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四爷是皇帝
繁体版

第五十一章:石灰吟

    文塘茶楼前。

    苏文塘想了一会,皱起的眉头逐渐松开。

    他心中已经有了要抄的诗文。

    若说明朝最出名的人是谁,那是真不好说。

    但要说能力挽狂澜,拯救大明朝于水火之间的只有一位。

    于谦,于少保。

    若是没有于谦,大明在堡宗朱祁镇那一代就玩完了。

    或许不会灭国,但肯定会被瓦剌肆意欺辱。

    而于谦最出名的那首石灰吟简直太经典不过。

    是千古名诗!

    这诗按照其中精神来说,绝对超过吟诵花鸟虫鱼的杂诗。

    自有一股天地崩裂,我也不惧的气概。

    想到了要抄的诗后,苏文塘终于迈出了第五步了,接着缓缓开口。

    “千锤万凿出深山!”

    第一句诗文出来,周围人纷纷瞪大双眼。

    这还没走五步就出诗了!?

    曹子健都还得走个七步。

    朱瞻基更是嘴巴张大,他身为皇太孙,当然知道做诗的难度。

    一炷香做一首打油诗都困难,更别说是一首正经诗文了。

    这苏文塘开口第一句便让人感到气势非凡。

    不是凡诗啊。

    皇爷爷说这人厉害,看来真不是诓他,确实有点东西。

    这便宜大哥似乎还真有两下子。

    徐钦等人听到苏文塘开口,就直接开始拍手。

    “谁说我兄弟做不出来的?开玩笑,知道什么叫应天府第一才子嘛?”

    “懂不懂应天府第一才子的含金量啊!”

    朱勇也跟着叫了起来,咧嘴露齿,很是得意,仿佛作诗的是他一样。

    苏文远也是震惊:“表弟这还真是藏拙啊。”

    过去十八年,自己表弟一直藏着,没露一点才子气息。

    结果过了十八年,一股脑的给冒出来了,又是写诗,又是写小说,一手书法还贼棒。

    “文塘这是要作诗?”朱棣愣住。

    “这诗第一句就不凡啊。”杨士奇看向场中的苏文塘,眼神有些复杂。

    只是这第一句,便能知晓苏文塘的才能。

    文采惊人!

    还是那句话,这样的大才跟着解缙学习真的浪费,还不如早早的投入我程朱一脉!

    来将我程朱一脉发扬光大。

    这样的人才居然是解缙的徒弟,想到这点杨士奇就感到特别难以接受,这种人就应该学朱子,成为程朱一脉的新大儒。

    而不应该跟着解缙无所事事。

    这苏文塘到现在还是个白丁!解缙简直太无能了!

    “烈火焚烧若等闲!”

    苏文塘第二句诗念了出来。

    两句诗合在一起就是。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只是这两句,就让地上程朱一脉的学子感到震动。

    “这诗有点好啊,只看着前两句便知这诗气势磅礴,有股舍我其谁的信念!”

    “这诗只看前两句,就让人头皮发麻!”

    “这人有点东西啊!”

    “之前那首传遍应天府的杂诗好像也是他写的。”

    “呸!定然是之前就写好的,拿到这个时候来装大尾巴狼。”

    程朱理学一派的文人,对苏文塘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反应,虽然总体上依旧是鄙视的。

    毕竟应天府内的谣言传的满天飞,让程朱理学一脉的文人都对这个苏文塘感到异常愤怒。

    毕竟这人可是夸下海口说自己是要推翻程朱理学的当代圣人。

    这简直太大胆了!

    朱子都得被气的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朱棣这时已经走朱瞻基身后,双手直接掐着他的后勃颈。

    “你小子!怎么跑你哥这了?”

    朱瞻基不用回头,听这声音和后勃颈的大手,就知道来人是谁。

    是他皇爷爷。

    朱瞻基哪里还敢放肆,顿时身体一软。

    “黄……黄大学士,我这不是和我未来的哥哥好好亲近亲近嘛。”

    “您在外面认了个干孙子,我总不能不来打声招呼吧。”

    朱瞻基一双眼睛滴溜溜的转,说这苏文塘的好话,也为自己编了个好理由。

    朱棣放下朱瞻基,捏着胡须,点点头:“是这个理。”

    朱瞻基眉开眼笑:“对吧,您一直说我这哥哥厉害,我得见到了才知道厉不厉害啊。”

    “现在知道你这哥哥的厉害了吧?”朱棣笑着说道。

    “确实厉害,不过他这下面的诗还没出来呢,有多厉害还说不准。”

    朱瞻基虽然才十五六岁,但也是写过不少诗文的人了。

    他知道,一首诗虽然关键部分是在诗文下篇,但下篇能不能写的好,写的妙还真不一定。

    说不定苏文塘上篇让人浮想联翩,但下篇就拉跨的要死呢?

    还不一定呢!

    朱棣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虽然他感觉以苏文塘的文采,下半篇一定不会拉跨,可是要写的有多高明,他也说不准。

    只能说不会写的很差吧。

    众人看向苏文塘,静静等待他的下两句。

    而苏文塘也很干脆的念了出来。

    “粉骨碎身浑不怕!”

    第三句一出,杨士奇等一众文人都呆呆愣住。

    这第三句一出,是要诗成千古!

    果不其然,第四句一出,顿时让所有人都呆若木鸡。

    “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这诗不是一般的豪迈!

    简直如一柄冲霄利剑,划破了万里长空,让应天府的天穹都为之一震。

    轰隆隆一声巨响,震在了所有人的脑海。

    神雷降世啊!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杨士奇喃喃默念,整个人双目瞪大,不敢相信。

    这诗一成,苏文塘便是真的大才了!

    而且是有大志向的奇才!

    这诗,随便一个人口中念出,就有如千钧雷霆,震的人神魂恍惚。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小人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奇诗!一定的抄的!”

    “这样的狂妄之徒,不可能啊!我不信!”

    “若是天地之间这样的狂徒都能做出如此奇诗,那真是天道崩塌,君臣纲啊!”

    程朱一脉的学子听到苏文塘的诗文,这一刻简直想死。

    这怎么可能呢?

    一个自称将要成为当代圣人的狂徒,怎可能拥有如此文采。

    这一定是假的!假的!

    而朱瞻基这一刻也是咕咚吞下口水,看着苏文塘是真有些服了。

    五步成诗文。

    成的还是可能称名千古的奇诗。

    自己这个便宜哥哥是真有点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