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广告商
繁体版

第九百四十一章 服气

    打发完黎一男,吴良和阎怡胜继续讨论人事的问题。

    证券公司,事实上,在吴良看来,其实是最简单的。

    阎怡胜推荐了一个年轻人,是她从IDG带过来的,周仔。

    三十出头,操盘手,是阎怡胜绝对信任的人选。

    头发较长,自然落下,稀薄的头发盖住额头,一缕一缕的。

    猛地一看略微有些不修边幅,很难将其和一家大公司的经理联系起来。

    据阎怡胜介绍,周仔看起来跟个程序猿一样,家里面还是有些能力的,只是醉心于挨踢和金融,算得上是双料人才,由他和东方财富的矛看看搭档,珠联璧合。

    吴良原本就要将东方财富和金通融合在一起,有一个懂挨踢的人配合,磨合期也会缩短。

    他爽快的答应,同时又给他俩配了一个新搭档,“义乌部的俞忘筌当副经理吧,他们三个人搭档。”

    阎怡胜歪着脑袋想了想,“也好!”

    当着俞忘筌的面,吴良直接问,“忘筌,如何?”

    俞忘筌没有料到自己刚刚怼了吴良反而获得一个升职的机会,他寻思着,这位新来的老板并不是怕提意见,而是不喜欢不听话的下属。

    想明白这一茬,他激动道,“老板,您放心,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工作。”

    吴良微微颔首,“证券公司当前几件事儿,一、扩张,建营业部,吸纳客户,二、手里所持的基金组合重新优化,该止损的止损,周总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周仔点头,“明白。”

    金通证券旗下还有几支偏股型基金,吴良说的就是这部分,他在袁卓基金操盘时对吴良的选股很熟悉。

    “忘筌,配合好周总,未来天朝最着名的基金经理当中肯定会有你们的名字!”吴良鼓舞完略微低沉的士气,将善后工作交给阎怡胜,“下来从全集团公司招聘营业部经理吧,阎董、朗董负责。”

    阎怡胜笑开了花,她知道的是,当整个框架搭建完毕之后,吴良基本上就当甩手掌柜了,今后算是挂个名,工作基本上就交给她来做了。

    在国信控股这边,孙咏森是名义上的一把手,不过,他还有省能源那一摊子事儿,国信这边放手是一定的,目前起到的作用几乎只有稳定军心的作用,和健立宝的黎经纬一样。

    交接期一过,孙咏森安安稳稳的拿他的高薪,董事长的位置自然是她阎怡胜的。

    当然,这也是证券从业者的相关规定所限制,让她也只能待在国信这个公司内,良铮基金那边应该算是卸任了,后浪控股算是兼职,工作重心还是以国信为主。

    至于,韦大新,如果可能的话,留在总裁的位置上再历练几年,再可能的话,当阎怡胜从副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交给他也算是顺利交接。

    到这里,吴良在国信的诸多事项算是进入尾声。

    资金的问题,吴良赖住张达阳,该抵押的抵押,甚至健立宝在佛汕的那栋大楼也被抵押了出去,筹集一切资金来保证国信的顺利运转。

    包括阎怡胜在内,刘南风,朗昆雨这些人都留在了杭城,恰巧西子公寓楼下的几户看见顶楼卖个好价钱也想着要出手,吴良得知信息之后,很干脆的买了下来,权当是给刘南风和朗昆雨的福利。

    他自己坐镇杭城,遇到有他们拍不了板的大事也能及时沟通,日子过的忙碌而充实。

    李斌难得来一回浙省,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拉着吴良去跑业务,拜访各家主机厂。

    吴良看了看行程,暂时也没什么特别要注意的事项,便答应了。

    第一站,常州。

    作为苏省最重要的工业重镇之一,这里的客户体量大,很容易上规模,相对也比较密集。

    其中最大的几个客户,一是后世水稻收割机领域打的脚盆久宝田满地找牙的world农机。

    吴良采用的董事长投诉电话的措施还是来源于这一家。

    李斌也将第一站放在world农机。

    天朝三大农机生产企业集散地,洛城、苏省、鲁省。

    洛城以农机厂为主,周边十来家农机生产企业。

    鲁省,以富田为主,周围最高上百家,原因是富田图纸外扩,供应链出问题,技术外泄。

    苏省,主要就是常州。

    World农机,就在常州下属的丹水市。

    早上出发,驱车270公里,中午到。

    地处长江边,气候湿润,晚春的天气凉爽湿润,体感极佳,午餐一碗锅盖面,再来一碗长鱼汤,对一座城市的记忆便由此产生。

    World农机的厂区距离丹水市还有一段路程,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因为农机发展的越来越好,在农机厂门口的两侧也渐渐形成了一条街道,有小宾馆也有各种商店饭店供来访的供应商、经销商打尖歇脚。

