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备重塑千禧年代
繁体版

第104章 家族会议2

    “好了,人都到了,我先问问大家有没有自己想干的,真正感兴趣的?”韩风劈头就问。

    一句话,让韩风的堂哥堂姐们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有的跟着父亲做事,有的还在读书,真正想干的东西,还真的没认真想过。

    按照人生轨迹,他们应该接父亲的班,跑船的继续跑船,做服装批发的继续做服装批发,可能规模上有所扩大,但跳不出这个圈子。

    “阿风,我没什么追求,跟着你当财务就行了。”韩小莹首先说道,她确实胸无大志,一副咸鱼模样。

    “也行,做财务也很好。”韩风点头,这姑娘的想法韩风早就知道,帮自己管公司的钱嘛。完全交给她管是不可能的,当个耳目还是不错的。

    “风哥,我还没上大学呢,我最想做的事是当明星。”韩卫国家的小闺女韩小玉紧接着说道,她比韩风小一岁半,才18岁,正在读高三。

    “当明星?”韩风仔细打量了这个堂妹一眼,倒是长抽条了,五官也还行,比她姐姐韩小莹略漂亮,但也就是普通人中比较不错的颜值身材,当明星还差的远。关键是,娱乐圈又脏又黑,混起来付出太多。

    “不行,你假如对明星感兴趣,毕业了来京城上班,你采薇姐负责的公司说不定会和明星打交道。”韩风一口否决掉,顺便给了个建议。

    “那我当导演不行吗?”韩小玉眼神一转,脱口而出。

    “这倒是可以,你成绩好吗?”韩风点点头,问道。

    “还行吧,勉强能考个一本。”韩小玉说起来,还有点小得意。他们韩家读书普遍不行,最好的是韩风,其次是韩采薇,最后是韩小莹上了个普通大学。其他的都是学渣没上过大学,最多读个高中就开始工作了。

    “你是理科生吧?”

    “嗯!”

    “那你加油,好好考大学,考到京城来。等大学毕业,再去读一个导演进修班。”韩风沉吟道。。

    拍电影不需要多高的文化,这也是中国电影长时间不行的原因。一群考三本都费劲的家伙去搞电影,能理解什么叫电影工业?工业,需要理科思维!

    一群渣渣既不会拍动作片,也不会拍战争片,更不会拍科幻片,整日里拍些不需要技术含量的都市乡村故事,幻想着拿国际大奖,为什么啊?不想拍那些吗?想,拍不了,技术太差!

    她韩小玉一个能考一本的,就凭这学习能力,干个导演,绰绰有余,谁不会坐在摄像机后面喊几句。

    “这样行吗?导演进修班就这么容易上?”韩小玉难以置信的问道。

    “有什么不行的,倒时候我给你想办法。”韩风笑道。

    什么办法?钞能力的办法。

    “阿风,太感谢你了。”二伯看韩风三言两语就定了自家小女儿的出路,貌似还不差,因此十分感激。

    “二伯,客气了,大事办不了,小事还是能办的。不过借此机会我还是说一下,韩家人要是谁吃里扒外,对兄弟姐妹下手,另外在外招摇撞骗、行事乖张、口无遮拦的给我惹祸,别怪我翻脸不认人。”韩风笑着对二伯说完,立马脸上严肃的对全场人说道。

    韩风可以接受他们躺平,混吃等死,无所作为,但是对家里人下手和惹祸这两件事,韩风可不会忍。

    “放心,我们家都是低调的人,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都懂。”大伯呵呵笑道。

    “是啊,是啊。”其他人附和道。

    “好了,我就这么一说,大家继续说吧。”看没人唱反调,韩风继续开口道。

    “我们家的跑船生意,有前途吗?”大伯家的长子,韩江开口问道。韩江已经三十好几,早已娶妻生子了。对他要接班的跑船生意,还是十分关心的。

    “有点前途,但是前途不大,不过做生不如做熟,继续发展也是不错的。”韩风斟酌了一下,回答道。

    对内河航运韩风的了解不多,但是从未听闻过有什么大型的内河航运公司,也没听说过内河航运有多高的利润,但是中国境内水系发达,水运的高运力低成本优势必然不是铁路和公路运输可比的,应该说是个可以长期干下去的买卖,唯独挣钱肯定不会快。

    “那就好,我打算继续干这行,做了二十年,做这个也熟门熟路。不过我有个想法,说来惭愧,我们家跑了20年船,家当没攒下多少,只是原来的旧船换成了现在的3艘新船。我想找你入个股,这三艘新船,折价80万,你只要再出80万,就让你占股40%怎么样?”

