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森工子弟的火红年代
繁体版

第四百二十九章 长远打算

    “妈,青岚啥心思你还不知道么?她馋闺女,早就想要,我一直不同意。”

    盛希平小心翼翼的坐在炕沿上,生怕老妈一言不合,抡起笤帚疙瘩还要揍他。

    他皮糙肉厚的倒不怕真挨打,可盛新宇在家呢,当着孩子的面挨揍,往后还咋教训儿子?

    “唉,你说你俩,可真是让你们愁死了。早不要晚不要的,专赶着这时候。”

    张淑珍没好气的又瞪了儿子两眼,随即叹气。

    “那咋整?到底是要还是不要啊?”

    从心里讲,张淑珍倒是巴不得儿子儿媳妇多生几个孩子。

    像他们老辈儿人都是生好些个,孩子多了,哪怕有一个出息的,这个家就会越来越好。

    新华新宇,就小哥俩,总归是人单力孤了些,虽说是将来盛希安盛希康他们也能有孩子,可总归是差一层。

    真要是再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一起做个伴,也挺好的。

    可眼下这情形,真不适合再要孩子。所以张淑珍心里也纠结,不知道这事儿咋办。

    “孩他爹,你倒是说句话啊,有正经事儿了你搁那儿装哑巴。”张淑珍扭头去看盛连成。

    盛连成刚开始就没打算发表意见,儿媳妇生孩子,他这个老公公掺和什么?

    可自家媳妇问了,盛连成也不好不开口。

    “那啥,要不要孩子这事儿吧,就不该是咱商量,应该问问老大的丈人和丈母娘,看他们啥意思。”

    从心而论,盛连成当然乐意子孙兴旺,孙子不怕多,越多越好。

    可眼下的情况,也确实让人为难,盛连成不好做什么决定,索性就往外推。

    张淑珍和盛希平对视一眼,也都觉得有道理。“对,对,你爸说的在理。

    老大,你赶紧的收拾收拾,下去一趟,找你丈人丈母娘商议,看看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同意要,那咱就要。

    我估算着时间,青岚生孩子的时候应该在寒假里,等她出了月子上班也不耽误。

    要是你丈人和丈母娘都不同意的话,那就想办法劝劝青岚,反正你们已经有新华新宇了,就这么地吧,别再要了。”

    盛希平也是拿不准主意,当下只能长叹一口气,“行,我这就找车下去。”说完,便急匆匆出门了。

    也巧,正好加工厂往下运木头,盛希平跟着车一起下去。

    到森铁车站时已经下午四点半多了,盛希平直奔周家,他到周家时,家里没人,大门上还挂着锁头呢。

    刚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就见到周明远拎着菜回来了。

    “爸。”盛希平上前去,伸手接过了周明远手里的东西。

    周明远见了盛希平,似乎并不惊讶,脸上也没啥表情,只点了点头,然后掏出钥匙开了门。

    翁婿俩一前一后进了屋,就坐在厨房摘菜。

    “爸,那个……”盛希平张口,想要说点儿什么。

    “老周,希平来了么?”正好这时候,王春秀推着车子进院,朝屋里喊了句。

    盛希平扔下手里的菜,赶紧从厨房出来,“妈。”他过去,帮着王春秀把自行车支起来。

    王春秀也一样,脸上没啥表情,看了盛希平一眼,点点头,就进屋去了。

    三人谁都没说啥,默默把饭菜做好了收拾上桌。

    “下午青岚给我打电话了,我又给你爸打过去。然后我给你那加工厂打电话,他们跟我说你坐车下来了。”

    王春秀给盛希平盛了一碗饭,放到他跟前儿,这才开口。

    “你俩啊,我也是服了,真是会给我们出难题。”

    王春秀叹了口气,这事儿也不能光埋怨姑爷,那孩子也不是一个人能生的,他家闺女不乐意,孩子就怀上了?

    “青岚是死活都想要这孩子,希平,你呢?你是个什么想法?”

    这些事儿,周明远这个当爹的不好开口,只能由王春秀来问了。

    “妈,这要是别的事儿,我肯定听青岚的,可这事儿,真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盛希平叹口气说道。

    “我们家那头没啥,真要是计较起来,大不了我工作不要了,这都无所谓。

    可青岚不行啊,她上着学呢,怀孕生孩子,学校那头会不会给处分啥的?

    再一个,马上要毕业分配工作了,这不得耽误她工作么?

