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途
繁体版

二十四 音乐会前

    陈千禾来文创村的租屋找周小津,周小津已经收拾好了行囊,打算去榕州。房租是预付了一年的,并不打算退。既然托陈千禾的福,找到了那棵蓝花楹和那口古井,他还是要回来寻找有关晓兰的踪迹的。

    周小津告诉陈千禾,他已经和吴茱萸谈过了,那孩子坚定表示要走古筝专业的道路,居晚秋也向他表了态,无论如何都要供吴茱萸学古筝,周小津心里也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帮吴茱萸实现他的古筝梦。

    “吴茱萸和唐天齐其实很像,他们有相同的求学经历,吴茱萸这么上进努力,我想天齐到最后一定会收下这个学生的。”

    周小津的保证,陈千禾没有任何怀疑,不论怎样,周家对唐天齐有恩,周小津是唐天齐的好友,只要周小津肯帮,这件事到最后就一定能成。

    她问周小津:“你为什么肯帮吴茱萸?”

    “我给吴茱萸上过课,这个孩子有艺术天分,如果我们不帮他,可能他就会错失机遇,”周小津说着突然沉默了很久,他把头垂下去,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等他再抬起头来时,眼睛雪亮亮的,脸颊甚至红彤彤的,“我帮吴茱萸一半是因为刚才说的这个原因,还有一半是因为,他是你的外甥,你替他向我开了口。也许,这才是主要原因。”

    陈千禾的眼睛也亮了,脸颊也倏地红了起来。

    四目相对,租屋里的氛围变得微妙,周小津想起了什么,问道:“千禾小姐和天齐是不是已经在一起了?”

    陈千禾不解周小津为什么会这么问,怎么会把她和唐天齐联想到一起。周小津说:“那天在美食街,唐天齐送你玫瑰花了……”

    陈千禾突然想起来,忍俊不禁道:“这是个误会,那束玫瑰花是唐老师的粉丝送的,我只是临时当一下他的助理,帮他抱一下那束花而已。”

    周小津心里紧绷了数日的弦松了,表情也轻松起来,整个人激动不已,但又不知所措。

    如果不是张顺的电话打了进来,也许窗户纸就要被捅破了。电话里,张顺让周小津坐他的顺风车回榕州去,还邀请周小津,到了榕州去他的南风筝馆看一眼。

    周小津出发了,张阿弟来送行,嘱咐他好好跟着陈玉春学闽南筝,还说闽南筝的古老曲谱等宝贵资料都已经传到陈玉春手里,希望未来还能传给周小津。张阿弟赫然已把周小津视作正式的闽筝传人了。老人家的盛情,周小津也没有去戳破什么,而是点了点头,一副乖巧的样子。

    苏媛在“三坊七巷”附近租好了一个民宿,周小津抵达榕州时,苏媛和唐天齐都已经在民宿里住下了,并约好了和榕州西洋乐团的排练时间。

    等周小津将自己的行李安顿到自己的房间里,沐浴更衣完毕,苏媛和唐天齐已经在客厅里等他了。

    这间民宿和三坊七巷民宅一样,有曲线形的马鞍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呈现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形似马鞍,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有泥塑的彩绘,门窗扇上的雕饰也煞费苦心,窗棂制作精致,镶嵌的木雕异常华美,窗饰是卡榫式漏花图案。

    民宿古风古韵,与它所在的三坊七巷浑然天成,再加上唐天齐坐在客厅里信手来了一段《低绿枝》,周小津不禁有穿越回古代的错觉。

    “演奏会的曲子你看一下,”苏媛说,“我和天齐已经商量过了,演奏会的上半场由天齐主奏,下半场则由你主奏,尤其周又商教授新近创作的一首新筝曲,本来是由天齐首演的,天齐决定了还是由你来完成这首曲子的首演。”

