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风听花浮刃白
繁体版

第十五章 重任

    小狐心中有些复杂,面前的这个老人虽然地位尊崇,道行通天,但在经历兄弟反目两百年后,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落得晚年悔恨,却不知他这般年纪,还能否再见到自己的兄长一面。

    小狐觉得应该安慰一下老人,想了想,便开口说道:“老君虽然说自己错了,但弟子觉得,那易真人也未必就是对的。”

    太玄老君不假思索的说道:“他自然也是错的,想必修为到了我们这个境地,他也必然有所察觉,只是为时已晚罢了。”

    小狐有些疑惑,试探的问道:“老君所说的对错,莫非指的是这两篇经文可以同修?”

    太玄老君点了点头,却没有正面回答,自顾自说道:

    “青帝山本有四经,一曰青云经,二曰逍遥经,三曰破灭经,四曰太极经,你可知这四经的由来?”

    看到小狐茫然的摇头,太玄老君继续说道:

    “四经皆是源于天遗玉璧之上。”

    “天遗玉璧,亦称天书,来源可追溯至上古洪灾末期,其作为大道纲领,包罗世间一切法门,我青帝山四篇经文,皆是各位祖师在其上领悟出来。”

    “青云经乃太上祖师观碑所悟,也是其毕生所传唯一经文。”

    “破灭经是由天工老君观碑所悟,以青云经为底,同时融合了对破灭攻伐一道的感悟。”

    “逍遥经是由道德老君观碑所悟,但此经著成之时,道德老君却不甚满意,并不认为它可通无上大道,便留在了典经殿,自身又结合青云经与逍遥经重新创立了太极经。”

    小狐不禁崇拜的说道:“道德祖师可真厉害,自己一个人就写了两本。”

    太玄老君点点头,感叹道:“道德老君神资风华,机缘天眷,且为人宽厚,可谓绝代宗师。”

    “起初他参悟天遗玉璧之时,以相对的角度反向推演青云经,将青云经诸多理念推翻重塑,著成那本逍遥经。此经一出,便在青帝山中掀起一阵滔天巨浪。只因那青云经的理念早已在众弟子心中先入为主且根深蒂固,从未想过心中一直坚信的道行理念被一朝推翻。一时间,教内出现了一股辩证思想。”

    “有一小部分人如老夫一般,心如磐石,始终坚信青云经的道行理念,岿然不动,始终如一,这部分人汇集成了清心派。”

    “而大部分人都汇集成了同源派,便是在本身青云经道行不散的基础上,兼修逍遥经。不过这逍遥经和青云经冲突太甚,根本无法同时兼修,每有一丝修为进境,便被青云经所不容。是以最后同源派中人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放弃了修炼逍遥经的念头,转移至清心派,一心一意修炼青云经。”

    “而另一类人,便是同易真人一般,他们散去了青云经道行,重修了逍遥经,也就成了逍遥一派。”

    “只因这两经之中,诸多理念、思想本身便是彼此对立,是以后来,便出现了两股流派之间的争斗恩怨,最终导致青帝山的分崩离析。”

    小狐听到这里,不禁有些疑问,说道:“易真人既是天工祖师的弟子,为何不修炼破灭经呢?”

    太玄老君平淡的回道:“破灭经著成要比逍遥经更晚一些,且那时教内各项务事关系、门规律法皆不成熟,弟子任意择经修习,从不设限。”

    小狐恍然,随即颇有些感慨的说道:“如果道德老君没有写这一部逍遥经就好了,或许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了。”

    “此言不妥。”

    太玄老君摇了摇头,对小狐此话并不认可,说道:“修道一事,便是追求天地至理,上下求索以窥天道之万一,道德老君著成逍遥经,乃是对至高大道的一番精妙解读,是对天下苍生的大好事,并不能因为一些争执分歧,就否定他老人家的贡献。”

    小狐连忙认真的说道:“弟子明白了。”

    太玄老君瞅了小狐一眼,颓然的说道:“起初老夫一直以为,青云经便是大道归途,从炼虚天一路踏入太清天、上清天、玉清天、大罗天,直至归墟天顶峰,达到了历代祖师巅峰,似乎距离那传说中的合道天也仅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就好像一道天堑鸿沟,无论老夫怎么努力,都迈不过去。”

    太玄老君说道这里,情绪稍显起伏:

    “直至后来,老夫重新回到天遗玉璧前,面壁十载。终于幡然醒悟,师傅早年推演逍遥经的方法,竟是以阴阳大道互相推演,以求窥破天道玄机!这逍遥经,岂不就是青云经的相克相生之道!也唯有二经同修,方有可能窥破那一线天机!老夫也终于理解了师傅为何将逍遥经束之高阁,重新将两经合二为一,创立那太极经。”

    “后来,老夫偶然间见到雪苍把你带入山中,且得知你身上竟有那逍遥经的半部经文,便叮嘱她让你同时修习这两部经书,以印证心中所想。今日老夫终于确认,这二经唯有同修同进,相生相克,相克相生,才能互相牵制,衍化进境!正所谓:两仪合而为太极,太极至大化无极,无极不息以为道!”