    到了厂区,早已候在world农机门口的洛柴负责东南市场的大区经理杨勇,看见这辆传说中的双R,就知道老板的老板到了。

    他抢先一步拉开车门,手还放在车门上方担心吴良下车的时候碰到脑袋。

    吴良对销售人员有这样的素质也不在意,本身干的就是迎来送往的活,真要是没有这方面的察言观色的能力,销售大区经理的位置也干不好。

    吴良能来,最先受益的就是杨勇,大老板亲自过来谈业务,他在world农机下面的工作也会好做一些。

    吴良下车之后,和杨勇还有李斌进了公司的大门,还在门岗处掏出身份证登记才得以入厂,管的比洛柴的门卫还严格。

    按理来说,吴良这样级别的领导出面,开着车进入厂区这是理所当然的尊重之意,不过,也有例外,world这样的企业处在发展初期,对于家里的坛坛罐罐看顾的比较严格也是能说得过去。

    天朝有很多的企业就是因为连一个偷盗都管不住,倒闭的数不胜数。

    为此,杨勇不好意思的解释,“公司规定,不让外部车辆入内,希望吴董理解。”

    吴良很不在意这方面的虚头巴脑的约束,“规矩就是规矩,该遵守我自己也不能搞特殊。”

    杨勇总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给门岗大爷扔过去一支香烟,又笑呵呵的客套两句,这才进了门。

    厂区很大,也是因为位置就在村子旁边的荒地,当地又极为支持,想怎么造就怎么造,略微看过去,颇具一家大企业的气象,吴良点点头,指了指那边的一排厂房笑着说,“实力可以啊!”

    历来能够在某一领域做到极致的企业都是值得尊敬的,别看现在天朝的水稻收割机市场几乎被富田和久宝田两家所垄断。

    后起之秀world农机能够将这两家踩在脚下,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李斌也是第一次来,简单介绍,“去年用了咱们几百台发动机,今年还会追加,效益还是不错的。”

    World农机的主要产品还是履带收割机,这也是享受国佳农机补贴政策的,也正是因为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全国各地都在涌现新的生产商投入资金进军这个领域。

    world就是其中一个,主要产品以小麦收割机和谷物收割机为主,作为一个后入者,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不算晚。

    跟随杨勇到了董事长王伟要的办公室,吴良也算是第一次当面见到了这位后世叱咤风云的农机老板。

    头发浓密,发际线尚可,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在杨勇的正式介绍下,吴良嘴里说着“久仰”的话,和对方握手落座——商业互吹历来简单直接。

    董事长办公室的装修符合吴良对于南方老板的认知,这属于门面,自然是怎么豪华怎么来。

    一水的红木家具,也的确显现出主人的温文尔雅。

    年轻时代的王伟要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李斌先做开场,“王董,听闻world农机有意在水稻收割机上面加大投入,吴董原本在杭城开会,听说此事之后,专程拜访王董您,想着双方能够继续加深一下合作。”

    历来,一家有发动机作为动力源的公司,对于发动机厂家的选择都是相对慎重的,对这家公司的发展也是知之甚详。

    王伟要对于吴良的大名更是清楚,此刻见到,惊诧之余并没有选择先回答李斌的问题,而是啧啧赞叹,“早都听说洛柴换了一个年轻的董事长,今日一见,当真是年轻有为。”

    王伟要顿了片刻,自嘲一笑,“和吴董相比,我感觉自己真的是有些老了啊。”

    自谦的话吴良张嘴就来,“比不上王董白手起家创业,我这是钻了空子。”

    商业互吹之后,吴良随便问了问world的生产情况,“今年计划装多少?”

    “两千台吧!”

    零三年建厂,两年的发展就扩张到两千台,不管这个数据有没有水分,吴良丝毫不介意,“按照公司的规模,五百台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点了吧?”

    水稻收割机还算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天朝在这上面是处在发展阶段,利润水平也够高,再加上补贴,五百台达到盈亏平衡点不难。

    王伟要的账算得还是比较清楚的,“用不了五百,现在国佳政策好。”

    “也是。”吴良点点头,“洛柴的发动机使用着还好吧?”