    听韩江说完,韩风看大伯也没反对,就知道大伯只怕已经定了他做接班人了,这些事情他能做主。

    80万占股40%,实在是太让韩风占便宜了,要知道韩风肯定不会参与管理的,韩江一家全权负责管理,劳心劳力,付出不小。

    “你准备正规化经营,扩大规模了吧?”韩风问道。

    “不错,我准备成立一家公司,有公司资质,接活也好接,现在到处都是工地,沙子水泥石头的运量涨的很快,我想多买几条船。”韩江点头。

    “可以,我出100万占40%吧,等你公司注册的时候,你给我打电话,我给你转过去。”韩风毫不犹豫的答应道。

    “那就太感谢你了。”韩江露出笑容,诚挚的致谢。有了这100万,能够再买五六条七八成新的二手船了。

    “我跟着大哥干。”韩波此时开口道,家里的生意他们两人都出力很大,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韩波也不准备单干了。

    “既然如此,趁着这个机会,我把家当分一分。这三条船,留给老大和老二,老三你有那个网吧,就不分了。剩余的现金,归桂霞和晓洁,你们想做点事情也好,想留着当陪嫁也好,随你们处置。”大伯干脆一拍腿,把家当分完了事。他都快60的人了,再跑船也跑不动了,后面的发展就靠子女们自己奋斗了。

    对这种分家产的事情,韩风不好插嘴,反正桂霞姐和晓洁姐也没反对。

    “你们俩我也可以干点别的,比如原来的小卖部不是干的挺好么,再开一家继续干。钱要是不够,我也可以投资一点,让大伯、伯母两个别跑船了,跟你们在城里住多好。”韩风建议道。

    “这可行,坐着看店这事不难,你们也开过小卖店,有经验。”二伯也点头道。

    闻言,大伯有些意动,原来的小卖部主要也是他媳妇和两个闺女看的,去年才转让了筹钱开网吧。现在重操旧业,把规模稍微扩大一些,不搞几千平的,搞两三百平的,看情况再雇两个人,这活也能拿的下来。

    “那我们听阿风的,跑船这辛苦的事,就让大哥二哥干吧,我们女人不跟他俩风吹日晒了。”韩桂霞看到父亲意动的模样,开着玩笑做主答应下来。

    “军哥,就只有你的安排没说了。”大家伙安排好大伯家的子女,二伯家只有一个儿子韩军没安排了。

    “我啊,我就做服装这行,阿风说的有道理,做生不如做熟,我这好不容易入门了,换一行太可惜了。”韩军摊手一笑,决定道。

    “服装这行机会很大,做的好也是不错的,单纯做贸易批发不如做品牌服装,尤其是女装,女人爱美,买衣服比男人多不知道多少倍,头脑也简单,做点营销就容易相信。”韩风微微颔首,缓缓说道。

    “确实如此,我也有开店的想法,甚至都不用自己生产,从厂里拿货贴上牌子就可以,关键是营销这方面,我不擅长。”韩军摸着下巴,低声说道。

    “慢慢学呗,看看台湾弟哥他们怎么干就怎么干。”韩风轻松的说道。营销这件事,说难确实难,说简单也简单,花钱打广告就行。

    “瞧你说的轻松,我可不敢乱来。”韩军闻言笑道,他也是个谨慎的性子,对不熟的事情,本能的敬畏。

    “要不这样吧,我出资成立一个控股公司,把你们要干的航运、服装还有超市的生意都放进来,你们要是有兴趣,可以来这个公司做个董事。”看各家都有了主意,韩军又有点犹犹豫豫,韩风干脆来个大的。

