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明月祭河山
繁体版

第十六章 老兵之道

    刚过中午末央三人就已经上路了。尽管老广昌特意从屋里抱了一床棉被在轿子里的座位上垫一半靠一半,但末央依然不舒服,一双长腿蜷了不是,伸直了也不是。他穿的是一件青布盘领长袍,脚蹬皮履,头顶深色方巾,两道剑眉更是醒目,也或心思变了,两只眼睛也变的炯炯有神起来,更显得面庞刚毅,身上居然隐隐若现不怒自威的豪气。

    马车在石板路上骨碌碌地一颠一晃跑着,知了也坐在轿子外面车辕的旁边,一会就失去了坐轿车的新鲜感,昏昏欲睡起来。老广昌见状咕噜道:“这孩子……”

    “怎么啦?”末央撩开前面的布帘问。

    老广昌示意他看知了,末央笑了笑,起身把知了抱进轿子里,放在被子上让他躺好,自己出了轿子坐在车辕的另一边,身心豁然清爽起来。

    “大概什么时间能到塘沽?”末央问。

    “傍晚的时候应该能到了。末爷,你也在轿子里迷糊一会时间就快了”老广昌道。

    “我不困,陪你说说话”末央道,“老广,你兵差做了这么多年,有没有打过仗?”

    “这年头还能少了仗打。年轻的时候跟着官爷东奔西跑,没少见过血。”

    “那怎么就混成了这样?”

    “唉”,老广昌叹了一口气道:“要怪就要怪我这张嘴,好咪一口,不然现在千总不敢说,百总应该是有的做”。

    “老广,你在战场上应该有一套吧?”

    “保命应该有一套”老广昌嘿嘿笑道。

    “战场上的第一原则就是首先保护好自己,然后才是消灭敌人。战场上保命也是本事”末央称赞道。

    老广昌听到这句称赞愣了一下,转头呆呆看着末央。末央却轻描淡写地看着前面扑面而来的风景。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后面追上来,和轿车擦身而过的时候,末央看着骑马的人,骑马的人也正转过头来看末央,那人的脸被一块黑布蒙住,只留出一双眼睛,四目霎那间相击,啪地一下就闪过去了。

    “看道,看道……”末央突然提醒老广昌,才把老广昌惊醒过来。

    惊醒的老广昌盯着疾驰而去的马道:“这不是巡抚府的一撮黑吗?这么急着上哪去?”

    “一撮黑?你说的是人还是马?”末央问。

    “那是巡抚府的马,叫一撮黑,它尾巴上有一撮黑毛,特别显眼。常州府的那几匹好马我心里都有数”。

    “马上的人你认识?”。老广昌摇摇头。

    “老广,我需要你这样的老兵。只是这酒该喝的时候喝,不该喝的时候要少喝”末央望着前面好像是在自言自语。

    老广昌一言不语盯着前面的路,腰杆子却挺了挺。

    “哎,老广,那天夜里你们看见的倭贼是个什么样子?”末央突然看着老广昌问。

    老广昌想了想道:“天黑看不清楚,就是有点火光一闪一闪也看不真切,感觉跟我们也没什么区别,也都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

    “你就没听见他们讲话是什么腔调?”

    老广昌突然又愣一会道:“那些人是大喊大叫了……对了,我怎么没听出来倭贼的腔调呐?”他略显疑惑看了看末央,“这些倭贼大概都说我们汉话吧”。

    末央心里咯噔地悸跳了一下。那天夜里在野菇岭遇到的那些倭贼从头到尾说的可都是日本话。

    “夜里倭贼去的人多吗?”末央又问。

    老广昌点点头,“从街上到院里,最少也得有百十口人”。

    “这么多的倭贼,这可不是小股流窜的乱匪了”末央自言自语道。

    “末爷,我们去找什么样的证据和证人?”老广昌问。

    末央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没有答理老广昌。这么多能说汉话的倭贼奔波数百里地到了塘沽设计抢劫了几万两银子,又全身而退,真是不可思议。末央摇了摇头,把不可思议说出了声。

    “你说什么?”老广昌问。

    “我是说这帮倭贼如果就是这附近的土匪呢?”末央被自己突然说出的话吓了一跳。

    老广昌却不以为然的道:“倭匪和这附近的土匪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一窝子匪”。

    “老广,如果要想查出那天夜里到底来了多少倭匪,应该找谁能查的明白?”

    “要问明白那天夜里的事,找驿站的驿丞大概能说的清楚”老广昌道。

    “驿丞是多大的官?他晚上住驿站里吗?”末央问。

    老广昌嘿嘿笑了笑,“驿丞跟我一样只吃俸禄不入流,一般在这里干个三年就走人,都是拖家带口住在驿站里。所以,驿丞应该比较清楚。”

    说着讲着日头已经偏西了,官道上的商旅行人也逐渐稀少下来。

    “大概还有多久能到?”末央问。

    “快了,今天道儿顺,跑的顺溜,估摸再有半个时辰就能到了”老广昌又抖了抖缰绳道。

    又跑了一段路,前面出现了一条河,紧挨着河对岸是一片屋舍。老广昌道:“到了,过了河就是塘沽”。

    到了桥头,轿车放慢了速度,老广昌从车辕上跳下来,拽着马的笼套慢慢地过桥。下了大桥就拐到街上了。

    这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塘沽的街上人影稀少,街边的铺子也都早早地上了铺板,只有间或一两间杂货铺和小饭铺子透着昏黄的光出来。老广昌牵着马在一间挂着灯笼幌子的铺子前站住,对末央道:“末爷,就在这家客栈住下吧?”

    末央这才看清灯笼幌子写着“悦客来”三个字,他也跳下车辕。一个伙计从店里迎出来道:“客爷来啦,吃饭还是住店?”

    “住店”老广昌道,转身挑开轿子的布帘喊醒知了道:“你可真能睡,把被子叠叠抱下来”。

    这时候又一个小伙计出来拽着马缰绳绕到旁边的大门进后院。“先给马饮点水,再给它上料子”老广昌叮嘱道。

    老广昌找伙计要了一间上房和一个小间,他和知了住了那间小间。

    末央进了馆舍,伙计跟着端了一盆温水进来,请末央擦脸洗手,跟着又送了一壶热茶过来。知了也拎着一个包裹进来,把包裹放在床边。

    末央问:“老广呢,也叫他过来”。

    这时候,伙计把台子上的灯点着了,屋里顿时亮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