    王伟要想了想,照实说,“现在的用户有个要求,就是收割机能够装在货车上,也就是所谓的轻量化设计,我们也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前期出现也有飞轮壳裂纹的,给用户修好就行了,倒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句话的信息量偏大。

    其一,轻量化设计,很显然,用户是需要跨区作业,追求高收益,指望收割机以每小时三四十公里的转场速度去跑,显然是不经济的。

    车拉车,效率高,也更省油。

    其二,飞轮壳裂纹,算是故障。

    飞轮壳顾名思义,就是安装飞轮的壳子,和离合器连接,算是和主机厂的底盘最重要的一个连接部件。

    因为轻量化的设计,洛柴的发动机为了减重,将飞轮壳等一些外附件设计成铸铝等结构,带来的就是强度的问题。

    出现三台以上就算是批量,王伟要说几台,以他董事长的身份说有几台,问题能够传道他的耳朵里,这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吴良想了想,“洛柴现有的4缸机,重量大,减重相对困难些,飞轮壳铸铝件的强度上的确应该加强,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

    王伟要点头认可吴良的说法,“的确,发动机动力性油耗等等都挺满意的,就是这个重量的确有些难,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再控制一下,达到350公斤以下?”

    吴良看了看李斌,后者接话,“现在的重量其实已经超重了,在400公斤。”

    吴良开始挠头,“马力呢?”

    “70马力了,增压机到120。”

    增压是趋势,未来只会越来越大,洛柴现有的产品线其实有些尴尬,从60到360马力。

    然而,这么大的个头,60马力的发动机着实有些偏小了,不经济。

    经济性是竞争的不二法宝,可以预料的是,随着各个发动机厂家的强化工作的加强,马力段上延,原先3升排量的功率比你4升,4.5升的发动机功率还要大,很自然,4升机的市场就被抢占了。

    吴良见王伟要的意思也是这样,“今年70马力,明年就到80,功率只会逐年增加。”

    功率增加的原因也简单,厂家追求的收割效率。

    对于用户而言,你买的车,一个小时收5亩,我一个小时收6亩,收益自然不一样,一个小时就是一百块钱,一天下来上千块的收益没了。

    产品没了竞争力,主机厂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提升。

    于是,越提升,洛柴现有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弱,直到退出这个市场。

    而这个市场有多大呢?

    吴良被雷劈之前的数据,水稻收割机的年产量在6万台,这还是单一机型的量,而拖拉机这部分,50到100马力的中小拖销量更是一个恐怖的数量级,至少达到20万台。

    市场容量巨大。

    发展前景看好。

    吴良仔细思索片刻回答,“那王董,这样吧,给我两年时间,我新投一条3升机的发动机生产线,如何?”

    王伟要愣了,“说投就投吗?”

    吴良笑了笑,“我看好world的发展。”

    王伟要看了眼李斌,李斌也在惊讶,“投。。。”

    “了不起3个亿,李斌总,现在投,来得及。”吴良打算继续当甩手掌柜。

    既然吴良当着王伟要的面都许诺了,这事儿就算是板上钉钉了,李斌脑袋也有些发蒙,按照国企的流程,这3亿的项目要立项,起码也得一两年的工夫,吴良一句话就能定下来。

    从股份的构成上来讲,吴良的确是大股东,手里握着70%的股份,决策权就在他。

    而按照现在洛柴今年的产量,如果能突破十万的话,盈利达到1.5亿也不难,用两年的盈利砸在这个产品上面,从而占领这个市场,也不算亏。

    李斌瞬间又觉得元气满满,以前因为要投资拓展功率段,眼下被吴良一句话轻描淡写的解决,感觉还是觉得跟着这样有魄力的老板混着舒坦,当下,立刻表态,“吴董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吴良满意的点点头,朝着王伟要笑笑,“王董,签个战略合作协议?”

    这句话有些挤兑对方,不过,吴良专为world农机投资一条发动机生产线,王伟要要是连一个战略合作的协议都不敢签,传出去,他这董事长的脸可真就没地方搁了。

    王伟要只能点点头,“好,吴董敞亮,我又如何能小家子气?”

    吴良笑着站起来和他握握手,“那就这么定了。”

    李斌在一旁插话,“那两位领导,合作的框架直接定了吧,也省的我纠结。”

    王伟要也没意见,“我这体量小,资金运营成本压力大,吴董能不能信用铺底给高一点。”

    信用铺底其实就是铺货的意思,一两个亿,对于洛柴来说,不算大。

    大企业找银行贷款相对容易些,world这样的地方私企,绝对享受不到这待遇。

    他们在发展的初期,往往就只有一招,和吉力的黎书福做法一样,压供应商货款,经常性的一年一结算,年底清账。

    这还是对于发动机这样的大供应商而言,双方互惠互利,首先保证的也是这部分的货款,至于别的,不重要的供方一年的都有。

    由此可见,洛柴对于供应商的货款支付,真的是良心,两个月挂账,三个月付款,洛柴铸造公司的郝风景还嫌弃农机厂付款不及时,她要是出来跑跑市场就知道外面的货款有多难要了。