    “这控股公司,是个什么模式?”大伯问道。

    “就是我成立一家控股公司,把这些公司的属于我的部分的股权,都放在控股公司里面,这个控股公司称作母公司,下属的公司是控股子公司或者参股子公司,形成一个企业集团。这样便于调集集团的力量来发展各个公司。”韩风大致解释了一下,当然这方面的流程其实是很复杂的,一时半会也说不清。

    “那好啊,集团公司听着就大气。”二伯两眼放光。

    这年代,在广告上经常听到某某集团的称谓,一说到集团,就感觉是个实力不得了的东西。

    要是韩家自己能搞出一个集团公司出来,岂不是祖坟冒青烟了?

    在集团公司这个名头的刺激下,全家人都热烈讨论起来,除了韩风,唯有韩海和韩采薇两个最淡定,他两的事情早就定好了,一人帮韩风管一家公司,别的也没精力再管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充分沟通,韩风决定出资2000万成立一家实业公司,同时大伯家的韩江负责注册一家航运公司,大伯带着韩桂霞注册一家商贸公司做超市,二伯家的韩军注册一家服装公司开服装店。实业公司向航运公司投资100万占股40%,向商贸公司投资200万占股60%,向服装公司投资120万占股45%。同时韩城的网吧准备扩展为一家连锁网吧公司,实业公司投资300万,占股50%。二伯的服装批发生意也正规化,成立一家服装商贸公司,实业公司投资50万,占股20%。

    实业公司设置董事会,董事长就由韩风的父亲韩耀华出任,正好买断工龄之后不算彻底闲下来,有个事做。大伯家的韩江、韩桂霞,二伯家的韩军,还有韩风的亲哥韩海是四个董事。

    当然了,韩风父亲和亲哥是代持的韩风的股票,名义上韩风不出现在这家公司的股东名单里。

    “这些事抓紧在3个月内办完,城哥,你的网吧执照一定要办下来,多花点钱打点一下,应该能行。”韩风对韩城交代道。

    这里面,韩风最不放心的反而是网吧。21世纪初的网吧,挣钱的同时,也意味着混乱,是社会公认的害人场所,名声极臭。但凡哪里发生点涉及学生或者青年的恶性案件,网吧免不了成为严打的对象。

    “我真没时间操心这个啊,网吧都是请的人在管,我妈帮忙收钱。”韩城无奈道,管理优酷游戏市场部这么一摊子事已经是够操心了,他已经大半年没过问网吧的生意了。

    “那这样,你花钱请人帮忙办一个牌子,没牌子指不定哪天就被查封了。”韩风想了想,建议道。

    “只能花钱办事了。”韩城点头道。

    韩家人在热火朝天的商量心目中的宏伟蓝图时,汕头的一个小渔村的海边礁石边,赵松正和他的大哥,独臂的赵大海沿着土路散步。

    村子里到处都是返乡的游子和串门的访客,有一事情,在这种没人的环境下才好说。

    “大哥,我先给你说一说这个白度的情况。”赵松开口道,看见大哥在认真听,继续说道:“这白度公司,在北大资源宾馆14楼,有几十号员工。老板是个美国留学回来的人,叫李颜宏,技术很厉害,也有些人脉资源。此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主管商务的徐用,一个是主管技术的刘剑国,原来是北大的副教授,技术也很厉害。他们的主要业务我一时半会给你说不明白,你只要知道他们有几个客户,重要的一个是新朗、一个是搜湖。”

    “你们想整垮他们?”赵大海沉声道。

    “当然整垮更好,要是整不垮,尽量找麻烦拖住他们发展的步子也行。”赵松语气平静的说着。

    “行,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的。”赵大海不以为然的说道。

    “但是要记住,千万不能做严重违法的事情,打一些擦边球可以,被抓住把柄哪怕罚款、拘留都可以,不能被叛重刑。”赵松不放心的说道。

    “我心中有数,哪些事做得,哪些事做不得我是知道的。阿松,你放心,哪怕是真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担了,不会牵涉你。”赵大海抬起头,看着远处的茫茫大海,语气幽幽。

    “大哥,唉!”赵松想说点什么,可是说不出来,只能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