子都公子正式下帖子想请,沈姝也找不到理由推辞,而是这些日子在家中待着,实在是有些繁忙,正想出去逛逛,也便答应了。

    两人由着绥水河畔信步悠悠地走着,河畔两岸杨柳依依,蒹葭随风飘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芳草的清香。

    绥水饶平都而过,滋养着靖国平都子子孙孙,出了城门,一路向东,大约二三里地的距离,便可以看见一处村落。

    两人骑在马上,远远看见远处炊烟袅袅,子都公子道:“前面有一处村庄,不如我们去看看,如何?”

    沈姝笑着点头道:“素来听闻靖国民风淳朴,正好今日也可见见。”

    说着两人便夹紧马肚,向冒着炊烟的村庄赶去。子都虽为帝国公子,可平日里也不过是在城中逛逛,像这样自己骑着马的日子畅游于村落笑道的日子也是少有的。

    故而两人都多了几分新鲜感,虽说是要去前面的村落中,可两人也是不紧不慢的一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光,时不时闲谈的走着。

    这秋收的时节,天气本就凉爽,阳光又正好明媚而不炽热,田地里的庄稼又泛着成熟之际的香气,时不时的还可以看见农人在田中忙碌收获的情形。

    这样的景象,与繁华的平都相比又别有一番风味,平静安详,农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为这大争之世平添了几分太平的气象。

    一入村落,没有想象中的鸡鸣狗吠之声,村子里安静的出奇,两人原想着可能是正值午后农忙时节,怕都去了地里,于是也便下了马信步悠悠的往村子里走着。

    正在这时,前方大约半里地的地方的林中跑出五六个衣裳褴褛的妇人,其中一个妇人怀中似乎还抱着一个婴儿,神情慌张,时不时地还向后面张望,似乎后面有吃人的老虎一般。

    一见骑马的两人,便踉踉跄跄地向他们跑去,一面求救道:“救命啊!救命啊!”

    子都一听有人求救,就纵马向妇人跑去,沈姝忙骑马追了上去,本来不过半盏茶的时间,却不料此刻林中突然闪出数十个黑衣人,对着那几个妇人便是一顿乱砍。

    待子都赶到时,本来五六个妇人只剩下两三个了,而这活着了两三人基本上都受伤了,子都一见便怒了,把剑出鞘,几乎没有犹豫,便朝黑衣人砍去。

    见前方打起来了,沈姝勒住了马,对着他们身后远处的侍卫喊道:“救命啊!公子遭行刺啦!救命啊!公子出事啦!”

    她还没喊多久,身后便涌起了一堆烟尘,一骑骑兵便蜂拥而至,不一会就将那些黑衣人杀得个落荒而逃,救下了那几个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