    太玄老君看着小狐,目光中有些希冀,说道:“而你,或许可以迈过那道天堑。”

    小狐震惊莫名,他万万没想到,这两经同修一事,居然牵扯到这么一个天大的隐秘,而似乎除了自己,这天下恐怕都不会有第二个了吧?

    小狐不禁心中狂喜,但也有些紧张,回想了一下太玄老君刚才说过的话,忽然问道:

    “那直接修炼太极经不就行了?道德祖师不是已经将两经合二为一了吗?”

    太玄老君闻言却轻叹了一声,直言说道:“那太极经老夫已看过,确是将两经思想要义合二为一,但过于追求融合相生,忽略了两经本质乃是相生相克,那相克的部分却未完全参透,否则以道德老君的风资,想必早已功成合道了。”

    说罢,太玄老君郑重的看向小狐,略带希冀的说道:“若真有一天,你到了那种境界,老夫希望你能把太极经重新完善,废了其他经文。”

    小狐呼吸有些加快,心中感觉有些火热,同时又有些沉重。

    这既是一个昔日尊者的郑重交代,亦是一个风烛老人的晚年嘱托。

    小狐努力的平复心中激动的心情,看着太玄老君希冀的目光,用力的点了点头,郑重说道:

    “弟子定会努力!”

    太玄老君欣慰的笑了,随即慢慢的站起身来。

    小狐一看,连忙过来搀扶,谁知太玄老君却温和的笑道:“你搀我做什么?老夫还能走得动。”

    小狐只好尴尬的把手收回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太玄老君虚指门外,说道:“走,老夫带你去一个地方。”

    小狐依言跟随太玄老君出了厢房,太玄老君回手抓住小狐的胳膊,脚下驭起祥云,化作一道青色流光,往西边飞了去。

    玲珑真仙在祠门外等了一会,也不敢靠的太近,依稀看见小狐似乎随着太玄老君进了厢房,一直也没见出来。索性在附近寻了一处干燥的石台坐了下来。

    她怔怔的看着地上的杂草,不知在想着些什么。

    “师傅,你好好看啊。”

    “你是仙女吧!”

    “你是从天上来的吗?”

    “你别回去了。”

    玲珑真仙扑哧一声的笑了出来,脸色微微有些泛红。

    玲珑真仙小心翼翼的环顾了下左右,在青光宝戒上一抹,手上便多了一面琉璃镜。

    她把镜子举到面前,捋了捋面前的发梢,仔细的看了一会,忽然冲着镜子笑了一下,眼睛都弯成了月牙一样。

    那一抹风华,犹如阳春三月晨露晶莹的粉红桃花,在微风中嫣然盛放,娇艳欲滴。

    就连周围的花草,在这一瞬间都纷纷敛花息蕊,黯然失色。

    “哎~”

    玲珑真仙把镜子收了起来,忽然叹了一口气,转眼间便又换上了一副愁容。她转头看了看祠门口,不知道想着些什么。

    忽的,她似有所感,抬头望去,正见那一抹青色流光飞逝西去,她马上站起身子,但耳畔也同时传来了太玄老君的传音:

    “雪苍入院,老夫去去便归。”

    玲珑真仙遥望西方,微微迟疑了一下,但还是依言走进了祖师宗祠。

    太玄老君带着小狐并没有飞的太高,但小狐还是觉得有些害怕,紧紧的抱着太玄老君的胳膊。

    小狐依稀记得,上次凌空飞行还是由师傅带着,吓的他连眼睛都没敢睁一下,还被师傅嘲笑了好久。

    他感受着耳边呼啸而过的破空之声,壮着胆子睁开了眼,顿时看到无数山川草木在自己的脚下飞速后退,自己飞的竟然比树还高,心中又紧张又激动。

    两人飞的极快,不一会功夫便到了地方。小狐双脚着了地,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松开太玄老君的胳膊,一时间竟感觉两腿有些发软。

    两人面前立了一块古老的石碑,半截埋在土里,碑的表面虽然擦拭的干净,但那斑驳的纹路却依然能看到岁月的流痕,小狐看得石碑上的刻文,低声惊呼:

    “天遗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