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烈焰炙热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章 无限美好(大结局)

    这家教育期刊叫《现代教育文选》,是国内比较有名的省级期刊,属于月刊,面向社会各类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及支教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和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及各界朋友收稿。

    俞洁说,该刊物新规划了一版专门面向支教事迹的页面,如果前几期反应良好的话,后期还会继续刊登支教类文稿。

    俞洁又说:“我应该也会写一篇试试看,毕竟对我来说,我心里也有很多的支教事迹想写。如果阿愿姐姐,你感兴趣的话,写完可以发给我,我帮你联系我朋友进行审稿和刊登。”

    程愿考虑了两天,最终应下了,并开始着手前期初稿的撰写。

    周末,她开车去县里,一是和洛北甯见面,二是去看了看新房子。

    新房子竣工接近尾声。

    两人闲来无事,又去了家居市场看家具。

    看完家具出来,两人才回到陆搜基地家属楼。

    朝南的房间,午后阳光略盛。

    程愿将纱帘拉了一半,挡了挡光。

    “阿宁,我先办会儿公,一会儿晚点,等热气消散了,我们再出去吃晚饭吧。”

    她拿出笔记本电脑,坐下来开始办公。

    洛北甯回头,见到程愿正对着电脑打字。

    他走过去瞧了瞧,问道:“阿愿,你在忙什么?”

    “写一篇稿子。”

    “什么稿子?”

    “写给一家教育期刊的稿子,主题是支教。”

    程愿手上不停,敲击键盘的声音在这静谧的秋日午后格外清脆。

    斜阳透过窗帘洒落进来,横扫过程愿和办公桌。

    她纤长的手指在光影里缓缓地舞动着,无名指上那枚淡金色的婚戒闪着温润的光泽。

    洛北甯给她泡了一杯茶,又拖了把椅子过来,坐在她身边,安静地看她码字。

    电脑上,白底黑字清清楚楚——

    “前言:

    2021年,我来园子小学支教,带六年级毕业班,班里有一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信里这样描写了一句话:“每一个愿意来到园子乡的老师都是天上璀璨的星星,给予了园子乡的孩子们可以穿行世界的星光。”这句话带给我莫大的震撼,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并未强而有力地照射进园子乡的所有学校里。而诸如园子乡这样的贫困支教地,其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

    正文:

    2021年的深秋,沁凉的风吹进一路北上的大巴车里,当车在那个名叫园子乡的乡车站停下来的时候,我迎来了人生里第一个支教历程,在这之前,我没有过教书生涯,我也不曾想过,这次的支教经历,会在某一天影响了我对未来的选择。但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在普通的日子里,突然做出了一个选择,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已经站在了命运的三岔路口。

    我所在的学校是园子乡唯一一所小学——园子小学,该地三面环山,气候属于与江南截然不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春秋季节又比较干旱,常年少雨。因而,我来支教的第一个冬天,寒冷彻骨。学校虽然翻新过,但仍然抵挡不住这森森寒气,加上住宿条件和餐食条件的落后,我内心也多次起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是每每看到老校长殷切的眼神,以及班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我告诉我自己,既然来了,就要牢牢记住:支教守初心,育人为使命。

    因为我带的班是毕业班,所以我课后多了解了一下学生家长的情况,班里的孩子们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园子乡人,除了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与班里其他孩子颇有不同,长得白净秀气,像南方人,名字也颇为文雅,叫宴清,出自“海晏河清”的意思,意为天下太平。宴清说,这是他父亲给他取的名字,他父亲是一名来自南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母亲,才留在了园子乡。

    当时我不太能理解,是什么可以让一个来自富裕温暖地区的知识分子为了一个当地女子守在这片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十来年。

    后来,宴清与我闲谈中,提及此。

    他说:“爸爸爱妈妈,爱能使他有勇有柔。”

    后来,我发现,不仅如此,园子乡这个地方,一旦深入了解,便会发现,四周环绕的山壁,像张开双臂的上帝,每晚夜间的明月像一盏明灯,照亮着这片贫瘠却纯真的热土,也指引着这片土地醒着的勤劳耕作的人们。

