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四爷是皇帝
繁体版

第一章:建文余孽?

    永乐十年。

    应天府,皇宫。

    奉天殿,永乐皇帝寝宫内。

    大明皇帝朱棣握着一块碧光湛绿,雕龙画凤,异常秀气的玉佩陷入沉思。

    看着这块玉佩,他便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已经去世的大哥——朱标。

    这块秀气华丽的玉佩就是当年他送给自己大哥的。

    当年就是因为建文那个小兔崽子闹出的破烂事,已经在选秀女的时候选好了太孙妃,结果这小东西突然对大哥说,自己在外面已经有了意中人。

    最关键的是建文说,自己在外的女人已经有了身孕。

    “建文这个兔崽子!”

    朱棣一想到朱允炆这个小东西就来火,上了位就削藩王,没当皇帝前一样的混蛋。

    在宫外搞出了私生子,偏偏还给不了人家母子两名分!

    真丢老朱家的脸。

    这玉佩就是当年大哥在世时,自己为了安慰他,让他不打死建文这小王八蛋,特意赠给大哥的。

    现在这样一想,还不如当年让大哥打死这小王八蛋呢!

    这玉佩上雕着一个秀气的“文”字,正是大哥一脉后代的中间字号。

    寓意锦绣文华,以文镇压朝堂,文治武功无一缺憾。

    这还是当年自己和大哥建议的。

    “不成器啊,大哥的后代都不成器啊。”

    朱棣看着玉佩,当年赠送给大哥用来安抚建文私生子的玉佩,现在又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上。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缘分。

    建文早已死在了靖难那场大火中,这绝错不了。

    而建文的后代们,一个和他一起葬身火海,另一个被自己软禁了十年,对宫外之事一无所知。

    如今大哥朱标嫡系后代只剩下宫外那唯一的私生子。

    “纪纲!”

    朱棣对着宫外大喊一声,一个身穿锦衣飞鱼服的侍卫立刻弓着身走了进来。

    “让你调查的事,查清楚了吗?”

    “回陛下的话,都查清楚了,玉佩的主人叫做苏文塘,应天府本地人士,自小丧母,由姨妈养大,如今在靠近秦淮河边上开了家茶楼,生意不错。”

    纪纲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把玉佩主人的信息告诉了朱棣。

    朱棣点点头,内心清楚,苏文塘恐怕就是建文皇帝的私生子了。

    因为文塘这两个字正是当年他大哥朱标给取的。

    他自己提议了一个文字,大哥给取了一个塘字。

    完全按照皇家取名的传承而来。

    自己大哥朱标对这孩子的宠爱很甚,即便苏文塘是建文那小东西的私生子,也依旧很得大哥看中。

    文塘二字,便足以说明一切。

    虽是私生子,但自家大哥依旧希望这孩子文华凝实,远塘镇国。

    成为国家文柱,退便当个富家翁,守得一方文塘,平安自得。

    现在看着建文这个私生子已经长大成年,还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物是人非啊,当年的大哥,建文那小东西,还有……爹,都不在了。

    朱棣握着手中的玉佩,重重的叹了口气,随后开始想着如何处理自己建文的私生子。

    若是这人已经被册立在宗人府的族谱内,那不用多说,直接让他去陪自己已被关押十年的幼弟朱文圭。

    永世不得出宗人府!圈禁到死!

    自古帝王之家就是这样残酷,若苏文塘的身份真是人尽皆知,那自己一定不会心慈手软!

    但关键是孩子无人知晓,既没有被立在宗人府的名单中,又没有被朝中大臣知道身份。

    只有自己知道这孩子的身份。

    苏文塘母亲难产而死,生下这孩子后,就直接陨命,皇家之中,除了自己代替大哥亲自出宫送了一块玉佩后,苏家人再没和皇家有一点联系了。

    恐怕苏文塘根本想不到自己能和朱家扯上关系。

    既如此,留这孩子一条命,那是自然。

    “虎毒还不食子呢,都说我无情,造了侄子的反,但如果不是建文这小东西执意削藩,我又怎么会这么无情。”

    朱棣捏着胡须,长长的叹了口气,虽后眼中冒出精光,已经对自己这个侄孙做好了处置。

    到底没必要为难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小崽子。

    更何况苏文塘还算是他大哥的嫡孙。

    建文一脉,只剩两个小崽子了,一个已经被圈禁的半废,另一个看在大哥朱标的面子上……就许他一世富贵!

    “纪纲,这个苏文塘到底是庸是优?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朱棣已经做好打算,如果大哥的这个嫡孙是个庸人,那就暗中施加恩惠,加以保护,让他一辈子平平安安,富贵逍遥。

    但若是有些才能,那就要替自己大哥好好的考校培养一二了。

    树不支不直,人不教不成大才,无论如何只要是朱家血脉,只有有些才能。

    那便要好好培养!

    这也算是自己对大哥朱标的交代,至少到了地下,也能以此为理由继续和大哥叙旧,不失兄弟感情。

    纪纲躬身回道:“回皇爷,苏远塘此人志大才疏,贪图享乐,似乎没甚么才能。”

    他不敢对朱棣说谎,说的话都是这些日子调查的结果。

    苏文塘如今十八岁,读书不用功,做工不卖力,就喜欢呆在家里捣鼓一些贪图享乐的事物。

    “但可能是成年之后有些开悟了,如今开始参与科举了,似乎是想要考取个功名。”

    纪纲将调查苏文塘的事,一五一十的和朱棣说了清楚,没有掺杂自己的一丝偏见和看法。

    “哦,贪图享乐又想考取功名……嗯……”朱棣捏着胡须若有所思,随后抬头看了看奉天殿外,似乎是自言自语道。

    说实话,若是自己是子孙,光是贪图享乐这一条,就足够自己挥鞭子猛抽了。

    但既然是大哥的子孙,那也到真不好多说什么。

    但朱棣心中还是有一团无名火,但这点火光就被他自己剿灭了。

    罢了,终究是个不为人所知的私生子,流落民间。

    但是既然这样,那自己就要好好的代替大哥好好教训教训这小崽子了!

    “纪纲,你便衣随朕走一趟,不要声张,一切低调行事。”

    纪纲眼中闪过疑惑,但立刻抱拳点头,只能答应。

    永乐皇帝定下的事,可没任何人能够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