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避宠当太后
繁体版

第8章:我进宫添堵

    “本宫气都气饱了,还用什么午膳。”

    静贵妃从未在别人面前发过脾气,她这一通闹下来,可把端妃下得不轻,此时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阿依卓连忙对端妃道歉,“德妃娘娘不必送,贵妃娘娘最近太过劳累,说话有些重,您多担待。”

    说完不管德妃是何表情,扶着静贵妃坐着一顶小轿离开,两个时辰以后整个后宫都知道,德妃把静贵妃气生病,高御医被派去给静贵妃诊治。

    皇上原本在御书房和姜宝林讨论风筝的事,这会儿听见静贵妃生病,于是带着她一块过来了。

    “皇上万安。”

    “你还病着无需多礼。”

    静贵妃咳嗽了两声。

    阿依卓上前替她顺背,小宫女在她后背上放上一个靠垫,方便她坐的舒服些。

    高御医看诊后觉得有些棘手,静贵妃这病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他只好开了些滋养的药叮嘱她好好静养。

    “爱妃无需心急,整顿后宫不急于一时。”

    昭帝陪着静贵妃正说着话,宫女传话说德妃求见。

    昭帝眉间染上一层愠色,然后叹了口气,轩总管见状忙唱到,“传德妃娘娘觐见。”

    “皇上臣妾有罪,求皇上宽恕。”

    静贵妃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姜宝林站的笔直她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静贵妃,端妃,这两个都是她惹不起的人偏偏皇上要把她带来当背景版。

    “赏花赏鱼的时候你不觉得自己有错,现在静贵妃被你气病卧床,你才来认错,你不是愧对朕,是愧对静贵妃,等静贵妃原谅你以后,你再来求朕的宽恕。”

    “臣妾有罪,望静贵妃宽恕。”

    静贵妃扶着额头半眯着眼,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咱们都是姐妹,用不着说这些有罪无罪的胡话,只是妹妹以后要当心些,莫要再贪玩,皇上口谕就连皇后娘娘也不敢违背。妹妹可别仗着皇后娘娘疼你,就只认皇后娘娘而不把皇上的口谕放在心上。”

    端妃的大脑飞快地转动着,静贵妃给她扣上一顶不尊皇上口谕的大帽子,这帽子要是戴上了,以后还怎么在后宫立足。

    她急中生智,“不是臣妾对皇上的吩咐不上心,而是臣妾分身乏术,宫里的奴才也不顶用,臣妾事事亲为,光顾着给西三所修宫墙,忙了这一阵后,臣妾本要找静贵妃汇报进度,不巧的是静贵妃去了叶昭仪处,臣妾想着静贵妃和叶昭仪许久不见,肯定会留在凝辉堂说说体己话,谁知道静贵妃太过操劳,连午膳都来不及用,顶着毒辣的日头就来找臣妾,想必是忙着给臣妾吩咐新差事,这才生了病气。”

    高御医听完端妃的话后,这才找到静贵妃的病因。

    当背景板的姜宝林听到西三所的这三个字的时候,就知道端妃这是在暗示自己帮她说话,可她头一回见到这样的架势,根本不敢轻易开口。

    轩总管微微抬起头,方才皇上生气他弯腰弯的很厉害,现在皇上气消,他的站姿也随意起来。

    昭帝从端妃的这些话里,听出了好几层意思,第一层是,她亲历亲为,把静贵妃交代给她的事情都办好了,她去找静贵妃领新差事,结果静贵妃不在,所以她才在宫里赏花遛鸟。第二层意思是,静贵妃没用午膳,再加上走的急,被毒辣的太阳晒病倒的。

    第三层意思是,静贵妃今日不止去了她宫里,也去过凝辉堂。

    昭帝皱眉,他很不愿意把凝辉堂也牵扯进来。

    于是转头问身后的姜宝林,“可曾见过端妃去西三所修宫墙。”

    姜宝林突然被点名有点害怕,静贵妃目光灼灼的盯着她,端妃也用同样的眼神看着她,两道视线像是要在她身上戳出几个窟窿。

    “你如实说。”

    “端妃娘娘的确道西三所修过宫墙,不止臣妾见过,西三所许多人都见过德妃娘娘。”

    端妃见昭帝面色缓和补充道,“西三所位置偏僻,臣妾怕底下人偷懒,所以亲自去守着,西三所的修容,宝林,更衣,还有采女们都换上了新的被褥和桌椅,也补发了被克扣的月银。”

    昭帝之前就去过西三所,所以他知道端妃没有撒谎。

    果不其然,端妃说完这话后昭帝看她的眼神缓和了许多。

    “夜里天凉,别跪着了。”

    端妃如释重负慢慢站起身来。

    “天不早了,静贵妃歇着吧。”

    听这话的意思是要走。

    “臣妾身子不中用,整顿后宫之事,怕是要劳烦德妃妹妹多费心。”

    德妃心中一跳,刚摘掉你给我扣的大帽子,这下又想往我身上甩锅,“臣妾实在是惶恐,此前由姐姐主导尚且分身乏术,如今姐姐病着,臣妾一人恐怕有负圣恩。”

    昭帝不愿意再看见,她们互相甩锅。

    “两位爱妃无需为难,这事朕会另外找人去办?”