    如果一个人想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有无数个理由。

    而我选择留下的理由,也很简单,无非是爱和责任。

    在这里,面对淳朴又纯真的孩子们,我觉得很自由。

    所以,熬过了一个难忍的冬天之后,我告诉我自己,既然决定向前走,便不要再回头,二十七岁的年纪,既然决定放弃南方城市的一切,就要有勇气在支教区重新开始。

    打破一个旧世界,开始一个新世界,我的心路历程在这场支教中在逐渐改变。

    ……

    ……

    北山雪崩、学生辍学、送感谢信、作文比赛、金州地震……经历第一个期末考试,经历第二个期末考试……在我第一年的支教生涯中,这些一桩连着一桩的事情,现在仔细回想,都像是上天安排给我的历练,每一个难题的解决,每一个危机的解除,都仿佛给了我力量,因为这日积月累的力量,才让我变得更成熟更稳重,也更自由和坦然。

    名利、婚恋、吃喝玩乐,最初那些二十几岁姑娘所在意和焦虑的事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既然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更大的世界,我便更加坚定,给予园子乡的孩子可以穿行世界的星光,就是我往后日子里的责任。”

    敲下最后一个句号,程愿侧眸,看到洛北甯不知何时拿了一本书,正安安静静阅读着,他左侧逆着下午四五点钟的夕阳,逆着的光影模糊了他的侧颜,乍一眼望去,程愿只觉得他眉目柔和。

    她心里一动,轻轻喊了他一声:“阿宁。”

    洛北甯侧过头来。

    他的目光依旧柔软。

    “阿愿,写完了?”

    程愿笑道:“我发现你比以前要温柔许多。”

    “嗯?”

    “比几年前,我刚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你要柔和许多。”

    刚在一起的时候,他还是个指战员,年轻,气盛,眉眼间常有戾气。

    可现在,他成熟,稳重,眼睛里藏着时间和阅历沉淀下来的宁静和安和。

    洛北甯微微一笑,“你也是,阿愿。”

    她也早就从一个毛手毛脚的少女蜕变成一个有责任有担当且内心安详而强大的女子。

    “经历的事情多了,有失去也有收获,所以内心才更坦然,更何况身边也有爱,有你,所以我变得更加温柔了。”程愿将椅子挪过去,紧挨着他,握住了他的手指。

    洛北甯回握住她的手。

    屋子里有些安静,他开了电视机,又将纱帘拉开了。

    他和程愿一起朝向窗外坐着,夕阳西下,烟霞色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洒落进来。

    程愿将头依靠在洛北甯的肩膀上,两人就这么安静依偎着,也不说话,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和美好。

    身后的电视机里,传来一则新闻播报:

    “11月4日,g省榆中县园子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此次签约2个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带动就业200人……此次项目签约集中在农业发展产业。作为榆中县北部山区地段,园子乡坚持因地制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全乡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升级提供强劲支撑。”

    程愿听着新闻播报,心里动容。

    “园子乡最新一批种植的百合销量很好,叶太太带头与乡政府签了约,我没想到这一个农业产业真的能发展起来。经济带动教育,往后园子乡会清空辍学生的。”

    “这就是你说的意义吧,阿愿,你支教的意义所在,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非富即贵,而是在平常的生活里,拥有生存下去的本事,又不失掉生而为人的浪漫。”

    “终有一天,星光会洒满整个园子乡,惠及每一个乡民和学生。”

    程愿微微抬头,与洛北甯对视一眼。

    两人眉目柔和,相视而笑。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无限美好。

    ------题外话------

    本文大结局啦,谢谢各位亲亲们的一路追读和陪伴,感恩。明后天会更俞洁和孔宴清的番外,更完这两个番外才算是彻底结局啦,因为从他们两的角度会有一个大结局外的结局。另外本月中下旬会发新书,到时候还请各位亲亲们继续支持哦~再次感恩~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