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运筹帷幄,降维打击
午后。
阳光正盛之际。
燕王府承运殿偏殿书房内,许奕缓缓放下手中的狼毫笔。
起身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
近一个半时辰的时间里,许奕对原本制定的计划进行了数次修改。
最终彻底的明确了自己于燕地的开端。
‘欲要立足,先行破财。,许奕缓缓入座低声喃喃道:“亦或者可以说是,欲要立足,先行立名。”
居养院为第一步,对准的目标群体是以左胜元为首的忠义之士,以及曾为燕地流过血、负过伤的燕地老兵。
这一步若是完成,许奕在燕地老一辈人心中的地位便会彻底稳固下来。
但仅仅如此许奕并不满意。
许奕低头看向书桉最上方的一张宣纸。
那张宣纸上依旧是画满了一栋栋排列整齐的房舍。
与居养院不同,这份宣纸上多了一块偌大的空地。
在宣纸的右下角位置,赫然标注着‘公学,二字。
如果说居养院针对的是燕地老人,那么公学针对的便是燕地稚童。
除此之外,那标注有公学二字的宣纸下,还有着数张大小一致的宣纸。
若是不出预料的话,那些宣纸针对的便是燕地的青壮年以及燕地妇孺。
这一套组合拳若是全部顺利地打下去,用不了多久,许奕对燕地的掌控将会固若金汤。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金钱。
许奕定了定神,随即吩咐道:“传杨先安速来见我。”
“遵令。”书房外阴影里走出一名问心百卫恭敬行礼道。
不一会儿的功夫,杨先安风尘仆仆地走进了偏殿书房。
“六爷。”杨先安顿住脚步拱手行礼道。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询问道:“属官所大概何时可以修缮完毕?”
杨先安略一沉思,随即回答道:“回六爷,以目前的工匠人数,预计至少也需半月时间。”
许奕微微皱眉开口问道:“所需银钱几何?”
“至少两千两。”杨先安未加思索直接回答道。
燕王府每一处别院建造时都是以当时最好的标准兴建的。
哪怕是后续推倒重建,其所兴建的标准依然是以最高标准兴建。
也正因此,十余座别院单单是修缮便需两百两银钱。
事关王府颜面,许奕仅仅是犹豫了一瞬便彻底打消了降低标准的打算。
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用在房舍上也丝毫不为过。
许奕定了定神,随即吩咐道:“依照你原本的计划去修缮,务必要保证别院的坚固。”
“是。”杨先安答应道。
许奕看向杨先安继续吩咐道:“稍后你将此事交付于余文冲。”
“你持我信物与地契前去下洛县、逐鹿县、潘城、居肃城接收一下盐井与一众矿山。”
说着,许奕自袖摆中取出厚厚一沓地契,将其郑重地交给杨先安。
…
自册封大典之后,户部便已然将盐额、矿产等物的地契交于许奕。
现如今许奕要做的无非就是将这些盐额、矿产等物自各地县衙接收过来罢了。
杨先安双手接过地契,郑重行礼道:“遵命!”
话音落罢,许奕继续吩咐道:“接收之后,盐井内所有劳役全部打发归家,每人五两银子的遣散银。”
“其余矿产核对好账目后,由老五家商行全面接管。”
“愿意留下继续干的,便让他们留下,在原有工钱的基
础上,增加一成的工钱。”
“不愿意留下的,每人三两银子的遣散银。”
雪花盐的制作手法事关许奕后续财政大业,容不得丝毫的马虎。
而其余矿产,例如煤矿、金、银、铁、铜、等矿产,许奕也无更好的开采手法。
因此,此类矿产并无大动干戈的保密必要。
至于增加一成的工钱。
无外乎以部分利润,换取矿产匠人们的忠心罢了。
杨先安闻言并未多言,再度拱手行礼道:“遵令。”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示意杨先安即刻去办。
待杨先安离去后。
许奕再度缓缓闭上了双眼,脑海中不断地重复着后续计划。
矿产、盐额等固定资产接收后,可以源源不断地为许奕提供金钱支持。
其中尤以盐额为重。
此事完毕后,便只剩下半年粮草、战马、军械等物了。
这类事物是由朝廷派人送达,因此时效上难以得到保障。
若是依照许奕的估算,至少还需三五日的功夫才能抵达。
至于接收陷阵营一事,此事虽急,但却需要等待一个良机。
若是按照许奕原本的计划,接收陷阵营的最好时机便是军械、战马等物抵达之后,燕王府正式招兵买马之际。
到了那时,只需浑水摸鱼即可。
片刻后,许奕睁开双眼,起身朝着萧墙走去。
......