    端妃问道,“皇上是要去找皇贵妃?”

    “不要妄加揣测。”

    潜台词就是,朕的心思你也敢猜,小命要不要。

    德妃立刻缄口不言。

    众人从静贵妃处离开后各自回宫。

    静和公主下床来回踱步。

    阿依卓连忙吩咐小宫女摆饭,“公主受苦了,饿着肚子唱这么大一场戏,可惜没能让德妃被罚。都怪那个姜宝林,平日看着不起眼,没想到这么牙尖嘴利。”

    “平时不显山露水,说话却一语中的,这样的性格倒是和叶凝香如出一辙,阿依卓你猜猜这姜宝林到底是德妃的人还是叶凝香的人。”

    “今儿她帮着德妃说话,还无视公主的警告,我觉得她是德妃的人。”

    “真是越来越看不通这些年轻女子的心思了,罢了,你陪我一起吃饭吧。”

    “公主,现在你和端妃都不管后宫的事,你说皇上会去找谁,难道是去找皇贵妃。”

    “你猜?”

    “奴婢猜不着。”

    “快吃饭吧,虽说今日闹这一场没能给德妃点厉害瞧瞧,但是咱们把身上担子甩掉了,父亲送我进宫是为了给后宫添堵,而不是治理后宫。”

    “公主心思通达,善于取舍,难怪大王最爱你。”

    静和公主,听阿依卓说到北漠大王时,眸光黯淡随后很快恢复清明。

    “不说这些,你尝尝这牛肉,是咱们北漠送来的。”

    静和公主给阿依卓夹了一块肉,“偌大的后宫连个能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还好有你陪我,咱们一定要好好留住性命,等待时机回北漠。”

    阿依卓坚定的点头。

    德妃妃寝宫。

    “静和心思歹毒,明目张胆的就敢算计本宫,还好本宫急中生智,要不然整个后宫还真以为是本宫气病了她。”

    服侍她脱簪的宫女庆幸道,“多亏娘娘神机妙算,提前买通姜宝林,让她在危机时候助娘娘脱困。”

    “你还别说,要是没有她的证词,本宫还没有这么容易与皇上解开误会,你明日挑些锦缎丝绸还有胭脂水粉给她送去,就说本宫赏她的。”

    凝辉堂,宫门口。

    凝香昭帝对峙,“什么鬼章程,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不会写。”

    “如果你肯写整顿后宫的管理章程,朕就让尚工局的人帮你做,如何?”

    凝香装作不感兴趣的样子问昭帝,“给我做几件呢?”

    “十件?”

    “十五件。”

    “你不愿意算了,朕让皇贵妃去整顿后宫,只是皇贵妃做事雷厉风行,万一她把东三所掀了重盖,朕可拦不住。”

    凝香嘟着嘴,从抽屉里拿出一踏纸,上面画着一些四四方方的小格子,条条框框罗列的很清楚。

    昭帝心满意足。

    昭帝看着凝香,像是在看一个谜团,怎么也看不透。

    “还不走,等我留你过夜?”

    凝香朝着昭帝摆摆手,送客的意思很明显

    昭帝堂堂一国之君,自然不会强人所难,更何况对方只是一个小小女子,勉强她实在有失身份,他拿着凝香给的章程缓缓离去。

    阿蛮劝凝香,“主子您总这样对皇上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知道为什么我对他没好脸色,他还常来找我吗?”

    阿蛮摇头,凝香一句狗皇帝,就要脱口而出,可一想到原著里的皇帝是个武学天才偷听墙角的功夫更是出神入化。

    “狗……”

    狗字刚说完,她连忙止住话头。

    “他是一国之君若是这点气量也没有,我给他写再多章程,想再多办法也无济于事。”

    “他需要我帮他想一些创新的办法,就得压低身段讨好我,宫里听话的妃嫔那么多,他却偏偏来找我,这说明他认可我与他相处的模式。”

    阿蛮一头雾水,不明白凝香说的话。

    凝香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两位学子他们非常好学,这天他们向往常一样来找夫子求学,可他们的夫子在睡午觉,两位学子不忍心打扰夫子,于是并没有找人通报,而是站在门口等候,不一会儿天空中下起鹅毛大雪,等程夫子醒来时,发现两位学子站在雪中,地上的积雪已经掩盖住二人的膝盖。”

    “这就故事就叫做程门立雪。”

    “学子求学尚且如此,更别说求取治理后宫的策论,我没让他站在雪地里等我,也没让刻意为难,只是要了几件衣裳,这样对他还不够有礼貌吗,黄公公手下所有太监一天的进项少说也要五十几两,我写的章程不知道能替他省下多少银两,这些银两若是送到边疆,还愁不能打胜仗。”

    “事已至此,你还以为我给皇上写得仅仅是管理后宫的章程吗?非也,非也,我给他的是;六万三千八百五十七两三钱的军饷。”

    这个数字原著中黄公公和手下太监们数十年贪污的总额,当时她看书时,看见这个数字也吃了一惊。

    “我给了他这么大的好处,他就该识趣些,不要在我跟前讨我的嫌,更不要馋我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