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清
繁体版

第一章 玺

    男孩看着玻璃柜里被灯光照射而显得有些神秘的青铜器,满脸的问号。

    男孩名叫李文笙,很文气的名字,人呢自然也和名字一样,很温柔的一个男孩子。而这个名字来源也是很神秘的,因为男孩是个孤儿,被人发现后全身除了一块被褥之外就只剩一个玉佩,玉佩上只刻着两个字“文笙。”后来男孩被一个军人家庭收养,养父也直接用玉佩上的字给他取名。

    “文笙啊,到博物馆了没有啊?哈哈,听妈的话,今天的约会一定得成功,妈还等着抱孙子呢。”

    听着电话那边母亲的话语文笙叹了口气。

    “妈,你见哪个正常的女孩子会在博物馆约会啊!”

    “人家姑娘喜欢嘛,哎呦,管那么多干嘛啊,你这小子,听好了,今天必须成喽,这是任务,完不成就别回了!”

    “诶,等等啊,妈……”

    “嘟……嘟……”

    “我还没找到人家姑娘在哪里等着呢?”

    但其实,李文笙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把大好的休息日浪费到博物馆来,不过养母也是为了自己好,因为自己已经二十七岁了还没有女朋友,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算了,我自己找吧,随即便往前走去。

    因为是周末,博物馆里并不像平常那样人烟稀少,许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参观。尽管熊孩子们已经尽力克制了喧闹的冲动,但博物馆内已不复往日的宁静,到处都有窃窃私语声和欢笑声。

    李文笙在青铜器展厅晃悠了一会,被一堆不认识的字和不清楚用途的青铜器虐的体无完肤,觉得自己就跟文盲没啥两样,亏自己还是学文科的,羞愧啊!

    缓缓走出青铜器展厅,顺着人流,李文笙被推向了一旁的十里红妆展厅,貌似是博物馆在收集的馆藏之中收集了一些古代女子的首饰物品来进行展览。李文笙对这些东西虽然不感兴趣,但来都来了,总比青铜器好看,于是便慢慢欣赏着,看到好看的如金步摇之类的手饰还会拿出手机进行拍照,这个博物馆是允许拍照的,但不能开闪光灯,其实像他这样的人很多,还有拿着佳能单反拍的,显得极其专业。此时的李文笙完全忘记了自己来博物馆是干嘛的。

    其实与其说到博物馆是为了感受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但几乎所有人都是走马观花,一晃就走。而文笙就不一样了,他是来约会的,不过此时连约会的对象都没找到。

    喧闹的人群中,一位站在一处玻璃柜前好长时间的女子显得格外显眼,女子身着白色裙子,李文笙走到她身边时,发现她正在仔细看着一支翠绿色的玉簪。

    玉簪是传统的雀型,首部镶嵌着两颗琥珀,中间则是翠绿色。那种翠绿色也不知是何种材料打造而成,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着翠绿的光芒,仿佛活物。

    李文笙虽然对首饰不感兴趣,但在看到玉簪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也像身旁那年轻女子一样,在这只玉簪面前停下了脚步。

    玻璃柜是写着:清甲午年点翠簪。

    “你也喜欢点翠吗?”

    李文笙正准备用手机搜一下点翠这种东西,没想到身旁的女孩这时却开口了。

    “啊,哈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嘿嘿。”文笙打了个哈哈。

    只见姑娘转过头,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文笙看了一会缓缓问道。

    “你就是李文笙吧?”

    看着对面男孩的满脸问候,女孩嘴角微微一笑慢慢解释道

    “你好,我是顾薇薇,嗯,你的约会对象,哈哈,别那么拘谨嘛,就当是放松一下,而且我也是被妈妈逼着来的。”

    “啊,你也是啊!”

    “嗯呐,不过感觉你还不赖,嘿嘿,陪我转转吧,嗯,就当逛街啦。我知道这个博物馆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哦。”

    说着,姑娘便拉着李文笙向前走去。

    “诶,顾薇薇,你慢点啊。”

    “知道啦!”

    ……

    两人一路被人群挤得跌跌撞撞,最终来到一个名叫“清末风云”的展厅。因为清朝距离现代比较近,所以收藏的东西就自然多了一些。李文笙还看到历史上清末绿营军使用的的温彻斯特1887式步枪,就是电视上那种一次打一发子弹的燧发枪。

    只见顾薇薇来到一块玻璃柜面前对着文笙挥挥手,示意他过去。

    当文笙走过来时才发现,顾薇薇在观察一块玺,准确的来说是一块玉玺,不过玉玺已经十分残破,上面甚至还有弹痕。

    “文笙,你看这块玉玺,上面似乎有字,看起来像小篆诶。”

    李文笙细细观察果然发现玉玺的下面刻着两个看起来很是复杂的字,不过他并不认识。

    “姑娘,好眼力。”

    顾薇薇和李文笙同时回过头,发现说话的是一位年逾四十岁的大叔,他长着一副国字脸,高高的鼻梁上挂着一副金边眼镜,梳着大背头。岁月在他头上刻下了几道皱纹,让他显得更加严肃。他手拄着一直圆木拐杖,竟是腿脚多有不便。

    只见他走到李文笙二人面前开口道。

    “玺,皇帝之印也。主土。从穴,尔声。籀文从玉。玉玺秦朝以来一直都为皇族物件,普通人无法铸玺。小伙子,你女朋友眼力很好,这块玉玺下面刻的正是小篆。”

    “嗯?可是小篆不是秦朝的吗?这里不是清末风云展厅吗?”

    “哈哈哈,小伙子,这个问题有水平,清军入关后,基本皇族都是使用满文撰写皇家器物,而当时中国封建制度正值顶峰,就算是王公贵族也不能擅自铸玺,所以我们也很疑惑,这块玉玺自发现以来,无数专家学者质疑它的年代和来历,后来做了碳-14鉴定,便没有人说什么。”

    “碳-14鉴定?”顾薇薇一脸大写的问号,这种学术性问题难到她了。

    “是利用碳-14的半衰期,来鉴定物品年代的一种鉴定方法。对于任何物质,只要测量其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就可以推断出年代,这块玉玺上的东西都证明这就是清朝的物什无误,它甚至得到更精确计算,就是清甲午年铸造的。”

    “是甲午战争那一年吗?”

    “是的。”

    “那大叔,玉玺下面两个字是什么啊?”顾薇薇像个好奇宝宝一样问道。

    “哦,那两个字啊,那两个字应该是文笙,不过我们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这两个字的意思,初步判断可能是人名。”

    李文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