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杀了妖怪,但我真不会雷法啊!
繁体版

第二章 业余的人还在努力的混

    正在想些有的没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便是一个中年人的声音:“尘心小师叔可在房中?”

    “来了!”陈新翻身起来去来了房门,把一个中年道士迎了进来。道观里修士众多,往日由于木讷也少与这些师侄辈的道士交流,只知道这中年道士道号似乎叫做玄音。

    不等陈新询问来意,玄音道人开口道:“好叫小师叔知晓,方才得师尊吩咐,自今日起需得给小师叔经常安排些山下的俗务,让小师叔不能只顾埋头修行,也要多些世事历练。”

    陈新闻言不由腹诽道:这就开始安排工作了?真就是不养一个闲人呗!堂堂二把手,也得干点事情。想来以前是呆呆傻傻的,怕他帮倒忙干坏了事情。刚有点聪明的样子就要被安排业务了!

    “玄音师侄此时前来,可是今日已经有了安排?”

    玄音笑道:“今日几位师弟需去一位居士家里诵经祈福,小师叔也一起去吧。那位居士颇有些家资,往日里供奉也不曾断。一起去想来也能赚些私房。”

    这不就是跟着去见长期合作的大客户吗?了然!还不是主要负责人,自己就在旁边熟悉一下业务流程就行。最重要的是还有份小费拿!至于法金想必早已给了观里。这可比窝在观里苦逼的抄写经书要爽多了。

    没有不应下的道理。陈新送走了玄音道人,换了身比较新的黑色道袍,整理了一番修道者的仪容,就关上房门向观外走去。

    来到观外,见到三个玄字辈的中年师侄身穿黑色道袍和五个身云字辈小道士身穿灰色道袍,众道士都木簪道髻,处理观外俗务的道士又都是好卖相,搭配着身后远处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个个都好似神仙人物。

    看样子他们已经等了一会儿了。见到尘心小道士来了,都赶紧上前行礼。看来经常出门的人礼数倒是挺周全,不像那些不常出观的道士们随意。

    陈新也不敢托大,回礼之后便和众人一起出发了。

    下山路途的景色和前世完全不同,前世是坐车直接一路开上山来,现在却要一步步走下去,好在尘心小道士的身体素质不错,想来是山上每日作息规律的缘故。

    此世从山上到山下虽然还只是土路,但平日里香客众多,故而路修得很宽很平整,方便车来车往的权贵们。

    山麓里雾气升腾,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各种树木郁郁葱葱。咋一看,让人如坠仙境。

    约莫走了一个半时辰,下到山脚,又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山下凤河桥镇余家村,大地主余老爷正是此行的大客户!

    远处看着好大一处青砖院落,院中有果树高处墙来,后院还有小楼,也不知有多少房间。陈新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哀叹现代人有什么好骄傲的,当一辈子的社畜最终有几个能比得上古代乡下地主老爷的?

    只见正门口一个玩耍的小屁孩嗷嗷叫的冲进院子里大喊:“老爷,山上的道士老爷们来了!老爷,山上的道士老爷们来了!”

    少顷,一个看起来五十来岁身穿黑色绸缎衣服,一脸富态满面红光的肥胖老者兴高采烈的带着全家老少在前,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身穿灰色粗布衣服,头戴布帽管家打扮的干瘦中年人领着众帮工丫头在后,一起出门迎接众道人。

    那肥胖的老者正是大客户余老爷,他开心地笑道:“各位真人,老夫可算是把你们盼来了!”

    领头的玄玉道人带领众道士向余家众人稽首行礼:“无量天尊!让众位居士久等了。”

    此时日已近午,饶是众道士身强体壮,却也十分疲惫。余老爷早已备好了丰盛的午膳,直接将众人引入府中客厅后,陈新和众道人一张大桌,余老爷带着两个儿子亲自作陪,双方斯文的吃喝了一顿。

    膳后,自有丫鬟奉上当地有名的上等毛尖茶。陈新喝茶的时候看了一下,茶叶果然都是品相完好带着白毫的嫩芽尖,个个都竖立漂在浅绿色的茶水表面。轻轻吹开茶叶,吸溜了一小口,感觉连牙缝里都是茶叶的香味。果然是个虔诚的居士!而且是很有钱的居士!

    茶足饭饱后,众道人和余老爷略微闲聊了一会儿权作休息,便开始处理今天的业务了。

    众人起身前往余家的小祠堂,先是余老爷和领头的玄玉道人给祠堂中间供奉的祖先牌位和观音像上了香,随后众道人便在蒲团上坐下。

    陈新看着其它道士从怀里掏出道经放在盘坐的腿上,瞬间懵了。卧槽!经书!你们也没人提醒我要带经书啊!我的经书还在枕头上睡觉呢!再说了我现在还不知道等会儿念哪本经书呢!

    此时想向领队的玄玉道人说明情况已是来不及了。

    陈新内心慌的一匹,脸上却一片理当如此的平静。暗自咬咬牙,只好略微整理道袍,双手大拇指相抵在上,其余四指交叠在下,放于下腹前,小臂接触大腿以作支撑。面上再庄严肃穆,配合着一身道袍,一股得道高人的形象油然而生!

    祠堂外的余家众人很快发现陈新的不同之处,不由疑惑几个时辰的经文这小道士能一字不差的全背下来不成?看起来穿着黑色道袍和三个带头的中年道士打扮一样,修为却比他们还高深的么?不过畏于场合的严肃,无人敢出声询问。

    玄玉道人翻开经书便开始了领诵,众人一起跟着吟诵。

    陈新混在其中,每个字发音只比其他人慢个零点五秒不到,声音也一样的抑扬顿挫,其他人都未发现异常。渐渐的陈新完全找到感觉,这不就是全班一起背诵语文课文吗?我只要每个字的发音慢一丢丢,所有的汉字都是单音,谁能发现我其实一句都不会背?我能一起跟着混到下课!这本事,十年义务教育少了一年复读都不行!

    祠堂外的众人见这小道士果真不看道经,直接背诵,而且和旁人一字不差,还气定神闲,都不由露出敬畏的神色!果然是得道高人!功力竟如此深厚!

    渐渐的,三个玄字辈的道人发现了陈新好像是没带道经,恍然大悟这是他第一次接触业务,自己几人竟不知道他没有带经书。都是几十年的业务经验了,各个都不动声色。看着陈新的表演,祠堂外没几个读过书的余家众人看不出深浅,但他们三个半辈子的功课和业务可不是白做的,一眼就看出来陈新在滥竽充数。没有出声责备,反倒都是满眼赞赏的对他略微点了一下头。

    没多久,几个低辈分的小道士也都发现了陈新没有带道经。在业务经验并不丰富的他们眼里,陈新这个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年轻师叔祖竟功力如此深厚!这些道经他竟然一个字都没背错!简直恐怖如斯!

    约莫念了一个时辰的道经后,众道士念经声越发高昂,陈新心想这本经书怕是要念完了。果然众道士声音开始渐转急促,最后突然放缓齐齐结束停下。

    此时众道士开始中途休息,余家下人也奉上早已备好的蜂蜜茶给众道士润口。

    喝完茶后,几个道士如厕的如厕,闲谈的闲谈。

    陈新如厕回来,玄玉道人笑着走过来说道:“师叔第一次参与此等俗务,想来是没有准备经书。”

    眼看祠堂外看热闹的余家众人连最悠闲的孩童都已不耐烦念经声离开,陈新回答倒也如实:“以前从未参与过这些差事,确实如此。”

    玄玉道人赞赏道:“却是我等的疏忽,好在师叔灵机应变,将方才应付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