    一首曲子的首演意味着什么,周小津再清楚不过了,唐天齐把首演的机会都让出来了,足以说明他们的挚友之情。

    “姑姑同意了吗?”周小津问唐天齐。

    “她是你姑姑啊,她为什么不同意?”苏媛真担心周小津又要清高推掉这次机会,“小津,你只管把曲子练好,商姑姑那边我来谈,我是你的经纪人,这些事情交给我。”

    这是周小津的国内古筝首场音乐会,至关重要,不但要搭唐天齐的顺风车,还要媒体造势,各种宣发稿件都准备就绪,就等着音乐会结束,就帮着周小津强势打开国内演出市场。

    在周小津还要提出异议前,苏媛率先说道:“你上次拜托我找人的事已经有眉目了。”

    ………………

    唐天齐和周小津的古筝音乐会前夕,陈千禾和陈元陪着陈玉春教授回到了榕州,陈教授拄着拐杖已经能下地行走了。

    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居晚秋和吴茱萸。

    祖父受伤,需要有个人照顾,陈千禾便向陈元推荐了居晚秋。居晚秋知道,这是陈千禾在帮她,为她带着吴茱萸离开画安自食其力提供一条出路。

    其实这些年,她一直是自食其力的,尽管有婚姻有丈夫,但是衣食住行哪样不需要自己赚钱自己开销?除了负担儿子,还要负担丈夫。这样的婚姻对于居晚秋来说,实在太累了,不要也罢。好在,居晚秋答应不分走吴女婿厂房的一半资产后,吴女婿就爽快和她去办理了离婚证。

    拿到了离婚证,她就是一个离婚女人了,失去了婚姻的藩篱,居晚秋有一瞬的失重与畏惧,好在她的身边还有儿子,瞬间迷惘之后,居晚秋很快就走回了正轨,她的人生还有奋斗的目标,那就是为儿子的前途而战。

    离开画安的时候,她只带了自己和吴茱萸的几件衣裳,古筝已经被吴女婿摔坏了,陈千禾说没关系的,祖父的筝行里有的是古筝。居晚秋觉得不好意思,陈千禾说表姐妹何必见外,我的妈妈和你的妈妈可是亲姐妹啊!

    居晚秋看着陈千禾,心头终于涌出一份亲密与信赖之感。就算她们过去是熟悉的陌生人,但她们是血亲,不是吗?血缘里的纽带是永远不可能断的。为了儿子,她不投奔自己家表妹,还能投奔谁呢?

    居晚秋加倍细心照顾陈玉春,尽心尽意当起了陈家的居家保姆,一家子的饮食起居,她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吴茱萸呢?因为要练琴,长期向学校请假,文化课只能靠自学,每天除了雷打不动六到八个小时的练琴时间以外,他就靠刷题自学文化课。

    吴茱萸的乖巧与勤奋深受陈家人喜爱,陈元特意从琴行里搬了把金奖的敦煌筝回来供吴茱萸练琴,一听说这把筝不但价格高达五万块,且一般人拿不到货,居晚秋就直咽口水,嘱咐吴茱萸一定要小心保护古筝,千万别弹坏了,回头赔不起。陈玉春笑着说,如果小茱萸肯跟我学闽筝的话,那台筝就送给小茱萸了。

    不用花课费,还白得一台古筝,这么美的事情大概只有梦里才会有吧,吴茱萸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每日里都跟着陈玉春挑一两首难度浅一点的闽筝曲练一练。

    转眼就到了唐天齐演奏会的日子,新历年的元旦,春之伊始,万象更新,居晚秋特地去花店挑了一束大大的百合,打算演奏会结束的时候,让吴茱萸上台献给唐天齐。一想到,吴茱萸可能很快就会成为唐天齐的学生了,致尚音乐学院的大门已经为他打开,居晚秋就激动不已。

    她打电话问陈千禾需要帮她带束花吗?

    陈千禾说不必。

    陈千禾正在房间里,盯着那束仿真的蓝花楹,会心一笑。上次在西京,没能亲手将这束蓝花楹送给周小津,没想到这次在榕州竟派上用场了。

    这束花,周小津一定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