    对于信用铺底,刘南风上任之后,综合应收账款的风险,以及对于各家主机厂的评估,有一套相对比较合理的管控要求。

    对于world这样的客户,发展潜力有,风险也有,给出的信用铺底,不多,但是也达到千万的规模。

    足够这家公司2004年全年采购洛柴的发动机。

    但是,今年达到2000台,千万就不够了,这是价值3000万的单子,洛柴铺底1000万,还有两千万的缺口。

    对于world而言,这仅仅是发动机方面的支出,以整车6万的生产成本,他得有上亿的资金才能转的起来。

    吴良略微估算一下就七八不离十,当下也表态,“那就按照每年供货额50%的增量来铺底,六个月结算超出部分。”

    吴良想的很开,world的产品其实还是有优势的,即便沃得给不了钱,哪怕破产,他也不怕,直接收购拉倒,直接进军整机。

    这个结果,王伟要比较满意,六个月足够他从生产到销售回款了,他也明白吴良的意思,他这是用铺底来抢市场。

    第一年铺底没用完,第二年自然会减少,不用洛柴的发动机,就享受不到这部分资金,而吴良付出的只是财务上的资金压力,相当于每年帮world贷款。

    6个点的资金成本,吴良负担的起,王伟要答应之后,又将价格摆在桌面上,“价格方面呢?”

    “实话实说,洛柴给洛城的农机厂也有供货,以前和农机厂算是兄弟单位,价格也有优势,我只能承诺和农机厂的供货价格持平,不包含运费。”

    这相当有吸引力了,王伟要做事也痛快,“行,发动机我自己拉。”

    他的整车运到豫省,返程就是空的,回来的路上顺便稍一车货,没多少钱。

    要不说,成功者的第一要素就是能给财务账算清楚,双方都是明白人,吴良的开价也恰到好处,戳中对方的底限,谈起来自然是极快。

    战略合作协议,大体上就是这么多东西,最优价格,付款期,供货比例这些,李斌也越发的感觉跟着老板出来谈生意有多么的爽快,舒服的直哼哼,中午对方宴请的时候,不小心就喝多了。

    李斌技术出身,本身酒量就不大,吴良则是以中午不喝酒为由,被对方苦劝之下,以红酒代替,被灌了一瓶。

    宾主尽欢。

    下午,喝酒之后的状态再去别的主机厂也不合适,而丹水市也没有什么好的宾馆,张建建驱车赶往常州,住在那边。

    晚饭前,李斌酒醒,开始给吴良汇报工作,谈及今年夏收的工作时,吴良大笔一挥,“全国主要冬麦区你们自己组建服务队,跨区的收割机走到哪儿,咱自己的人就跟到哪儿,按照2小时就位率来设定,给你批100个小轿车,20辆单排座,以后就这种模式。”

    李斌大喜,“老板,为什么任何问题到您这里就这么简单快速有效的给出答案呢?”

    吴良生生受了这记马屁,嘴上却义正言辞的告诉他,“现在量还小,你想想,等到后来,全国有上万辆收割机集中在一个地区收割,你这么点服务资源够用么?依靠服务站那十来个人?可能吗?”

    李斌突然一身冷汗。

    吴良一针见血指出来现有工作不足的地方。

    当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以前一个产量地区,收割需要十天时间,等到机器一多,或许有个三五天的功夫就能结束。

    以某产量大省为例,三千万亩,每台收割机一天一百亩,三万台收割机,十天时间扫荡完毕。

    这是市场保有量极大的情况下,未来绝对会发展到这个级别。

    李斌仔细想了想,以现有的产品品质,就按照10%的维修率,三包期内三万台的保有量,就是3000个故障,与之带来的是服务资源的极大压力。

    全部依靠当地服务站根本不行,必须依靠发动机厂家,主机厂家自有人员以及社会化的服务跟车服务。

    否则,今年占的市场,第二年酒会因为服务不及时的问题而丢掉。

    李斌怎么也不明白,他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居然能将问题看得这么长远,心中敬佩的同时也是一阵后怕,还好夏收前找老板汇报了工作,否则,今年一过,第二年自己的位置还能不能坐的稳,都成了未知数。

    经此一事,李斌彻底觉得原本以为自己在一楼,吴良在五楼,等他上到二楼的时候,却发现吴良已经在十八楼了,能者真的无所不能。

    吴良又补充道,“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吧,来得及,另外,试验工都是宝贝疙瘩,该培养的抓紧培养,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就往服务口上转,等3升机一上,自有的服务队员怎么说也得有五百人才能满足吧?”

    李斌算了算,有些汗颜,“的确,现在才百十个人,是应该招兵买马了,为长远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