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凰途之庶难从命
繁体版

79.调查身世

    升平大长公主冷笑一声,为父不慈,岂堪人父?”

    如果杨韶元还未确定身份,只是单纯的一个大臣家的小姐,升平大长公主最多是嘲笑男人的劣根性。

    可是,当杨韶元变成与她一样的家族成员时,那么杨迁在她眼中,相当于是目无皇族的乱臣贼子。

    抚养公主,冷待公主,罪名不小。

    升平大长公主随即问杨韶元,“你闺名讳韶元?”

    “回殿下,正是,臣女还有小名康宁。”

    杨韶元面色平静。

    她也不知道大长公主突然间怎会对她的事情这么感兴趣了,不过她如实回答就行。

    升平大长公主喃喃自语,“康宁,便是她用过的化名啊。看来,应该就是了。”

    杨韶元疑惑不解,正欲再说什么,只见升平大长公主主动拿下她腰间的玉佩,一字一句地解释,“它是昭德皇后的遗物,当年,陛下赠送于她作为生辰贺礼。这块玉佩,你如何拥有的?”

    昭德皇后到底失踪了七个月,要真的怀胎十月,时间上有点对不上,届时混淆皇室血脉的罪名,谁也承担不起。

    杨韶元心里一跳,蔺姨娘为什么送给她一块昭德皇后的玉佩?再三叮嘱她佩戴上,究竟是图什么?

    在灼灼目光下,杨韶元努力冷静地回答,“此乃姨娘赠我之物。”

    “你姨娘?她叫什么名字?”

    升平大长公主收着玉佩,并未归还。

    昭德皇后的东西出现在一个侯府姨娘身上,十之八九,她便是当初离开的女官文馨。

    只不过,皇室血脉,为什么文馨要抱到侯府抚养?

    这里面的迷雾绕得人晕头转向,升平大长公主总觉得另有乾坤。

    杨韶元遗憾地摇摇头,“姨娘姓名我未曾知晓,父亲道我姨娘是一普通民女,当年救了他,有了我这个孩子,然后才得以进府。”

    “呵!”

    升平大长公主似笑非笑,杨迁果然是知情者,趁杨韶元昏迷不醒的时候,她让人查了一遍杨韶元从小到大的事情,发现她的生母蔺姨娘很是不对劲。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似对昭德皇后感情颇深。

    这样的人,咋看都不像是普通人。

    杨韶元搞不懂大长公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语气不确定地询问她,“大长公主,臣女此番行为,皆因我个人冲动,绝无他人使唤。”

    说实话,她一看见刺客时,内心紧张,最后的挡刀更是她下意识的行为。

    说来也怪,她对隆泰帝总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升平大长公主确定了一些揣测后,面上待杨韶元更和善了,她笑了笑,“小姑娘,你的福气在后头。”

    沧海遗珠,一朝寻回,尊贵非凡。

    杨韶元以为大长公主说的是救驾有功的封赏,面色淡然,“臣女侥幸救了陛下一命,别人也能做到的,臣女谈不上大功劳。”

    禁卫军与御林军在现场,没有她,也有别人护驾。

    升平大长公主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好养伤,这里有本公主看着,没有人敢对你不好。”

    纳兰皇后与纳兰贵妃她们想对付杨韶元,也得掂量掂量升平大长公主的分量。

    升平大长公主为国祈福,却不是任人宰割的软绵性子。

    杨韶元抿唇一笑,未曾开口。

    ……

    偏殿

    号称养病的萧越出现在此地,座上的人不出意外果然是隆泰帝。

    他凝视着萧越因生病而稍显憔悴苍白的脸庞,心一软,语气带着几分关切,“越之,妥善养好身子,切勿劳心。”

    萧越的病不是很严重,点多是旧疾复发,早年萧越辗转各个王国征伐不休,外人歌颂他的英姿的同时,无人得知萧越的身上落了很难治愈的伤痛。

    隆泰帝用萧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此时,到底是真情占了上风。

    萧越恭敬作揖,“微臣无恙,有劳陛下关心。”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他这毛病是老毛病复发,养一养就好了。

    见萧越不以为意,隆泰帝难得加重语气提醒他,“小伤累积,日后是重病,你想再上战场,也是无能为力了。”

    作为武铭城的养子,萧越从小刻骨学习。别人人玩耍的时候,他则是手捧兵书默默研读。

    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完全是靠自己一手努力打拼出来的,当然,离不开武铭城养子头衔给予他的机会。

    抛开种种,隆泰帝是很欣赏萧越这样的后进晚辈。

    萧越面色未变,“陛下吩咐,微臣在所不惜,哪一天,微臣不再是陛下所需的人,微臣自会离开。”

    本来他与隆泰帝之间的关系属于合作居多,大兴待不下去,他也有立身保命的本钱。

    “你!”隆泰帝摇摇头,“倔脾气,不说了。元元的身世,你可知情?”

