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途
繁体版

四十一 求职被拒

    周小津去京自然是因为他的古筝事业,李潇潇这次赴华的目的,苏媛已经同他谈过了,只等着他与李潇潇会面后,继续敲定细节。

    在海外这些年,苏媛是他的经纪人,演艺事务都是交给苏媛去打理的,苏媛是很成功的经纪人,把他在海外的演出与商务张罗得风生水起。

    如今,两人业已回国,由苏媛继续打理他的经纪事务,他自然是放心的,也相信苏媛的能力,但是苏媛却说,国内的古筝市场就这么大,僧多肉少,当然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借唐天齐的光了,周小津得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

    有知名度才有市场。

    所以,李潇潇来中国了,注册了文化传媒公司,且告诉苏媛眼光要向外看,不要只向内看,古筝市场向内看僧多肉少,那就把眼光向外,放到整个中国市场去。

    苏媛说,你的意思是要把小津像明星一样包装?

    李潇潇说,钢琴界可以有郎朗,古筝界就不能有周小津了吗?

    苏媛说,钢琴和古筝不太一样。

    李潇潇两手一摊,怎么不一样了?艺术无国界,钢琴可以做到的事情,古筝也一样能做到。

    苏媛还想说什么,李潇潇就问她,你是对中国民乐没有信心,还是对周小津没有信心?我一个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提出的文化自信,你一个中国人反倒英雄气短,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是苏媛没有这个雄心壮志,而是陪着小津在海外十年的打拼经历告诉她,中国民乐走向世界有多么不易,所以周川老先生带领着周又商、周又宫致力于推动中华筝走向世界的过程异常艰辛,为了与国际接轨,周又商、周又宫姐弟还研发了“中华筝”五线谱教学专用弦,编创中华筝新的教学体系,恁是利用科研精神,才将古筝事业推上一个台阶。

    但是,人们对中国古筝,乃至中国民乐依旧存在偏见。

    早年,苏媛因为工作关系,偶然遇到一位九十年代火遍东南亚的天王港星经纪人,彼时,这位经纪人已经年过七旬,早就远离娱乐圈的刀光剑影,带着二十多岁的小娇妻和可以喊他爷爷的小女儿,归隐江湖,在异国他乡开了个小咖啡馆营生。

    在这位老经纪人小娇妻的咖啡馆里,老经纪人得知苏媛是一位青年古筝演奏家的经纪人,便给苏媛浇了冷水,告诉她古筝是绝不可能像钢琴那样流行全球的,因为中国民乐比起西洋乐,技输一筹,小家子气,土,不洋气……

    李潇潇嗤之以鼻,道:“他一个被时代淘汰的老经纪人的一家之言,充满偏见,没有高度,竟然被你这样一个新潮女性奉为圭臬?这还是我认识的苏媛小姐吗?”

    李潇潇身为外籍人士,对周小津和中国古筝都信心满满,反观自己,竟然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苏媛为此感到愧疚。

    但她提醒李潇潇:“唐天齐就是朝着郎朗的方向去包装的,小津若也走这条道,只怕类型重复,到时候鹬蚌相争……”

    李潇潇哈哈大笑,说道:“小津要是签到我的公司,他就是我的艺人,而你苏大经纪人是替我打工的,你只要使出浑身解数,干好本职就可以,至于结果是输是赢,我们能从一个蛋糕上抢到多少奶油,由我这个老板一力承担。”

    李潇潇的自信也许来自她从小到大接受的西式教育,更多是来自她背后财大气粗的家族。

    有这样雄心壮志的老板来规划与接手小津未来的事业,苏媛是兴奋的,欣慰的,可以说现在的周小津是过去十年苏媛的心血结晶,她当然希望未来的周小津能做强做大,走得更高更远。

    苏媛突然发现,她对周小津付出的一切,已经不能狭隘地归属到男女情爱的范畴,说到底是她对事业的雄心壮志牵引她的人生度过了过去十年。

    “海外十年,就是小津赢过唐天齐的优势,”李潇潇对苏媛说道,“郎朗也是先从海外火了,再火回中国的,墙里开花墙外香,再香回国内,苏媛,你的海外十年,就是小津比唐天齐站得高的起点。”

    李潇潇的笑容给了苏媛信心,如何把周小津打造成国内最出圈的青年古筝演奏家,她们不是没有成功的模板可以复制,郎朗的珠玉在前,给了她们参考的范本。

    这边两人商量定了,迫不及待就约了周小津继续谈。

    周小津一回到梧桐坞,就被苏媛喊去农家小院,看星星看月亮,谈诗词歌赋谈人生哲学,既构建了空灵的理想,又憧憬了诱人的铜臭,一直到深夜。

    陈千禾没能参加三人的夜宵局,但事后也听周小津分享了饭局的营养,自然是精神层面的。

    周小津是淡定分享的,但陈千禾却听得热血沸腾,且生出了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她也能被签到李潇潇的传媒公司,该多好啊!

