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丰碑
繁体版

2.1 升平

    银河历1901年,新世纪开幕后的一年,新的风气也在蓝星上刮起。

    今年是凌枫加入特遣队的第三年,无论是出任务还是办私事,身上的特遣队气质已越发浓厚。

    杨安景今天起的很早,带着凌枫去执行护送任务。

    这趟任务会南下,而杨安景也顺便去拜访一下自己的老朋友,这也是她执意带上凌枫的原因。

    飞行器一路行驶,所到之处,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色。

    距上一次清洗已过了快三年整,蓝星上早已没有黑色势力的影子,人们载歌载舞,夜夜狂欢,于相安无事的日子里尽情享受。

    几个小时后,杨安景和凌枫来到南方;飞行器停在一亩鳞次栉比但冷冷清清的研究院外。

    “杨姐,这里是……”

    “这里是蓝星的中央科学院,”杨安景看着那仍然气派的大门,“里面的各种设施都相当齐全。”

    凌枫和杨安景走上前,看见略显暗沉的伸缩门旁,一块掉色的烫金色牌匾钉在外墙上:蓝星中央研究科学院。

    “这里是整个蓝星的中央科学院吗?”凌枫好奇问道,“为什么感觉这么冷清?”

    杨安景向安保机器人表明来意,带着凌枫进去:“不知道,姐也太久没来了,我可记得以前来来往往人挺多的。”

    偌大的地盘,如今连一个打杂的都看不见。

    两人正走着,迎面开过来一辆小车,车上一位鬓须花白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握着方向盘:“安景丫头,这边,哈哈。”

    车晃晃悠悠地停在两人面前,差点没把凌枫撞上。

    杨安景看着老人,说道:“唉呀,吕伯,你怎么又开上车了?出事了怎么办?”

    吕姓老人扶了扶老花镜,笑道:“没事儿,这里现在都没几个人,我自己开着玩玩——这个小伙子是?”

    “对了,这个是凌枫,我的队员,”杨安景介绍到,“小枫,这位是科学院的首席研究员吕浩然,以前我颇受吕伯照顾。”

    吕伯捋捋胡子:“你就是凌枫啊,安景丫头提起过你,说你前途无量啊。”

    “吕伯!”

    “哈哈,都快上来,我载你们过去。”

    “别了,您老后座歇着去吧,我来开。”杨安景坐上驾驶位,凌枫和吕浩然坐在后座;车子启动,朝科学院里面的建筑群驶去。

    路上,看着周围空无一人的厂房和科研所,凌枫不禁问道:“吕伯,这么大一所科学院,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

    吕浩然看着周围的楼房,仿佛看见之前人来人往的忙碌景象:“唉……都是这几年逐渐冷清下去的。”

    “委员会从前年开始缩减研究经费——社会安治,委员会便减少了这方面的投入,并且那些重要的研究设施也搬走了。”

    “经费减少,科研任务减少,慢慢地这里的研究员们也选择回家过日子去了;到今年为止,整个科学院走的走,辞的辞,就剩我和泽巴老头还领着两个小团队。”

    杨安景也说道:“不止,委员会似乎对军队的开销也下调了不少,好多军人也下岗回家了。”

    “军队也是这样?那出啥事了只有你们特遣队来顶上。”

    凌枫又问道:“吕伯,您一把年纪了,怎么不像其他人一样回家养老呢?”

    “嘿嘿,”吕浩然笑着,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老头子我早已迟暮,这辈子的心血都花在科研这方面了,想让我回去,至少也先等我把手上最后一个项目做完,嘿嘿嘿。”

    车一路开至科学院的中央,几人下车,总算在科学院总部看见了一些人。虽说只有可怜巴巴几个人,他们看见吕浩然还是恭恭敬敬地尊称一声:“吕院长!”

    杨安景道:“吕伯,您都当上院长了?”

    “什么呀,”吕浩然为两人叫来电梯,“科学院的管理层早就走了,剩下这点人,就把我推上院长的位置;不过我这院长也不称职,管理方面的东西一窍不通,只忙着做科研。”

    科学院虽然只剩下总部还有些人在工作,但总部打扫得一尘不染。

    三人乘电梯来到二层,一开门,一个小男孩立马窜出来,边跑边笑:“吕爷爷!”

    “唉!”吕浩然脸上的笑容几乎把皱纹折到一起,略显吃力地弯下腰,将小男孩一把抱起,“安景,凌枫,这是我的干孙子允浩;浩儿,给哥哥姐姐打招呼!”

