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亮的那颗星
繁体版

第三章 他们要收地了

    李晋有点后悔自己的水稻收割早了,否则一千两百亩的水稻全部卖给时空戒,得换回来多少黄金啊?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老嘀感受到了李晋所想,毫不留情地说了句:“今天整个星球上收割水稻的人何止千千万,要不是看你霉字当头,感冒了被冻得瑟瑟发抖,我才不会注意到你呢......”

    做人不能太耿直,做戒指也是;这笔小帐李晋记下了。

    拍拍身上的灰尘,收起地上的帐篷,李晋朝着农场走去,他突然有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农场是建在农田边的一溜板房,四年前李晋口袋里比较宽裕的时候,找人用木材把板房装饰了一下,所以看起来也蛮不错的样子。

    这几间板房多数做了仓库,剩下的做了办公室和宿舍。

    此时办公室门口已经停了四五辆汽车和几辆摩托车,除了一辆途观SUV和一辆长城皮卡是农场的,其他的车应该都是来要钱的。

    李晋抬手看了看手表,刚刚七点一刻,要钱的人肯定是知道李晋的水稻昨天已经收获了,今天应该是李晋最有钱的时候。

    果然,还没等李晋把装着帐篷的背包放下,几只散烟的手就伸到李晋的眼前,一副你不接烟不和我说两句话我就不放你过去的架势。

    已经驾轻就熟的李晋一边推开眼前的这些手,一边问坐在办公桌前的张老爹:“老爹,昨天水稻款到账了吗?”

    张老爹是李晋中学同学的父亲,是个老会计,被李晋请来做一些记账管理的活。

    老爹头都没抬,眼神穿过老花镜的上沿看了下李晋,见李晋没啥表示,就说:“到了一部分,剩下一半孙总说他出货后立即就转过来。”

    听他这么说,李晋知道钱全到账了;张老爹是个谨慎的人,也知道李晋这两年资金比较紧张,所以他从不在外人面前把话说满。

    “到了一半啊?那就按照帐期付吧。到期该付的就全付了吧。”说完李晋又对着老爹点了下头,给他一个确定的暗示。

    “哎呀,李老板爽气。李老板下季种什么品种的小麦?我下午就把化肥帮你拉过来。”

    “是啊,李老板今年的水稻种的真好,我感觉亩产至少得有一千四百斤。我的农药还好用吧?保证让你的庄稼无病无灾......”

    “来来来,李老板抽支华子,这华子是我侄儿前两天结婚的喜烟;以后李老板有什么活都交给我做,包你满意。”

    “张老爹,麻烦你先翻一翻我这帐......”

    ......

    应酬了几句,李晋拿起张老爹帮他买的包子早餐就回宿舍里了。

    宿舍门关闭,隔绝了所有的奉承、吵闹和烦恼。

    前两年,今天是最难过的一天;因为大家都知道李老板这两年资金很紧张,收获后的第二天是最有钱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收回货款的一天。

    所以,今天如果不能如数付清账款是很难消停的。

    刚开始做农场时,李晋资金是比较宽裕的,基本都是现款现货;没想到前年一场天灾,差点让李晋折在里面。

    最困难的时候,李晋连给汽车加油的钱都拿不出来;为了农场的正常运转不得不借了银行的贷款。

    好在之后两年风调雨顺,今年夏天李晋已经还清了借款,除了一些应付款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债务。

    不过李晋也被搞得筋疲力尽,所以才有了种完这一季小麦后就结束创业回魔都的想法。

    现在看来,好像,可能,应该农业还是可以搞一搞的,否则,李晋从哪里搞来粮食出售给时空戒呢?贸易商的行为是被禁止的。李晋没有工厂,没有矿场,除了接着做农业,好像没什么其他选择。

    呵呵,其实,只要能赚到钱,吃点苦算啥?更何况,既然能赚到钱很多活就不需要李晋自己干了啊,谁还不会偷懒啊。

    水稻昨天已经收割完毕,如果不是因为那场暴雨,今天就可以安排种植小麦了。

    现在必须等田里的积水晒干后才能安排下一季的种植,也不知道小麦能卖出个什么价格?

