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乱来
繁体版

52、九千岁的赵钱孙李

    戍边军原本叫赵家军,因为一些原因,最后改名为了戍边军。统领赵秉忠有三个异姓结义兄弟,老二钱思,老三孙昊,老四李义,四人的姓恰好占了百家姓的头四个。

    此次沙陀势力的扣关蓄谋已久,积攒了三十万大军,粮草军备充足。分兵三路,往关进发。北部草原一路五万精锐轻骑兵,沿着整个北部一线关口袭扰,不真大,却拖住了北部一线的边军不敢轻易动。南部一路五万借路吐蕃,翻过山,躲在了西部一片山里,一直在变换着位置,朝廷不得不从西南三州之地聚集十五万卫军,赶往西南。最后一路二十万主力,才是打算一路扣关而来。

    伊、沙、肃三个外城接连被破,大量的流民和少数逃回来的驻守外城的士兵涌入了府凉关。而朝廷派来支援西北的大军,分别停驻在石堡和府灵,便不肯再往前一步。守在城乌和府凉关的五万戍边军,就这样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守难守,退不敢退。

    老二钱思善谋,早就看出来了后方的打算。当年的恩怨还是没有结束,多年的折腾,剩下这五万赵家军最后的底子,他们也不打算放过啊。靠这五万精锐底子,占着府凉关的地理优势,虽说绝不会让沙陀主力轻易过关,可人数上的巨大差距,和军备上的不足,胜负之数半开。料想的到,纵是守住了,这五万的底子,也得拼得净光。

    可老大赵秉忠绝对是要坚守到底,赵家祖训,为国尽忠,岂能贪生怕死。纵是赵家连番遭小人劫难,沦落至此。尽管朝廷派来的大军在后方,作壁上观,坐等渔翁之利。可统军的赵秉忠绝不会妥协一步,誓死守关。

    钱思见再三劝不动大哥,只能悄悄叫来李义,写了几封信封口交给他,仔仔细细的交代了一番。让李义带领他的三百锐营乔装打扮,混入逃难队伍中,往内地撤走,偷偷进了长安。

    钱思交代,让他逐一找几个贵人求助。最上等是求入太子门下,次等是九千岁,最次是忠王或者皇后的本家李氏兄弟。

    不巧,此时太子不在长安,正随皇上于高陵祭祖。高陵之地,李义去不得。时间来不及,便去寻了九千岁府上。

    恰好九千岁正在齐王府内,听闻他的到来,便让下人领他进来。

    此时,九千岁正在跟着老头练武,此时的老头,刚来不久。九千岁的几番试探,认清了老头绝非寻常人,一身的功夫出神入化。便多次恳求,拜入他的门下,跟随他练武。

    下人领李义进来,见到九千岁,低头跪拜,“卑将李义,拜见九千岁!”

    李义接过下人递来的毛巾,擦拭脸上因练武出的汗。边擦边观察着李义,“你就是人送绰号‘武李一’的李义?”

    “是。”李义恭恭敬敬的回答。

    “起来吧。”九千岁把毛巾递还给下人,一步一步走向旁边的凉亭,李义亦步亦趋的跟着。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你被公认为武第一,所以被叫武李一。后来听闻进了结义兄弟赵秉忠的军队里。我说的可对?”

    “九千岁所言不错。”

    “哈,你倒也不谦虚。无妨,本王就喜欢这样,有能力自然有傲气的资本。不过本王还真好奇你的身手究竟强到那种地步。不管你前来寻本王,所为何事,先亮几手让本王看看。”

    九千岁起身去找到老头,不知道又怎样说动的老头,许下了多少好处。老头看了看李义,点了点头。

    多年来的军旅生涯,李义枪上功夫数第一。可此番出门不方便携带,只带了一把随身的佩刀。老头没拿出来什么兵器,举着铜烟管,就溜溜达达的过来。

    起先看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只拿一个烟管一口一口的吸着。但瞧见了刚刚九千岁言行上对他的尊敬,李义小心了起来。倒不是怕了老头,比武的事儿,李义未曾惧怕过。只是担心别伤了老头,万一惹了其不高兴,误了二哥的大事,就麻烦了。

    李义小心恭敬的施礼,不敢妄动,老头看出他的拘束。说道“小子但来无妨,拿出你的真本事来,让老头子我开开眼,也九千岁瞧个好。”

    看出李义的拘束,老头先动了脚步,冲了过来。几番比划下,李义渐渐看出来老头的身手可一点也不差,先前存着小心收着力打,慢慢的发现,不管自己加几分实力,老头也应对自如,慢慢引得自己用出了十分力来。

    旁边的九千岁看得是连连叫好,这李义果然厉害,俩人来回间几次的应对,换做是自己,只怕是早早就被撩翻在地。这俩人打的那叫一个精彩,让人看得是目不转睛,吸引来的府上的下人们都连连喝彩。

    老头慢慢的勾起了李义不服输的劲头来,李义却始终拿他无可奈何。老头挥手用钢烟管的头敲开李义的刀,轻跳一步到三丈外,打手止住,李义停下。

    “小子可还有余力?”

