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末多少事
繁体版

第十六章 努力共功名

    怀朔镇通往桓、朔二州的近道有且仅有一条——武川镇南面,大青山白道径。

    然而此时,反叛的高车部族已经占据了通往武川镇的津要之地,东方白一行要顺利抵达白道径,势必不会太简单。

    叛军采用的围城战术是卡津要之地,断绝怀朔与武川的联系,迫使怀朔守军投降。

    因此,怀朔城并没有被围个水泄不通,东方白一行出东城,策马疾驰两个多时辰,赶到了阴山北麓处。

    按照常理说,四月的阴山北麓应该是帐篷连天,牛羊遍野,然而事实是,此处早已变成了一处军营,一处堡垒。

    由于贼寇肆虐、局势混乱,朝廷不能迅速平叛,原本臣服于大魏的东西二部高车见机趁火打劫,前仆后继投向破六韩拔陵统率的叛军阵营。

    当然,高车人也并非是单纯的浑水摸鱼,破六韩拔陵面对官军北上的压力,向高车承诺,击败官军之后,将怀朔、武川二镇的千里之地,划分给高车人游牧,由此取得了东部高车酋帅王也不卢的鼎力支持。

    斛律金、王也不卢、斛律野谷禄……等人的部属加上裹挟的镇民以及陆陆续续南下的高车人,如今叛军的兵力也达到八万之众,与官军主力旗鼓相当。

    此处,即是叛军的三大营之一,驻扎着王也不卢的数万高车族人,引弓之士不下两万。

    面对两万将士驻守的大营,东方白显然不可能选择强冲,便吩咐东方老率领士卒原地休憩,而他则与曲珍二人弃马登上了附近的一处险峰,观察敌营布防,寻找薄弱之处突围。

    “舍洛,你可知此地唤作何名?”清凉幽寂的月光洒下,东方白审视山下绵延数里的白色帐落一刻钟,脸上浮现一抹了然之色。

    曲珍心领神会,知晓东方白有话要说,正色说道:“怀朔往东四五十里,有一山,唤作虎山,应当就是此地了。”

    东方白颔首:“正是,始光元年,蠕蠕可汗大檀闻太宗皇帝逝世,发兵五万进逼白道径,白道守将段进于此山阻拦蠕蠕大军数日,力战被擒,骂贼而死。

    次年,世祖太武皇帝发五路大军击溃蠕蠕,回军之时路过此山,盛赞段进为当世虎臣,因此山是段公身陨之地,后人称之为虎山”。

    “如今,我等此行请援不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

    此地有段将军的英魂庇佑,相信我等此行定能杀出重围,请来援军。”

    “但愿如此!”曲珍摇摇头又点点头,长叹一声。

    无论是穿越者还是土著,在时代的洪流中都不过是一叶扁舟,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是什么。

    东方白抬眸凝望一眼星空,良久之后幽幽一叹:“若是我不幸落马,你即取我怀中印信突围,将怀朔即将陷落的情况告之朔州楼使君,桓州司马使君。”

    曲珍闻得东方白的肺腑之言,内心五味陈杂,震惊、纠结、钦佩不一而足,最终粲然一笑:“送信请援,是你的职责;护你周全,是我领的军令。”

    “如此重任,非仲玉你亲去不可,说什么丧气话”。

    “战阵之上凶险万分,我必须得未雨绸缪,早作谋划,你明白吗?”东方白面容转肃,郑重说道。

    曲珍默然一阵,婉言谢绝:“论武艺,安德(东方老字)兄远在我之上,安德兄比我更合适。”

    东方白会心一笑:“吾兄勇则勇矣,性情却过于刚烈,若让他持信请援,多半会出言不逊,恶了楼宝、司马仲明二人,误了大事。”

    “此事事关怀朔上万军民安危,你必须答应。”

    然而曲珍却是死活也不应声,东方白无奈,没在说方才那个沉痛的话题,耸耸肩手指山下高车大营:“舍洛,可看出什么了?”

    “高车大营的布防稀松平常,巡逻军士敷衍了事,人衔枚马裹蹄应当可以顺利接近敌军大营外围不被发现。”

    东方白点点头,边走边说:“这也是应有之义,武川、怀朔二镇内无粮秣,外无援军,危如累卵,叛军根本不担心二镇发兵突袭,而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曲珍颔首:“我仔细观察了叛军北营的巡逻路线,稍后,我们可以先偃旗息鼓奔至敌军大营三里左右,再上马狂奔,趁着敌人反应不及,一鼓作气冲过去。”

    “舍洛所言与我不谋而合,此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便依此策行事!”

    ……

    丑时三刻,夜幕漆黑如墨,皓月如凉水,高悬于夜空之上。

    二十一道人马小心翼翼向东方渗透,高车人虽然也有斥候,但他们的盯防重点明显不是西面垂死挣扎的怀朔城,而是东面的白道径以及武川镇。

    因此,摸准高车斥候巡逻规律的东方白一行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险情,迅速摸到了高车营北三里之外。

    临近敌营三里,东方白解下马蹄上裹布,回首望向身后的二十名勇士,奋力大呼:“怀朔镇的困局,诸位比我清楚,妇孺饿成枯骨,少儿嗷嗷待哺,青壮都盼着我们突出重围,搬来救兵……事已至此,我等除了拔剑奋起、向死而生,已经没有别的退路!”

    “进则事成,走则必死,努力共功名!”

    东方白激昂的声音回响在军阵中,曲珍擎起铁脊长矛,面露慷慨之色:“大丈夫何惜此身,若死一人可活万人,虽死无憾!”

    “虽死无憾!”众人目光相触,流露出的,都是一种决然的勇气。

    东方白闻声,手执长槊,猛夹马腹,当先一骑冲出。

    身后诸人本就是百里挑一的壮士,见到东方白身先士卒当先冲阵,无不热血沸腾,慷慨激烈。

    “愿为东方君快战,溃围,斩将,刈旗!”

    午夜时分,正值寂静无声的当口,高车的巡逻士卒忽听铁蹄动地之声大作,连连疾呼。

    “敌袭!”

    “敌袭!”

    然而二十骑奔起的马蹄声根本无法惊动整个高车大营,待东方白一行奔至高车大营北侧时,上百名高车游骑从四面八方涌来。

    “挡我者死!”

    见到高车游骑围上,东方白便知再无退路了,须发皆张,仰天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