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错药的仙王
繁体版

第五章 狂草剑法

    读了《修真概述》中对剑道的描述后,为安生打开了剑道修炼的大门,对剑的理解大大加深。

    剑修必须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宁折不弯,视死如归,一剑在手,唯我独尊、天地无他!

    黎老对剑法没有研究过,自然给不了安生什么帮助,但修炼剑法需要场地,刚好黎老府邸的后院足够大,整理一下后院后,要安生在此练习剑法。

    剑法离不开刺、劈、撩、挂、平、立、崩、截,八个基础剑式。

    剑道境界有五个,力剑、气剑、意剑、心剑和无剑。

    力剑是化气为力,以力催动剑招,力量越大,剑的爆发力越强,直到练出剑芒;

    气剑是是化力为气,以真气催动剑招,直到产生剑气;

    意剑是化气为意,炼出剑意,以意念催动剑招,杀人于无形,做到意到剑到;

    心剑是化意为想,心之所想,剑之所向,心到剑到,人剑合一;无剑是天地万物皆为剑,眼之所及,剑之所至,能够运动天地灵气。

    接下来,安生苦炼基础剑式,刺、劈、撩、挂、平、立、崩、截,一式一式反复炼。

    一年后,安生对基础剑式越来越熟练,出剑速度越来越快,而且转换也越来越流畅自如。

    基础剑式熟练以后,安生按照石洞中的步法,配合基础剑式施展,步法和剑式的配合也越来越熟练,剑式转换的连贯性、灵活性大大提高。

    修炼剑道要有一门剑法配合,可惜的是剑法秘籍基本上掌握在各大门派手中。

    市面上倒是有一些黄级低价剑法,但就算是最低级的剑法,都要好二十万以上的下品灵石。

    偶尔有高深的剑法秘籍流入市面,但都价值连城,不是安生所能承受的。

    安生心想:“剑法是基础剑式的组合和灵活运用,既然如此,为什么自己不创造一部剑法?”

    如果有人知道安生这么想,一定会认为安生是异想天开,要知道一部剑法是多少辈人不断总结、修改和完善的精华,修炼起来少走无数年的弯路。

    当然,靠自己摸索出剑法倒不是不行,但时间可能是一辈子。

    能够创造出剑法的必须是天才中的天才,而且修炼境界必须达到极高的地步。

    能够经得起寿元的消耗,安生当然不知道这些。

    安生一个月时间都在冥思苦想,基础剑式刺、劈、撩、挂、平、立、崩、截八个动作,一遍遍在脑海中浮现,但始终没有一点头绪。

    安生终于知道要创造出剑法的难度了。

    但自己即使不修炼剑法,也没有其他功法可供修炼,没有剑法终究难成剑道强者,迫使安生不得不想办法。

    安生继续进入冥想中,刺、劈、撩、挂、平、立、崩、截几个基础剑式不停在脑海中闪现。

    突然安生灵机一动,基础剑式和写字不是非常相似吗?

    写字有横、竖、点、提、撇、捺、钩、弯八个基础笔划,每个字都是一种基础笔划的组合。

    如果我用刺、劈、撩、挂、平、立、崩、截八个基础剑式组合成字不知道会任何?

    说干就干。一开始安生没有选择复杂的字来施展剑法,而是选择了最简单的“人”字和“立”字。

    首先按照一个个笔划,对着一颗树,反复练习,当觉得力度够强了,就开始练习速度,剑式和身法配合写字。“人”字和“立”的笔划轻重,快慢迅速转换。

    练了一个月后,安生觉得简单的字威力不够,就选择了几个组合字进行练习,觉得威力提高不少,只是很难做到流畅自如。

    就这样,安生傻乎乎的炼了三个月,始终差强人意,于是停止练习,拿出那本《修真概述》中对剑道的描述反复看。

    心想:“人是活的,字也要有灵活性,怎样提高灵活性呢?”

    安生立马想到有一次看到隔壁周爷爷写字,把力运行到手腕上,时轻时重,运用自如,而且周爷爷写的字与众不同,周爷爷说这是草书。

    安生立马跑到周爷爷家里,看周爷爷写字。看到这个孩子这么好学,周爷爷就时常指点一下安生运笔的技巧,周爷爷没有想到的时,每一笔在安生脑海中都是剑,如果知道安生的用意,周爷爷肯定会让安生滚蛋。

    安生在周爷爷家看了一个月,一边看,一边在心中默想,终于被安生摸索出了了一点门道,不过用剑法施展出来的书法比周爷爷的书法更夸张,有点疯狂的味道,安生给自己的剑法起名为《狂草剑法》。