    “前辈身手不凡,李义佩服,不过胜负未分,李义还有几分力气。”

    “好!”老头笑了笑,转头看向了边上的九千岁,“你去把霸王枪拿来,借这小子用用,让他打个痛快。”

    霸王枪是九千岁偶然得到的神兵利器,只是府上无人擅使枪,纵是使得不错的,也入不了九千岁的眼,玷污了神兵。

    听老头的话,取来了霸王枪,交给了李义。得空休息了片刻的李义,枪一在手,就觉察出了这把神兵的宝贵。这真不愧是枪中的极品,名称霸王,一点不虚。

    双手一握,出枪收枪,挥刺压砸,一套动作虎虎生风。旁边九千岁叫好,老头看了都点头。

    神兵利器再厉害,没有擅使的人,也只是宝物蒙尘。此番在李义的手上,可称作是天作之合啊。

    老头吸完一口烟,闪身又冲了过去,“小子注意了!”

    俩人又激斗在一处,神枪在手,李义打出了十二分的实力来。二人你来我往,看似招招致命,却又发现俩人不相伯仲,应对自如。场外的人看得扣人心弦,场内的李义打的畅快淋漓。自己好久没有遇到这样厉害的对手了,李义也看出来了,老头的身手简直深不可测。自己拼尽全力,莫说是本朝,就是周围几国也找不出能赢过自己的。可老头依然应对自如,仅拿一根铜烟管,就能逼得自己全力,看着轻轻松松,显然没有发挥出真正实力来。

    挽出一个枪花来,李义后退,停下了动作。

    “前辈功夫深不可测,晚辈李义不及!”深深弯腰拜拳。

    “哈哈哈,好小子,身手不错,老头子也好久没打的尽兴了。”老头一手叉腰,一手指向了李义。

    “不敢当,晚辈已尽全力,前辈却游刃有余。”

    “行了,正事你们去谈吧,老头子在旁边歇会儿。”

    李义再次躬身弯腰,显然老头的身手让他敬重起来。将手中神枪不舍的交给一旁等候的下人,转身向九千岁走去。

    九千岁仍看得意犹未尽,对老头的深不可测又了解了一分,对李义也高看了三分。

    “说吧,你过来是干什么,此刻不应该是在你大哥的军中在西北守着,防备沙陀大军入关吗?”

    “回九千岁,沙陀十五万主力不日便抵达府凉关。大哥领着五万戍边军,就在关上。卑将前来,是求九千岁施以援手。”

    “朝廷不是已经派了张九成和白会春的两路大军前去增援了吗?便是沙陀大军破了府凉关又如何,左右也出不了陇右道。”九千岁对西北的局势比较清楚,近日来消息不断传来府上。

    “是,朝廷派了大军。不过两路分别进驻到石堡和府灵,便不再往前走了。”

    “嗯,以逸待劳。就算是破了府凉关,想来你大哥赵秉忠也不会让他们好过吧,消耗掉一些,再一路翻山跃岭的走,想来到时候再灭了他们,也会轻易的多吧。张白两位将军,做得也不能说错。倒是最后,这戍边军……”

    九千岁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素问赵秉忠对朝廷忠心耿耿,想来是会死守到底吧,只怕到最后,戍边军也是拼杀干净了吧。你可是为此事而来?”

    “是!求九千岁救我戍边军五万将士!”李义跪拜在地,又伸手入怀,取出二哥钱思写的一封要交给九千岁的信,双手抬起朝九千岁举过了头顶。

    “领兵作战的事儿,本王可无权插手。再者,张白二人的计划,亦无大错。”九千岁说着,点头使唤下人从李义的手中取过来了信。

    打开来信封,仔细看着里面的内容。

    读罢,九千岁思考了一会儿。“这信的内容,你可知?”

    “卑将不知,二哥钱思只说让我将这封信交给九千岁手上。”

    “嗯,好!西北的事儿,本王会插手。今后你和你带来的三百手下,为本王做事。”

    “是,谢九千岁!”能知道自己带来三百手下,想来是二哥在信里交代了,此刻为九千岁做事,应该也是二哥的意思。

    “来人,备快马,本王要去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