    在此之前,萧越可是见过杨韶元好几次的,偏偏萧越对隆泰帝愣是只言片语没有透露半句。

    苦于不知如何跟新认的闺女相处的隆泰帝,这时候妥妥地迁怒上萧越了。

    他咋不早点说呢?他也可以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萧越坦然,“皇后仙逝十四年,留下的孩子不交给陛下抚养,反而是让他人代为照顾,为什么皇后要如此选择?”

    此话一出,隆泰帝语噎,无言以对。

    明明隆泰帝才是昭德皇后的丈夫,杨韶元更是他的骨肉,于情于理,昭德皇后都不应该把孩子放在大臣家里委托人照顾的。

    除非,她心存顾虑,不愿女儿为人所害,刻意保全她。

    换句话说,昭德皇后不信任隆泰帝会一心一意庇护好杨韶元。

    如今看来,昭德皇后未必是杞人忧天,纳兰皇后咄咄逼人,纳兰贵妃浅薄跋扈,后宫里,又有谁真心待杨韶元好的?

    寿安公主的病弱,都未曾是意外。人心险恶,后院深深。没有母亲保护的杨韶元,纵然从小生活在宫中,谁能保证她幸福快乐一辈子?

    隆泰帝联想到十四年以来发生的诸多事,长叹一声,面带愧色,“是我负了阿芫。”

    昭德皇后心有怨恨,这一点萧越比隆泰帝看得更清楚。隆泰帝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愿想明白昭德皇后的心境。

    可萧越会,昭德皇后于他无义,却有情。她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子,便连大臣家的孩子,也十分照顾。

    萧越少年老成,和周围的同龄伙伴格格不入,唯独昭德皇后待他全无小心思。

    自从年幼失孤,颠沛流离,他见惯了人情冷暖,生死轮回,世态炎凉。

    昭德皇后,也是对他除了武铭城外最好的人了。这份情,他会报的。

    萧越却不依不饶,“你不是辜负了皇后,而是背叛了皇后。当年,皇后压根就不愿你纳了良娣进东宫,你一意孤行,皇后说话不中听了点,你就冷落了皇后,觉得她不贤良,不合适当太子妃。皇后是文定公的掌上明珠,何尝受过这种委屈?她明知道皇室中人最不可能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诺言,却义无反顾地一头陷了进去,所作所为,不还是为了你的千秋霸业吗?你从头到尾,都对不起皇后,皇后的心,你从来不懂她。”

    一长串话说完,萧越如释重负。

    君臣有别,这些话他憋在心里好多年了,只不过,随着杨韶元的身世水落石出,隆泰帝态度随之改变,有些话,他得提前说出来。

    昭德皇后从未对不起过隆泰帝,是隆泰帝背叛了昭德皇后,说好的白头不相离,到头来见异思迁,纳了太多女人进入东宫,最后导致昭德皇后母子命丧黄泉。

    扪心自问,昭德皇后要是还在的话,会得到他这么深切的怀念与欣赏吗?

    年老色衰,红颜枯骨,大概昭德皇后死在她最好的年纪,算得上是一个体面的结局了。

    隆泰帝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全部咽回了肚子里。

    他确实喜欢阿芫,当年也对文定公说过这辈子只有她一个女人,可是,纳兰家这个新起之秀在朝廷上声势浩大,他不能不想办法拉拢。

    反正,阿芫从始至终,才是他的爱妻,太子妃,皇后。

    原本他认为阿芫会体谅他的,然而,阿芫第一次对他发了脾气,认为他背叛了她,不肯接受。他温言软语劝了几句,阿芫听不进去,甚至怒火高涨,打算到父皇面前说说道理。

    他被激起脾气,对她说了几句狠话。

    此后几天,他一直没踏入过阿芫的院子里,觉得是他平日太过宠爱阿芫了,这才让她失去了为人妻子的本分。

    后面的事情……

    隆泰帝苦笑,“阿芫……从一开始,我就不应该娶了你,连累你含恨而终。儿子我也没有护住,你便连女儿也不打算和我说了,想要她远离皇家,安安稳稳地过好这一生。我错了。我要是不娶进来这么多女人,就不会有今日了。”

    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亲口道歉说自己错了,那是很难得的。

    萧越不为所动,昭德皇后死了,他才说对不起,太晚了。

    “杨小姐的母亲蔺姨娘就是皇后当年身边的女官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