    接下来,安生开始创造自己的《狂草剑法》,也不再死板地死搬一个个的笔顺来练。

    比如“之”字,可以想象为以剑指向对方头部,然后迅速转到其身躯,威力最强的一笔落在了敌人的下肢。

    比如“么”字,对着对方从右至左斜劈二剑,然后顺势对着对方的腹部迅速横剑一划,再从从左至右斜劈一剑,如果速度极快,可以让人防不胜防。

    随着安生不断摸索,发现《狂草剑法》可以有无数种组合和变化。单就一个“人”字来说,不但可以立着,而且可以横着、竖着、斜着、倒着。

    比如施展一个横着的“人”字,一剑在身前,一剑迅速转换到身后,形成一攻一防。

    而书法就没有这么多变化了,否则就是错别字。

    至此,安生也没有选择其他字了,单炼一个“人”字,反正道理一样,精通了可以举一反三。

    经过安生的不断摸索,还真的被他摸索出了《狂草剑法》的基本轮廓。

    分别是方位变、轻重变、快慢变、虚实变,五行变、形意变,混合变。

    方位变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招式,配合身法,不同方位之间自由转换,择机攻击。

    轻重变也容易理解,就是忽轻忽重,由重变轻,由轻变重,自由转换,变化多端。

    快慢变是控制速度,由慢变快,由快变慢,快慢交替。

    虚实变是虚招实招灵活转换,虚虚实实,让敌人捉摸不定。

    五行变是安生根据《修真概述》里面对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的描述和五行相克的原理创造的。

    安生拥有真火,试了一下把一丝火灵力灌入剑中,攻击效果十分明显,可以预料,将来随着真火的增强,威力肯定更强。

    混合变是前几变的自由组合,千变万化,是《狂草剑法》暂时最强的一变,要达到运用自如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安生也试过永安城的“永”字,这个字刚好包含八个笔顺,与八个剑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尝试练习“永”字后,发现奥妙无穷,光练成此字不知道要多久,只有以后再琢磨了。

    安生摸索出《狂草剑法》的基本轮廓后,不再局限于字体形状,甚至脱离字体形状,始终围绕一个“变”字,反复练习,不断创新和完善。

    如草书“立”字和“之”字,字形有几分相似,安生将二字融合为一招。

    先是一剑刺向对方头部(第一个攻击点),然后攻向对方左肩(第二个主攻点),再转向对方右手(第三个主攻点),接着从向着对方对方右手下方斜切(第四个主攻点),再横剑一扫(第五个主攻点),迅速飘移至对方身后(第六个主攻点)。

    只取“立”字和“之”字之意,不再死按字的笔顺轨迹运行。

    特别是最后一式,招式延升到了对方身后,六个杀招虚实交替,在配合身法下,可以出奇制胜。

    又如“回”字,安生把它演化为二个圈,大圈是外攻,小圈是近战,这个圈可大可小、可上可下,可虚可实,变化多端。

    剑气将对方笼罩后,配合身法在移动中寻找攻击点,让对方无法找到确切的攻击方位,可以出其不意,始终占据主动。

    安生在不断练习过程中,狂草剑法是依据书法创造出来的,那么书法有多么种呢?如果融合其他几种书法,剑法会不会更强。

    安生再次来到周爷爷家里,向周爷爷讨教书法。

    周爷爷拿出几本字贴递给安生,对安生说道:“见你如此喜爱书法,老夫拓印了几本字贴,想送给你,可你这小子连人影都不见,老夫还以为你放弃书法学习了呢?”

    安生非常高兴,连连对周爷爷道谢!周爷爷把几种字体的着重点,运笔技巧,运笔方式及特点,毫无保留,通通告诉了安生。

    安生回到黎老后院,立即就把几本字贴拿出来,对各种字体进行比较。这几本字贴,为狂草剑法的完善打开了新的思路。

    这才知道书法也有许多种,有楷、行、草、隶、象形……等等,楷书横平竖直,行书如同行走,草书如同醉酒,隶书一波三折,象形文返朴归真…

    此后,安生开始把几种书法的精髓融后到狂草剑法中,不再追求单纯速度,而是有时厚重、有时轻盈、有时飘逸、有时像龙蛇、有时如猛虎、有时如风似雨、有时腾云驾雾……

    当然,安生也知道,书法博大精深,要把书法和剑式融合到极致,不知道是多久的事了。

    不过,有了思路就好办了,可以在实战中慢慢摸索,日趋完善,终有大成的一天。

    安生对狂草七变进行反反复复的练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狂草剑法》的框架终于初成。

    经过这段时间对剑法的修炼,安生的剑心更加坚定,运功之时,目光如炬,虎虎生威,浑身散发出一股凛冽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