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广告商
繁体版

第七百九十九章 实体真难

    分果果一时爽。

    一直分一直爽。

    十二月是阳历年底。

    也是财务年底。

    更是一年一度的排座分果果的时候。攫欝攫

    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报告也通过电邮传到了吴良跟前。

    同时传送的还有刘南风的审计报告。

    这些报告传递的信息量巨大,即便吴良再觉得无趣也得强打起精神来一条一条的过,不时的吴良还得打电话专门询问当事人。

    在审核洛柴的报告当中,吴良发现了些问题。

    年度的三包费用支出达到四千万,平均到单台上面,差不多一台一千。

    也就是说,年产四万台的发动机生产厂家,因为售后服务一项就达到四千万。

    而这只是一个年产四万台发动机,销售额连六亿都不到的企业。

    最终的利润,居然是负五百万。

    对于吴良而言。

    这个亏损显然不是他所能接受的。

    原因在于,想上市,起码得三年盈利。

    他接手的第一年就产生了亏损。

    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上市需要上,这都不是吴良想看到的。

    诚然,新厂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原来的老缸体加工线因为产能问题,库存并没有建起来,将原定于十二月年终清点时间搬迁硬生生的拖后到春节。

    机械加工行业,每年都有两次大活——年中和年底的盘点。

    目的就是盘清家底,到底有多少东西,原材料、零部件库存、主机库存、设备备配件,另外,当然还有诸如设备这些固定资产在内。

    六月份,吴良收购洛柴的时候,年中清点报表直接成了吴良的竞业调查,相对来说比较草率。

    对于吴良而言,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赶上天朝农机补贴政策的出台,全国的农机市场一片火热,等到那个时候再想将这家公司收入囊中,难如登天。

    所以,当时就相当于是一口价,详细的账目这些也仅仅是账目上过得去。

    等到刘南风派驻审计入驻的时候,各种盖子接二连三的掀起来。

    触目惊心。

    这倒不一定说是总经理李斌的问题,而是沉疴已久,管理落后。

    刘南风曾经就因为对账函的问题大发雷霆,责令李斌立即整改,确保同样的问题不再重复发生。

    所谓的对账函,其实也简单,洛柴每个月发货给主机厂多少发动机,寄售多少,账目多少,清清楚楚。

    要求对方每个月签字确认,双方认可该货款。

    然而在执行该项措施之前,还是发生了疏漏。

    洛柴销售公司一经理给主机厂发了一批发动机,一直是以寄售的形式趴在账上,等到财务追问寄售何时转为销售的时候,经理联系不上了。

    洛柴紧急联系该主机厂,得到的消息是,对方早已将承兑汇票交给该经理。

    财务追查款项时,这笔资金已经被贴现,进了经理搞的一个空壳公司内。

    于是,李斌紧急报案,洛城当地经侦介入,却发现,该经理已经投案自首。

    投案的原因也算是得到高人指点——进去了或许还能留条命。

    经理姓吴,和吴良是本家,也是公司销售总经理的儿子。

    其寻到一个自认为靠谱的皮兔皮项目,将自己多年的积蓄还有他老爹留给他结婚用的钱都投了进去。

    起初,平台足额返利,让吴经理尝到了甜头,之后不停加码。

    然而,不幸的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血本无归。

    他的资金成分中,有部分借来的利息比较高的钱,等到暴雷之后,债主追上门,他就把钱打到主机厂的头上。

    这是饮鸩止渴的做法,被发现无非是早晚的事情。

    但是,事情临到头,也只能拆西墙补东墙,缓和一二。

    最为可恨的是,拿了钱,还了欠款也算。

    平日里去个KTV动辄就拍出几摞天朝币一副不差钱的样子,很是聚拢了一批狗腿子,如此一来,钱花的更快。

    这位也是个神经粗大的主,拿着钱去浪,带着未过门的女友到处玩,去个魔都也得做个头等舱,这根本就不是他这个级别能够享受到的待遇。

    但是,人家偏偏就这么干了。

    用洛城当地的话来说,那叫耍的大——老爷子递过来一根玉溪,人家就算接过来也是嫌弃的扔到地上,嘴里还说句“啥破烟?”

    不作不死。

    等到洛柴这边再追下去,吴经理彻底没辙,事儿也凑到一起了,最后被追债的人打了一顿,担心之余将事情告诉了他老爷子。

    吴总经理常年在销售干,算是薄有身家,但是和儿子欠的几百万相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卖掉房子都还不清的那种。

    吴总苦思冥想之下,找了个律师朋友,对方给支了招,让孩子投案自首。

    这件事情,吴总都没敢给公司说,等到事发之后,还一脸无辜,说孩子的事儿,他也不是很清楚。

    凡事最怕较真,认真起来的刘南风很快就查明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她将该报告详细的整理完,汇报给了吴良,问他怎么办?

    吴良仔细想了想,说了四个字,“公事公办!”