    还有一个,你和我爸这边,尤其是我爸,他是局里领导,本应该以身作则,结果自家闺女要生三胎?.bμν

    这传出去,对我爸的影响也不好啊。”

    不怪盛希平想的多,实在是他见得太多了,再往后几年,那真的是什么魔幻的事情都能发生。

    为了个孩子,闹得一家人仰马翻各种乱套,不值当。

    周明远夫妻从闺女那儿知道了,盛希平不想要这个孩子,这个早就有心理准备。

    但是听了盛希平的话,两口子却有些动容,没想到,姑爷子竟然惦记这么多,连他们两口子的处境都想到了。

    “希平,其实青岚的工作,已经都安排差不多了。

    咱局不是一直在筹建高中么?就在往西江那头走的运柴道边儿上,已经建好了,今年九月咱局高级中学就正式开学。

    高中成立后,各个林场的高中就要撤并下来,学生要统一到局高中念书。”那边,周明远慢悠悠的开了口。

    “新学校成立,正是需要大量教师的时候,不光得从各林场学校抽调,也得接收大批的师范学院毕业生。

    局里已经往上头打报告了,要求从今年毕业的师范专业本科、大专生中,选拔成绩优异的毕业生过来任教。

    青岚是咱林业口考出去的,又是东北师大的学生,这事儿你放心,你爸我就是跟人抢破头,也必须把青岚抢回来,让她去局高中当老师。”

    周明远抬头看了看盛希平,斩钉截铁的说道。

    盛希平直接就愣了,松林高中?对啊,松林高中,他怎么把这个茬儿给忘了?

    松江河林业局是省属国有企业,这年月,林业局的地位是很高的。

    松林高中属于企业办校,不论工资待遇啥的,都比地方高中强多了,甚至比县一中还要好。

    周青岚要是能回松林高中任教,可是再好不过了,总比她回前川教书强百倍啊。

    “爸,这事儿能行么?青岚真能去咱局高中当老师?”盛希平有点儿担心,这事儿靠谱么?

    “我们林场学校那位校长,一直喊着啥哪来哪走,说是还想让青岚回去教书呢。”

    “呸,他想的美,青岚是东北师大的学生,跑一个小山沟里教中小学?做梦呢他。”

    周明远哼了一声,撇撇嘴。

    “咱青岚成绩那么好,品学兼优,不知道多少学校抢着要呢,还能轮到你们前川林场?

    通化师范或者浑江师范的学生,能安排到林场就算不错了,他王俊生还惦记我闺女,想屁吃呢?”

    “我这要不是为了你们两口子,早早就往省里打报告,一遍一遍的催着要人,青岚早就被省里那些高中给抢走了。”

    周明远为了闺女和姑爷这小两口,也是费老多心思了。

    周青岚东北师大毕业,不管到哪个学校任教,发展都会很好。

    但盛希平不行啊,他就是个林业工人,别看在前川林场混的如鱼得水,可真要是离开林业口,还能有啥前途?

    年轻夫妻不能一直两地分居,时间久了肯定会出事儿。

    所以周明远左思右想,跟王春秀商议了很久,这才做出决定。

    “等青岚毕业到咱局高中上班,我再想想办法,把你从林场调到局里来。

    正好,你哥结婚的那套房子现在还空着呢,你们两口子暂时过去住。

    等着过个一两年,你们是买也好,自己盖也行,再另外安排。

    为了孩子将来着想,你们也该早点儿从前川搬出来,那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

    周明远早就替盛希平打算好了,原本是想着等周青岚的工作落实之后再说,现在,也只能提前通知盛希平了。

    去年开春,周青扬和陈婕办了婚礼后,没多久周青扬就销假归队了。

    之后,周青扬被调到了另一个地方驻守,经过周家和陈家的共同努力,陈婕的工作也调到了那边一个部队医院。

    去年冬天,陈婕生下周家第三代长孙,周明远和王春秀算是升级当爷爷奶奶了。

    周青扬和陈婕已经在外地落脚,家里那套结婚的新房就空着。

    周青扬原本说是让爹妈过去住,别住在这头的小破平房里了,可周明远住习惯了这边,主要是离着局大楼近,就一直没搬。

    正好,可以让盛希平夫妻暂住,等他们缓过劲儿来,再置办房子就是了。

    “爸、妈,这能行么?”盛希平挠挠头,他是真的没想到,老丈人和丈母娘替他们夫妻打算的这么长远。

    从前川林场搬出来?这倒也不是不行,林场眼下看着还红火,可这红火还能维持几年?

