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侧福晋的养儿日常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出逃的第六天

    次日,康熙真的让人拉了几箱子衣物过来,都是皇孙辈穿的用的。

    从平日里穿的常服,到节日庆典穿的礼服,另外还有袍服、马褂、马甲、腰带、披领、披衣,看样子是针线局刚赶制出来的。

    另还有个箱子中直接蹦出一只刚刚断奶的小家伙,歪着头,舔着爪子,在屋内看了一圈,最后走到了弘暖脚边蹲下,可把弘暖美的不行。

    还一个劲儿的说“皇玛法这人真不错!虽然看着严肃了点,但做事还是很大方的。”

    真是太能折腾,父女俩还连合身边的人一起瞒着她是吧?雅舒转脸就将弘暖给狠狠地揍了一顿。

    胤礽十分不赞成雅舒打孩子的行为,事后打算好好跟她沟通。

    “爱闹是小孩子的天性,他们小时候轻轻松松的日子能有几年?

    况且小孩子想干的事情多了去了,若是这个也不许,那个也不让的,那还有什么乐趣?

    等孩子大了,你就是想叫他闹,他懂事了,也就闹不起来了。”

    说得雅舒都不由反思起来,但该揍的时候还得揍,不然不长记性。

    时间马上将进入盛夏,六月的雨水仿佛格外多。

    而夏天最容易的就是夏汛了,此时康熙的案头摆着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消息。

    黄河泛滥,数个州县受灾,数千亩良田被淹,数十万计的老百姓无家可归。

    乾清宫内六部尚书和几位内阁大臣连同几位主事的阿哥共同商讨对策。

    安置流民是最首要的任务,康熙下令从京城至黄河所有州县设置粥棚和房屋安置流民,另下旨减免赋税。

    而有争议的地方就在减免赋税上,为此大臣们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也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

    回到毓庆宫,胤礽翻了翻去年的邸报,去年因为受灾多,七月黄河发大水,八月山东闹干旱,紧跟着又是东北闹饥荒。

    去年一整年除了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外,还足足免了六十来个州县的赋税。

    好在今年受灾的地方并不大,四个州县的灾民还是比较容易安置的。

    但也可以从中窥见,朝廷又没钱了。

    当然有钱没钱也不是胤礽能操心的事,自从之前打定主意少参与朝堂之事,免得康熙惦记后。

    本该设在毓庆宫的前朝奏疏胤礽也让人搬走了,无事一生轻的胤礽的日常就是去看着几个小格格小阿哥读书。

    这边灾民的安置问题还没解决,康熙又开始折腾着要南巡。

    不关注朝廷动向的雅舒也闹不清这到底是康熙第几次南巡了,不过在她的记忆力,基本上是隔上几年就来上一次。

    胤礽抱着傻兮兮的小媳妇,笑眯了他的狐狸眼。

    自古江南文风盛行,而且文人多受正统的孔孟思想熏陶,现下江南可是有不少人在叫嚷着让他出来参与政事呢。

    想要安抚南方的汉人,就得先收拢读书人的心,这不,这一路上先是拜孔庙、再是巡视河工,都是南巡必不可少的流程。

    只是现下这局势是越来越紧张了,这群江南文人之中虽然有那自认为是忠臣勇士的擅作主张,但也少不了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

    如若一旦失控,这就不是一两个人能挽回的了的。

    “那这次我带着小四小五也一起去吧。”雅舒提议道。

    “这么危险,你和孩子们能去干嘛?”胤礽不太情愿。

    “正是因为危险,我们才要跟着一起去,否则哪天突然被圈了都还是一脸懵,死也要死个明白不是?

    况且万一情况不对,我还能带着两个孩子跑路呢,如果爷不介意,我也能捎上爷一程。”

    死倒是不至于,不过跑路嘛,胤礽心里有点痒痒的,几年的逃跑计划下来,倒也勉强可以试上一试。

    此次南巡,康熙不光是带了皇太后出来,也将直郡王、太子、十三、十四全都带了出来,京城的事情就都交给了老四和老八。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康熙离京的队伍中少不了直郡王和太子,这是不将两人放在身边不放心吗?

    而每次留下的人中也总有老四和老八的身影,这是打算等老大和老二万一真的废了后,就直接拉起老四和老八打擂台吗?

    所以说做皇帝的人心都黑,口里心里都念叨着最疼老大老二,转身还不是默默地给自己留了后手。

    临出发前,又有河南上折子说旱了,怎么办?

    按照朝廷的老办法来,圣驾还得继续出发。

    从京城乘马车到天津,再换的水路,船走的并不快,沿岸时常会停下来。

    或是召见一下官员,或是接受百姓的跪拜,反正走哪都跟一尊菩萨似得,等着叫人磕头烧香。

    皇太后身边陪着的人多,还轮不上她这个太子侧福晋。

    胤礽拥有单独的船,不用和其他人挤一块儿的雅舒就开始找乐子,要么找几个身边的人凑在一起打牌,要么就是一个人坐在甲板上垂钓,悠闲自在的很。

    可是行至济南,圣驾停了,胤礽跟雅舒偷偷嘀咕,老爷子怕是没银子了。

    不能吧!先不说内务府还有多少存银,当然那是老爷子的私库,不想出银子也能理解。

    但南巡可不是老爷子顺带着一群儿子们游山玩水,这可是朝中大事,户部不出银子可就说不过去了。

    康熙一个人怎么省都行,可护军,仪仗,随身侍候的那一大群可省不下来。

    上千人啊,光是车马一项就能把国库给花个底朝天。

    但是这不是还有户部吗?难道户部也调不出银子来?

    没错,户部确实是没有银子了,银子都借给了大臣家了。

    现如今是最务实的老四管着户部,这样的大事老四也能含糊吗?

    肯定是事先和老爷子上奏过的,但是这次南巡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本来预留了点的银子不是刚好又赶上河南闹旱灾吗?

    救灾如救火,这银子到底是紧着老爷子这边,还是紧着受灾的百姓呢?

    这调拨钱粮的事情都搁在老四手里,现在京中来报,老四现在已经急的火烧眉毛,直接住进户部衙门了。

    “可怜的四爷。”

    雅舒对四贝勒的观感不错,一心为公,只是现在被老爷子给坑的不清,不知道会不会就此一蹶不振。

    不过,如果老爷子的圣驾停在半路走不了了,那就是闹出天大的笑话来了。

    所以康熙尽管后脑勺气的冒烟,还得派人给江南织造的曹李两家送信,赶紧想办法给朕送点银子过来吧。

    这次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皇太子出逃日记:

    康熙三十九年七月初八,决定跑路的孤终于心满意足地围观了糟老头子没钱的窘境,让你对下宽容,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