    想到这里,李晋把最后一口包子扔进嘴里;走出宿舍,办公室里的人已经少了几个,应该是已经清账回家了吧。

    张老爹正在和那个散华子烟的工头对账,这个工头承包了李晋农场里所有的散工;一千多亩地,用工量是很大的,没有半天他们根本对不完。

    李晋来到存放粮食的仓库,里面还有些喂鸡鸭的麦子,以及一些种了准备送给亲朋的五谷杂粮。

    “嘀,检测到一种植物果实,加工后可满足碳基生物的进食需求,此植物果实每一百公克含有二百四十点的基础能量,所以该植物果实定价为2.4宇宙币每千克。”小麦的价格与李晋预测的差不多。

    “嘀,检测到富含油料的植物果实,可用于加工成碳基生物食物,此植物果实每一百公克含有五百六十点的基础能量,所以该植物果实定价为5.6宇宙币每千克。”这是黄豆,可惜产量不高。

    “嘀,检测到一种植物果实,加工后可满足碳基生物的进食需求,此植物果实每一百公克含有一百八十点的基础能量,所以该植物果实定价为1.8宇宙币每千克。”这是小米,性价比太低。

    “嘀,检测到一种加工食品,可满足碳基生物的进食需求,此食品每一百公克含有三百八十五点的基础能量,所以该植物果实定价为3.85宇宙币每千克。”咦,这是红薯干,红薯干的价值挺高的嘛,回头算一算是种小麦好还是种红薯赚的多。

    嗡...手机振动起来,李晋掏出来一看居然是村主任,我又不欠土地租金,他今天打电话过来能有啥事?

    “喂,金主任你好啊,有什么指示吗?”

    “喂...李老板你好,你上午有空来趟村委会吗?有点事需要和你说一下。”

    组织召唤,李晋当然不能拒绝。

    他回到宿舍洗了个澡,换了套清爽的衣服开车来到村委会,时间正好是9:55.

    看到李晋推门进来,金主任客气地站了起来:“李老板这时间观念没得说,和你处了几年了,还没见你迟到过,像你这样守信的生意人真是少有啊。”

    听话听音,虽然金主任依旧是很客气,但是李晋就是感觉有点怪怪的。

    他先掏出包软中华,当面拆开包装给金主任散了一根,打着火机给点上后把烟盒放在办公桌上。

    然后又从左兜里掏出一包三个五,这是李晋自己的烟,抽习惯了很难改过来;更何况三个五比国产烟要便宜,困难时期让他一天烧一包软中华他还真不太舍得。

    两人抽烟扯了会闲篇,无所谓就是今年天色好,水稻产量不错,昨天一场大雨要影响小麦的种植云云。

    看金主任不主动谈正事,李晋有点摒不住了,他可没闲工夫在这扯淡,于是主动问道:

    “不知道主任叫我来有什么事没有?”如果对方没有什么正事,李晋就想谈一谈土地续约的事情。

    来村委会的路上李晋仔细想了想,还是得种田啊,不种地他还能干嘛?种一亩地每年稳稳地收益0.7公斤黄金,这可比抢银/行来钱都要快啊。

    “那个李老板,是这样的,昨天镇里开会,要开工建设一座纺织工业园区,选中的位置正好是你租赁的那片耕地,实际上那块地早就转成了工业用地,只是前几年一直没有列入开发计划......”

    什么都不用说,说再多也没有用,农业永远是为工业或者房地产产业让步的。

    李晋也不想争取什么,首先村主任什么都决定不了,其次人家是合同到期不再续约,合情合理。

    他还不信了,自己有钱在手,还能租不到土地?

    回到农场里,农场已经没有外人了。张老爹好整以暇地坐在办公桌前磕瓜子。

    不等老爹问话,李晋主动问:“都给他们算清了?还有多少结余啊?”