    男孩的大眼睛水汪汪,好奇地看着他俩:“哥哥姐姐好。”

    杨安景用手捏捏他圆嘟嘟的小脸蛋,眼睛里冒星星:“好可爱的小孩子!吕伯你什么时候养的孙子,都不告诉我一声。”

    “嘿嘿,这孩子跟我有两年了,”吕浩然怜爱地看着他,“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还是个孤儿,在孤儿院里又受人排挤;我看着可怜啊,就把他接出来了。”

    “不过,我找委员会,让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在偶尔可以从委员会基地里出来找我。”

    凌枫疑惑道:“这么说,他平时就在委员会基地里?可我没怎么见过有小孩啊?”

    杨安景说道:“兴许平时都在基地里养护,不能随便外出吧……”

    吕浩然抱着允浩,带着两人来到自己的实验室;研究员们见状,纷纷打招呼:“吕老!”

    吕浩然把允浩放下去,摸摸他的脑袋:“浩儿,爷爷同哥哥姐姐说会儿话,你先自己去玩好不好?不要到处乱跑。”

    “嗯!”允浩点点头,一溜烟跑开了。

    三人来到实验室里,进入吕浩然单独的休息室——他平时都住在实验室里,这里整齐叠放着衣物,还放有一张床。

    吕浩然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张卡:“你们来得正好,我还想请你们帮老头我个忙呢。”

    “我的团队项目,目前基本做完了所有理论研究,就差实际操作了;但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这座科学院基本被搬空了,实验器材我们可以解决,但实验原材料不够,我们也只能干看着。”吕浩然叹口气。

    杨安景看着桌上的一排图纸和数据,说道:“您是需要原材料?没问题,要什么可以发给我,我帮您去委员会的资源部门采购——话说您的项目是什么?”

    说到这,吕浩然的双眼似乎亮了一些,自豪的把桌上的研究图纸排开:“你两来看,这就是我的团队的研发成果:高灵敏神经义肢。”

    “这种义肢对残疾人士是一大福音,借由纳米技术搭造的神经连接框架,患者的肢体神经末梢可以最大限度地和机械义肢连接在一起,其灵敏度能做到几乎和原生肢体持平。”

    “也就是说,装上这种义肢,就像人体再长出来一样。其不仅可以做到神经的完全连结,还可以与身体的生理信号几乎同步,比如呼吸频率,血流速度等。”

    “但现在有个问题,”吕浩然顿了顿,“义肢好归好,人体对它还是会产生严重的排斥反应,这也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现阶段最需要的,便是合适的材料,尤其是对人体不会产生严重排斥的温和材料。”

    杨安景一拍手:“我记得委员会有一种生理合金,这种特殊的合金对人体的生理破坏是目前最轻微的,用它来作原材料再合适不过了。”

    吕浩然点点头:“我这次就是想拜托你,帮我找一些包括生理合金在内的一些材料,科学院这边实在是凑不出半点来了;我把材料信息发到你手环上吧。”

    杨安景点开手环上的信息接收,把材料投影出来大致看一遍:“这些大多数都能在资源部门找到,交给我吧吕伯。”

    “别急,丫头,”吕浩然把手上那张卡塞到杨安景的手中,“怎么能花你自己的钱呢;这是我的一些积蓄,不多,买一批材料应该够了。”

    看着手中那在今天略显落后的卡片,杨安景问道:“吕伯,这……您不会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了吧?”

    “嘿嘿,一点棺材本。”

    “……”

    杨安景和凌枫走出科学院的大门,凌枫见她不停地端详着那张卡,问道:“杨姐,吕伯是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奉献给了科研吗;真是位让人肃然起敬的科学家。”

    杨安景点点头:“可以说吕伯就是为了科研而生的,而且他所有的研发课题都围绕着蓝星人的衣食住行和疾病,说他是人民科学家一点不为过。”

    “可……为什么委员会要取消几乎所有的科研项目呢,这样做难道不会让蓝星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吗?”

    “姐也不清楚,”杨安景和凌枫重新登上飞行器,“或许下次我们可以问问一队的那个家伙。”

    飞行器再次腾空而起,朝着北方的委员会基地驶去。

    凌枫隔着窗,看着下方路过的繁华城市,晚霞中散发着黄金般的奢靡风光,每个人都在幸福的笑着,一派歌舞升平。

    可蓝星真的升平了吗?凌枫觉得是,又好像不是;飞行器不断前行,朝蓝星未知的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