......
未时过半。
阳光正浓之际。
数十匹骏马自燕王府奔涌而出,直奔四大城门而去。
随着骏马自燕王府奔涌而出,护城河外暗地里蹲守的眼线们瞬间沸腾起来。
一时间,数不清的眼线奔走相告。
消息经过层层传递后,最终悄无声息间传入郡衙书房内。
沮阳城郡衙书房内。
孙道华挥手屏退了前来禀报消息的亲信。
随即亲自动手泡好一壶上好的清茶。
待做完这一切后,孙道华斜靠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起来。
直到两刻钟后,书房门外忽然传来一道沉重的脚步声后,孙道华方才睁开双眼。
不知为何,一道隐忍之色自孙道华双眼中一闪而过。
孙道华起身走向房门,拉开房门后立身于门后,双手自然垂放,头颅微微下低。
以此来表示其内心深处对那到来之人的恭敬。
“孙郡守无需这般客气。”一道年轻的声音随着脚步声一同传入孙道华的耳中。
…
孙道华依旧保持恭敬姿态,缓缓开口回答道:“若不是李公子您,老朽现如今恐怕早已告老还乡了。”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那平虏校尉李玉。
李玉轻笑一声,并未多言径直地走进了书房。
待孙道华将书房门关闭后,李玉已然落座客位。
李玉自顾自地拿起茶壶为自己倒入一杯上好清茶。
轻品一口后便将茶盏放下,平静道:“前些时日太子殿下托人送来一些贡茶,改日本将军命人送来一些。”
孙道华目光微微一凝,随即拱手道:“谢李公子抬爱。”
李玉微微摆手,反客为主般示意孙道华入座。
随即漫不经心道:“一些贡茶罢了,若是孙郡守觉得味道还可以的话,改日本将军写信于太子殿下,请其多送一些过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历经多年军
伍磨练,李玉本身虽较之从前成熟稳重了许多。
但有些东西却仿佛是刻在了骨子里一般。
并不会随着时间与经历而有所改变。
或许就连李玉本身都从未觉得这般行事有丝毫的不妥之处。
毕竟他是当朝大将军的儿子,太子的表弟。
而孙道华之所以现如今还能站在他面前,所依靠的正是他背后的力量。
但其却疏忽了,孙道华为何会走到需要依靠他身后力量这一步。
孙道华微垂眼睑,拱手行礼道:“老朽多谢李公子抬爱。”
李玉再度摆手道:“坐。”
“是。”孙道华一如既往地放低姿态回答道。
待孙道华入座后,李玉端正了坐姿,与此同时亦收起了脸上的漫不经心。
“听说有数十骑走出了燕王府?”李玉明知故问道。
孙道华微微点头回答道:“据老朽家仆所言,正是如此。”
“可有安排人前去跟着?”李玉再度问道。
孙道华点头道:“李公子放心,老朽已然安排妥当,想来用不了多久便能弄清那伙燕王府骑兵的去向。”
相比孙道华常年待在沮阳城不同。
李玉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待在城外军营里。
也正因此,盯梢燕王府动向的担子便落在了孙道华身上。
李玉之所以此番能来的这般快,无外乎还是因许奕罢了。
亲王就藩,藩地王府所在之地的文武百官皆需出城十日迎接。
除此之外还有几条不成文的规定。
其中一条便是人之常情的接风宴。
孙道华确实依照不成文的规定邀请了许奕。
但昨日许奕却以车马劳顿为由推迟了接风宴。
当然,仅仅只是推迟,并非拒绝。
也正因此,李玉等人还需在沮阳城内等待一两日时间。
李玉闻言微微点头,随即缓缓开口说道:“待我出城后,奉承司的那几人若是来寻,还请孙郡守务必第一时间将消息传至城外。”
孙道华闻言再度保证道:“还请李公子放心,老朽见到那几人后,一定第一时间将消息传至城外。”
…
“那我就不过多的打扰了。”李玉起身略感无趣道。
“恭送李公子。”孙道华起身拱手行礼,随即亲自送其离去。
就在二人即将行至书房门之际,书房外忽然传来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启禀老爷。”急促的脚步声停步于书房门外,略一调整呼吸便快速禀报道:“老爷,有消息了。”
孙道华并未言语,微微侧首看向李玉。
李玉眉头微皱,伸手指了指书房内那满是书籍的书架。
随即缓缓行至书架后。
待李玉躲藏好后,孙道华行至主位平静道:“进。”
“是。”门外那人答应一声,随即缓缓推开书房们走了进来。
“老爷。”中年仆从拱手行礼道。
孙道华微微摆手,随即问道:“你方才言有消息了,有何消息?细细道来。”
“是。”仆从答应一声随即开口说道:“方才孙明等人传来消息。”
“那些燕王府的骑卒出了燕王府后便直奔四大城门。”
“将一封告示贴于城门内外后,便一直在哪儿守着告示。”
孙道华闻言眉头微皱地问道:“告示?什么告示?内容为何?”