    她就可以为闽筝的推广尽更大的力了。

    这一次,陈千禾不能再让周小津帮自己出面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依靠周小津的人面,显得自己像一只寄生虫。

    陈千禾才刚踏出大学校园,初入社会,还未被现实毒打过,对世界充满了天真和理想主义。

    睡了一觉起来,工作室首期筝乐作曲研修班已经开班了。

    上午是开班仪式和作曲家教授关于传统作曲技法与筝乐创作的讲座,周小津去研修班听课去了。

    陈千禾下楼吃早餐,恰好看到李潇潇和苏媛也在民宿大厅吃早餐。

    “你怎么没去听课?”

    见陈千禾端着餐盘走过来坐下,苏媛放下手中的牛奶,问道。

    陈千禾说:“没有抢到票。”

    “一会儿我给小津打个电话,让他带你进去,找张椅子坐边上旁听呗。”苏媛热情地说。

    陈千禾却说:“不必了,蹭课多不好啊!以后还有别的机会的。”

    “那倒也是,以后这样的研修班会常常在梧桐坞举办,你下次记得早点抢票。”苏媛交代完,就又专心吃饭了。

    饭桌上一时气氛安静,苏媛和李潇潇闺蜜之间的交谈,被陈千禾的加入打断了。

    许多闺蜜之间的话题不便再继续了,毕竟陈千禾对她们来说是外人。

    陈千禾却必须没话找话,她举起牛奶敬李潇潇和苏媛,说道:“之前新西兰之行,多谢二位帮忙,不胜感激,李小姐既然来中国了,可否赏脸,让我请二位吃个饭。”

    李潇潇忙摆手说不必客气,苏媛天天请吃饭,大鱼大肉,肠胃都腻了,得清空一段时间。

    气氛再次陷入安静。

    陈千禾在心里暗自嘲讽自己:陈千禾,难道你是个社恐?

    深吸一口气,再次深吸一口气,陈千禾终于鼓足勇气同李潇潇和苏媛说道:“听说小津签入了李小姐的公司?”

    李潇潇和苏媛一顿,不知道陈千禾为什么突然提这个话题。

    陈千禾又说道:“那你们也可以签下我吗?我也想到你们公司发展。”

    “发展什么?”李潇潇抽了张纸巾擦了擦自己嘴巴,扭过头困惑看着陈千禾。

    “弹古筝啊。”陈千禾咽了咽口水,感觉桌上的气氛越发压抑了。

    “你?”李潇潇倒也没有耻笑,只是看向苏媛,“我对国内的古筝演奏家不太了解,千禾小姐在国内是有名的古筝演奏家吗?”

    “有名”两个字让陈千禾很是惭愧。

    现实是,她根本够不上“古筝演奏家”这个名号,一个勉强的考研党,能不能顺利考研,顺利走进古筝专业大门都是未知数。

    苏媛没有直接回答李潇潇的问题,而是看向陈千禾,说道:“千禾小姐应该先加强筝艺,提升专业水准先,再来考虑赚钱的事。”

    李潇潇明白了。

    “千禾小姐,不好意思,我们公司没办法签下你。”她郑重说道。

    “哦。”谈不上意料之中,因为陈千禾在开口前抱了很大希望,此刻被拒绝,心头顿时涌起心酸的感觉。

    她尴尬笑着,低头吃饭,却是食不甘味。

    而李潇潇和苏媛,并无心安慰她,两人让她慢吃,便起身走了。

    两人一走,陈千禾眼眶一酸,便有眼泪涌出来。

    大概那些刚踏出校门,投简历求职,却四处碰壁的毕业生,便是她此刻的心境吧?

    想自己大学毕业这一年来,蜗居家里,混吃混喝,祖父与父亲对她是多么纵容!

    没有直面社会,永远不知道亲人为你构筑的象牙塔是多么温馨,也永远不会知道成年人要面对的世道是有多么不易。

    “陈千禾,你不是小孩子了,你是个大人了,你得……奋斗!”陈千禾对自己说道。

    说完,便努力加餐饭。

    陈千禾不知道,民宿饭厅门口正有一双眼睛看着她,她的无助,她的失落,她的自我安慰,她的自我鼓励,全都被他尽收眼底。

    当陈千禾终于吃完早餐,走出民宿的时候,唐天齐向她走了过来。

    “千禾小姐!”他叫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