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四爷是皇帝
繁体版

第十六章:猪屎?猪食。

    从暗中走出的锦衣卫正是纪纲。

    巡城小吏虽然不认识锦衣卫指挥使纪大人,但只是看一眼那身飞鱼服,也被吓的魂飞魄散。

    “还不快滚!”

    纪纲瞪着眼,对着小吏大喝一声。

    两个小吏拔腿就跑,不带一点犹豫。

    在大明,锦衣卫三个字就是凶煞的代称,正常人绝不会想要沾上这群杀人不眨眼的疯狗。

    “苏公子,我刚好在这片巡逻,看到你就跟过来看一看,如若无事我便先行高退。”

    纪纲对苏文塘说完后,直接转身离开。

    苏文塘点点头,锦衣卫神出鬼没,大晚上的出来巡逻也很正常。

    只不过他到是没想到黄大学士身边的侍卫居然是个锦衣卫,而且从衣服上来看,官阶还不低啊,能让皇帝指派锦衣卫保护。

    黄大学士肯定不简单,就算在内阁估计也是能和皇帝直接对话的那种。

    只可惜苏文塘前世历史学的并不好,不知道永乐朝内阁成员姓黄的大学士究竟是谁。

    纪纲走后,苏文远瞪大眼珠的看着自己表弟。

    “表弟,你还认识锦衣卫!?”

    这年头,能认识锦衣卫那可是真不得了。

    虽然这些对官员来说是杀星,但在普通百姓眼里,那是妥妥的大腿。

    有什么事,找锦衣卫都能办妥。

    不过锦衣卫的风光,到朱棣十年后建立东厂后,就日渐衰落了。

    一直到明嘉靖年间,由陆炳掌管锦衣卫后,才重回权利巅峰。

    苏文塘挠挠头,心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认识了一尊锦衣卫啊。

    “是茶楼的客人。”

    苏文远张大了嘴巴,忽然感觉苏文塘拿三百两去开一间茶楼也并不算是赔本买卖。

    不到三个月就认识了一个大腿!

    这买卖有的赚啊。

    而且苏文远隐隐感觉刚才那位锦衣卫莫名对自己表弟很是恭敬。

    这种念头很荒谬,但一升起来就抹不掉了。

    苏文远看了看表弟,甩甩头,自己表弟帅是很帅,但也不至于让锦衣卫恭恭敬敬啊。

    “回家,赶紧回家。”

    苏文塘没想太多,连忙要回家。

    碰到纪纲纯属运气,下次可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还是得抓紧这机会先回家再说。

    苏文远也点点头,确实得抓紧时间回家了。

    两人在夜色下越走越远,不一会就进入了裕民坊内。

    而这时,一只紧跟两人,身处暗中的锦衣卫们这才收回目光。

    锦衣卫中,有人不解为何要跟着两个书生。

    难道是书生乱国?

    这罪名他们到是给别人安过,但是这两人看着明显没有榨取价值啊。

    “大人,我们为何要跟着两个普通人……”

    “不该问的别问,小心掉了了脑袋。”

    那名锦衣卫刚想问苏文塘的来历,就被纪纲恶狠狠的瞪了回去。

    “是!”那名锦衣卫浑身一个激灵,立刻不敢再问下去了。

    不过通过纪纲的态度,周围锦衣卫已经明白自己保护人的身份必定不凡。

    说不定直通天上。

    神秘莫测。

    “你们在这里好好保护,细心点,别出了什么岔子,我先去将今日的事汇报给皇爷。”

    纪纲离队,直奔皇城。

    而与此同时。

    夜晚的汉王府内,睡的正酣的汉王,被自家管家一把叫醒,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望着被人气的脖颈通红的管家。

    “什么要事?得把我叫醒?”

    周管家是朱高煦一手从军营中提拔出来的,本来就是他的亲兵,因此被他叫醒到是没有生气,只是疑惑。

    “殿下,应天府的文人要造反啊!”

    周管家哭天抢地。

    朱高煦听到造反立刻瞪大了双眼,精神一下就好了起来。

    “哈哈哈,造反!有意思,详细说说。”

    作为历史上最出名的反王,朱棣一直是儿子们心中的偶像。

    而身为朱棣的儿子,汉王朱高煦在朱棣一死后,他也就直接反了。

    真要说,他才是朱棣儿子中最像朱棣的。

    颇有朱棣遗风。

    “殿下,今日在花船上,您的诗文没一个人称颂,反而一个毛头小子的诗被众人叫好!这不是反了是什么?”

    朱高煦摸着紧贴下巴的胡须,目含精光。

    “有人写的诗比我的好?”

    “……这,殿下的诗才是应天府第一啊!”

    “滚蛋!那人写了什么,念出来我听听。”

    朱高煦对诗文一点兴趣也没有,对有人诗写的比自己好,也根本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能写出诗文的人。

    “额……殿下,您怎么一点也不生气啊?”

    “你看我像是会卖弄文采的人吗?”汉王指着自己从军营中锻炼出的腱子肉说道。

    “那我给殿下念一念那个小崽子写的诗文。”

    周管家连忙反应过来,开始念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什么来着?”

    “更护花!对更护花。”

    已亥杂诗其五并不难记,简单四句朗朗上口,十分押韵。

    即便是周管家这样的粗人听了两遍后也差不多记住了。

    朱高煦听完诗文后,立刻双眼爆出精光。

    “好诗啊!写诗的是谁?快把他请到汉王府来!”

    能写出这种程度诗文的,必定是才子,或者是饱读诗书的儒生。

    最关键的是,从诗文中听好像还不得志啊。

    这不是他汉王府中梦寐以求的大才吗?

    “啊?请到王府来?”周管家有些傻眼。

    他都把苏文塘一行人得罪狠了,还怎么请到府上。

    “可是殿下,这人抢了你最喜欢的花魁啊,现在已经成了兰慧心的入幕之宾。”

    “兰慧心算个屁!得到这种才子,一百个兰慧心也比不上,快去请人!”

    周管家都快哭了,原来殿下说要他去诗会上寻找才子是真的。

    他还以为汉王只是让他去扬名立威的,给这应天府内的文人权贵好好上一课,告诉他们,这应天府汉王最牛逼。

    周管家没办法,只能将花船上的事一五一十的给朱高煦说了出来。

    朱高煦听完,额头青筋暴起,差点就想抽剑砍了周管家。

    “蠢猪!就知道吃干饭的猪!你还不如和我爹一样吃猪食!”

    汉王不经意间就暴露出了自己亲爹最大的秘密。

    而周管家还茫然不知,抬头问道:“猪屎?”

    “是猪食啊!你个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