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头有点田
繁体版

第一章“老崔退休了要回农村”

    2042年,干了一辈子机械工程师的老崔今年六十岁了,终于干不动了,因为他老婆是农村户口,加上老崔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于是老崔决定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养老......

    老崔是农村里考出来的大学生,当年比较懵对大学的专业完全不了解,依照自己的平时成绩选填了几个大学,最终进入了山东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的材料成型专业。由于老崔那个时代父母没文化,又没网络和手机,导致老崔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进了大学,老崔对自己的专业是一点兴趣没有,算是勉强毕业,毕业进了一家国企,从事铸造工作,然后因差阳错下与人换岗,搞起了机械设计。因为这个行业女性太少加上自己情商太低,老崔三十出头才成了家,随后生下了自己的闺女。老崔老老实实上着班,到了六十岁,女儿也成人工作了,老崔就不大想干这份工作了。于是老崔决定召开了一次关于自己退休的家庭会议,最终以全票通过了让自己退休的决定。老崔于是光荣的提前退休了(按国家现行政策,到老崔退休时应该差不多男性65岁才能退休)。

    退休后的一个星期,老崔每天懒觉睡到太阳红,别提多带劲了。但一个星期后,老崔郁闷了,“我才六十岁,至少还能活二十年,总得干点啥啊?”,老崔想起了自己小时的生活,除上学之外天天帮父母种地,农闲放假之余总是砍上一根小竹竿去河边钓鱼,然后家里每年会养几头大肥猪,一到过年就会杀过年猪,家里养有鸡鸭之类的,偶尔有鸡鸭蛋吃就会乐上几天,那时的日子虽然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非常的充实。然后再想想自从自己工作和成家后,钓鱼竿买了来从来就没用过。除了过年回乡下农村祭祖就再也没回过乡下。怀着对故土的思念,老崔开始考虑自己是否能再回到故土。

    打定主义后,老崔开始查询国家政策,发现国家对城镇人口迁入农村还真有两项政策,而且有两条非常适合自己:

    其一:对于那些在城镇买房的人来说,或者考上大学在城市读书的农村户口人来说,可以将户口迁回农村去。但是,也不是想迁入就迁入,想迁出就迁出那么简单。想从城镇将户口迁回农村的,必须经过原来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和小组同意,同时,还必须征得当地10个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才可以,由村委会开具接收证明,并加盖公章才能迁入。

    其二:如果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而配偶是非农业户口的,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入农村。但是,前提有点复杂,必须在城镇没有稳定工作,而且要一直在农村生活和居住,换句话说,城市户口配偶必须长期在农村,没有在城市生活就可以,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结婚证、无业证明和计划生育证明。

    查询到自己的条件符合国家政策后,老崔开始为自己的返乡事业奔波起来。

    考虑到自己想要回到自己从小出生长大的地方,老崔决定先按第一项规定执行。老崔拿着他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找到了原来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表明了来意。村委会经过商议后同意了老崔的请求,然后出据了一份意见书,让老崔去征求下留在故土的村民是否同意老崔的户口回迁的请求。

    老崔拿着这份意见书,带着礼物开始挨家挨户拜访。随着一家一家的了解,老崔发现,现在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自己的发小和小学同学。比如阿伟,当年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电焊技术,然后随父母远去XJ从事了几十年的摩托修理工作;比如小青,初中毕业后随同村的人学习了几年的裁缝手艺,然后先后在绵阳、深圳打工多年;比如邻居小友,初中毕业后在外辗转了多年。如今,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盖起了小二层的农家小院,悠闲的过着自己的晚年生活。

    对于老崔的到来,他们都分外的高兴,高高兴兴的在意见书上签了同意并属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老崔拿着意见书,返回了村委会。村委会一看这么多人同意了,就给老崔出据了准许户口迁入证明。拿着这份证明,老崔返回了重庆,来到自己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随后又开着自己的小破车,返回了自己的故乡户口办理的派出所,办理了入户手续。前前后后花了老崔约半个月时间,老崔终于又成了一名农村人。

    由于老崔的媳妇户口也是农村的,但和老崔原来不是同一生产队的,为了方便以后宅基地和房屋的翻修,老崔让他媳妇也去将她的户口办理到了老崔户口所在地的农村。这下,老崔两口子算是彻底的回到了农村。

    办完这些手续,因为老崔手头上还有两套城市里的房产,不方便农村房屋的宅基地的申请。老崔又回到城市,将自己户头上的两套房屋按国家政策过户给了自己的闺女,然后开始考虑自己在农村的居住问题。

