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死士的我在幕后
繁体版

第九章 文气

    县衙牢房,张尘今天晚上来到了这里。

    从几个案卷中,有好几个事主还在牢里看押着,没什么事情,来了解一下情况。

    作为一个执法者,需要实事求是,保证公平。

    当然不能只是坐在办公房里,还需要走访一下有关人员。

    县衙之外,暂时不能出去,孙家武馆,现在拿下了,改名张家武馆,但张龙因受伤战力折损,为了保持战力巅峰,这家伙问也不问他这个主人的意见,直接自杀了。

    这就造成了,张尘现在没有一个信任的属下,张龙复活还需要等待24小时。

    不过,那些今晚想要占便宜的家伙们,可能要扑空了,不止找不到张龙的人,连张龙得到的地契,他们也别想找到。

    张龙自杀之前,将孙坚武馆值钱的东西全部收到了空间之中。

    张尘的系统空间,死士们是可以使用的,他们具有相同的将物品收入系统空间的权利,但取出任何东西,死士们就需要张尘的同意了。

    也就是放入无限制,取出有限制。

    但只要张尘开通权限,就没有如此的限制了。

    而且只有张尘能看到系统空间内所有的物品,而死士们只能看到他想取出的物品,其他物品不显示。

    对于系统的贴心,张尘非常满意,也对之前骂过系统,做出了三秒钟的忏悔。

    张尘来到牢房所在地,就在县衙的左侧隔壁,和县衙通着。

    他就是通过侧门直接进入牢房的。

    牢房分为地上和地下,地下牢房,他没有资格进去,捕头陈志勇整天镇守在地牢之中,他就没想过能进去。

    地上牢房就简单了,只要给钱,随意进,更何况是县衙的师爷,钱也不用给,这是工作。

    当然张尘没有一个人进去,郭林和林东两人在这里等着他。

    他没那么傻,真遇到事情怎么办,这两人起码能在危险的时候帮一把手。

    郭林和林东两人,最终还是和张尘走到了一起,虽然不能立刻帮助老百姓,可还算有了一丝希望,郭林两人并不想放弃。

    自从两人当上捕快,想为老百姓办点事情的时候,发现当了官,管理他们的人更多了,而且不能随意的办事。

    两人都是气血境的高手,也很年轻,前途本是一片光明,可不允许随意处置案情,所有案件要整理归档之后,才能交由其他人去审理,而他们只是个执行者。

    执行者是什么,无论上面的命令是错误或者正确,都必须执行,没办法,他们两人开始摸鱼了。

    “师爷,晚上来这里,有点阴森。”郭林笑着说,他的笑容是真诚的。

    经过两天的相处,对于师爷一针见血的独到见解,他非常佩服,虽然师爷还未做实事,只是纸上谈兵,可给了郭林希望。

    “我一个大男子,还怕阴森,更何况有你两人在,我怕个球。”张尘也笑道。

    “那走吧,从哪一个看起?”

    三人来到牢房,在张尘的意见下,一个个问。

    随意的进了一个牢房,牢房里住了三个人。

    一个小男孩,一个白发老头,还有一个消瘦的长发中年人。

    中年人躺在草丛中,看到三人进来,翻过身不看他们。

    男孩和老头,本在躺着,看到他们,缩在角落里不敢抬头看。

    林东靠在门口未动,和牢头聊天,郭林和张尘走了进去。

    中年人开口难,张尘选择了对付小男孩和老头。

    来到小男孩的面前,张尘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因何事入狱?”

    小男孩只当未听见,头低的要挨住地,身体因害怕微微颤动。

    “我是来帮你的,你将你所因何事说出来,我才能帮你。”张尘蹲下身来,轻声说道。

    可惜小男孩,更加的害怕了,眼泪哗哗流,就是不说话,也不抬头。

    郭林看着有点怒气的说:“你这小孩,给你主持公道来了,你还拿着架子,告诉你,这是县太爷的师爷,以后就主管案卷审理,有什么冤屈就和师爷说,师爷能为你们做主。”

    小孩将自己缩得更加的小了,眼泪更多,一字不说。

    “你...你...”郭林还要说,却被张尘拉住了。

    张尘摇了摇头,“算了,让他想想。”

    郭林哼了一声,跟随张尘又来到了老头这边,可结果没有改变,虽然老头看了张尘一眼,但牙关紧闭,一个字也没有说。

    最后张尘才走到中年人这里,中年人此时已经坐了起来,目光炯炯有神,看着张尘。

    未等张尘开口,中年人先开口了:“梨花书院书生岳千里,见过阁下。”

    张尘拱手:“书生张尘有礼。”

    “你是梨花书院的,如何到了这里?”郭林惊奇的问。

    张尘疑惑的看了过来。

    看到张尘的疑惑,郭林试探的问道:“师爷,你不会没听过梨花书院吧。”

    “未曾听说,我一直在家中苦读圣贤之书,要不是仆人离世,我也不会踏入尘烟。”张尘一脸深沉的装。

    “哦,竟是如此,梨花书院,坐落于天南郡郡府,大华朝十大书院之一,只要进入书院,就是国之栋梁,最低也是在郡府任职,每一位能走出书院,在尘世历练之人,必是文士之境。”郭林看着中年大汉,语带赞叹的说道。

    文士之境,张尘还是理解的,前身十年寒窗,已从书气十重进入到文气一重,可随着前身的死亡,他的文气也消散了,只将这幅躯壳留给了张尘。

    学文之人,是有气息存在的,当朝顶尖的三人之一,就是以文气入道的大儒,文宗三重的岳天河,出口可镇山河。

    书气文气两境,分十重,为书生。

    文气成水,入文士之境,分十二重。

    水文成流,入文哲之境,分十二重。

    文流成江,入文师之境,分十二重。

    文江成海,一波汪洋,入文宗之境,分四重。

    “你这书生,周身书气荡漾,但却不聚文气,是为何?”长发中年人好似在训导晚辈一般。

    张尘不自然的微微耸肩:“咳咳,修的更扎实一些。”

    恩,对,就是想修的更扎实一些,他可不会告诉别人,他忘了这一茬了,根本就没注意有书气的诞生。

    “哼,你这书生,兀自狡辩,你这分明是未修任何文功,因阅读较多而自然形成的书气,不加以引导,会逐渐消散,那有更扎实之理。”长发中年人教训道。

    “是,是,是,我会尽快修行,聚集成气。”张尘只能回答道。

    至于如何聚集成气,张尘从记忆中,还真找出了一个口诀,只要时时背诵,自然可让书气化文气。

    长发中年人一指点出,在张尘惊讶的目光,一股记忆显示在他的脑海。

    原来不止系统能醍醐灌顶,这个世界的人也能醍醐灌顶呀。

    想到这里,在几人惊奇的目光中,张尘眩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