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隋朝,我把大唐弄没了
繁体版

第三章拉拢

    此时,忽然一位宫人嬷嬷,轻手轻脚地走来,在萧妃耳边轻语几句,又慢慢退下。

    “大哥,咱们是亲兄弟,那来的庶民,太子之分,等父皇心情好了,我求父皇下旨把太子位还给你。”

    “这是猫哭耗子假慈悲?还是在迷惑,麻醉自己?”

    ”你杨广哪里有兄弟情谊?自己兄弟几个,以及他们的孩子,基本上都死在了你的手上。你讲兄弟情,骗鬼去吧!”

    “大哥惶恐,本就无治国之才,父皇这样做一定有他的安排,相信太子殿下能处理好一切的!”杨勇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说道。

    “大哥,长夜漫漫,咱们轮着吃饭,您是大哥,先去吃饭,一会儿我们夫妇再去”。

    突然,杨广身边太子妃开口对杨勇说。

    杨勇心中反复思量再三,点点头,说道,“谢太子妃关怀,庶民这就去。”

    “无故献殷勤,绝对有问题!”

    杨勇心中嘀咕着,只是,一时半会,也猜不出对方计策!

    扶着膝盖站起来,深吸一口,朝后殿走去。

    萧妃看着杨勇的背影,眼神如刀。

    “殿下,小心老大,我怎么感觉他今天有点不对劲呢!”

    杨广沉思了一会儿,对着萧妃的耳根悄悄的说了几句话。

    萧妃听后,不住的点头。稍后,起身朝外面走了出去。

    且说杨勇走到后殿,见周围无人伸展下手臂,跪的他腰酸背疼。

    说话做事都要三思后行。皇宫真不是正常人待的地方。

    太他~妈~的累了。

    也不知道这杨坚现在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希望今天杨坚一感动,能给自己恢复一些爵位。

    庶民的身份和杨广斗起来,那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杨广想让自己死,实在是太容易了!

    还是有个爵位护身符好一点!

    恢复太子,杨勇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能给个侯爷就不错了!至少有保命和翻身的的本钱啊!

    隋朝爵位分为皇帝,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

    杨勇朝御膳房走着,脑中却不停的思索。

    对于杨坚那样雄才大略的皇帝,除了讨取的他的欢心之外,想要那位子,还要有很多人替自己说话才行!

    走着,走着,杨勇的脚步加快了节奏,脸上露出笑容。

    他最大的优势,知道事情的结局或者说大概走向,甚至知道一些人的生死时间,以及忠奸好坏。

    现在他最重要的是先扭转杨坚对自己的看法。

    然后才对应别的事情。

    杨勇之所以答应他们出来吃饭,也有自己的打算!

    一来,是想给杨坚做一顿饭,他猜测杨坚今天一定没有心情吃饭。

    二来,就是想看看这杨广两口子到底在背后搞什么鬼。

    “站住,干什么的?”

    这时,一个太监从黑暗之中走了过来,正是两仪殿的主事太监赵狗儿!

    这名字是杨坚亲自起的,为的是让自己时刻警惕身边不能出现像秦朝太监赵高一样的宦官。

    上一世的记忆中,好多王朝都有权倾朝野的太监。

    鼓动明英宗亲征,结果做了蒙古人俘虏的王振,刘瑾为首的八虎,万历年间的冯保,魏忠贤等。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指鹿为马的赵高。

    因此历代英明帝王都极其反感太监。

    作为国家的掌控者,他们不希望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被这种阉贼给霍霍了。

    所以宫中太监的名字都极其难听,就是为了时刻给皇帝提醒,不要被宦官的言语给蒙骗了。

    “原来是赵公公啊?多年不见,还是这么硬朗啊!”杨勇笑呵呵的打着招呼。

    “奴才眼拙,没有认出太…您来,还请赎罪!”

    这赵狗儿有点意思,要知道这几年,杨勇被贬为庶民后,不知道受过多少羞辱,其中,太监具大多数。

    “以前杨勇无知,多有得罪,还望赵公公多多原谅!”说着,又看看左右,飞快地在赵狗儿手里塞了一块玉佩,“一点小玩意,还请赵公公笑纳......”

    这玉佩是杨勇刚出生时杨坚给的长生玉,一直贴身保管着。

    赵狗儿低头一看,是一块玉佩,他瞬间明白了。

    “殿下有心了!”赵狗儿四下打量了一下,迅速攥起,而后轻声回了一句。

    就这么轻轻的一句话,杨勇差点落下泪来。

    “老天不亡我啊!”

    这赵狗儿既然能说出殿下两个字,已经说明这人不是杨广的人,而且还有一点小善良。

    要知道现在对他称谓殿下那可是要杀头的。

    最重要的还是能收下这枚玉佩,前世的经验告诉杨勇,不怕你贪,就怕你不贪。

    收下自己的玉佩,等于上了自己的船,想吐出来也是不可能的了。

    皇上亲赐的玉佩,你都敢接受,不管什么理由,砍头是一定的。

    以前杨勇从来没有拿正眼看过这些太监一眼,今日感觉怎么看怎么顺眼。

    “唉!以前还想着有一天等你们老了,让你们告老还乡,安安稳稳的度过下半生,现在,唉,自作自受啊!”

    听到杨勇的话,赵狗儿猛的抬头看了杨勇一眼,而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垂头不语。

    内心却波涛汹涌。

    他们做太监的不是老死在宫里就是殉葬先皇,从来不敢想象会有告老还乡的一天。

    赵狗儿眼中的惊讶怎能瞒过杨勇的目光。

    “也罢,我现在庶民一个,说话没有什么分量了,不过,赵公公!您只要伺候好了皇上,说不定真有这样的机会哦!”杨勇意有所指说道。

    赵狗儿也是人精,知道杨勇话中所指的含义是什么。

    “托您的福,希望能有那么一天。”赵狗儿攥了攥手中的玉佩,轻声的回了一句。

    悄然靠近杨勇,轻声问道,

    “您用点什么?奴婢去给您准备!”

    杨勇赶忙客气的回道,“不劳烦赵公公了,我自己去做碗面!”

    “那好吧!”赵狗儿也没有再勉强,恭敬地说了一声,再次隐没在黑暗中。

    走进被称为御膳房的房间。

    杨勇看着这里不禁感叹不已。这御膳房很简陋,甚至还不如自己前世的饭店规模大。

    杨坚夫妇都是简朴之人,不愿意浪费钱财和民力。

    尤其是吃的方面,不能用节俭来形容,只能说是太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