    对于吴良,他有钱是不假,但是他凭什么?

    脸大肯定不行!

    洛柴都已经改制了,骗公司的钱不就是从吴良兜里往外掏。

    吴良也算得上是受害者!

    指望受害者再帮其还钱,吴良要真是去干了,楚子曼肯定都会说上一句,“人傻钱多!”

    所以,几乎不用怎么考虑,吴良就将事情甩给了刘南风和夏前钧。

    找老夏的目的是,牵扯到那家主机厂。

    洛柴发了货,没收到钱!

    别的什么都不用说,欠债还钱!

    主机厂的老板也是极为恼火,但是,他在资金上管理的漏洞也有,在刘南风的眼里简直就是漏洞百出。

    随便找两个理由,对方就没辙。攫欝攫

    最为主要的是,这边如果走氵去律程序,大概率事件是冻结对方账户,再加上,他们公司生产的农机也是仿造的农机厂的拖拉机,用的发动机也是洛柴专供,根本就没有合适的替代品。

    就算他能找来别的品牌的发动机,对方看他官司缠身肯定也不会供货,更别提什么铺货的事儿了。

    如此一来,公司资金链更紧张,运转的更加困难。

    最后老板壮士断腕,咬着牙认了这笔帐,申请了一笔贷款,还了洛柴的欠款。

    只是,受此事件影响,洛柴对其信用政策直接收紧,现款现货,资金压力极大,倘若在外面的经销商稍微有些欠款,或者还款不及时,资金链断裂是大概率事件。

    这是吴良收购洛柴之后发生的第一件糟心事儿。

    第二件则是更为无语,同样是铺货出去的发动机,要不回来款,对方直接宣布破产。

    洛柴损失上千万。

    倒闭的这家公司吴良有印象,在行业内也算有些名气。

    老板也是知名人物,同样是因为皮兔皮的事件影响。

    然而最让吴良无语的是,对方也算是天禧事件的受害者,而吴良是始作俑者。

    这只能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吴良对这个时代的影响也算是波及到了他自己。

    包括前面吴经理的事儿,曾经的洛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只是那是十年之后的事情,吴良也没放在心上,结果还是被波及到了。

    刘南风给出的审计报告当中也有这两部分损失。

    一个算得上是追回,另外一个对方连厂房都抵押出去了,破产清算时,洛柴也不是第一序列。

    对方生产的联合收割机更是被他的经销商以各种理由搪塞,不退车不还钱,就是想昧掉这些钱。

    经销商不给钱,企业也就是死路一条了。

    为此,刘南风将财务管理制度重新修订,执行了更为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包括对账函管理、内控管理、费用指标、关键kpi指标等等,将洛柴折腾个底朝天。

    为此,李斌没少找吴良抱怨,说财务制度太死板。

    吴良的回复是,“我给你两个亿的铺货额度,你敢铺吗?”

    还是那句话,对于洛柴来说,铺货制度的出台就相当于借钱给主机厂发展,通过这一层关系,将两家的合作牢牢的绑在一起。

    然而,铺货铺多少,都是双方谈来谈去,公司依照信用额度制订的。

    比方说,对方一年购买一千台发动机,一千五百万的销售额,给对方固定三百万铺底的政策也能说得过去。

    只是主机厂,自己给经销商也有铺货的政策——良好的销售政策也是渠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政策不好,经销商卖车挣不了,转投其他品牌。

    政策过于宽松,又会导致货款收回的问题,有的甚至到年底才算总账。

    所以主机厂从来都不嫌钱多,能拖就拖。

    多一分钱就能少一分钱的贷款,天朝的民企贷款的难度比国企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黎书福玩的够好了吧,他依旧在干拖欠供应商货款的勾当,如果他没这么做,也不会在洛城碰到被电晕的吴良还救了他。

    总而言之,财务那套东西,吴良知道个皮毛,看看报表啥的还行,再往深,真的就是白脖了。

    但是,他很清楚的是,倘若破产这家的一千万能够追回,洛柴也不至于继续亏损了!

    况且,年底的最终财务报表还没出,得等到年底盘点完之后才能得出最准确的数字。

    吴良看到的报表也只有到十一月底的数据,以及十二月预估的。

    “形式不妙!”吴良看完报告叹息了一口气,在屏幕上敲下几个字,“今年账面必须是盈利!”

    就是如何盘盈的问题了,这对刘南风并不难。

    吴良看报告的时候,有些不是很清楚的地方也会征询阎怡勝的解释。

    看完报告,阎怡勝简直无语,在后边出息他,“玩啥不好,非得搞实体,投了六个亿进去,得到的个,寂寞?”

    吴良感觉跟吃了苍蝇一般憋屈,恼怒道,“你懂个茄子!”

    阎怡勝嘿嘿一笑,手一伸,使出一招龙爪手,“没错,我就是懂个茄子!紫长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