    “都结清了,你今年总算是翻身了,还结余了七十二万,对了,还有昨天那没卖出去的三十亩水稻。”没人盯着老爹要钱,他的心情也比较好,说话的时候一直是笑眯眯的。

    “哦,对了,昨天那三十亩水稻早晨我已经卖出去了,比正常价格便宜了一毛钱一斤,算了,我这腰也折腾不动了。老爹,这两年辛苦你了,年底我给你包个大红包。”李晋把那三十亩水稻的去处和老爹说一声,人家是要做帐的。

    “嗐,挺过来了就好,我本来就是来帮你忙的,说难听话,我有退休金,吃穿不愁的,倒不在乎有没有红包,只要你们好那就什么都好。”

    老爹就是一个典型的江北老人,只要儿女好,他就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虽然李晋不是他的儿子,但也是从小看到大的,他就觉得和自己的儿女差不多。

    当然李晋对老爹也没话说,除了记工记账,但凡需要用点力气的活出来都不让老爹做;每月四千元的工资不多,但也相当于多了一份退休金;另外他家里吃的大米,鸡、鸭、蛋,只要农场里有的,也绝不会少了老爹一份;另外为了老爹上班方便,李晋还特意为他买了辆长城皮卡,车主的名字就是老爹自己。

    “嗯,刚才金主任找我过去,说我们这块地合同结束后就要收回了,他们要搞个工业园区。”说起这事,李晋就有点气馁。

    “什么?你刚刚有点起色,本钱还没全部收回来呢,他们就要收地了?你新做的排灌系统还有这些板房都是投入啊,真要是算钱的话这些至少得要有三十万吧,他们把地一收,这三十万不就得打水漂了?”老爹年纪大了,一激动脸就彤彤红。

    李晋连忙反过来安慰老爹,说这块地土壤有点碱,位置也偏,自己早就想换一块土地了;等小麦种好自己就去找地去,这次最好能租个三千亩,一次性签个十年的合同。

    “三千亩?那投入不是又要加大了?资金怎么办?”李晋随意说的一句话又让老爹增加了新的烦恼,他只能撒谎说:“我有个大学同学手里有笔闲钱想投资农业,他自己又没有时间管理,所以就入股我们农场了。”

    “哦,那不错,你同学算是投资对人了,现在能像你一样肯吃苦做农业的年轻人太少了。”

    “叔叔,我都三十了,已经不年轻了;你放心吧,从今年开始,我们农场会越来越好的。”

    整个下午,李晋都在研究这个冬季地里种什么好,种红薯表面看起来效益更好,但是红薯种植全过程都需要人工操作,没有配套的农业机械,用工成本太高了,另外收获后还需要再加工,把红薯制作出红薯干,这得建设一个配套的简易烘干线,目前来说肯定不现实。

    所以折腾半天,李晋最终还是决定种植小麦这种他最熟悉的冬季作物,以他目前的情况,稳稳妥妥的收获一季粮食是最重要的,至于收多收少倒是其次,至于明年收获一吨黄金还是两吨很重要吗?

    好吧,一吨和两吨的黄金差异是很大,不过只是数据的差异,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已经不大了,反正都花不完。

    想通了这些,李晋也就不再纠结,乘着这几天没什么事情,明天回趟家把这些黄金变现吧。

    于是他掏出手机,拨出那个除了前女友外最常用的号码。

    “喂,大宝你认识你们银行贵金属部门的同事吗?”

    “呦,这不是我们农民企业家吗?咋地?在地里挖到黄金了?”

    “嘿嘿,不是在地里挖的,不过也差不多,是我外公留给我妈的,最近我想扩大点投资,所以想出手十公斤黄金。”

    “哎呦,没看出来,小李子居然是个苟大户啊,黄金都是论公斤算的;你外公真有本事,经过那年月,黄金都能留下来。行啊,你啥时候回来?”

    “明天吧,这几天正好没啥事,想喝酒了。”

    想喝酒了,约酒的电话马上就来,虽然这顿酒李晋不太想喝,但是他又不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