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四爷是皇帝
繁体版

第八十一章:小冰河期提前?

    “是文塘!文塘是案首!”

    苏文远看到榜单上的第一名,顿时狂喜,随后眼泪喷涌而出。

    “好啊!我苏家又出了秀才,还是案首!”

    没人比苏文远更加兴奋。

    当年自己大姨妈被迫脱离苏家后,整个苏家视之如无物,没给一点帮助。

    即便在自己父亲和小姨妈暗中帮助之后,大姨妈也依旧不久后病死了,只留下了自己表弟苏文塘。

    如今表弟也中了秀才,这也正好给家里那些老古董看看,他表弟并非孽种,是大才!

    “中了!案首!”

    徐钦等人也是为苏文塘高兴,中了便是天大的好事!

    “走,去东来楼摆一桌最好的!去庆贺!”

    徐钦等人再确认并没有看错之后,就直接走去了东来楼,准备叫上苏文塘好好的庆贺一番。

    而程朱一脉的学子却陷入了长长的沉默中。

    马良才不是案首……甚至都不在甲榜上。

    而最让人奇怪的是,他们这些程朱一脉的学子纷纷不在甲榜上。

    “马兄,这有猫腻啊!”

    城主学子纷纷看向马良才,瞪大眼睛,感到屈辱。

    这什么意思?

    他们程朱学子一个都不在榜单上?

    要么就是弄错了榜,要么科举有大舞弊!

    不公啊!这里面有大不公!

    肯定是有人徇私舞弊了!

    马良才双腿有些不稳,整个人呆住了,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揭第二块榜了!”

    乙榜也揭开了。

    而众人一看乙榜,乙榜第一依旧不是马良才!

    “乙榜案首也不是马兄!?”

    “什么鬼!”

    “这是赤裸裸的羞辱!太过分了!谁敢如此羞辱我程朱学子?”

    马良才双眼发黑,快要晕倒。

    “我看到了马兄的名字!在第三十一名!”

    第三十一名?!

    马良才听到这个名次终于是撑不住了,直挺挺的晕了过去。

    来之前他本以为自己是案首,现在就列入了个乙等第三十一?!

    他可是堂堂礼部右侍郎之子!

    是程朱一脉风头正盛的大才子!

    乙等第三十一?!

    羞煞人也!

    “我在乙等第三十七?”

    “我是乙等第四十八?”

    “乙等第五十?!”

    程朱一脉学子全在乙榜末尾,甚至有些都没上榜。

    这下子所有人的脸都变得漆黑,彻底的绷不住了。

    甚至都没人发现马良才已经晕了过去。

    “我的银子!快派人去追回我的银子!”

    有程朱学子鬼哭狼嚎。

    “我的也是,快去追回来!”

    之前是赢麻了,现在是亏麻了。

    几百两白银如流水一样永远消失于他们的口袋。

    “马兄晕倒了!快去叫大夫!”

    终于有人发现马良才晕倒了,去请了大夫过来。

    姗姗来迟的大夫,迅速的掐起了马良才的人中,片刻后,马良才悠悠醒来。

    醒来后看着周围一张张熟悉的脸庞,问道:“我不是甲榜案首?”

    周围众人看着马良才,不忍心骗他,但又不好意思说谎,只能沉默不语。

    “我不是童试案首!?”

    马良才猛的起身,状若癫狂,随后猛的念出苏文塘的名字。

    “苏文塘!我跟你没完!”

    远在里仁街茶楼的苏文塘自然听不到马良才包含怨恨的怒吼,只是掏着耳朵,打了个喷嚏。

    “天气越发冷起来了。”

    苏文塘裹紧了身上的厚袍子。

    “是啊,掌柜,往年可没这么冷。”小五认同的点点头。

    他也感到一年比一年更冷了。

    应天府身处南方,自然是没法和北方的冬天相比的,但最近这些年来,南方的百姓也是感到冬天的极恶劣和严寒了。

    这才十月初就已经开始有些要下雪的迹象了

    在和黄老爷子的聊天中,苏文塘已经得知,今年顺天府内已经有人冻死在了城内。

    而往年,这个月份并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苏文塘猜测,会不会和即将到来的小冰河期有关系。

    明朝的小冰河期是一场大灾。

    无可阻挡的天灾,这也是明朝面对的主要天灾之一。

    相比起其他灾害,如瘟疫,蝗虫,鞑子入侵,寒冷似乎算不上什么特别厉害的灾难。

    可这却是普通百姓最难挨的灾难之一。

    有些身处壮年的汉子都要在冰天雪地中,活活的冻死,更别说七老八十老人了。

    小冰河期发生在明朝中叶,距离真正发生还有一段不小的时间,但却已经开始显露出了他的狰狞。

    苏文塘让小五在后院房间里多加些煤炭,小五点点头,去取了煤炭来。

    煤炭一烧,后院房间就立刻温暖了起来,只不过小五还是没敢关紧门,留了一点缝隙,好让空气灌进来通风。

    在室内烧煤炭,不提中毒,光说这烟就让人呛的不行。

    若是不开个小窗,或者门缝,人根本不可能呆在屋内。

    “掌柜的,这天这么冷,煤炭价格会越来越贵吧,要不我们提前囤点煤炭,到时候高价卖出?”

    苏文塘听小五这么一说,面上到的没什么表情。

    只是用事实来说服小五。

    “应天府周围大大小小数十座煤山,真到了严冬,提个高价,你以为真能卖的出去?”

    “怎么卖不出去?严冬煤炭价格定会升高啊!”小五不解。

    “朝廷不让。”苏文塘只是简单的吐出四个字。

    若是在其他朝代,或许抬高煤价之事可行。

    但这是在永乐朝,朱棣也没开展北征,依旧还在应天府内。

    谁要赶涨煤炭价格,谁就先要被嘎了。

    大明商人的地位也就比狗好那么一点,朱棣想办谁就办谁。

    小五恍然。

    但苏文塘还有下半句没说。

    那就是即便朝廷不让,依旧会有勋贵铤而走险,抬高煤价。

    朝廷之中,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只要关系硬一点,能够联系上汉王,赵王,那朱棣也肯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会太过追究。

    只是这生意,肯定不是苏文塘能参与的。

    他要是真囤煤,第二天就会被人带着家丁过来找茬。

    麻烦!

    最关键的,这种人血银子,苏文塘也不想挣!

    要是能抽到无烟煤技术就好了。

    既能挣钱,又不至于让这么多人冻死在大冬天。

    苏文塘看着窗外呼啸的冷风如此想到。

    “不说了,开始酿酒吧。”

    苏文塘转头看向酒缸,今天他要开始酿造白酒中最重要的一步。

    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