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知县
繁体版

第18章 欲罢不能

    易品斋的老板董志成,四十二岁了,还是一事无成。守着家里的小店,日子过的比平常人家富裕一些,一日三餐,吃喝不愁,出门有车,进门有肉。易品斋的收益,刚好满足一家三口生活的需求。若是想做点别的,就要节衣缩食了。

    走到杏花楼外,听着里面传来的悦耳曲调,听着楼里男女毫不边界感的调笑,大骂这些人,品行不端,不知廉耻。

    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他还是只能站在门外听着里面传来各种欢声笑语,不能进去亲身体味一番。

    小时候的董志成,最喜欢过年了,可以领到很多的压岁钱。长大后的董志成最讨厌的就是过年,每年都要花出去好多压岁钱,还要参加各种宴会,随礼。

    生活压的董志成喘不过来气,借着酒劲,董志成想哭,想笑,想骂人。

    可是董志成他不敢,他害怕得罪人,担心因此店里会颗粒无收,一家人要跟着他喝西北风去了。

    新年刚过,董志成的口袋就被掏空了。晚上喝酒的钱,还是从儿子董小志那边骗的压岁钱。

    今晚董太太不在家,每年的新年这几天,董太太都要回娘家一趟,大肆炫耀一番。

    董太太虚荣,董志成知道,也由着她,如果不由着她,这一年恐怕都没有好日子过了。在外人看来,他们有自己的产业,每天坐等客人上门,就能挣到钱,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开店的压力。董太太喜欢炫耀,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董小志早早就上床睡觉了。董志成守着空荡荡的店,一到新年,他们店里的生意就难做。董志成索性就关了门,拿上从董小志那骗来的钱,到外面喝一杯暖暖身子。

    冷风从上下两头往董志成的身体里钻。董志成缩卷着身子,加快了脚步。

    刚过了新年,酒楼的生意也不好做。加上夜色已晚,店里更没什么人。店伙计坐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的打瞌睡。

    董志成要了一壶酒,一碟花生米,坐在靠近火炉的地方,慢悠悠的吃了起来。董志成最喜欢的事情,是喝酒的时候,来一碟炒猪肝。猪肝今天是吃不起了,就拿花生米下酒吧。

    董志成吃了一半,风风火火闯进来一个穿着狐皮披风的男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进门就不住的跺脚。原来在董志成进门后不久,外面就开始下雪了。

    那人穿的很暖和,董志成不去看他,害怕看的多了,眼里流漏出羡慕的神色,惹人轻视。

    他是开店的,知道第一印象有多重要,知道人都喜欢以貌取人。

    那人肯定是个暴发户,董志成猜测。一进屋,又是要火锅,又是让伙计把火炉烧的旺一些。

    厨子早就睡了,那人才不管,丢下一块银子,说是打赏。饭菜另算。

    有钱打底,缺钱的人谁不勤快。伙计很快吧厨子叫起来,不但做了火锅,还另外做了几个菜。那人一人吃一大桌子,很快额头就冒出一层细汗。那人又嫌弃热,让伙计把炉子搬得远远的。

    董志成心里鄙夷,你换个位置坐不就好了吗?就算你再有钱,也不带这么折腾人的。董志成鄙夷那个暴发户,更鄙夷伙计的所作所为。有钱就是爹,有奶就是娘。

    董志成不去看那暴发户,眼睛却忍不住的飘向他的黑狐皮大氅。冬天穿着它,一定很暖和。出去谈生意,别人看你穿的这样好,也不敢诓骗你了。

    一碟花生米吃了一半,董志成的酒就喝完了,纠结再三,还是叫了伙计,再要一壶。大过年的,今天就当是犒劳辛苦努力了一年的自己吧!

    董志成很庆幸,当时问伙计又要了一壶酒。如果他像往常一样,没有续杯,而是吃光花生米后,就走了,他一辈子只是一个破旧小店的老板,不会开分店,也没有机会去逛杏花楼。

    “是志成哥吧!”

    那个暴发户突然很亲切的喊着董志成。董志成也愣了一下,他认识眼前这个人吗?

    “我呀,卓一今,以前住在你们家隔壁。那时候,我爹没少把家里的东西,拿到你们铺子里换钱。”

    董志成这才想起来眼前的人是谁?

    “可是你们全家不是去长安了吗?”

