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牦牛的人
繁体版

第169章 遇到挫折想退缩

    这样,大学四年里,大成一直沉浸在“无限痛苦”中,就算自己喜欢的女孩换了不知多少男朋友,也轮不到他,万恶的感情啊!

    直到毕业,他始终孤身一人,哪怕毕业两年后的今天,在与林力的一番通话后,仍不忘自嘲,“我还是单身狗呢,恋爱都没谈过。”

    林力于是庆幸自己的遭遇,至少知道了爱情是什么滋味,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快与邹雨走入“爱情坟墓”了。

    “你现在还在西藏吗?”林力问。

    “以前在县里当过一段时间老师,后来辞职了。”

    “那现在在哪里高就?”

    “在工地搬砖呢!”

    林力呵呵笑,想起土木工程专业的学长们,“刘老板啊,失礼了。”

    原来,毕业回内地没有“饿死”的人大片大片,林力便又懊悔,他在想,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人都是在老家的人,他们不用背井离乡便能“活”下去,守着妻儿、陪着父母,这大概才是真的生活吧。

    大成寒暄了几句,“有时间回拉萨了看你。”

    林力无暇沉思,他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尽快按照局长指示起草文件,在咨询了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及部分前辈后,尽管不知所云,只好硬着头皮“胡编乱造”。

    比如,在查古牛场卫生方面,他写道:续霍村要指定专人负责,或安排驻场工作人员轮流值日,每天完善工作日志,对牛粪进行及时收集,其他杂物清扫干净。

    别的不提,牛粪如何收集?在写完以上文字时,他自己都觉得好笑。

    总之,当他把初稿呈给刘强时,看得出领导略有不满,但却没有得到呵斥。

    “确实还差点意思,你得设身处地地站在牛场工作人员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又不能片面,要把最大化经济效益与最小化工作量有机结合,当然,也要严格执行县委各项要求。”

    林力听得头晕,“书记,可能我水平有限。”

    “这不是水平问题,是态度问题,记住,态度永远比能力重要。”

    林力怯怯地接过刘强改得面目全非的材料,并不吱声。

    “去吧,再问问,再改改。”

    回到办公室,林力一头雾水,好在刘强的字迹并不潦草,他可以轻易辨别。

    “你先按局长改得写出来,再多读几遍,首先克服低级错误,再向其他同事请教请教,一回生二回熟嘛。”办公室的几位“阿佳”劝慰道。

    林力照做,实际上,刘强已经改得很仔细了,大到错别字,小到标点符号,几乎面面俱到。

    下午,当他再次怯怯地敲开局长办公室的门,坐立不安的样子还是让刘强无奈,“就这样吧,瞧把你愁的,多用心学,要尽快转变工作角色,懂吗?”

    林力点头,“书记,实在不行我还是回乡里吧,再锻炼锻炼。”他似乎鼓足勇气。

    但其实,还是闹情绪。

    刘强点燃一颗烟,“这么点小困难就想退缩了?你现在回查古干什么?真就混日子?”

    林力不敢正视刘强,“还是怕能力不足影响了全局乃至全县的工作。”

    他的话也算肺腑之言,刘强的话也不假,可当两个真实的语句碰撞时,往往伤人伤己。

    “去办公室吧。”

    林力识趣地走开,吴辰正好打来电话,“下班了帮我搬东西,我来县里了。”

    看来,他终于还是“想通了”。

    距离下班尚有不足半小时,林力将刘强最后的定稿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打印好后,没有再去征求领导意见,而是盯着手机坐等下班,一分一秒都格外漫长。

    他索性再次联系吴辰,“搬东西可以,搬哪儿去呢?”

    “现在可以的话我来你们单位门口等你。”

    “嗯。”林力决定“早退”,下班还有五分钟。

    等吴辰找到他,林力才发觉,这哪里是搬东西,简直与自己离开查古毫无分别,两包行李加被褥,完全不用帮忙。

    “主要是一起聊聊天。”吴辰见林力满脸疑惑,第一时间解释。

    “这倒很有必要。”林力来了兴致。

    “怎么样,你比我早来,有何感想?”

    “感想就是想回乡里了。”

    “什么情况?”吴辰将车停在宿舍楼下,满是震惊。

    “嗨,就是感觉能力还不够,在县里怪憋屈的。”

    二人一次性拿完行李,气喘吁吁。

    “哦,对了,你到底在哪个单位?”

    “卫生系统。”

    在西藏,四楼虽不算高,但在朗夏,当属“高层”了,爬上四楼需要消耗的体力,一点不比内地爬十楼少。

    但在内地,十楼不都有电梯吗?

    “卫生系统也挺好啊,听说局长人不错,还没架子。”

    “嗯,我也是因为这个才选择去的。”

    吴辰已不那么喘了,林力却还涨红着脸。

    “晚上想吃啥,先把饭点上。”

    “出去再看吧。”

    他们在朗夏的大街上“肆意横行”,却无多少话题,林力建议吃面,吴辰则坚持不能过简,理由是:吃面不像请客的样子。

    他义正辞严,“你帮我搬东西了,说好请客,吃面是万万不能的。”

    林力只好顺从,“你这讲究有点多了。”

    相较于2013年,朗夏县县城变化不算大,唯一的区别是饭馆不知何故增加了许多,这也让林力二人有了可选择的余地。

    “川菜吧。”吴辰说。

    “行。”林力爽快地答。

    作为在藏多年的家伙,林力早已习惯了川菜的味道,吴辰同样对川菜青睐有加。

    事实上,就算本地人,尤其是本地干部,不习惯川菜的已经凤毛麟角了。

    早些年甚至还有戏言:在拉萨不会讲四川话?那你可能不懂汉语。

    由此可见,四川的种种元素已在拉萨深深扎根,基层县乡也不例外。

    三道菜很快做好,林力还是坚持,乡里其实挺好,至少要求没那么高。

    吴辰反问:“要是真让你回乡里,愿意去吗?”

    林力思忖片刻,“好像也是啊,如果这样回去,别人肯定以为我们太水,被组织抛弃了。”

    “不是我们,是你。”吴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