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清
繁体版

第七章 李定国的秘密

    说起儿子,李定国的眼中多了一丝慈爱。尽管外界都认为是李文笙是虎父犬子,蜀后主刘禅似的败家子,但李定国对自己的儿子,还是非常疼爱的。这也使得他明知李文笙不是成就大事的料,但依旧费尽心思去培养他。毕竟在所有人的思想之中,子承父业,家天下的制度还是根深蒂固的。但此时李文笙的失踪无疑是对李定国的严重打击。

    “对了,查清楚是什么人阻击的吗?”

    “查清楚了,是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原本希望直接杀死少爷,以此破坏我们的大好局面,但从目前发现的尸体以及对日本间谍的审讯来看,他们应该没有完成任务,也就是说少爷很大可能还活着。”

    听到这里,李定国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

    “该死的日本人,感在西北闹事,大胆!真以为我西北和清廷一个鸟样。”

    “老爷,军情局那边询问我们是要收网了还是继续放长线钓大鱼?”李安在一旁问道。

    “杀!我要整个西北将军下辖的三省内的日本特务势力连根拔起,所有参加以及谋划刺杀行动起来的日本人一个不留!”李定国犹如一只愤怒的狮子,作为西北三省的统治者,使得他形成了那种不怒而威的气势。

    “是,老爷!我会吩咐军情局收网的!”李安点了点头。

    “李安,你说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文笙身上,这是对还是错啊!文笙真的能够统帅西北三省十几万军队和那么多的将领么?”李定国问道。

    “老爷!少爷虽然生性懦弱了一下,但绝对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我始终相信,少爷能够大器晚成的。就算再不成,也能够做一个守成之君!”李安没有丝毫的迟疑,脱口而出。

    “那就好!西北三省可是耗费了我们这么多的老兄弟一生的心血,可不能败光了!”李定国的脸色,浮现一丝担忧,对于自己的儿子能力如何,他这个做父亲的又怎么能不知道呢?但是,谁叫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呢?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当然要传给自己的儿子了,岂能拱手让给外人。

    “不过,老爷,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先找到少爷。军情局根据预测,目前少爷所在的地方很有可能是在河南,陕西一带。不过,那里属于清政府的统辖区域,连电力都没有,少爷很难联系上我们。”

    “命里第一特战旅收缩寻找范围,着重搜索河南,陕西一带。”

    “是。”

    随后李安看着李定国一根接一根的抽烟似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好在李定国摆了摆手,示意他离开。

    李安点了点头,轻轻的退出了李定国的书房。

    “咳!咳!”在书房房门关上的那一刻,李定国立刻开始了剧烈的咳嗽,脸上不满了痛苦的表情,身子弓的仿佛一只下子一般。好一会儿,咳嗽才止住。但他的胸膛起伏的依旧如同一个风箱一般。

    摊开捂住嘴巴的手绢,上面有着一团腥红的血迹。李定国皱着眉头,将手绢扔进了书桌旁边的垃圾桶。

    “唉!身体是越来越不中用了,不知道还能够撑多久啊!真希望文笙能够早日长大啊!希望这次的危机之后,他能够早点长大吧!”李定国叹了一口气,眼中充满了希冀。

    他非常的不甘,他的年纪并不大,今年也才60岁而已,但他现在这个样子,和那些七老八十的人没有什么差别,作为西北三省的统治者,各种补品和保养之类的,他更是不缺。但是他的身体,却仿佛进入了快速的衰老之中一般。50岁之后,身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就开始急速的老化,根据德国医生的结论,他应该没有几年好活了。这个结果,除了医生和他自己之外,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要是传出去的话,必然会使得西北三省的局势出现动荡。

    “或许,这就是来到这个世界的代价吧!”李定国的眼中,充满了落寞。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个天大的秘密。他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出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他,在另外一个时空,原本是一个成功的男人,拥有家产过亿。但是,他资助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是研究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结果在实验的途中却出现了意外,陨石忽然迸发墨绿色的光芒,在绿光的照射下,他莫名其妙的就回到了清朝,并且附身在了一个小孩子身边。可惜好静不长,过了不就李家被灭门,李定国被迫去了德国,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随后,他便在德国依靠自己能力创办了一家公司从零开始。

    从最开始的经商,然后回国,再到后来太平天国爆发,1860年的时候李定国趁势而起,发动了反抗清廷的起义。此时,清廷已经被太平天国拖的耗尽了所有的精力了,根本无暇顾及到李定国了。再加上李定国选择的位置在西北,山高皇帝远,如此李定国才得以驱逐清廷的西北总督、巡抚,占领了甘肃省以及四川省部分地区。到清廷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李定国已经手握十几万精锐军队了,而且身后还有德国人的支持。经过一场大战之后,耗尽了国力的清廷见无法剿灭李定国,不得不对李定国进行招安,最终册封李定国为西北将军和伊犁将军以及黑龙江将军一样保留着极大的自主权。只要李定国不明目张胆的叛乱,清廷就不对付他。西北都保持半独立的状态。

    随后,李定国由派兵西进,将青海省也收入了囊中。对于贫瘠的青海省,清廷根本就不在意,只要李定国不向东面的富庶地区扩张,清廷也就听之任之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李定国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随后,李定国在西北三省开始了休养生息。大量的基础设施在三省铺开,火电站,军工厂等各种工厂建立起来,发展到现在,西北三省已经建成了兰州、成都和攀枝花这三个工业基地,基本实现了初步工业化,工业产值领先全国。

    在军事方面,西北军三个师又十个旅,十几万军队从步枪到火炮,各种轻重武器都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不管从训练还是从装备上,都领先全国。

    那时,李定国不是没有想过率军东进,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但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国家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的,腐朽的清廷,才有利于他们控制中国。虽然西北已经有和清廷对抗的实力,但却无法和列强抗衡。再加上李定国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他生怕还没有统一全国,他自己就先倒下了。到时候留下那么一个烂摊子,又有谁能够收拾得了呢?因此,这几年以来,他一直压制军中将领的扩张心思,一门心思的种田,发展自身。

    同时,李定国也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以便在自己百年之后,西北的大业有人能够继承下去。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接班人似乎不太合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