    “我回来祭祖。”

    卓一今没有邀请董志成同桌共饮,两人隔着桌子谈话,最后聊到卓一今发大财。

    “有钱有什么用,累出来一身的病。自从我生病后,我老婆和孩子都不跟一桌吃饭了。”

    “你的病,传染。”

    “不传染,就是治不好,惹人嫌弃呗。”

    董志成心里暗暗庆幸,说不传染,谁信啊?

    两人又聊了一阵,聊到了卓一今的生意上。卓一今打算做完最后一单生意,就把生意交出去,回家好好养病,陪陪孩子之类的。

    董志成又瞥了那大氅一眼,心痒难耐,终于厚着脸皮说出了心里话。

    既然卓一今不打算做生意了,能不能把生意交给他。

    “可以啊,为什么不可以呢?”

    “不过你这生意会不会有风险。”

    “一没偷二没抢,有什么风险啊。人家本来是做金桔生意的,有一年地震,把种金桔的山炸出一个口子,人家才知道,里面是满满的金矿。就改行就首饰生意了。因为没有什么经验,做出来的首饰样式老旧,卖不出去,所以才低价出售的。因为没有什么成本,才卖的这么低。”

    董成志信了,想先看看货,在决定。

    临走的时候,外面的雪下的更大了,卓一今就让董成志穿着他的大氅走。董成志再三拒绝之后,才答应。

    这大氅真的是又舒适又暖和,董成志回到家,左右都舍不得将其脱下来。穿着大氅在屋里走来走去,对着妻子董太太的铜镜,左照照,右照照。

    晚上睡觉的时候,生怕弄脏了它,把它好好的收起来。

    到了约定跟卓一今见面的时间,董成志将大氅好好的包起来。今天是要去把衣服还给人家的,在穿着去,显然很不合适。

    董成志见到了那个老天追着喂饭吃的男人。一副农夫模样,一双眼睛又小又犀利。他叫毛玟,祖上是种金桔的。家里发现了金矿,觉得种金桔有违他们的身份,索性就不干了。

    他把一堆首饰像倒垃圾一样,哗啦一下,倒在董成志的面前。

    董成志是做古董生意的,平时玩的是瓷器,对金银首饰一窍不通,不过基本的辩解真假的能耐,还是有的。

    这些都是真金白银,样式是老了一点,但是很精致。而且人家只收一半的价格。第一次合作,他们不收押金。卖的好了,第二次合作的时候,先付全款,再拿货。

    这样的买卖,董成志哪里能不答应。第一批金银首饰很快兜售一空。董成志留一半,剩下的一半交给那个农民模样的人毛玟。

    挣了钱,董成志要请卓一今喝酒吃饭。酒饱饭足之后,卓一今还不尽兴,拉着董成志去杏花楼坐坐。

    这是董成志第一次去杏花楼,千言万语化作两个字——舒服。

    又买了两次金银器,董成志的老邻居就没有在掺和进来。董成志没有把生意的事情完全告诉自己的妻子,藏了一半的私房钱。

    杏花楼不像董成志想象中那样,人家伸手拼死了问你要钱。人家从不会问你张口要钱,却笑盈盈的满足你的一切需求。董成志不好意思,就主动给钱。无论给多给少,人家都是笑盈盈的,很容易就满足了。

    在杏花楼,董成志认识了璃玉,璃玉是个腼腆活泼开朗的姑娘。不过杏花楼的老板对她不好,经常打骂她。董成志心生保护欲,总是护着璃玉。为了让璃玉免受别人的骚扰和欺负,董成志不在的时候,就花钱包下璃玉,不让璃玉去伺候别的客人。

    董成志想要替璃玉赎身,盘算着这些天,他至少攒下来一千两,足够给璃玉赎身了。

    当董成志打开自己的小金库,里面只有一把零钱。

    开始董成志以为是被偷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又以为是被妻子发现拿走了,马上又摇头。他的妻子跟贼一样,不会还给他留一把零钱。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被他花光了。

    董成志心里盘算了一下,才发现,短短两个月,他在杏花楼不知不觉花了将近一千两银子。

    没钱的董成志又找到了毛玟,毛玟给了他一批货,这批货有问题,就算是董成志,也看出来,这些珠宝价值不菲。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董成志想着,再干一笔,给璃玉赎身,他就收手。

    有钱了的董成志,总感觉钱不够花。一次次从毛玟那边拿货,以至于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