    明年开始,省里会下发文件,将松江河林业局施业区内的四万五千公顷林地,划归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的木材生产活动必须尽快停止,人员要尽早撤出。

    如此一来,前川、胜利、马鞍山等几个林场的采伐面积直接缩小。

    尤其是前川林场,辖区内林地面积缩水严重,直接影响木材产量。

    因为王俊生和郑先勇一直都吆喝着什么哪来哪走,盛希平对这些又不懂,就真以为周青岚将来大概率还是回前川教书。

    两口子的工作都在前川,盛连成也没退休,所以盛希平暂时并没有往外搬的打算。

    原本寻思着,过几年,等盛连成退休,盛新华盛新宇上学之后,他再攒攒钱,到时候从前川搬出来。

    正好那时候各林场的中学也撤并到松林一中了,估计周青岚的工作也要有变动。

    他们再借机会从前川搬出来,在松江河买套宽敞的房子,正好俩孩子念书,盛连成夫妻养老。

    可要是一开始周青岚的工作就不在前川,那就真的要考虑往外搬的事了。

    松江河毕竟地理位置好,有发展前景,现在买一套房子也没几个钱,还真是挺划算的。

    而且局里不管是教学水平还是医疗条件,都比林场好太多了。

    不管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家里老人,搬出来都是早晚的事,那就宜早不宜晚。

    “那咋不行啊?你工作认真,积极努力,把你从林场调出来,多正常啊。

    那总不能青岚在这边教书,一到礼拜天还得往前川跑吧?哪有这么过日子的?肯定得把你们两口子往一起调。”

    周明远摆摆手,不以为意道。

    这事儿太正常了,单位领导都应该考虑,哪有让人家夫妻始终分居的道理啊?

    “哎呀,那就太谢谢爸了,不管在哪儿工作都行,只要一家子好好的,我没别的想法。”

    别看周明远说的挺平淡,可盛希平知道,调动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谁都知道局里好,都脑袋削尖了想往局里调动。

    没有周明远在这支应照顾着,盛希平想要往局里调,可不太容易。

    “不对啊,爸,咱说的是青岚怀孕的事,这咋七拐八绕,说起来我们调动工作搬家的事儿了?”

    盛希平转念一想,感觉哪里不对劲儿。

    他今天下来,是为了说动周明远夫妻,劝周青岚不要孩子啊,这咋话题越扯越远了呢?

    “这不正说么?青岚的工作你不用担心,至于学校那头,处分不处分的,也就那么回事儿。

    他们这一届不少都是结了婚的,那咋地?名正言顺两口子,还不让人家生孩子啊?”

    那头,王春秀说话了。

    “青岚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说了,大四下学期没多少课,主要就是准备毕业论文,还有些考试啥的。

    她是真的想留下这孩子,现在不要,就怕以后更没机会要了。”

    王春秀叹了口气,作为一个母亲,她很能理解闺女,毕竟是亲生的骨肉,血脉相连,哪里就舍得不要了啊?

    “至于我和你爸,你想的太多了,这事儿跟我们没多大牵连。”王春秀不以为意的笑笑。

    “我俩刚才啊,就是故意吓唬你的,主要是看看你什么想法。

    还行,你小子考虑的挺周到,处处为青岚为我们着想,也算是青岚没看错了你。

    行了,快吃饭吧,你妈说过几天她要请个假去省城,看看青岚,陪她去检查检查。

    只要孩子一切正常,该要就要吧,你俩岁数也不小了,往后还不知道啥政策。

    既然有了就要着,大不了辛苦几年,等孩子上托儿所就好了。”

    老一辈人,都盼着家里人丁兴旺,王春秀和周明远也不例外。

    既然闺女铁了心想要,他们也不好硬别着来,大家都伸伸手帮衬着,几年孩子大了就好说了。

    盛希平心里,还是存着些疑虑。

    毕竟他是重活一辈子,有些事经历过,知道这其中的利害。

    可老丈人丈母娘他们没经历过不知道咋回事,盛希平也不好多说。

    行吧,既然都同意要,那就留下,以后真要是有啥事儿,责任他扛呗。

    能咋整?谁叫那是他的媳妇,他的孩子呢?

    “那行,妈哪天走,我提前请假,陪你一起。”

    媳妇有孩子了,他还能不去看看?总得过去安排一下吧?