“回老爷。”仆从回答道:“那告示加盖了燕王大印。”
“告示太
长,大概意思是,二十余年前,前燕王战死之后,燕王府长史司长史潘良虎与数百位王府属官、仆从出沮阳城,踏上了迎接前燕王魂归故里的征途。”
“说是潘良虎等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前燕王尸身,但当时的前燕王尸身被匈奴人悬挂于营寨外的旗杆上。”
“潘良虎等人不忍前燕王死后受匈奴侮辱,亲率沿途召集的一千五百名勇士,趁夜色夜袭匈奴大营。”
“最终在临近全军覆没之际,抢回了前燕王尸身。”
“......”
“......”
仆从缓缓将听来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出来。
待潘良虎与左胜元的故事讲完后。
仆从继续说道:“告示下半部分写有,燕王奕不忍勇士遗霜受苦。”
“不忍左胜元等前奉承司忠义之士老无所依。”
“特于沮阳城外购置两百亩土地,兴建居养院。”
“居养院内所配置的医官、庖厨、仆从等,都将免费服侍于左胜元等忠义之士。”
“除此之外,燕王奕承诺,会在两年内,兴建此类居养院至少百所。”
“用以赡养所有曾为燕地负伤流血的老兵。”
“只要老兵们符合鳏、寡、孤、独、癃老、疾废、贫乏不能自存等要求。”
“即可在后续居养院建成后,免费入住。”
话音落罢,书房内瞬间安静的落针可闻。
孙道华微皱着眉头沉默十余息。
十余息后,孙道华回过神来,缓缓开口问道:“看过告示的百姓是何反应?”
仆从微微一顿,随即回答道:“回老爷,据孙明等人所说,看过告示的百姓无不夸口称赞。”
…
“更有甚者,直接自发地奔走相告。”
“就连出城行商的商贾们都在保证,行商时一定会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两郡的所有百姓。”
闻得此言,孙道华原本微皱的眉头不由得紧锁起来。
心中不由得暗暗喃喃道:“燕王于人心的把控竟恐怖如斯。”
告示以潘良虎等一千五百余勇士的经历开头,正好抓住了燕地百姓崇尚勇武之风。
告示的中段,以英雄泪洒长空、临终托孤为开端,慢慢地将百姓原本的情绪引导至左胜元等身躯虽残缺,但却依旧有情有义的忠义之士身上。
告示的最后,以一所居养院以及百所承诺彻底引燃燕地百姓的内心,进而获得莫大的名望。
孙道华虽未看过全篇告示,但单单是自仆从的讲述中,便已然足以猜到告示的整体内容,以及百姓会有何等反应。
毕竟故事的核心在哪儿放着,而告示本身的标准又是凡诸晓谕宜明白简切,勿以词华是炫,所谓夫人童竖可知其也。
也就是说,告示需写的简洁明了,用语朴实,能使人一目了然。
也正因此,孙道华心中明白,用不了多久这则告示的内容便会传遍整个上谷郡与渔阳郡。
若是有好事之人,将其改变成戏文。
那么用不了多久,此事便会彻底传遍天下。
偏偏,这份告示的内容有迹可查。
而告示本身又加盖了燕王大印。
这无疑使得孙道华无法自告示本身做些手段。
而百姓中的悠悠众口,他又无从阻拦。
孙道华眼神不由得看向满是书籍的书架。
心中暗道:“这第一次暗中交锋,李玉算是输的一败涂地啊。”
孙道华定了定神,随即朝着仆从摆了摆手吩咐道:
“让孙明他们继续盯着,燕王府凡是有一丁点的风吹草动,务必第一时间告知于我。”
“是。”仆从答应一声,随即缓缓退出了书房,且细心地带上了房门。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w..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