    2042年三月,暂时还待在重庆的老崔开始思考。农村的老家房屋是1981和1988年前修建的,都是土砖土瓦,早已风化垮塌,无法住人。而且宅基地原本在自己的父母头上,父母虽还健在,但当年为了买城镇养老保险也将户口全部签入了城里。根据国家政策,无农村户口挂靠的宅基地不得随意翻修和重建。而自己要回农村,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居住问题。而要解决居住问题,首先必须得有宅基地。根据国家政策,自己现在是农村户口,可以去村委会申请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于是老崔又回到了农村,来到了村委会,让村委会给自己父母和自己出据了证明。然后陪父母来到了故乡所在的房管所,办理了农村房屋产权过户手续。自此,老崔终于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农民。

    解决了宅基地的问题,还需解决土地问题。因为现阶段农村人口大量流失,许多地方早已经没有再按以前的原则进行土地重新分配,因为老崔的父母户头上还有土地,经得村委会干部同意,老崔可直接种植当初分给自己父母的土地。这下,老崔算是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农民了,老崔心里头乐呵呵的.......

    办理好了一切手续,老崔开始仔细规划自己的农村的生活。俗许说:老夫山泉有点甜。这年头农村早就通了自来水、民用电、天燃气,基本解决了最根本的生存问题。然后就是考虑一下生活问题,农村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有哪些呢。首先要吃饭,就得种地种田,田和地有了,只需随季节买种子播种施肥。因为自己所在地多为丘陵地带,不是大面积的土地,不适合机械化,只能买些小型机械;同时由于有山地,机械不方便弄上坡,还得养一头牛;生活在农村,鸡鸭鹅猪这些东西少不了,鸡鸭鹅可以提供蛋和肉,猪养大了可以换钱可以自己杀了吃肉;生活在农村也不能同社会脱轨,电视、电脑、网络这些也不能少。当然,电视电脑之类的自己在城里有,只需要搬过来即可。此外,自己早年就想的果树、鱼塘这些也不能少。很多年前就梦想过果子熟了在果园果摘自己种的果子吃,然后太阳天拿着鱼竿在自己的池塘里钓钓鱼的惬意生活。老崔将这些自己以前的梦想全部列在了纸上,顺便问了下自己的父母和媳妇他们有啥想法和规划,以方便以后一并弄好。随后老崔开始直视自己需要面临的最艰巨的问题,建房。

    在这个网络非常发达的社会,房子的设计图纸很轻松就能搞到。但涉及到资金和建造这一块需要好好的考虑。老崔工作了约四十年,除了应付家里的开支和子女的教育还是省下了小几十万,按目前的农村建造房屋的成本算,同时考虑自己一家人的情况,老崔打算建造一套小二层,底层二居室加一客厅,中层二居室加一书房,顶层为露天平台,弄个遮阳棚,偶尔可以在顶层喝茶晒太阳。再各层配套好厨房和卫生间即可。考虑到自己的爱车和以后子女回来需要停车,还需个停车库。按照心中的想法,老崔开始在万能的淘宝搜索适合自己的房屋建筑设计图。

    经过多方比较,老崔根据自己多年的机械设计经验,最终花了五千元在万能的淘宝上选定了一份比较理想的农村房屋设计图。拿到设计图后,老崔需要自己估算一个价格。因为长年从事工程类设计工作,老崔对房屋的建造稍稍有那么一点经验。建房,首先要打好地基。目前房屋的规划是占地一百一十平。农村自建房地基的常见做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指所需要的长度大大大于宽度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下长度大于或者是等于宽度的十倍。按照上面部分的结构划分,一般是墙下条形基础(承重墙的基础,负责传力)和柱下条形结构(在大楼力量分布不均时,起调节作用)。第二种是桩基础,桩基础结构则是通过桩结构所支撑的称重台,将负重传递到土地深层次去,对于房屋的垂直性能有很好的保障,让房屋不容易倾斜。较高层的房屋建造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倾斜问题,因此高层一般使用这种结构,能够很好的保证房屋质量,不容易倾斜。

    综合各种因素,老崔决定采用桩基础。按当地的行情来看,桩基础一般土建950-1050元/平米,所需价格大约为11.55万。地面建筑为砖混加钢筋结构每平大约1500,总体地面建筑预算16.5万,然后装修家电暂时按10万算,基本花费约38.05万。哇,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就这价格,家里人会同意吗,就连老崔自己心里头都有点舍不得。于是,老崔决定咨询下家人的意见。

    老爸:“你是钱多烧得慌。”

    老妈:“你是没得求事干.”

    媳妇:“可以啊我早就想回农村了。”

    女儿:“无条件支持,我以后也去那养老。”

    女婿:“我暂时还不存在,所以我没发言权,不过我存在后我也支持,希望我早点存在,我也好出一点钱,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