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漂亮师妹
繁体版

第十八章,皇上万岁万万岁

    内,一个身长八尺有余,目重瞳子的中年男子,一袭黄袍,他的面容略显憔悴,但是威严之气逼人,他正是大夏的开国皇帝,玉珍皇帝。他高座龙椅,正襟危坐。这时,只见文武百官全体跪下,山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顿时,回荡之声,环宇天下!

    玉珍皇帝朗声回道:“众爱卿平身!”

    这时大内总管樊公公高声诵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中书省左丞孙天佑出列禀道:“启禀皇上,当下正是汛期,前日,长江突发洪水,我大夏沿江百姓受灾非常严重,更有人因此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恳请陛下,给予赈灾!”

    玉珍皇帝问道:“众爱卿可有良策?”

    户部尚书田波出列答道:“微臣有事启奏!”

    玉珍皇帝说道:“准奏!”

    户部尚书田波说道:“皇上,这次灾情,微臣以为应该由地方筹措银粮,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为陛下分忧才是,并非动不动就将灾情上报御前。”

    玉珍皇帝问道:“孙爱卿,你作何解释啊?”

    中书省左丞孙天佑立刻回道:“回皇上,我大夏国,十九个地方州府,现已有十个州府受到灾情冲击,目前上报到微臣手上的灾情就有八个。”

    中书省左丞孙天佑继续说道:“本次洪水过后,沿江两岸不少房屋损毁,农田被淹。微臣想,我们首先应该由户部立刻组织地方,修建房屋控制疾病。粮食要从附近的州县筹集然后再从各大粮仓调拨粮食去灾区。一般水灾之后都会有传染病流行所以地方州府要立刻限制百姓不让他们乱走,避免疫情扩大。微臣听说各个地方,已经开始募捐,就连富商大户开粥场的都有了,微臣觉得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要让陛下知晓,所以微臣这才将受灾情况禀报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玉珍皇帝说道“孙爱卿不必紧张,民为国之根本,民亡,则国将不存焉。若朕的子民受了灾情,朕作他们的皇帝都不知道,玉珍皇帝接着说道:“以后众爱卿凡是涉及到民情、民意的事情,必须立即向朕报告,若有严重漏报、迟报、晚报者,将一律依照我大夏国法严厉惩处!”仿佛皇帝这句话是专门针对户部尚书田波所说。

    顿时,户部尚书田波内心翻江倒海。

    这时太平大殿之内,群臣朗声回道“是!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玉珍皇帝接着说道:“这次地方州府,既将灾情上报了上来,说明灾情非常严重!朕前日登上朝天门,俯瞰两江,江水湍急,已然知晓了长江的灾情,朕特命地方州府,全权处置灾情,如确钱粮确实不够的情况,将所需粮款悉数上报,由国库给予开支。同时一定要安抚好灾民,不能出现冻死饿死我大夏子民的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朕绝不轻饶,将以国法惩处之!”

    大殿之内,群臣朗声说道:“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玉珍皇帝接着问道:“众爱卿还有何事?”

    这时,只见兵部尚书罗喉出列禀道:“陛下,现如今中山国已然成雄踞北方之势,目前中山国正和小明国交战,如若任中山国吞并小明国,那下一步将和我大夏,成对峙之势,这将对我大夏构成严重的威胁,还请陛下定夺商议之策。”

    玉珍皇帝沉思片刻,问道:“众爱卿,听闻兵部尚书罗卿所言有何良策?”

    群臣听闻此言,窃窃私语,无人敢应。

    玉珍皇帝见此情景,心生怒意,但还是压低怒火,再次问道:“众爱卿,我大夏国该如何处之?”

    这时但见兵部尚书罗喉:“陛下,臣有一策,不知可否?”

    玉珍皇帝说道:“但讲无妨!”

    兵部尚书罗喉说道:“微臣以为,现在中山国正和小民国斗得正酣,我们大夏正正好坐收渔翁之利,不论哪一方败北,我们立即出兵击杀胜利一方,即可获利,到时败北一方,必定俯首称臣!这必将为我大夏逐鹿九州奠定了坚实基础。”

    玉珍皇帝听闻此言,玉珍皇帝听闻此言,也频频点头,开口问道:“众爱卿,觉得此策如何?”

    大殿之内,群臣听完兵部尚书罗喉之言言、纷纷议论起来,有赞同之言,也有反对之声,论十大殿之内,吵得不可开交……

    这时,只见平南王上官文权朗声禀道:“陛下,臣以为兵部尚书所言不可!”

    玉珍皇帝听闻此言也面带惊诧之色,朗声问道:“平南王有何良策?”

    平南王上官文权说道:“若是让中山国和小明国继续争斗,不论哪一方胜利或者失败都对我大夏国都有不利,一来双方国民受到战争冲击的灾祸是其小!二来,胜利的一方必定士气正旺,失败的一方,若是见我大夏国出兵,万千他国子民必定对我大夏国,这样的做法深恶痛绝。这将使我们丢掉民心,这是其大!三来坐收渔翁之利的,并非是我大夏国,还有其他十六国,正虎视眈眈!到时我大夏如何自处?到时恐怕有灭国之祸的是我大夏国吧!还请,陛下圣裁!”

    听完平南王上官文权之惊天之语,群臣无不频频点头,玉珍皇帝听完也忍不住点头,心想,不愧为我大夏,立国之神柱。

    玉珍皇帝,面带微笑的说道:“平南王,可有良策?”

    平南王上官文权说道:“陛下,臣以为我们应与小民国形成连横之势,虽然中山国,现在比较强大,但是若是大夏国站在小明国这一边,中山国必定用不了多久,将会立即退兵,到时我们必将令其他16国,有所顾忌,一方面我们获得了小明国的民心,也从另一方面展现了我们大夏国的风范”。

    玉珍皇帝听完平南王之言,也忍不住点头,迅即开口说道:“平南王之言,正是朕之意!众爱卿,可还有良策?”

    玉珍皇帝环顾四周,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无不为平南王的策略所折服。

    顿时,群臣朗声说道:“臣附议!”臣附议!……

    只见大殿之内,群臣都对平南王的策略都表达了赞同之言!

    玉珍皇帝开口说道:“那就依平南王之策,兵部尚书罗喉,尽快拟定连横之策!及时与小明国做好联系事宜,做好驰援小民国的准备!”

    兵部尚书罗喉答道:“谨遵陛下御旨!”

    玉珍皇帝开口说道:“今日国事就议到此吧,朕也累了,该回去休息了!”

    大内总管樊公公高声说道:“退朝!”

    于是群臣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