    “行,过两天咱一起。”王春秀含笑答应下来。

    盛希平这会儿也感觉出饿了,于是不管那些,唏哩呼噜划拉饭菜,填饱肚子。

    第二天盛希平坐车又返回了前川,跟父母说明白情况。

    盛连成和张淑珍得知亲家两口子打算的那么长远,也挺感动。

    又听说盛希平过几天还要去趟省城,张淑珍就说让他多带点儿钱,给周青岚那边安排妥帖了,可别出什么岔子。

    又过两天,王春秀打来电话,说她请下来假了。

    于是,娘俩坐上火车前往省城。到了省城那边,娘俩陪着周青岚去医院做了检查。

    确定周青岚和胎儿的状态都可以,没啥大问题,这才放心。

    之后,盛希平又找到陈瑞卿,请他出面找找学校相关院系主任、导师,把人请出来吃顿饭,拜托人家适当照顾一下周青岚。

    女人怀孕很辛苦的,尤其是周青岚这还得念书,丈夫又不在身边照顾,只能拜托周围的人适当关照一下。

    这事儿,想瞒也瞒不住,早晚露馅儿,还不如一早就说开了。

    学校这边事先知情,真有啥事也好及时处理,免得被动。

    好在,这时候管的还没那么严,大家伙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能过去。

    要是再过两年,谁敢帮忙瞒着?知情不报都得跟着吃挂落。

    周青岚和盛希平是合法夫妻,人家怀孕生子也很正常,这又不是在学校里乱搞。

    再者周青岚的工作基本上确定了,接收单位都不说啥,学校也不乐意多事,于是就默许了。

    盛希平和王春秀在省城住了几天,见周青岚的状态还不错,也没啥反应,这才放心。

    王春秀的工作忙,不能请太长时间的假,所以在省城住了两三天,就动身往回走了。

    盛希平没啥事儿,这个季节家里正是薅牛毛广的时候,加工厂放假,全体职工都上山创收。

    临出门之前,盛希平就跟家里说了,他要在省城多陪周青岚一段时间。

    盛希平找邵敏芝帮忙,想要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给周青岚住。

    学校宿舍地方太小了,周青岚怀孕了还挤在宿舍里肯定不方便,最好是出来住,再找个人洗衣服做饭啥的照顾着。

    这样,盛希平就算是不在跟前儿,也能放心点儿。

    也巧,陈瑞卿单位分的楼房收拾好了,他们正打算近期搬家。

    他们搬走,原本这房子就空了下来。

    陈瑞卿索性跟单位还有房管所商议了一下,房子暂时给周青岚住,等着周青岚毕业回家后,这房子再腾出来交还回去。

    至于照顾周青岚的人选,邵敏芝也很快就找到了。

    不是别人,正是当初邵敏芝在李家洼大队住的时候,收留他们母子的那位李大娘。

    这位李大娘眼睛不好使,后来陈瑞卿夫妻重新回到省城,就把李大娘接去城里,原本是想给她养老来着。

    可李大娘不乐意,她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后来陈瑞卿就带着李大娘去医院检查眼睛,结果一检查才知道,李大娘是得了白内障,只要手术就能好。

    于是陈瑞卿出钱,安排李大娘住院做手术,还别说,手术挺成功的,李大娘又能看见了。.bμν

    李大娘眼睛好了之后,又回了李家洼大队,这几年,陈瑞卿夫妻逢年过节,都带了东西回去看李大娘。

    李大娘孤身一人在村里住着,那房子也快要不行了。

    邵敏芝找人捎信去,说是让李大娘进城当保姆,照顾一位孕妇。

    李大娘寻思寻思,她在村里无依无靠,地里的活也干不了啥,能进城挣钱养活自己,也不错。

    就这样,跟着村里进城卖菜的车,就来了省城。

    李大娘如今也就五十六七岁,体格还不错。之前主要是眼睛不好,生活不太方便,如今眼睛好使了,干活勤快又麻利。

    盛希平一看还行,就留下了李大娘照顾周青岚,管吃管住,一个月给李大娘二十块钱。

    盛希平在省城陪周青岚住了半个多月,把这边都安顿妥当了,这才启程回家。

    等他到家时,都已经是六月二十来号了,牛毛广季已过,盛连成开始上山去挖天麻。

    正好侯亚双那边来了些订单,加工厂又重新开工,忙碌了起来。

    没过几天,盛希泰他们去松江河参加中考,考完试回来,这小子就算解放了。

    只可惜,还没等他放飞自我呢,回到家第二天一大早,就被盛连成从被窝里挖出来,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去了。

    自家四五亩地,都是捡的小片荒,地里草多,不勤着侍弄,还长啥庄稼啊?

    “老六,干活累不累?”

    中午的时候,爷俩顶着大太阳铲地,一边干活,盛连成一边问老儿子。

    “累,太累了,我才干了这一头午,腰酸背疼的,手都磨起泡了。”

    作为家里老幺,盛希泰啥时候吃过这样的苦啊?这一上午又累又热,盛希泰感觉自己都被太阳烤的冒油了。

    “累就对了,不好好学习,将来你就得干这些。

    看看你二哥三哥,他们考上大学,将来有工作,人家就能坐办公室,你明白么?”盛连成故意这么说道。

    “爸,我知道了,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学。”

    盛希泰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心里暗暗发誓,不管咋样,头拱地他也得考出去上大学,他可不要留在这儿出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